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荣,苏惠斌,张子淳,雷 杰
1.广东凌丰家居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云浮 527400
2.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 211816
随着社交网络、电子商务、云计算、智能硬件等新服务出现,人类社会正迈向信息和网络化的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的信息技术已渗透到每个领域,其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包括衣、食、住、行、用、娱乐及交流等方面。人们工作与社交方式变得数字及智能化;消费者的产品诉求从物欲品质向审美韵味及精神文化品位提升,对产品本身提出了更多感官体验和文化情感诉求,包括颜值、好用、时尚、趣味、温暖、治愈、快乐、安宁及祥和感等[1];产品设计形式变单一为多元,产品塑造方式注重使用前、中、后的整体舒适体验,设计要素的整合性考虑已越来越明显。大数据背后隐藏巨大商业价值,给人类的产业经济、日常生活和生命质量带来诸多机遇。工业产品设计中的调研途径与方法应顺应大数据时代的变化,寻求合理可行、系统综合的方式,为设计创新相关活动的落实奠定基础。
现代工业产品设计讲究系统思维的整合衡量,包括项目讨论、产品调研、方案设计、制造及销售等环节,关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2]。产品调研是设计实践的重要前提,如今大数据时代,产品调研的主要途径包括为线下与线上两种,二者可互为对比、补充和验证。线下调研已相对为人熟知,而线上大数据调研却较为新鲜。大数据主要指基于信息技术而检索获取互联网的海量数据信息,大数据调研因信息获取的相对大规模、多样性、响应速度快捷性、可靠性、有效性及巨大商业价值而成为企业实施市场调查的新手段,有助于企业管理者和设计师做出准确高效的决策[3]。国内线上市场工业产品设计的大数据调研具体途径如下。
借助淘宝与京东两大主流电商购物平台,根据产品品类的较高出现频率及竞品的主页版式展示、大多数消费群体所在的价格区间及售价情况、高销量爆品及其主打特色优势卖点描述、较高的购买评论数及消费者评论中的不良评价等方面的竞品情况实施广泛式调研,捕捉大众化消费在行为、心理、思维等方面的首要诉求与偏好以及设计风格流行趋势。
通过小米有品、唯品会、网易严选、苏宁易购、大淘客、亚马逊、Wayfair、Target、Walmart、Williams-sonoma、Best Buy、Caraway home、Joseph、拼多多、小红书、宜家家居、老板电器等大型潜力网购平台,发掘特色潜力品牌产品及细分新品类,包括不同类型消费者的审美品位。此外,可结合阿里指数、奥维云及Maigoo 品牌网的信息进行验证或补充。
第一,国内外设计作品网站。普象、昵图、大作、花瓣、Pinterest、Behance、Dribbble、Bxclvr、淘宝众筹、Kickstarter 众筹、阿里矢量图标库等。
第二,国内外设计大赛佳作网站。中国红星奖、中国设计智造大赛、金芦苇设计大赛、台湾金点设计奖、工业设计大赛、国际CMF 设计大赛、德国iF 奖、德国红点奖、美国IDEA 设计奖、美国星火设计奖、日本G-Mark 奖、意大利A-design 奖、韩国K-design 奖等。
第三,设计展会。家居礼品、海报与包装作品、工业设计、汽车设计、园林景观建筑展等,跳出产品品类局限,为设计风格流行趋势的贴合、色彩搭配的合理、灵感创意点的捕捉及造型艺术语言关键词的探索提供丰富参考。
第四,学术资源。在知网、Ei Village、Elsevier 等各大论文数据库检索产品设计相关信息,有助于梳理设计思维方法、产品定义逻辑及产品情感故事内涵。
第五,科技资讯。在中国专利信息网及SooPAT 等网站进行搜索,尽可能让设计创意突破专利壁垒,在外观吸引力、功能实用性、人机操作性、核心技术及内涵语义等方面寻求较大的整体性进步。
