■ 卞梁 张遂新 丁梦丽
比较法是台湾青年定义祖国大陆、理解两岸最直接、最常用的方法。不论是针对自身生活情况的现实对照,还是对两岸情境的自我理解,比较法都已成为台湾青年用以界定“我者”与“他者”的重要手段。比较心态建立在对自身未来情境的反复审视过程中,并呈现三层叠加递进的金字塔结构。两岸若要和平统一、共同繁荣,需要两岸民众形成相互依存(Interdependence)、共同命运(common fate)、共构认知(homogeneity)三个层次的共同意识建构。这三个层次分别对应基础的利益理性、中观的生活体验及全面的制度认可,且呈现交互递进的状态,在台湾青年两岸观塑造过程中起着不同作用。
目前来看,台湾青年在塑造自身两岸观的过程中,便是通过对祖国大陆与台湾在利益、生活、制度三方面的比较加以判断。
在利益理性方面,祖国大陆较之台湾更具比较优势。目前台湾经济已陷入巨大困境。虽然蔡英文宣称“台湾经济处在过去20年的最好状态”,但事实是,自1990年代以来,台湾便再无新的经济增长引擎,电子信息产业、机械产业、石化产业、钢铁产业等虽仍有一定竞争力,但已无绝对优势,曾经作为“亚洲四小龙”的荣光不再。2019年,台湾“闷格局”依旧,当年经济成长率仅为2.64%,低于2008-2018年间2.93%的平均增长率。岛内出现了“实质薪资”倒退、就业状况恶化、企业经营惨淡、资本市场受挫、内需动能疲软等一系列难以解决的经济问题。而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台湾经济局势更为艰难。调查显示,68.1%台湾民众认为2020年台湾经济不景气,更有高达83.5%民众认为台湾经济在疫情持续冲击下会出现大幅衰退。因此,寻求“西进”成为台湾青年基于现实的必然选择。2015年TVBS统计中,56%的20-29岁青年想去祖国大陆发展,且这一比例一直呈上升趋势。
与此同时,祖国大陆惠台青年政策一直保持良性发展态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由半封闭向全开放转变。祖国大陆对台湾青年的态度日益信任和开放,各类服务措施层出不穷,早期的管制措施已然不见。目前,祖国大陆已向台湾青年开放电子、医药、金融、农业、文创、服务业等大多数领域,并在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内开展更为细化的扶持措施。其次,由特殊待遇向同等国民待遇转变。特殊待遇意指两个方面,其一,工资待遇等方面的超国民待遇。台湾青年赴陆可享受多种物质补助,包括创业补贴、生活补贴、往来路费补贴等。如在平潭台湾创业园中,就业创业的台胞可以以市场租金70%的优惠价租赁人才公寓、办公场地等。其二,制度方面的约束与限制。台湾青年虽可在祖国大陆获得相当有竞争力的薪酬,但在劳动编制、社会保险、子女就学、买房就医、单位福利、职称评定、项目申请等方面存在无形的制度壁垒。同等国民待遇不仅使台湾青年能更公平、完整地参与祖国大陆市场竞争,且意味着他们需要尽快融入祖国大陆社会,并习惯部分一线城市的高压力状态。最后,由地方经验向全国经验推广。祖国大陆愈发精细化地制定面向台湾青年的政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福建省作为全国涉台政策实验基地,为制定面向台湾青年的政策在全国推行积累了宝贵经验。也正得益于此,目前祖国大陆各地区已多有较完善、成体系的台湾青年政策。同时,各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探索实施更贴合当地实际的惠台举措,逐渐形成“同而不僵,各具特色”的对台青年政策体系。
在正反两方面因素作用下,台湾青年因利益理性而产生了较高的两岸依存度。他们认可祖国大陆在过去数十年的发展,也通过多样化的“西进”方式更直观清晰地了解祖国大陆。与此同时,在比较作用下,他们对台湾现状有了更明晰的体认。然而这种利益驱动的认同仅仅是其两岸观形成的现实诱因,且因建立在周期性经济发展格局之上而呈现不稳定态势。
在生活关照方面,台湾青年虽有足够获得感,但却存在严重的相对剥夺感。相对剥夺感作为一种主观感受和客观体验,指“与其他标准对比后,感觉自身相对的剥夺”,这不仅在弱势群体中广泛存在,在少数优势群体中亦较为明显。对台湾青年而言,这种相对剥夺感亦来自正反两个方面。
