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帝的神圣与如来藏的超越之中——基督教与佛教两种核心教义与世俗关联方式之比论

2021-01-06 00:22:13桑大鹏于红新
关键词:摩西基督教上帝

桑大鹏, 于红新

(三峡大学 文学与传媒学院, 湖北 宜昌 443002)

基督教与佛教的核心教义凝聚和塑造了各自的组织模式与生活方式,两种生活方式固然有其共性,但也差异甚巨。这些生活方式一方面是教义凝聚的结果,另一方面又在世俗组织的动态展开层面折射了教义(尤其是最高教义)的基本意涵,比较两种生活方式既可观察两者形而下的“型塑”样态,又可审视教义的“塑型”功能。

一、上帝信仰:摩西十诫与山上宝训

出自《旧约》的“摩西十诫”与《新约》的“山上宝训”(又名“八福论”)在基督教与《圣经》文本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十诫与宝训分别以戒与勉的形式强调了上帝信仰,规约了基督教的尘世生活,上帝信仰成为基督教的核心教义。

(一)十诫

1.我是耶和华—你的上帝,曾将你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除了我之外,你不可有别的神。

2.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什么形象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因为我耶和华——你的上帝是忌邪的上帝。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爱我、守我诫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

3.不可妄称耶和华——你上帝的名;因为妄称耶和华名的,耶和华必不以他为无罪。

4.当纪念安息日,守为圣日。六日要劳碌做你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上帝当守的安息日。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女、仆婢、牲畜,并你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工都不可做;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华赐福与安息日,定为圣日。

5.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上帝所赐你的土地上得以长久。

6.你不可以杀人。

7.不可奸淫。

8.不可偷盗。

9.不可做假见证陷害人。

10.不可贪恋他人的房屋;也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①

“十诫”在《旧约》里共出现两次,一次是在《出埃及记》,另一次是在《申命记》中,两次表述略有差异,但义理完全一致。据《出埃及记》记载:上帝命摩西带领以色列人挣脱埃及人数百年的奴役,回到祖居地迦南,在途中的西奈山,上帝亲自用手指将十诫写在石板上交给摩西,摩西下山后看到自己的族类正在敬拜邪神,一怒之下砸毁石板,上帝命摩西再作石板,重写十诫,并将石板放在约柜里,作为以色列的镇国之宝。按《旧约》记载,公元前1279年上帝利用摩西之手颁布十诫,公元前586年,犹太国被巴比伦攻占,约柜和石板从此下落不明,故上帝亲写的十诫共存世七百年。

摩西奉上帝之命率领被埃及人奴役四百年的犹太人脱离埃及,走向迦南,十一天的路程走了四十年,其间发生了各种杀盗淫妄与僭越之事,故上帝有针对性地制定十诫。故四十年走向迦南的过程就是犹太人种族精神被上帝“重塑”、从而是一个种族新生的过程。“十诫”界定了两重关系,前面四条界定人与神的关系,后面六条界定人与人的关系,两重关系的界定成就了以色列人乃至往后整个西方社会的道德基础。在人与神的关系中,上帝强调了自己创世的功德和应得的敬拜,强调了自己作为宇宙之主的独一性,此独一性超言绝思,不可方物,无边,神圣,不可思议,不可以偶像作表征,并因此独一性而拒斥其他一切土偶象征的邪神,表明自己唯受敬拜而不可亵渎。上帝爱憎分明,面对人的善恶之举,惩戒与奖赏均极为有力,以确保人的灵魂之必然朝向上帝。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上帝首先强调了孝道,之后分别在预设与他者关系中依次否定了杀、盗、淫、妄、贪。孝顺父母是个人命运永葆幸福的基础,而对杀、盗、淫、妄、贪的否定又可确保灵魂的纯洁,六条戒律打造了纯洁、自律而幸福的尘世生活。

“十诫”的前四条与后六条具有逻辑上的因果一致性,达到了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统一。前四条确保了对上帝的神圣信仰,后六条则规约了纯洁自律的尘世生活,信仰是生活的基础与前提,而生活的自律纯洁又是信仰的实践与渗透,此二者的统一维护了人性中的神性,并因此神性必然被上帝拯救。