第六,经验协同。线上保持与产品研发、设计、工程技术、市场销售等不同背景的人才交流探讨与协作,获取综合且较为直接有益于设计创意方向的经验及资讯。
可见,产品调研是设计师和市场人员等的重要工作。当然,调研过程中高效获取信息借鉴的前提是调研者具备较好的设计批评素养、形式美感眼光、抽象思维能力,以便快速识别、选取优秀设计品,进而解构和转化。因此,产品设计师应注重提升价值工程分析应用、设计美学感知鉴赏及原创设计能力,以便产品定位及后期设计创意创新能真正高质量落实[4]。
产品设计调研方法多样,诸如基于用户行为或心理、市场消费数据等方式,总体来说均具有一定的单一性。工业产品设计具有交叉性、包容性、协调性解决问题的特点,因此设计调研方法应讲究系统性。系统性调研方法应整合产品较相关的六方面,分别是产品市场调研、产品艺术造型规律调研、产品行业标准及相关法规调研、产品技术构成调研、产品消费群体调研、产品人机环境关系调研。前四者市场客观性较强,后二者具有一定的用户主观性,前后互为对比及补充。
包括确定市场路线、热销品销量、价格区间内代表性竞品与所属品类、不同竞品的主打特色优势卖点与明显缺点、细分的品类与设计创新空缺点、产品运输和维护等现状[5]。
关乎时代审美时尚与文化,主要发掘典型竞品的外观发展流行趋势,涉及设计风格、灵感题材、设计艺术造型方法、体量感与轮廓、分割方式与比例、色彩趋势与肌理特征以及细节等基础分析与借鉴,重视定性分析坐标轴图、定量分析雷达图及三线表方式的直观呈现。
关乎市场准入与否,需要设计人员了解现有产品配色数量、款式与规格、容量与重量、质量等级、尺寸等行业规范,应充分重视相关标准文献及专利成果。
属于设计与制造的对接与平衡,主要解构功能、原理、内部结构、外部交互界面、材料与工艺、装配与连接方式等方面技术,寻求技术重组、整合创新应用以更好地完善设计品。如今,可商业化的技术包括基因技术、信息技术、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创新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
可指向设计与文化的关系,消费群体涵盖购买者、用户、客户及设计师等。用户调研可以辅助企业定位市场路线、用户细分类型(如按照审美品位细分)和生活交互场景、用户行为习惯、用户内心偏爱与消费观及首重的产品特点,可结合用户购买评论、问卷调研、目标人群画像定位分析及同理心用户体验旅程图等方式换位思考,发掘需求定义。
在特定细分使用场景中,结合用户亲自实测体验产品交互情况,发现使用方式偏好及痛点问题并结合人机工程学深入分析,进而给以稳妥的解决策略,重塑产品交互方式的新体验。
系统性调研方法的对比包容性利于调研内容更加切实明确、充分综合、客观可靠、前瞻且合理衡量,为企业产品创意开发的准确定位、新品研发的标准化建设、设计要素一一对应、品牌形象竞争优势等方面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有利于有效控制商业化新品设计的成本及风险。
大数据时代的信息高度多元融合,产品设计调研的途径与方法应讲究系统性,其作用重点表现在三方面。
第一,充分熟悉设计规范,设计出符合市场准入且兼顾实用、精神和经济价值的产品。
第二,多方寻求设计借鉴,尤其对设计风格趋势、灵感源点题材等的发掘,从产品创意突破、形象特征统一及文化潜力认同等方面扎实整体逻辑[6]。
第三,清晰把握新品定位,包括市场路线、目标用户、使用场景等,挖掘不同细分用户所在场景的典型且刚需的细微行为、情感体验诉求,融入不同的情感表达,营造丰富的感官娱乐、精神诉求新体验。系统性调研结果对于市场潮流趋势与设计本身有较大的规范、借鉴、启发、界定及指导作用,但在颠覆性的设计创新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
因此,需重视产品定位,结合设计主题的头脑风暴法、逆向思维方法等,以更好地进行溯源探微、洞察本质,实现较彻底的产品解构与重塑,让设计品形成真正具有独创魅力、高品质品位和可持续发展等差异化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