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总工会干部学校 太原市 030013)
创新,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也是企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和不竭源泉。工会经济技术创新工作,是我国工会历史悠久且具有鲜明特色的一项以职工为主体的群众性生产工作。劳模创新工作室是工会为劳模干事创业、发挥作用而搭建的平台,是由全国总工会倡导,各级工会组织、劳模和广大职工创造的经济技术创新实践的载体,是弘扬新时期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劳模精神的具体实践,是工会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作的新内容。
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指工会组织开展的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等活动。它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强企业“三个能力”(即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为主攻方向,以解决企业发展难点为重点,围绕发展经济而开展,旨在激发职工主人翁精神,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创造性,从而团结动员职工投身经济建设、发挥主力军作用。这一活动是贯彻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指导方针的具体体现,是工会发挥建设职能的重要举措,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
劳模创新工作室是基层工会与用人单位在生产一线创建,以生产经营活动、技能人才培养、传承精湛技艺和攻克工作中重点、难点问题为主的创新工作团队。“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是工会工作中闪闪发光的两个词汇。工会通过在产业工人队伍中不断挖掘和培养劳模、工匠,可以让更多一线职工取得国家技能认证,使他们有更好的发展和更多的获得感,同时也为产业工人队伍不断注入新生力量。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示范引领作用,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有利于增强企业全员参与创新的内生动力,培养创新型技能人才,更好地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这为做好新时代工会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明确提出,要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纳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中国工会十七大通过的《中国工会章程(修正案)》,在总则中增写了“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等内容,对工会履行职能提出了新要求。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有利于激发新时代工人阶级的精气神,团结引领广大职工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推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制造强国战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磅礴奋进力量。新的形势和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工会组织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职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为主题,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有效载体,努力建设一支宏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进一步把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当代中国工运的主题上来。
近年来,广大职工积极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立足岗位,深入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职工的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日益显著,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2013 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意见》,明确要求广泛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职工参与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提高企业职工科技素质。2015 年,国务院先后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和《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指导意见》,出台了推动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系统性、普惠性政策文件。
全国总工会积极响应,大力推进群众性技术创新。2011 年,全国总工会制定了《中华全国总工会2011—2015 年劳动竞赛规划》,提出要把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创新作为竞赛的重要内容,积极引导职工参加技术创新实践,进一步激发职工的创造活力。全国总工会与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资委、全国工商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职工技术创新工作的意见》,从加强职工技术培训、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充分发挥劳动模范和技能人才的引领作用、加强组织领导等方面提出了工作要求,协同推进职工技术创新工作。为组织动员广大职工践行创新发展理念,在经济建设主战场建功立业,全国总工会于2016 年制定下发了《2016—2020 年劳动和技能竞赛规划》,明确提出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广大职工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立足岗位开展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和管理创新。[1]各级工会落实全国总工会“创新职工建功立业的载体和平台”的部署,以大力培育劳模技师创新工作室为创新孵化器,引领劳模技师成为“大工匠”,带动全员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推进全员“微创新”。