(二)八福

1.耶稣看见群众,就上了山;他坐下之后,门徒来到他跟前。

2.他就开口教训他们:

3.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4.哀痛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

5.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

6.爱慕公义如饥如渴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

7.怜悯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悯。

8.内心清洁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看见神。

9.使人和平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神的儿子。

10.为义遭受迫害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11.人若因我的缘故辱骂你们,迫害你们,并且捏造各样坏话毁谤你们,你们就有福了。

12.你们应该欢喜快乐,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在你们以前的先知,他们也曾这样遭迫害。②

“八福”出自《新约·马太福音》第5章,又称“山上宝训”,是耶稣福音传播的核心思想。耶稣所说的“八福”非尘世之福,乃是来自天国的天福,“八福”概括如下:

1.得天国——内心甘愿受天父的管理,敬爱天父,友爱人群的人,即得“天国”者。

2.得安慰——在苦难无助中得来的 “安慰”,尤其来自上帝真道的安慰。

3.承受地土——这是能够在社会中立足,经营产业,得到人心的一种福气。

4.得饱足——挨饿的人视饱足为福;灵性丧失者,缺乏者,心灵之饱足同样是福。

5.蒙怜悯——在患难中蒙怜悯,这种人情味能助人互相友爱,珍惜人情。

6.得见上帝——有限的人能够看见上帝奇妙作为诚然是一种大福。

7.称为上帝的儿子——只有人格完美的人才有资格被叫作“上帝之子”,对宗教人而言,没有比做“上帝之子”更大的福气。

8.天国民——做 “天国民”是个大福的理由,在于他们的心思意念合乎上帝的意思,在任何环境中能逆来顺受。

上列八种真福是实际且超然,主要强调了此八种福是来自对上帝的信仰或对上帝诫命的顺从。与尘世之福不同的是,八福具有永恒性,只要做到了信仰和守诫,则此八福不仅在人世绵长,人们亦可乘此八福得升天国。

耶稣的八福既秉承了十诫的基本精神,又是对十诫的发展,这导致《新约》发展了《旧约》。十诫的严命致人于被动承受的地位,人的主体性和自由意志受到严格的限制,但八福之说却是从人的情感、意志、精神特征出发,说明了八福与人的主体性的关系,要求人们主动的爱和信仰,天国是可以主动争取的,这表明天国的回归一定程度上决定于人的主体性与自由意志的正向实践度。因此,如果说《旧约》的天国完全操之于上帝之手,《新约》的天国却为主体的努力允诺了某种可能。

应该说明的是:新旧约合体的《圣经》思想远不止十诫与八福论,其中还有创世论、一神论、原罪论、善恶报应论、末日审判论,等等。而《新约》何以将《旧约》中上帝对犹太人之恨释作上帝对人类之爱更是历代解经家殚精竭虑、众说纷纭的问题,由此发生的解经思想与方法甚至催生了一门诠释学。但不容否认的是,十诫与山上宝训无疑在新旧约中居于思想核心的地位,此二者要么传承了创世论、一神论等思想,要么呼应着原罪论、报应论等学说,二者从正反两面、从戒止与诱扬两面形塑了基督教的尘世生活,若无十诫与山上宝训,基督教的世俗生活将毫无神圣与圣洁可言。

二、基督教国教资格的获得与负面因素

1.基督教作为罗马国教

《圣经》作为犹太人首创的经典,对人类尤其是西方人发生了巨大的影响。西方文明有两大源头,即古希腊文明和古希伯来(以犹太人为主体)文明,希腊文明强调求知和人的自我拯救,以此衍生了民主、自由、求知、科学,希伯来文明强调信仰和上帝拯救,以此衍生了信仰、平等、普世、博爱,这两大文明的融合并最终形成现代西方人的精神理念经历了一个艰难复杂的历史进程,而这一历史进程的首推者当属罗马帝国。当希腊文明衰落后,崛起于意大利半岛的古罗马帝国全面吸收了希腊文明的诸多理念并以之作为立国的精神基础。罗马帝国四处武力扩张,征服了西奈半岛的犹太国并以之作为帝国的一个行省,犹太人开始受到帝国的奴役。公元前后,耶稣诞生,他以传播上帝福音的形式重新阐释了《旧约》,一方面继承了《旧约》的上帝信仰,另一方面强化了上帝之“爱”的本质,为饱受帝国奴役的下层犹太人带来了希望,耶稣的福音理念成为《新约》的基础,以《新约》为基础创立了基督教。

