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概况

2021-01-06 04:52:56徐敏古英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2期
关键词:刮痧口服针灸

徐敏,古英

(1.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5;2.绵阳市中医医院,四川 绵阳 621000)

0 引言

失眠,中医又名“卧不安”或“不寐”,临床上表现为夜间难以入睡;或睡眠轻浅,易醒来;或早醒,睡眠时间缩短;更有甚者彻夜难眠。失眠若不得到及时的缓解,长此以往患者往往出现身体和精神上的不适,如心慌、疲乏、健忘、恶心,烦躁,抑郁等症。临床中,西医常使用药物苯二氮卓受体激动剂,褪黑素受体激动剂,或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剂,长期使用,会使失眠患者产生耐药性、成瘾性及严重不良反应[1]。而中医针灸有调气和血、疏通经络、扶正祛邪作用,通过其特有的经络腧穴学说,选经取穴,配合不同的操作工具及手法达到调和人体阴阳的目的。现将针灸治疗失眠的常见临床方法和部分疗效观察整理如下:

1 毫针疗法

1.1 体针

马占学[2]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针刺治疗和药物治疗,其结果为,观察组有效率高达93.47%且患者几乎不再复发,针刺治疗失眠其临床有效率远胜于药物治疗。江和英[3]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口服阿普唑仑片,观察组选取四神聪、三阴交、神门穴、百会穴进行针刺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SDS,SAS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评分均高于观察组。徐艳玲[4]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药物治疗组主要口服艾司唑仑和养心安神汤治疗,针灸治疗组则选取照海穴和申脉穴为主穴,辨证配穴治疗不同类型失眠,结果显示针灸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96%,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赵亚楠等[5]采用通督调卫、通督养心、通督调脏法分别治疗90例失眠患者,三组在针刺百会、印堂穴的基础上依次加刺申脉、照海,神门、三阴交,五脏俞,4周后,三组失眠患者的睡眠情况均得到有效改善。

1.2 电针

田昕等[6]选取符合失眠标准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均采用电针百会、神门、三阴交治疗,与电针5min和30min相比,电针45min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前两者。王飞宇[7]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主穴连接华佗牌SQZ-Ⅱ型电子针疗仪,快频连续波刺激30min,对照组常规针刺,治疗组有效率84%,高于对照组。汪德瑾等[8]选取36例失眠患者的百会、四神聪、神庭、神门、足三里、三阴交、照海、太冲穴,采用平补平泻法,6周后,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认知情况均得到改善。赵非一等[9]将66例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失眠患者均口服洛花安神口服液,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结合电针疗法,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与单纯口服洛花安神口服液相比,具有一定优势。

1.3 腹针

孙海珍[10]予150例围绝经期失眠患者行腹针治疗,治疗1个月,总有效率为93.3%。杨艺萱[11]分别采用腹针疗法和常规针刺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结果显示,腹针疗法组疗效最佳。陈婷等[12]采用腹针疗法对36例亚健康失眠患者干预3个疗程,结果显示,患者睡眠质量及焦虑情绪均得到改善。刘婷婷[13]将66例慢性失眠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取腹一区,腹二区,腹八区,对照组常规取穴,两组均采用埋线方法,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优于对照组的80.00%。

1.4 特殊针法

李霞等[14]以调神针联合颈三针治疗30例失眠患者,取四神聪、神庭、印堂、内关(双)、三阴交(双),天柱、百劳、大杼,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单纯口服艾司唑仑治疗的66.7%。王琤[15]用五心穴针刺患者水沟,劳宫(双)、涌泉(双),1个疗程后,患者睡眠质量提高,日间活动障碍及焦虑得到改善。杨琼玉等[16]采用平衡针法治疗124例失眠患者,主穴取失眠穴,随证配合加减取穴,总效率在95%以上。傅云其等[17]随机将119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取安眠穴采用滞针震颤针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毫针常规针刺,两组总效率分别为88.7%和71.9%,滞针震颤针刺法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陈小云等[18]实验组选用巳时扶阳针灸法,对比组所用手法则始终为巳时常规针灸法,结果表明,巳时扶阳针灸法疗效更佳,有效率为88.89%。

