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开展乡村旅游的基础条件;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手段,有效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角度出发,提出农村人居环境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策略,以更好地实现产业发展与环境改善的互促互进。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人居环境;乡村旅游;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 X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24-0243-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24.059
Research o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Rural Living Environment and Rural Tourism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Strategy of Rural Vitalization
WEN Ying-lei
(Shandong University of Art & Design, Jinan, Shandong 250399)
Abstract The improvement of rural living environment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par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but also a basic condition for developing rural tourism. Rural tourism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s to implement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and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rural living environ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ural living environment and rural tourism, so as to better realize the mutual promotion and mutual progress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
Key words The strategy of rural vitalization;Rural living environment;Rural tourism;Coordinated development
基金项目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服务决策咨询项目(19BJCJ55);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1901022010);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9年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重点项目(2019Z02)。
作者简介 温莹蕾(1976—),女,山东济南人,副教授,硕士,从事农村人居环境及乡村旅游研究。
收稿日期 2021-08-05
中国农业人口占大多数,农民的生活状态关系着社会稳定,农业是其他产业的基础,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点都在“三农”,“三农”问题一直以来备受关注,2017年十九大报告中就把“乡村振兴”战略上升为国家层面,提出了五大振兴的具体要求。2018年颁布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指出2020年实现小康社会的建成,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2050年全面实现乡村振兴[1]。
1 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设施不足,落后于城市,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为了消除这种现象,缓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中央政府连续多次出台一号文件扶持农村人居环境建设,2013和2017年中央工作会议强调所有地区都要进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创建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2015年,“两山理论”深入人心,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开花,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理念贯彻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各个阶段。2018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建设美丽乡村的行動计划与方案。技术指导层面上,2019年住建部门出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技术标准》《村庄整治技术标准》,2021年住建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标准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2],这些技术文件对农村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以及厕所改造等方面作出了规定性要求,并要求各个市地应该在自身发展现状基础上选择适合自身的技术与方案,实现最优效果。
近些年在中央政府及各市地的共同努力下,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业农村部的数据表明: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65%,行政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超过90%,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2 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田园风光、农村聚落、乡村文化、民俗风情、森林景观和农业生产形势等社会文化因素为吸引源,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展开的以领略乡村风光、体验生产劳作、了解风土民情和尝试回归自然为主要目的,集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度假和购物为一体的一种旅游活动[3]。