然而,耶稣的福音理念与罗马帝国的立国精神有着根本冲突:其一,上帝信仰与古希腊的自我拯救中的人的主体性冲突。人因为原罪而不可能自我拯救,只有全心信仰上帝方可达到拯救,这是对人性狂妄的全面否定。其二,罗马立国之初推行多神信仰,并将多神信仰与对罗马皇帝的崇拜统一,但基督教只承认上帝为唯一真神,任何多神信仰的宗教均为异端,罗马皇帝亦无资格僭越神的地位,这为帝国所不容。因此基督教诞生之初备受帝国迫害,耶稣本人也被钉上十字架,三百年中无数基督徒被钉死、绞杀、焚烧,或投入罗马斗兽场与野兽搏斗而死,基督教只能在下层民众中传播,饱受欺凌。

但随着后期罗马帝国的分裂和全面衰退,帝国急需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重新撑起帝国的思想大厦,基督教由此被罗马所接受。公元325年君士坦丁大帝召开尼西亚会议,正式确立了基督教的国教地位,并拟定了正式的《圣经》文本,欧洲从此进入长达千年的中世纪,欧洲各国均形成了政教合一的权力体制,各国世俗王权均由教会授予,教会代表上帝同时行使王权与神权,其中包括对于《圣经》的解释权,上帝信仰和上帝拯救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

2.影响基督教的负面因素

当然,历史上基督教也通过武力方式推广上帝信仰,最著名的就是十字军东征:公元1096—1291年间,西欧封建领主、大商人和罗马教廷在“拯救圣地”的名义下,号召基督教徒和天主教徒去夺回被伊斯兰教控制的耶路撒冷,并对东部地中海沿岸各国发动了持续200年的九次远征。九次东征虽然包含着政治、社会与经济目的,并实际上以掠夺财富、占有土地为最终实现方式,而且最后并不完全成功,但罗马天主教廷试图统一东正教、征服伊斯兰教、推广纯粹的上帝信仰,此种目的不仅是表面的、显然的,而且最终也确实伴随着土地占有而推广到地中海沿岸各国,收到了一定的、局部的实效。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就是基督教与犹太教之间、基督教内部之间的教派分裂,这种分裂其实早就开始,首先是发生在犹太教与早期基督教之间:《旧约》里预言的救世主弥赛亚被基督教认作耶稣,而犹太教却坚不承认,两派因此分化,基督教由此独立。另,《新约》将《旧约》中上帝对犹太人的“恨”释作对全人类的“爱”也为犹太人所不许,耶稣对人类的福音传播大违上帝对犹太人的严厉谴责,这种消弭种族立场的行为为狭隘的犹太宗教激进主义者所不容,他们认为自己是上帝的选民,从而相信,弥赛亚的降生将率领以色列人通过军事斗争的手段摆脱罗马人的压迫而独立,建立强大的地上之国,重回上帝怀抱。而耶稣的所作所为显然与饱受罗马人欺凌的犹太人所期望的不符,耶稣走出种族主义立场,走向全人类,使宗教激进主义者深感失望,虽然耶稣倒骑毛驴进入罗马城是经典所预言的细节,但显然是耶稣按经典刻意打造的结果,两派终于分道扬镳。此为第一次因《圣经》诠释歧义而来的分裂。