1.5 综合疗法

马晓睿等[19]将37例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予刮痧膀胱经和耳穴贴压王不留行籽治疗,持续4晚后,患者睡眠时间延长,睡眠质量和日间活动障碍得到改善。孙雅宁[20]将96例心脾两虚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常规组口服艾司唑仑治疗,研究组取神门、少海、三阴交、阴陵泉等穴埋针,配合头颈部推拿治疗,总有效率95.83%,优于常规组。孙丹等[21]按照随机双盲发将70例慢性肾衰型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联合组采用耳穴贴压法并配合涌泉穴的热敏灸,对照组每晚口服艾司唑仑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后联合组AI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联合组治疗更有效。安成皓[22]将7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针刺主穴后再进行点穴,对照组则口服归脾丸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的76.67%。张衍连[23]将60例随机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常规针刺,试验组加用脐针疗法,选取离位、坎位为主穴,4个疗程后,试验组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日间活动障碍改善作用优于常规针刺组。

2 温针灸

杨煜珂等[24]取心俞、厥阴俞、脾俞、肾俞使用温针灸,配合百会、四神聪、安眠穴、内关、神门、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太溪穴常规针刺,临床上取得显著疗效。罗艳文[25]将头针加体针与温针灸治疗阳虚型老年性失眠做对比,治疗后,温针灸治疗的患者PSQI评分、AIS评分更低,临床疗效更显著。张园园[26]将68例脑卒中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原穴温针灸组和药物组,原穴温针灸组为随证配合相关的原穴加百会、额中线、神门穴,药物组睡前口服阿普唑仑,6周后,原穴温针灸患者睡眠质量及抑郁评分均较药物组低。季奎等[27]采用三阴交温针灸治疗痰湿中阻型失眠,并与针刺安眠穴治疗做对照观察,治疗5周后,前者PSQI分值降低大于后者,且在改善失眠的伴随症状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耳穴疗法

赵洋等[28]将72例缺血性中风失眠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在口服中药颗粒剂的基础上再予王不留行籽贴在神门、心、肝、肾、胆耳穴上,对照组常规口服舒眠胶囊安眠,分别观察28天,有效率88.89%,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肖凡等[29]予糖尿病失眠患者双侧耳穴贴压治疗,与常规护理相比,前者睡眠时间,睡眠质量均优于后者。辛红艳[30]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取交感穴、耳、神门点为主穴,敷贴柏子仁并每日按摩,对照组口服恩替卡韦和奥氮平治疗,一个月后,研究组睡眠治疗、焦虑、抑郁评分及不良反应率均低于对照组。许红非[31]让两组失眠患者均口服阿普唑仑,在此期间,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配合耳穴压豆进行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得到改善。

4 艾灸

杨声强[32]点燃清艾条灸于42例失眠患者百会穴,治疗3个月后,显效26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5%。李桂芳[33]将92例患者均分为三组,分别为隔参芪五味子饼灸,艾灸及口服艾司唑仑。均治疗4周后,隔药灸法对于治疗老年性心脾两虚型失眠有更好的趋势。夏征[34]对30例顽固性失眠患者采用针刺配合透灸法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周丽莉[35]将针刺与引火归元灸(艾灸涌泉)相结合治疗原发性失眠,相对于单纯使用针刺,前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后者。

5 杵针

胡幼平等[36]使用杵针治疗失眠患者,对比常规针刺组,取得较高的临床疗效。梁小利等[37]使用杵针治疗20例老年失眠患者,选取八阵穴、河车路、及配穴上进行点叩手法,治疗3个月后,与口服地西泮的20例老年失眠患者相比,前者睡眠质量指数及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后者。李倩[38]采用百会八阵和神道八阵杵针法治疗老年性失眠患者,两组治疗均能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且安全性相当。吴际军[39]对40例老年轻度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杵针疗法,选取百会八阵、神道八阵、命门八阵、河车大椎命门段,配以神门、三阴交、和四关穴,6周后,试验组患者PSQI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6 罐法

范竹青等[40]将6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假针刺配合走罐治疗,对照组假针刺配合口服艾司唑仑治疗,前者治疗失眠疗效更佳且患者接受程度更高。杨玲[41]采用督脉三步走罐法按照“浅刺激—中刺激—浅刺激”的顺序干预亚健康失眠,取得显著疗效。陈芳[42]采用火龙罐综合灸治疗中风后失眠患者,将定制的艾条放入罐体后点燃,在患者涌泉、太溪、中脘、上脘、气海、关元穴位落罐,有效率高达96.7%,显著高于放松疗法治疗失眠的患者。

