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茹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7)
伴随全球化在经济领域的迅猛发展,其他领域的全球化趋势也日渐明显,其中文化领域的多元化碰撞越来越引人注目。中华传统文化虽然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但是在全球多元文化的角逐过程中,西方文化明显处于上风,颇受我国青年人的喜欢,其大肆宣传的普世价值为年轻人所极度吹捧、“津津乐道”,而引以为豪的中华传统文化却面临凄凄惨惨、无人问津的尴尬窘境。因此,从源头上改变青年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错误认知,让他们从内心里认可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精深久远,并愿意付诸行动传承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需要我们充分挖掘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大力激发中华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提升中华传统文化对青少年人群的影响力、感召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高尚的道德情操,成长为新时代发展所需要的全面人才,从而为“文化强国”这一伟大事业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全球化愈演愈烈的竞争中已站稳脚跟,“中国声音”也被世界上很多国家所认可接纳。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在与世界多元文化的激烈角逐中,中国在文化领域的声音几乎被埋没,形势不容乐观。因此,迫切需要重视中华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使得中华传统文化走进青年人的内心,让中华传统文化在与全球多元文化的撞击中发出更强有力的“中国声音”。
进入新时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尤其是具有家国情怀,致力于奉献祖国的全方位、高素质人才。这些人才除了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外,正确价值观、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也不容忽视。中华传统文化有着五千年绵延不绝的灿烂历史,为后人留下了不可多得、令人惊叹的宝贵精神财富,这其中就孕育着大量发人深省、启人修善的精神力量。因此,挖掘中华传统文化资源这块宝藏之地,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的化人优势,一方面可以促进大量德才兼备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又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扩大中华传统文化在人群中的影响力、感召力,从而为“文化强国”建设事业提供有利的条件保障。
在文化日益多元化的今天,中华传统文化想要“木秀于林”,就必须拥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中华传统文化却遇到诸多问题,如传播渠道单一、呈现形式无趣、大众难以接近等,加之外来文化的不断侵蚀与渗透,诸多挑战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不得不解决的现实问题:
1.西方文化在本国的逐步渗透。伴随着不断扩大的经济全球化态势,其他领域的全球化互通融合也变得愈发普遍。文化领域作为在意识、思想层面发挥渗透、熏陶、感染的一种无形力量,成为各个国家青睐的“新宠儿”。西方国家更是凭借自身在经济实力上的显著优势,绞尽脑汁通过各种渠道输送所谓“优越至上”的西方意识形态,使得缺少是非辨别能力的青少年很容易产生错误的价值取向,盲目崇拜西方价值观[1]。
2.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被忽视。为了贯彻执行“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各大高校纷纷采取各种举措,重点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在教育的过程中,却往往忽视融入文化元素,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2],取得的教育效果不甚理想。尽管我们在小学与中学阶段开设了一些传统文化课程,但也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的宣传,大学阶段更是缺少专业性的系统教育,使得我国的青少年普遍缺少对中华传统文化认可的内驱力。
3.青少年缺少对传统文化的自觉保护意识。由于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深,往往仅停留在听说或了解的层面上,加之西方文化的强有力渗透,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对西方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参与热情,流连欧美剧、追捧西方节日、热衷国外留学、追求快餐时尚、狂热英语培训等,中华传统文化备受冷落,影响力遭遇巨大冲击。虽然近些年,国家在制度层面加强对本国传统节日的宣传,但人们往往陷于被动接受的尴尬境地,内心里依然缺乏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觉保护意识。因此,增强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觉保护意识,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是我们现阶段责无旁贷的重任。
古语有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强调了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资源作为最基础的存在,具有不可或缺性。而文化资源作为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前提条件,如果只是存在,而不被人开发和利用是非常可惜的。因此,将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出来为我所用,既是避免资源浪费的有效举措,同时又能增加中华传统文化在民众中的影响力,是当下我们需要解决的重要事情。
古代传统文化资源是相对于现代资源来说的,它一方面让我们明白了这类资源的年代久远性,另一方面也让我们明白了它的弥足珍贵性。从存在形式上,我们可以将古代传统文化资源简单划分为有形的自然资源和无形的精神资源。1.有形的自然资源。中国有着辽阔的疆域,经历五千年风雨洗礼而留存下来的祖国大好河山足以激发人们油然而生的自豪与热爱之情,如古址遗迹、历史文物、古代建筑群等都是我们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但与此同时,这类资源本身稀有且易失。稀有体现在这些资源经过上千年历史的积淀,留存下来的数量变得越来越少;易失体现在经历自然的风雨侵蚀或人为的肆意破坏,这些资源逐步消亡或失传。因此,这些宝贵的自然资源必将为我们所珍视。2.无形的精神资源。作为一种精神资源,看似无形,实则对人们的影响潜移默化、更为深远。在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出现过很多文化界的盛景,其中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不但悄然影响人们的行为习惯、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并最终凝结成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精神,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
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是指人们长期生活在一定区域,长年累月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物质生活与精神存在的总和。正是这些有着自身地方特色又不为外界所干扰的资源,使得中华传统文化更具民族性、多样性,增加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其中有形的物质文化资源和无形的精神文化资源组成了我们的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前者如本土特色服饰、当地特色建筑、居住环境等,后者如本土特色风俗、节庆礼仪、当地节俗等。这些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可以天然地将本地区的人们凝聚起来,使人们在内心深处产生一种无法割舍、落叶归根的乡土之情。正是因为存有这种带有地方特色的浓厚乡土情结,使得人们即使身处异国他乡,依然保有浓浓的爱国思乡之情,这样也将使得中华传统文化在多元文化的竞争中更加富有中国韵味。