基督教自从从犹太教独立,先是在民间传播,备受罗马人迫害,三百年不被认可。福柯在《疯癫与文明》中认为,由于某种时代特有的阐释策略和判读标准,本是正常的人却被视作另类,那个时代的基督徒不幸正是这类悲惨人物。但到后期,罗马在国家崩溃的恐惧之中终于接受了基督教,尼西亚会议正式确立了基督教的国教地位,并拟定了正式的《圣经》文本,而教会被赋予对《圣经》的最终解释权,教会将很多不合主流意识形态的“次经”如《死海古卷》《水徒行纪》等都排除在《圣经》之外,这意味着一种“前见”,一种诠释的固执。而这种诠释显然不具有权威性和绵延于世的真理性。按教义,对上帝耶和华能否直呼其名、耶稣凡圣一体的属性、三位(圣父、圣灵、圣子)一体等诠释歧义分化出基督教与天主教。此为因《圣经》阐释而来的第二次分裂。

又,耶稣固是神,由“道成肉身”而来,但童贞女圣母玛利亚能生出道成肉身的神子,显然更应受崇拜。与基督教之神受崇拜不可动摇的信仰又有歧义,由是分化出基督教与讲斯拉夫语的东正教,此为第三次分裂。

很多信徒认为基督教在传播中与真正教义渐行渐远,他们对教会的独断专行、腐化堕落深表质疑,由此激发教内自我否定。16世纪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提出回到《圣经》文本,“因信称义”,与教会决裂,成立新教,获得广大信众普遍响应,此为第四次分裂。还有各教派内部小型教派的分裂与独立不胜繁举。

九次东征重创了伊斯兰教和地中海沿岸各国的经济社会,在多神信仰和“邪神”信仰的种族心中留下阴影;而因《圣经》文本诠释歧义而来的教派分裂又暴露了《圣经》缺乏最高与最终的哲学依据,这两者大大伤害了基督教的神圣、圣洁与纯粹。

三、阿赖耶识如来藏、众生与世界

在佛法理论中,有一个终极概念:如来藏。“证悟如来藏”就成为佛法与佛教的核心思想与核心教义,要理解如来藏,需从佛法的“八识”开始。

(一)略说八识

按佛经所说,吾人均有八识:

1.眼识、耳、鼻、舌、身识,即吾人五官感知。五官的识知功能是因根(眼耳鼻舌身五种肉体器官,佛法称为“浮尘根”)尘(物质对象)相触之后,与此五种浮尘根相对应的五种“胜义根”对对象作出初步的声色味触之映照,第七识意根与前五识结合生出第六识意识,意识渗透到前五识中,使这种“初步的声色味触之映照”转进为形色、声音、香臭、甘苦、滑涩等色身香味触之性质的识别,构成招引种子识(如来藏)的“缘”,种子识流注相应识种,于是五官感知形成。

2.意识,又名第六识,其特征“审而不恒”,渗透于、协助于五官感知了别声色味等,并自身独立成为独头意识,是意根与前五识结合而成,其功能就是“了别”“识知”,是吾人思维推理的主要力量。

3.意根,又名第七识,梵语“末那”,即吾人自我意识,其特征“恒审思量”,既抱定第八识为“我”的主体,又抱定前六识为“我”的功能,是轮回得以展开的因由。

4.第八识阿赖耶识,又名如来藏,是宇宙与生命共有的本体,在不同语境中有很多别名,如空性、佛性、自性、般若、真如、实相、入胎识、种子识、无垢识、金刚心等,其特征“恒而不审”。阿赖耶识真妄和合,如来藏是阿赖耶识之“真”,是阿赖耶识的理体。禅宗开悟就是要触证第八识如来藏。前六识都是依缘而起,故具有“依他起性”;第七识因恒审思量既执着于阿赖耶识,又执着于前六识,故具有“遍计所执性”;第八识无执无受,不拒不迎,法尔自然,本自圆成,故具有“圆成实性”。