一方面,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祖国大陆民众生活条件不断提升。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明显改善。在解决温饱问题后,城乡居民开始从基本的吃穿消费向发展和享受型消费倾斜。同时随着消费市场持续完善,消费环境不断优化,公共设施覆盖率提高,社会服务更加全面,城乡居民从吃穿住用的品质,到能够享受的医疗教育服务水平,都发生着重大变化。
另一方面,台湾民众生活长期处于“原地踏步”甚至倒退阶段。如在生产经营方面,台湾较为单一的外向型经济模式在周期性金融危机打击下,可持续性薪资关系遭到破坏,甚至“低薪无福利,明显缺乏升迁机会的派遣工作”成为诸多青年的选择。同时,债台高筑成为台湾青年生活常态。调查显示,超1/3台湾青年属于入不敷出的“月光族”,且有46%青年有着包括学贷、信贷、车贷等在内的各类负债,高达63.3%台湾青年认为自己属于“贫穷阶级”,他们正从“千禧一代”沦落为“穷忙世代”。而在社会公平方面,台湾基尼指数从1981年0.281增至2011年0.342,且家庭收入高度分化,这种分化并非来自中产阶级整体收入下滑,而是来自高低两端家庭所得分配恶化。然而,面对经济停滞、人才外流的不利局面,台湾当局出于自身短期利益考量,强行将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推诿于祖国大陆的发展,如塑造祖国大陆“鸭霸”形象,制造诸如“大陆威胁论”“大陆统战说”等。这些短视措施非但无法解决问题,反而会激化台湾社会内部矛盾,台湾民众的相对剥夺感不断加深。
近30年两岸综合实力差距快速拉开。1990年台湾地区生产总值(GDP)是祖国大陆的43.8%,到2018年仅为4.6%。两岸“一上一下”的实力对比加速了台湾青年对自身生活境遇的不满。尤其是随着2020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签署,台企面对日企、韩企的竞争优势进一步缩减。到2030年,预计台湾出口将减少80亿美元。处于台湾社会中下层的台湾青年生活处境势必更为艰难。台湾青年在岛内舆论的持续“操弄”下,将30余年来两岸实力的对比归结于祖国大陆对台打压——处境越是艰难,对祖国大陆的仇视便越深。在这样的情况下,台湾青年难以对祖国大陆产生“共同命运”的归属感,生活认同亦较为薄弱。
毋庸讳言,政治制度是台湾青年进行两岸比较最为集中的方面。由于台湾近几年在经济、产业、文化等方面逐渐丧失优势,因此台湾人对两岸政治制度差异尤为看重,并将其作为祖国大陆“他者”观感建构的最直接依据。这也是建立共构型集体身份的最高要求。目前台湾青年对祖国大陆制度的认可度较低,并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对西方民主制度的盲目追捧与肯定。台湾青年将所谓“民主自由”比喻为空气,强调“只有当你窒息时,才会发现他的珍贵”。这种思维的形成与选举政治不无干系。如2020年台湾选举前夕,赖清德鼓吹“台湾人选举的经验很丰富,大家对选举感到自在、熟悉。我们有权用选票选出‘总统’、县市长、‘民代’,这就是民主”,但其真实目的却是谋求选票,宣扬“为了台湾的主权、民主、自由,最正确直接的方法便是选‘总统’支持蔡英文”。同时,台湾多家研究机构持续开展借制度议题操弄青年政治意识。如民进党新潮流系的台湾新社会智库、英派的台湾世代教育基金会,台湾民主基金会等,皆从事为当局政策辩护、舆情监控等工作。他们与欧美各类智库关系密切,甚至收取境外经费,不断宣扬西方制度优势,对制度短板视而不见,被讥讽为“金援智库”。
事实上,台湾施行西方制度早已呈“水土不服”之像。已逾30年的台湾民主化进程与台湾经济停滞时间高度重合,台湾政治越来越民粹化、媚俗化,长期停留在“口水战”“骗选票”等各类无意义的“政治斗争”上,缺乏对未来的长远规划与共识。诸党派在发展、统一等决定台湾前途命运的关键问题上互相推诿、攻击,只破不立,缺乏战略性思考。台湾学界对此现象早有关注,并提出“在实际民生上,相较于威权政体,民主的统治方式是否真的能为人民带来更好的生活”的问题。
其二,对祖国大陆社会主义制度的盲目排斥与否认。《联合报》2017年社会调查显示,在49%台湾民众对祖国大陆持好印象的同时,仍有48%民众持负面印象。到2019年,负面印象比例已超61%,而对祖国大陆制度不满一直是负面印象形成首要原因。近年来,岛内对“九二共识”“一国两制”的抵制,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这一状况。这种负面的制度评价主要集中在人权自由、香港问题两方面。