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起步于20个世纪80年代,90年代主要形式为“农家乐”,2000年前后,全社会对乡村旅游呈现强烈的需求,2015年中央发布的一号文件,着重指出农村要在生态休闲、文化旅游等方面加大挖掘力度,积极拓展农村的多元化发展方式。2018年国家发改委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8—2020年)》[4],提出“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建设”,加大对乡村旅游发展的配套政策支持。到目前,乡村旅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旅游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2019年全国乡村旅游总人次达到30.9亿人次,乡村旅游总收入达到1.81万亿元[5]。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又一次重点提到:未来工作重心为大力实施乡村旅游精品路线的开拓以及休闲农业的挖掘等。由上可见,乡村旅游作为特色产业,已经成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发展与扶持方向之一。
3 农村人居环境与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还存在着若干问题,如村容村貌特色消失,资金投入缺口较大,技术适应与地区差异之间存在矛盾,政策传达与地方执行出现偏差等。农村人居环境的地区差异与薄弱水平不仅影响村民的生产生活,也成为当地生态休闲旅游的短板[6]。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3.1 同质化现象严重
我国地域辽阔,每个地区的乡村在历史文化、自然山水环境等方面呈现不同特征,但是许多乡村缺乏特色生态文化与农业文化的挖掘,只是粗放的、简单的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人居环境与旅游特色同质现象严重,难以满足游客差异化的旅游需求。
3.2 基础服务设施不足
很多乡村旅游服务水平质量低,体现在餐饮住宿设施、供水设施、网络条件、医疗设施、道路停车设施、标志导识系统等设施条件的欠缺与不足,这些农村人居环境支撑内容的薄弱,难以保障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
3.3 村容村貌无序混乱
爆炸式发展的乡村旅游带来许多农村追求短期效益而加快开发速度,盲目地改扩建破坏了生态环境与村容村貌。许多乡村特有的山水聚落格局出现无序混乱的发展态势,传统民居建筑出现“假古董”式的开发,同时部分农村生活垃圾、污水的处理水平难以承载短时间内涌入的大量游客,对自然生态以及村容村貌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4 农村人居环境与乡村旅游的关系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回应新时期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举措,也是完善修复、整合生态文化资源的必经之路。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有助于乡村资源转化,打造农村旅游通道,推动农村新动能的发展。依托农村地区的优美环境、生态资源、人居建筑、民俗文化等条件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着很强的耦合关系,两者互相影响,互相支撑。多年来乡村旅游的实践证明,相对于其他途径,发展乡村旅游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有着独特的优势。
4.1 农村人居环境与乡村旅游互相支撑
农村的山水生态资源、桑田沃野景观、村居街巷格局等都是乡村旅游的基础条件。道路的修建、硬化处理,水源的供应,燃气的普及,绿化覆盖、垃圾及污水的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农村人居环境与乡村旅游之间相辅相成,关联性很强。
4.2 乡村旅游可以缓解人居环境整治的资金缺口
农村地区的财政收入较低,但是人居环境整治,比如厕所的改造、污水的处理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乡村旅游一方面能够给农民带来经济收入,另一方面各级财政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扶持力度逐年增加,旅游专项资金不断向道路广场、基础设施、水系保护、建筑风貌等方面倾斜,体现出旅游产业与人居环境发展的互通性。
4.3 乡村旅游改变村民的观念与意识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面展开,其维护需要广大村民日常管理持续跟进,但一些乡村公共卫生习惯比较薄弱,一些村庄的人居环境在整治后又恢复为垃圾乱堆乱放、污水乱排的状况。乡村旅游不但带来了城市中的游客,也会带来城市居民的意识形态,直接影响并提升村民的文化素质与生活习惯,进而增强村民对人居环境整治的主动性,从而提升村民对农村人居环境维护管理的主观能动性。
5 农村人居环境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策略体系
5.1 基于地域人居环境,科学定位乡村旅游特色
乡村有自然生态型、历史文化型等不同特色的人居环境,这是乡村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条件,因此在进行从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需要把握特色、突出优势,按照实用、生态、宜居宜游等原则,区分城郊型、生态型、农业型及历史文化型等不同类型,科学编制规划,做到差异化、独特化的乡村旅游特色[7]。
对于以山水生态景观为主的乡村,乡村旅游特色着力打造生态化、地域化特色,整治过程中要严格确保生态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历史文化保护线、村庄建设边界线等管控边界[8],保护好山水格局、田园风光、历史文化资源,留住乡土味道。
田园综合体集旅游、农业、社区发展于一体,正成为乡村旅游的亮点[8],在发展这一乡村旅游新模式时,要注重农事体验、创意农事、循环农业的结合,在改善村庄人居环境时,将文化与创意,将生态文化、民俗文化与村容村貌营造紧密结合,不但提高了村民的审美需求,还可以满足游客的多种需求。村庄还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将村民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旧木头、废旧物科学合理变废为宝,成为美丽乡村的新亮点。
加强对民居院落各类建设的引导与控制,体验乡土田园特色和风土人情,利用当地建设材料,发挥广大村民的工匠精神和审美情趣,建设创意花园、小菜园、创意小品景观等,砖块、瓦片、石碾石磨、旧轮胎、柴火树枝等都有了用武之地,把乡土文化及生态资源融入人居环境的建设中[9-10]。
5.2 基于乡村旅游发展,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5.2.1 整合乡村文脉与产业,盘活复苏人居环境资源。