(二)物质世界的形成与众生的由来

按佛法所说,众生生命乃因其无明感应如来藏而来,佛法十二因缘对生命的发生与轮回流转有完整的说明。无明即吾人莫名其妙、不期而然、不知不觉、不明所以而发生的愚黯的心智状态,此种愚黯心智有两种特征:一方面对吾人生命本体(阿赖耶识、如来藏、入胎识)没有清醒的洞察与体认;另一方面又发生我执、我所执、我见之情,此种无明我执最终形成了末那识(第七识、意根),而与阿赖耶识绑在一起[1]。因此种无明,乃有身行、口行、意行种种造作。如来藏因应此种无明造作,顺应性地生出与此心行完全相应的心识状态,并住在此心识中,但并不就是此心识。此识初入母胎③,与受精卵结合,使受精卵具有了精神性,受精卵因此领有了生命,换言之,正是“识”为吾人肉身赋予生命能量。领有“识”的受精卵吸摄母体子宫中的地水火风四大,渐成肉身并顺利出生,此为一期生命的由来。生命在因果律的控引下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轮转,演现出生命在现象上的永续无尽。

阿赖耶识如来藏本具地、水、火、风四种大种姓自性,地即坚凝性;水,润湿性;火,烧燃性;风,流动性。阿赖耶识以此四种大种性自性因应七识之妄动,生出主体适以自存的世界,无数众生的阿赖耶识同此造作,叠影而成的结果是构建了外相分——物质世界,阿赖耶识又将此外相分投射给五胜义根④,成为五胜义根所见的内相分。换言之,吾人从未见过真正的“物质世界”,只不过见到了此物质世界的内相分,但吾人何以又觉得此世界如此真实坚固、是真正的“物质”呢?原来,意识的本性是刹那生灭,每0.18秒生灭2000余次,即每秒生灭10000余次。这是目前科学测知的结果,其实按照佛法表述,当一个人的修证达到八地菩萨果位后,可以洞见意识的流变速率是每一念有九十刹那,每一刹那有九百次生灭,亦即每一念有八万一千次生灭,当意识触知五胜义根提供的内相分时,其刹那生灭性异化了内相分的心识本性——电影放映机每秒钟放映24格同一胶片,银幕上就获得一个固定的画面;或如电流连续触击钨丝使之发热燃烧,于是我们看到灯泡连续的明亮——意识的刹那生灭性固化了内相分,使我们感知到的内相分具有坚固性和物质性,好像是外在世界,其实我们从来不曾接触过由阿赖耶识大种性自性生出的外在世界,不过是阿赖耶识提供的内相分,被我们的意识固化的结果。究极而论,吾人所见“世界”不过是一个幻象。

四、如来藏与三圣道(三乘)

一个人想要成佛,必须修学并通达三大基础理论的法义和实修方法:声闻乘:以四圣谛(苦、集、灭、道)为核心,是名小乘;缘觉乘:以十因缘和十二因缘为核心,是名中乘;佛乘(又名菩萨乘):以唯识论为核心,是名大乘。佛说法四十九年,根据其名下弟子心智与知识的提升逐步展开浩如烟海的法义,最后八年讲唯识论,代表佛法最高、最深、最圆满的真理,前此声闻乘与缘觉乘的理论都可视作唯识论的铺垫与准备,站在唯识论的立场观察小乘与中乘,我们会发现四谛与十二因缘只有引入唯识论才能获得圆满透彻的解释。此三乘又称为三圣道,而行者对如来藏的领悟程度决定了他对三圣道的选择。

开悟,即透彻领悟如来藏并眼见佛性,是行者进入菩萨道的前提,开悟是教内教外一切行者的毕生使命,也是最神秘最不可思议的事件。佛世,释迦四众弟子中很多人在佛陀三言两语的开示下当下证悟(开悟),往后开悟愈益艰难,但并非没有。我国隋唐时代仍有大量行者开悟,六祖慧能、唐僧玄奘、南泉普愿、赵州从谂、圆悟克勤、大慧宗杲等不仅开悟,并有言论行世,《五灯会元》《景德传灯录》等在在有言。当代,有台湾在家居士萧平实先生彻悟实相并有一百多部著作问世。悟,有小乘极果阿罗汉、辟支佛二乘之悟与大乘菩萨之悟,阿罗汉断尽第七识,入住阿赖耶识中,独存如来藏而不再出生后世色身,但此并非触证了阿赖耶识而是信顺佛语知有阿赖耶识不灭,乃驻于阿赖耶识而永超轮回,只是个人的解脱,故佛并不完全认同,佛将阿罗汉所证涅槃称作“化城”,只是暂时休歇之处;菩萨触证阿赖耶识,破重关洞见实相、破牢关生起差别智,了知阿赖耶识的不生不灭性而不断第七识,用第七识的引生性引发自己无惧于轮回、无数次重返六道,普度众生,使众生也趋向佛境,与此同时自己也积功累德而成佛。