安恒等[43]采用背部游走罐结合酸枣仁汤治疗34例心肝血虚失眠患者,取得显著临床疗效。

7 刮痧法

杨永江等[44]通过对比刮痧配合子午流注针法与常规古典针刺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疗效差异,提出刮痧配和子午流注针法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郭淑霞[45]在耳穴贴压技术的基础上联合全息刮痧疗法治疗失眠症,有效率为96.67%。钟庆晖[46]通过选取心经、心包经及膀胱经对失眠患者进行刮痧治疗,相较于针刺治疗失眠,刮痧组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睡眠时间,患者接受程度更高。马晓睿等[47]对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的膀胱经进行刮痧治疗,在心俞穴上予泻法重刮,肾俞穴予补法,以患者耐受为度,治疗10个疗程后,有效率高达100%,疗效肯定。

8 穴位埋线

周佩[48]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基础组、干预组,两组均予基础干预经颅磁刺激12次,干预组疗程内配合三阴交(双)、气海穴位埋线,干预组总有效虑为85.71%,优于基础组,可明显改善睡眠障碍伴情绪障碍。李昕蓉等[49]基于“疏肝调神”组方治疗肝郁气滞型失眠,取穴:百会、神门、内关、太冲、肝俞穴、心俞穴,使用一次性埋线针治疗期间停用其他治疗方案,6周后,患者睡眠质量得到改善,且医疗费用较针刺低。靳静[50]在内关穴选用生物蛋白线埋线治疗短暂失眠症,疗效显著。蔡云聪[51]采用“泻南补北”法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选取双心俞、双肾俞、膻中、关元穴进行羊肠线埋线,并配合睡前温和灸涌泉穴,取得良好疗效。

9 穴位贴敷

莫嘉铭[52]将60例激素相关性失眠肿瘤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持续治疗7天后,比较两组TRH、COR、GH、TSH激素水平指标,观察组激素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有效率更高。张丽等[53]将黄连、酸枣仁、肉桂、柴胡,加入蜂蜜研磨后,制成药膏,敷贴于患者三阴交、涌泉、照海、和内关穴,一个月后,失眠患者症状减轻。唐风祥[54]收集116例失眠患者分为两组,均服用艾司唑仑常规治疗,观察组配合穴位贴敷法,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王甜甜[55]采用王富春教授经验方,将中药材制成药膏敷贴于患者神门穴,三阴交穴,取得显效。

10 穴位埋针

李颖[56]采用飞针联合俞穴埋皮内针治疗107例失眠患者,临床取得良好疗效。鲍丹[57]将60例失眠症患者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神门穴穴位贴敷和口服百乐眠对照治疗,2个疗程后,穴位贴敷组在睡眠效率,催眠药物和日间生活障碍的改善上优于药物组。张明秋[58]取心俞、肾俞、神门、三阴交穴采用穴位埋针法治疗23例失眠症患者,结果显效14例,有效8例。吴吉霞等[59]收集35例原发性失眠患者采用穴位埋针法,选取心俞穴、神门穴、三阴交穴,并随症加减,治疗后,痊愈患者15例,好转12例,总有效率77.1%。

11 小结

我国传统医学对于本病早有认识,失眠虽然病因很多,但主要归根于阴阳失交,阳不入阴。汉代张仲景有“虚劳虚烦不得眠”的分析,《证治要诀·虚损门》则有“年高人阳衰不寐”的说法,《类证治裁》认为“惊恐伤神,心虚不安”。《景岳全书·不寐》中也对失眠做出“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的论述,都指向出失眠与五脏、神志、脑密切相关。现代社会的发展,使人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失眠患者也因此日渐增多。西医治疗失眠的各种症状,看似疗效显著,但长久以往患者容易产生耐药性和不良反应,对患者机体平衡会产生消极影响。针灸作为一种传承千年的神奇而有效的疗法,其治疗直接作用于经络穴位,具有无毒副作用,廉价节约,高效安全,无依赖性,无不良反应的特点,且疗效显著,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刮痧口服针灸
Understandings and misunderstandings of gua sha:A discus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ientific multiculturalism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循经刮痧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头痛不用愁 刮痧来解忧
口服避孕药谨防不良反应
为什么刮痧要避开脖子这个区域
口服避孕药会致癌吗
为口服避孕药正名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