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康复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肌痉挛的效果观察

2021-01-06 01:12冯秀贞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9期
关键词:痉挛偏瘫肢体

冯秀贞

(新疆莎车县人民医院,新疆 莎车)

0 引言

我国每年脑卒中发病人数约为250万人,这些患者中约有70%~80%的患者发病后无法独立生活。临床中脑卒中后偏瘫肌痉挛情况是较为常见的,发生率约为65%,痉挛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等,还会影响患者的心率健康[1]。康复期间,如果不能采取有效、可行的康复治疗措施,可能会导致患者肌痉挛情况加重,丧失最佳的运动功能恢复机会,甚至会导致能够恢复功能的肢体无法恢复正常功能[2]。本次研究对本院收治的89例脑卒中后偏瘫肌痉挛患者,应用康复运动疗法获得良好效果,研究过程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89例筛选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脑卒中后偏瘫肌痉挛患者,计算机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44)男女比例为25:19,年龄在45~81岁,平均(59.72±2.67)岁。观察组(n=45)男女比例为26:19,年龄在46~83岁,平均(60.15±3.67)岁。患者均经确诊为脑卒中后偏瘫肌痉挛,均为首次发病,排除意识和精神障碍患者。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患者家属知情,签署同意文件。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中医推拿按摩,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观察组患者实施康复运动治疗,具备方法为:(1)被动运动法(适用于弛缓期),患者保持平卧位,治疗时辅助患者开展关节运动训练,运动原则从近端关节开展最后活动远端关节;首先活动一个关节,慢慢联合几个关节一起活动;先活动健康一侧肢体,患者适应后再活动患侧[3];每个动作保持3~5 s(重复5~10次),最初运动时动作轻柔,避免牵伸速度过快,注意询问患者耐受度,不能过于急进;注意按照正确方向运动,安全、有效的开展康复运动;(2)自主运动法(适用于恢复期)患者可以选择舒服的体位和运动方式开展运动,主要为徒手运动,也可以适当借助器械,护理人员需要进行监督和指导,根据患者情况制定运动方案(运动速度、次数和时间等)[4];运动遵循原则:首先开展被动运动,适应后再开展主动运动,运动时以患者不感到疼痛和疲劳为宜;多做一些放松肌肉的练习;首先做简单动作,逐步过渡到较为复杂的动作;练习过程中,健康一侧肢体同样做锻炼动作,有助于帮助瘫痪一侧肢体尽快恢复运动功能,重视开展协调性训练,长期断料强化肢体协调性能力[5];首先做简单动作,慢慢过渡到复杂的协调动作,确保运动时肢体对称性;训练是步伐姿态要自然、准确、稳定,能够笔直前进,逐步跨越障碍物;动作要反复多次练习,从而养成生理习惯基础,构建新神经通路[6]。

1.3 指标观察

根据FMA评定量表评估患者肢体运动能力,总计100分,分数和肢体运动能力呈正比。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参考Barthel量表进行评定,总计100分,60分以上表示具备基本生活自理能力;41~60分表明生活需要他人协助;20~40分表明生活需要他人大量帮助;20分以下表明无生活自理能力。患者神经缺损功能得分根据NIHSS量表评定,总计42分,分数越低证明神经功能更缺损程度越轻。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总计45例,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肢体运动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三项评分分别为(63.45±3.26)分、(62.34±3.27) 分、(32.45±1.26) 分 及(88.45±1.26)分、(84.65±1.26)分、(12.45±0.45)分;对照组总计 44 例,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肢体运动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三项评分分别为(63.44±3.43)分、(62.34±3.25)分、(32.44±1.25)分 及(73.48±2.26)分、(72.45±2.45)分、(22.45±1.02)分。经计算,两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评分治疗前差异不大(t=0.014,P=0.989)、治疗后差异显著(t=38.857,P=0.000);肢体运动能力评分治疗前差异不大(t=1.435,P=0.155)、治疗后差异显著(t=34.011,P=0.000);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前差异不大(t=0.038,P=0.970)、治疗后差异显著(t=60.065,P=0.000)。由此可知,两组患者治疗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肢体运动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三项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肢体运动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三项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具有明显优势,差异均呈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卒中患者发病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为脑卒中后偏瘫肌痉挛,疾病主要因为脑组织损伤后影响肢体运动能力,导致运动障碍引发偏瘫、肢体发生痉挛,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运动功能、自理能力等都有严重的危害[7]。临床常用中医推拿按摩等方式进行治疗,对于患者肌肉痉挛情况能够发挥一定效用,但是整体恢复情况不理想。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和发展,中医领域的新型治疗模式不断涌现,将传统的按摩、推拿进行优化和完善后,形成一种新的中医综合疗法-康复运动疗法,这是一种针对性的康复治疗措施,主要分为两个部位,被动和主动运动治疗,能够循序渐进的帮助患者恢复运动能力[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肢体运动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三项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表明中医推拿按摩基础上开展康复运动治疗效果显著,通过开展被动治疗,由医护人员协助患者进行初期运动,按照正确方向进行运动,有利于改善患者肢体运动能力,缓解肌肉痉挛症状;患者情况稳定,进入恢复期后便可应用主动运动治疗,可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案,还可以利用器械辅助进行运动,能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肢体功能,最大程度地提升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脑卒中后偏瘫肌痉挛应用康复运动疗法可显著改善相关症状,提升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痉挛偏瘫肢体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面肌痉挛如何护理
肢体语言
防运动后肌痉挛喝水不如补电解质
肢体写作漫谈
漫画
面试六禁忌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