在围绕如何“证悟如来藏”的核心思想指引下,佛教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实修方法,此即“戒、定、慧”三学,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因慧而悟入如来藏。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戒律,首先作为三乘通戒的就是杀盗淫妄酒五戒,其次是菩萨的十重四十八轻戒,另有出家男众(比丘)的二百五十戒与出家女众(比丘尼)的三百八十戒,还有在家男众(优婆塞)与在家女众(优婆夷)的众多戒律。大大小小的戒律构成了出家在家的佛弟子极其规范、严格、清净、圣洁的世俗生活,诸多佛菩萨的圣诞、出家、成道节日使信众与佛法关联更紧密,又有盂兰盆会、腊八节等僧俗“通节”将全社会关联成为一个整体。佛教就得以在中、印、缅、泰、日本、斯里兰卡等国家和地区传播,绵延两千余年。

五、两种核心教义与世俗关联方式之比论

1.两种遮蔽

《圣经》中有一千古之谜:上帝究竟是何形体?是何容貌?文本始终没有叙述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摩西、约书亚等人正面见过上帝;耶稣是上帝唯一真子,但文本也没有耶稣关于上帝形貌的描述;保罗(又名扫罗)是因受到了上帝的惩戒而信仰上帝。《出埃及记》叙述摩西受上帝召唤:“摩西牧养他岳父米甸祭司叶忒罗的羊群。一日领羊群往野外去。到了神的山,就是何烈山。耶和华的使者从荆棘里火焰中向摩西显现,摩西观看,不料荆棘被火烧着,却没有烧毁。摩西说,我要过去看这大异象,这荆棘为何没有烧坏呢。耶和华神见他过去要看,就从荆棘里呼叫说,摩西、摩西。他说,我在这里。神说,不要近前来,当把你脚上的鞋脱下来,因为你所站之地是圣地。又说,我是你父亲的神,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摩西蒙上脸,因为怕看神。”⑤

这一段记载相当怪异,但有几个基本信息是清楚的:一是“耶和华的使者(应该是天使或曰神使——笔者)从荆棘中向摩西显现”——天使向摩西显现了,但上帝没有现身;二是“神见他过去要看,就从荆棘里呼叫”——神从火焰中发声了,但仍然没有现身;三是“摩西蒙上脸,因为怕看神”——摩西最终没有看见神。令人奇怪的是,根据前两条之说,神并没有显露身形,摩西为什么要蒙脸?估计上帝虽只在荆棘火焰中发声,但那里有上帝的能量与气息,而摩西对上帝怀着极度的崇拜与敬畏,故蒙脸不敢见。

摩西率领犹太人三个月走到西奈山,再次蒙上帝召唤,百姓只见西奈山顶有密云、闪电、雷震、烈火、烟焰,摩西与犹太七十长老走进山洞,见上帝所在之处的地板如明净的蓝宝石。无论是长老们所见还是百姓所见,似乎都是神的象征之物而不是神本身。于是我们就有一个颇有意味的结论:上帝以遮蔽的形式现身!祂总是隐蔽在物质实体之后,以不容怀疑的真理性、权威性向信众显现不可思议的大能。正因为早已意识到神的此种特性,故基督教反对一切用雕像表证神的行为乃至于反对一切泥塑偶像,反对将神偶像化、对象化、外显化。