劳模创新工作室是广大职工积极创新的载体,其集聚人才、集智创新,进行技术攻关、技能传承,提升职工素质,促进企业发展。不断深化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建工作,一方面可以带动更多职工参与技术创新,另一方面可以充分挖掘劳模的价值。劳动模范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和重要资源,但是一直以来工会劳模工作的重点都放在为劳模提供服务和落实各种待遇上,例如:评选表彰、体检、疗休养、帮扶救助等。群众有句顺口溜:“荣誉光荣一阵子,待遇享受一辈子。”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就是要在弘扬劳模精神的同时,实现劳模荣誉从“光荣一阵子”向“贡献一辈子”转变,促进劳模长期发展,让劳模精神产生“裂变”作用,通过“1+1 群”带动全员创新。
劳模创新工作室是企业精神的“推广站”,是提升职工技能的“大课堂”,是工艺进步的“助推器”,是创新成果的“高产田”。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是发挥劳模作用的有效途径,是激发职工创新活力的重要手段,是推进企业快速发展的有力举措,更是工会在新时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必然要求。通过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建,工会能更有效、更突出地发挥组织优势和职能作用,凸显工会组织在企业改革、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彰显工会组织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
近年来,众多企业工会不断深化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成绩斐然。以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为例,公司工会结合企业实际,自2012 年以来采取优秀技能人才引领、专业技术人员与一线工人联合攻关、组建跨单位的技术攻关小组等多种方式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以“三改进”(改进工艺、改进操作方法、改进工装工位器具)为重点,发挥劳模在思想强、技能强、作风强、辐射作用强等方面的优势,推行“劳模引领+团队创新”管理模式,不断深化职工创新活动。每年公司职工的“三改进”创新成果在500 项以上,公司表彰奖励的职工优秀创新成果超过100 项,群众性的“五小”活动也取得了明显成效。[2]劳模创新工作室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发展。
在深化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四点:
劳模创新工作室是职工开展创新活动的群众性组织,具有松散性、自发性和业余性的特点。目前大多数工作室均是非正式职能机构。因此,企业各相关部门必须共同关注、协力培育、齐抓共管,协调处理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确保做到“三个到位”:一是工会推动到位。工会要积极争取企业党委和行政重视,形成工会牵头、劳模挂帅、团队创新的工作格局。二是组织措施到位。要建立完善劳模创新工作室制度体系,激发广大职工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三是横向联动到位。通过跨科室和跨专业的技术交流,形成攻关合力,提升工作室“发现问题就是成绩,解决问题就是创新”的意识,加快创新创效步伐。
劳模创新工作室是结合劳模、先进人物的自身优势及专业所长创建的工作室,是劳模、先进人物领衔开展团队协同创新活动的平台。工作室可分为技术攻关型、服务创新型、管理创新型等不同类型,通过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深入推进职工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名师带徒等活动。在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过程中,要以“争先、领先、率先”为目标,有针对性地组织职工开展创新实践活动,逐步形成工作室的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和品牌效应,加强“三个深化”,即不断深化技术创新、提高人才队伍素质建设,不断深化服务创新、提升优质服务品质,不断深化管理创新、提升“传帮带”的功能。
劳模创新工作室叫响的是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带动的是一大批热爱技术、爱岗敬业的职工。因其具有全面性、群众性、技术性的特点,企业在创建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三个结合”:一是把创建活动与劳动竞赛紧密结合,努力推动劳动竞赛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坚持以创新、发展为主线,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载体,组织开展各级各类劳动和技能竞赛,发挥工作室的引领作用,使蕴藏在职工群众中的智慧和创造力得以释放。二是把创建工作与提升职工技能素质紧密结合,全面培养和造就一支德才兼备、业务精通的创新型人才队伍。三是把创建工作与劳模选树和激励奖惩相结合,突出效果管理,健全制度机制。一方面,对创新创效成绩突出的工作室给予奖励,在劳模、技术能手、优秀班组评选和科技成果评比、专利申报等方面,重点考虑这些业务骨干,调动工作室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对作用发挥不佳、考核不合格的创新工作室及时予以摘牌。
集聚创新力量、提升创新水平是劳模工作室联盟创建的重要目标。劳模工作室联盟要发挥“集团军”式作战优势,围绕制约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大技术瓶颈,开展团队攻关、课题研究、成果推广和共享,凸显“1+1 群”的作用,推动示范引领、创新创效。工会组织要推动企业积极探索建立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业的劳模工作室联盟。一是工会领导要对工作室联盟进行指导,把握联盟创建的方向,建立联盟联席会议制度,探索联盟运行体制机制。二是做好联盟的服务工作,为劳模工作室联盟提供支持和保障。在联盟创建过程中,工会要做到创前指导、过程参与、创后总结,促进联盟的规范运行。三是推动各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联动、人才联育、活动联办、成效联考。
“东方红劳模创新工作室”是中国一拖集团的15 家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联盟每年针对企业下达的60 多个项目协同攻关,发挥集团技术尖子、专业人才的合作效力,每月定期开会讨论,加强跟踪问责与劳模管理,取得了显著的协同攻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