首先,台湾青年将祖国大陆与专制、独裁粗暴地划上等号。如被问及“是否愿意统一”时,受访的台湾青年展现出明显的矛盾心态。他们有着明显的后物质主义倾向,认为“至于经济发展,中国正处于发展阶段,满地的机会就跟八十年代台湾‘钱淹脚目’一样”,同时对自身权利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如一位台湾青年所述:“生活水平指什么呢?自由、民主、法治、安全、保障、和谐、有选择。不用把查水表、请喝茶当笑话谈;若是有贪官污吏将会是头条新闻,有所不满可以上街头冲撞政府机关。”这种极端化的评价,借由台湾成熟的传媒体系、网络平台大肆传播,在民粹化的社会中得到认同,由此塑造出对祖国大陆的刻板印象。
其次,台湾青年将“一国两制”在香港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粗暴地归结于制度原因。“一国两制”在台湾长期被污名化,除被误认为是“大陆想矮化和吞并台湾的制度设计”外,主要体现在香港治理方面。经由2014年香港“占中”事件、2015年政改方案被否决、2019年香港持续性的“反修例”风波,使台湾社会中“一国两制”失败论甚嚣尘上。同时,台湾媒体不断鼓吹“香港今天,台湾明天”,以满足经济低迷背景下本土意识的自我满足。这使得台湾青年对祖国大陆的厌恶感进一步增加。
目前新冠肺炎仍肆虐全球,而中国大陆的制度优势却日渐凸显。中国大陆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仅用两个月就基本阻断了新冠肺炎疫情本土传播,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这种“集中领导、统一指挥、举国动员、形成合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模式恰与“推诿扯皮、各自为战、防控混乱”的西方制度形成了鲜明对比。但即便如此,台湾青年的制度观已然成型,无法形成两岸一致的制度认同,共构型的身份认同亦无法实现。制度身份认同作为两岸民众认知体系的上层基础,成为体系构建难度最大的部分。
综上,台湾青年主要通过三个维度的比较形塑自身的两岸观,即利益理性、生活体验以及制度认同。这三个维度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论定位:
利益理性基于现实之评价,相对客观中立,并不受两岸关系起伏的过多影响。且祖国大陆对台公共政策的精准实施,也对台湾青年产生了巨大的“虹吸效应”。在这一层面,台湾青年对祖国大陆产生较高依存度,既是祖国大陆对台工作取得的现有成果,也是台湾青年“理性人”属性的直接体现。利益理性所塑造的两岸观虽极不稳定,但却为台湾青年“西进”、拥有更多祖国大陆生活体验创造了条件。
生活体验作为台湾青年最直接的感知方式,对他们构筑两岸未来愿景有最直观的影响。40年来两岸综合实力的改变虽为既成事实,但在岛内媒体长期宣传下,“大陆改革开放红利”俨然不见,徒有相对剥夺感及其衍生物(如“世代不公”“亡国感”等)。在这种情况下,未赴陆台湾青年对祖国大陆充满疏离和隔阂,印象中祖国大陆受政治操弄,难以与祖国大陆青年在生活体验层面构建起“命运共同体”。这也是制度认同难以建构的重要原因。
而制度认同则是台湾青年将“台湾”区别于“中国”的重要标志,这同时也是共构心态的重要组成。目前来看,台湾青年对自身社会制度的认可度较高,并已形成明显的排他心态。这一现状虽在短期内难以改变,但祖国大陆在新冠疫情管控方面与西方社会所形成的强烈反差,已让部分台湾青年从盲目中逐渐清醒过来。
总体而言,目前台湾青年虽有一定的利益理性,但尚无法形塑起长效稳定的两岸观。而改变现状显然是一个渐进式的求同化异过程。其一,巩固既有利益理性带来的两岸观,并使其更趋长效性,持续提升两岸青年的依存度。其二,多途径增加台湾青年的祖国大陆生活体验,对台湾青年的理解力和辨别力保持耐心,消除人为建构的相对剥夺感,在其体验中树立两岸命运共同体观念。其三,注重自身发展,建立制度自信。以发展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消除台湾青年对祖国大陆现有制度的不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