与此相应的是,如来藏也被遮蔽,被无明以及无明所成的意识遮蔽。由于无明遮蔽了如来藏的灵明洞彻,无明将如来藏抱定为“我”的实体,如来藏并不拒绝这种遮蔽并因应这种“抱定”而生出妄能,乃有七识的发生,第七识(意根)因此形成更加坚固的“自我”意识,意识进一步强化这种自我之知,人的主体性与自他之知愈益强大,任何一物、乃至于如来藏落入意识之中,都被意识曲解为“我”之物。换言之,当如来藏阿赖耶识被意识把握而成为一个意识对象时,如来藏也已经妄念化而失其本真,如来藏已经成为一个意识事件、经验事件,吾人领悟到的如来藏之意义其实是主体自身的经验意义。深层来看,如来藏被意根的无明遮蔽,此之谓“无始无明”;表层来看,如来藏被意识遮蔽,此之谓“一念无明”。如来藏就在这种双重遮蔽之中,在无明、在主体意识的带引下六道轮转,是谓之“轮回”!

上帝遮蔽在物质实体之后,如来藏遮蔽在无始无明(意根)与一念无明(意识)之后,两种遮蔽形成了两教各自的言说理路。在神创论的语境中,神创造了万物但隐蔽在万物之后,掌控着人的命运,人虽能“为上帝做工”清除部分罪孽,在神的援手中上升天国,但人的命运毕竟受上帝支配,人的自由意志与自主意识所能发挥的效果相当有限。而如来藏理论正是向自由意志的期许,只要信众发挥自由意志,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积功累德,最后必能实证如来藏而超越轮回。与基督教相反的是,佛教并不反对将佛菩萨的身相偶像化。在佛法看来,如来藏的空性特征存在于祂所感应而生的万法乃至于意识之中,存在于物质对象之中,意识的理性可以判断对象的幻妄,意识的自证分与证自证分⑥又可领悟主体自身的幻妄。在深度禅定中,意识与意根放弃了对两种幻妄(物我)的执着而刹那悟入如来藏空性,意识消融于空性,此之谓“开悟”。故如来藏之说是将个人命运的主动权还归信众的有效理论。

2.两种因果律

基督教信不信因果律?从《圣经》文本来看,大体是相信的。但这种“信”显然与上帝信仰紧密关联,对上帝的信仰远远高于对因果律的信从,善恶报应、惩戒与封赏操之于上帝之手,因果律是可被上帝操弄的工具。

但佛法却将因果律解释为铁定的真理。按佛法,第七识末那识意根作为吾人自我意识,因我执既抱定阿赖耶识如来藏为“我”的主体,又抱定前六识为“我”的功能。这个“我”本质是一种无根无据的虚妄之知——我们遍寻全部身心也无法找到那个主体性的“我”——是根本“无明”,两种“抱定”正是无明的妄知妄动。但阿赖耶识可不分别此种抱定是否为“妄”,当然也不拒绝,祂只是因应于此种抱定——绑定,为此种绑定流注相应的妄能,前六识所造善恶、染净之业被意根收执而输送给阿赖耶识如来藏,如来藏将此作为种子收存起来;在适当的时机——善恶染净的因缘条件具备时,如来藏又将前此种子流注于因缘所成的平台。意根的每一微细妄动都在驱使如来藏反复演绎着相同的过程与结果,故“心生种种法生,法生种种心生”。就善恶染净之业被如来藏收存而言,可视作“现行生种子”;就种子被如来藏流注而言,又可视作“种子生现行”。现行生种子即为“因”;种子生现行即为“果”。如此说来,在吾人生命旅程中,善恶因果的规律其实反复发生着。如来藏虽是空性空相,却是业的始源地与回归地,因而同时是因果律的本体性根据。如来藏的空性导引万物幻生幻灭,但因果律却实实在在,故“万法皆空,因果不空”——这就是因果律成立的理论根据。

主体前世的善恶业与定力决定了其下一世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轮回与生命的走向。当具备识的受精卵出现后,收存于阿赖耶识中的善恶业种流注于受精卵、胎儿、成人而影响此人命运,是即“种子生现行”。如果主体前世善业大于恶业,感到阿赖耶识流注善的种子,在形貌、成功与否、幸福感等方面都流注出符合社会正面评价的因素,使主体感受到模样端正、事业成功、心理幸福,如果恶业大于善业则反之,此即显现为善恶业报的因果律现行。当然,因果律至少要通观三世方能获得事相上的验证,用主体一世的命运来确证因果多有龃龉。佛曰:“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语出《大集经》)。只要阿赖耶识含藏着善恶业种,则必然会显现善恶果报,无论跨越多少世。