红色革命传统资源指的是中国人民为赢得民族独立解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无惧无畏、英勇战斗的红色载体及其精神的总和,又称为“红色资源”。红色资源真实记录了我国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其所具有的教育意义及现实价值[3]不言而喻。1.红色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它反映了革命先辈们不屈不挠、勇往直前、无畏无惧、不怕牺牲的革命斗争精神。有一句老话“吃水不忘挖井人”,说的是即使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衣食无忧、和平文明的现代社会,也应当秉承老一辈革命家身上艰苦朴素、自立自强、勇敢奋斗、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将“红色精神”代代传承下去。2.红色载体。既包括我们摸得着、看得见的物质载体,如红色革命圣地、革命纪念碑、革命旧址等,也包括我们听得见、能感知的信息载体,如标语、文献、歌曲等。这些历经革命岁月洗涤留下来的红色载体,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产,并时时激励我们秉承老一辈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在当下中国的发展进程中继续砥砺前行。
中华传统文化资源种类繁多、不胜枚举,其中不乏蕴藏深厚文化底蕴的资源为世人所敬仰,但这些宝贵的资源如果只是埋藏在那里或者陈列在博物馆里不被人接近,那么这些资源将渐渐失去它应有的价值,并在历史的长河中消隐殆尽。因此,探索开发中华传统文化资源的有效路径,让灿烂绚丽的中华传统文化被世人所认知了解,是我们现阶段需要着力完成的重要任务。
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一种从古代到现在一直延续下来的文化形式,除了需要我们透过传统视角体会深藏其中的文化意蕴,也需要我们借助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赋予中华传统文化新的表现形式[4],以更加形象、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实现穿越古今的“实时对话”,促进现代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深刻内涵及深远意义的深层次了解,从而在内心里包容接纳我们的传统文化。另外,年轻人作为未来社会的主力军、中华文明传承的新希望,让中华传统文化走进年轻人的内心,需要我们以年轻人看得见、易接受、能理解、受欢迎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调动他们参与文化传承的热情与积极性,使中华传统文化被更多的人所熟知。例如,最近颇受大众喜爱的《国家宝藏》栏目,通过创新中国故事的叙说方式,以更加富有现代气息的方式解读宝藏,让人们了解它的前世今生;经由现代投影技术还原的《清明上河图》,惟妙惟肖,让人眼前一亮;通过现代音频技术展示的北宋时期繁荣市景,让人感慨万千等。中华传统文化通过运用这些新颖的现代信息技术,在美化呈现效果的同时,加深了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大大拉近了与人们的距离。因此,创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5],充分运用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将极大推动中华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为中华传统文化更好地呈现、宣传打下坚实基础。
教育作为国之大计,是培养未来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渠道,也是储备中华传统文化可靠传承人与创新者的不可忽视的重要来源。因此,从国民教育基础抓起,让不同阶段的国民教育体现各自应有的价值,并适时融入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6],在激发传统文化育人功能的同时,促进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奠定坚实基础。1.扎根基础教育。基础教育作为整个国民教育的开始阶段,只有扎根基础教育,打好基础教育这个“地基”,才能为整个国民教育“高楼”的拔地而起,为后续文化实践的顺利开展提供前提保障。基础教育中,我们要严格筛选古今优秀的、励志的名人事迹、历史故事、古典名著、诗词古文,给青少年以正确的思想指引、精神启发,鼓励他们从所学内容中汲取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将优秀的文化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明确自己未来人生的努力方向,成长为“文化强国”事业的有力建设者。2.贯穿大学教育。大学作为万千学子满目憧憬、心向往之的高等学府,是汇集学术、人才、思想的发展高地,也承担着为社会输送各方面人才的重要责任。但是,即使当今社会大力倡导“课程思政”,推崇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往往在教育的过程中忽视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化人功能,使得国内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实效不明显。例如,很多学生刻苦钻研托福、GRE试题,却对语文考试中的文言文题望而却步;很多学生对中国的中秋节、七夕节置若罔闻,对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却情有独钟;很多学生轻轻松松上研上博,然而“高学历、低素质”的现象却屡见不鲜等等。由此可见,改变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错误认知,充分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的化人功能,陶冶青年人对高尚道德情操的追求,从而为中华传统文化对抗多元文化冲击提供重要保障。
我们知道口头宣传、理论教育做得再充足、再到位,如果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落实不到行动中,一切都只是“空谈”而已。因此,落实传统文化实践,除了在社会上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还要让人们发自内心地喜爱传统文化,并愿意将传统文化的传承落到实处。例如,近年来兴起的“汉语热”,引发了很多国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探究兴趣,增加了“中国声音”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渐兴盛的“国学热”,带领现代人们解读古代人们创作文学蕴藏的深层含义,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古代文学。“国学”不仅教小孩子认字学文,而且教他们知书达理、为人处世,从根本上改观了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偏见;热度不减的“汉服热”,不仅引发人们对古代服装的浓厚兴趣,更是激发了现代人探索中华传统文化的极大热情等等。这些由中华传统文化所引发的一系列热度,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在实践方面的优秀表现,更在社会一定层面上营造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另外,我们还可以加强学校与文化实践单位的合作,通过将学校讲授的文化理论与合作单位的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促进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的深层次理解,在社会创建良好文化氛围,真正将传统文化传承落到实处。
中华传统文化资源作为中国积淀五千年、绵延不绝而留存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虽然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面临巨大冲击与挑战,但是对于进入新时代的中国而言,大力开发中华传统文化资源,探索中华传统文化资源有效的开发路径,发掘中华传统文化潜在的育人价值,为“文化强国”事业输送更多全面发展的有力建设者,既是时代所需,又是现阶段需要完成的重大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