但是,因果观念绝不是宿命论,不是定命论,站在佛法立场来看,正是奋斗与努力创造了某种机缘,如来藏乃流注相应种子,从而使“成功”显现。而不是袖手垂裳,坐待天降馅饼,或为失败寻找不可知的宿命论理由。当吾人处于命运的最低谷时,佛法也不主张放弃生活的目标与希望,而是积极创造条件,因势利导,为迎来成功作好准备。而最重要的就是认识并利用因果律,相信果报,相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从最基本的善业入手,积功累德,自己掌控自己的命运,创造自己的幸福。因此,从大乘佛法角度感受因果律,因果律带给我们的不是悲观主义,恰恰是朝向目标、积极自主自为的乐观向上精神。

注 释:

① 《圣经·旧约·出埃及记》20:1-20:11。

② 《圣经·新约·马太福音》5-7。

③ 在吾人上一期生命结束与下一期生命开始之前,会出生一个“中阴身”,中阴身每隔七天死亡一次,因不堪业风的吹荡急需寻找有缘父母重新受生,在男女性交出现受精卵时,强大的吸引力吸摄中阴身入胎,中阴身入胎而消失,变成入胎识附着于受精卵——具体见《佛说入胎经》。

④ 胜义根:掌管肉身五官感知(眼耳鼻舌身)的神经系统,与浮尘根(肉身五官)相对。

⑤ 《出埃及记》3:1-6。

⑥ 佛法关于八识有四分之说,即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见分即指诸识的能缘作用,为认识事物的主体,亦即能照知所缘对境(即相分,为认识的对象)之主体作用。“见”即见照、心性明了之义,谓能照烛一切诸法及解了诸法义理,如镜中之明,能照万象。换个方式说见分即心识的缘虑作用,亦即主观的认识主体。心识生起,自其自体变现相、见二分,概括世间的一切物质现象;见分是心法,有缘虑作用,是认识的主体。不过此见分与相分,都是识体之所变现,摄物归心,所以成其唯识。相分即自心体上变现出为见分所缘的境相。此在唯识学上、摄尽一切所谓客观的现象。心识是能缘虑之法,心识生起时,识体变现出相、见二分,见分是能缘虑的作用,相分是所缘虑的境相。以为宇宙万法,皆阿赖耶识之所变现,故所谓相分,是第八识的色法种子——所谓相分色所变现的境相。自证分,又作自体分,自是自体;证为证知,即为自觉的证知作用。四分中的见分有缘虑、了别相分的作用,但不能自知其所见有无谬误,故必须另有一证知见分的作用,即是自证分。自证分即识之自体,故又名自体分。自证分还有一种再度知的作用,与自证分互相为证,以证二者有无谬误。证自证分,这是识体作用的一部分,即是对自证分再加以证知的作用。自证分有证知见分的作用,但谁来证知自证分有无谬误呢?于是识体更起能缘作用,以证知自证分的所证是否正确,此再度证知的作用,即是证自证分。但谁来证知证自证分有无谬误呢?就是原来的自证分,因为自证分和证自证分二者互缘互证的作用,所以就不必另立一个证自证分了。八识各有四分,各自四分又有相当差异,其共同特征即如上所述。

猜你喜欢
摩西基督教上帝
得到的都是笑脸
明确路向,践行基督教中国化——以福建基督教为例
基督教中国化的神学思考与实践
120秒的“上帝”
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请你为自己打开一扇窗
当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请你自己打开一扇窗
摩西奶奶
是否气人
黄河之声(2016年24期)2016-04-22 02:39:45
种类型的“基督教哲学”
现代哲学(2015年5期)2015-12-04 05:50:53
基督教伦理与现代社会工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