人居环境的文化特色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之一,作为农业大国,传统的鄉村人居环境不仅是我国农村重要的物质载体,还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农村人居环境资源与文化产业的协同融合发展,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产业发展的共同振兴。
首先,对于物质空间形态中的村庄民宅,拆除不合时宜的建筑或构筑物,建立良好的环境基础。对乡村整体建筑风貌科学规划,进行适度的改造,彰显地域特色,提升乡村的审美需求,这也是发展乡村旅游与提高农村人居环境共同的目标。
其次,对具有传统历史文化特色建、构筑物要积极挖掘其特色,充分发挥它们的价值,适度整修,修旧如旧,在征求当地居民意见后,可以赋予其新的使用价值,如利用这些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改造为展览馆、研习所、党政文化展示中心等公共建筑,展示当地风俗人情、历史文化。
5.2.2 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厕卫设施环境。
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也是满足乡村旅游发展的必要条件。其中除了道路、给水排水、环卫防灾、电力通信等各项内容要统筹规划外,旅游服务设施,如游客服务中心、换乘点、住宿驿站、厕所等更是乡村旅游必不可少的配备内容。
首先,要根据生活习惯及综合规划,科学合理配备垃圾回收集散点,同时加大资金与人员的配备,定时定点回收处理垃圾。其次,加大宣传力度及奖惩机制,培养村民良好的清洁卫生习惯。
5.3 创新乡村振兴机制,形成投融资多元化格局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需要持续投入资金,需求量大,投入时间长,目前多地存在资金不足,投资渠道以政府为主,比较单一,投入资金到位效率低等问题。因此需要不断创新投融资机制,多渠道拓展资金投入及融资渠道,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拓展市场要素,努力构建政府、集体、农民相结合,社会多方力量共建共赢的多元投入机制[11]。
整合多渠道资金来源,提高国土整治、乡村旅游、农村清洁工程等相关涉农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吸引社会资本以项目总承包、PPP等合作形式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结合乡村旅游开发工作,可以聘请专业公司对公共厕所、垃圾转运、污水处理等设计、施工、维护等进行跟踪管理。
5.4 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强化可持续性技术支撑
从大方面而言,农村人居环境面临三大重要任务,即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以及污水治理工作,这也是最基础性的工作。由于各地农村发展水平的不同,人居环境整治的发展阶段就存在差异,比如发达地区的乡村已基本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以后的工作重点转向建立并完善长效管护机制;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仍然任重道远,因此需要根据不同发展类型、区位条件而因地制宜地开展分类指导、聚焦重点,对接最新科技成果,在规范化、精细化和智能化上完善到位。探索技术与管理经验的研发,结合乡村旅游开发的推动力,强化技术转化、项目转化示范带动,搭建技术研发与技术成果转化与农村农民互动的平台,促进绿色可持续性技术的研发推广。
5.5 提高政府引导作用,发挥村民自主参与能力
村民是农村人居环境的主要使用者、监督者,村民是人居环境整治的主体,开展乡村旅游带来的切实收益,能激发村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形成政府主导、村民参与的运转模式,各部门协调配合的良性机制。
发动群众,以党的基层建设为基础,结合农村特有的血缘、地缘等关系,组织各种互助性、公益性的服务队伍,通过积分制度、奖惩制度、包干制度等促进农村团体的主人翁力量。
宣传层面,首先充分利用新型的宣传工具,如门户网站、微信群、公众号、自媒体等平台大力宣传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其次,通过问卷调研、座谈会等方式,及时了解村民的需求,收集村民的建议,组织村民自主、积极地参与。最后,通过村规民约、家规家训,鼓励村民从清洁庭院做起,种植乡土树种花卉,塑造美丽庭院,从而促进乡风文明,形成村民共同参与的新民风。
6 结语
农村人居环是乡村振兴体现的重要内容,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实施的重要手段,二者相輔相成,相互支撑。因此有必要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旅游产业有机结合,切实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做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EB/OL].(2018-09-26)[2021-08-05].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8/content_5331958.htm.
[2]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出推进农村环境治理 “垃圾围村”困境何解?[EB/OL].(2018-10-01)[2021-08-05].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3086941881511548&wfr=spider&for=pc.
[3] 王浩.基于旅游导向的村庄原生性空间塑造研究[D].武汉:武汉工程大学,2016.
[4]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关于印发《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8年—2020年)》的通知:发改综合〔2018〕1465号[EB/OL].(2018-10-10)[2021-08-05].https://www.ndrc.gov.cn/fzggw/jgsj/zhs/sijudt/201810/t20181015_973959.html?code=&state=123.
[5] 人民网.世界旅游日看中国:旅游业重振助市场复苏[EB/OL].(2020-09-28)[2021-08-05].http://travel.china.com.cn/txt/2020-09/28/content_76758587.html.
[6] 于法稳,侯效敏,郝信波.新时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现状与对策[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1(3):64-68,159.
[7] 朱新华.如何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须做好这几件事[EB/OL].(2021-04-21)[2021-08-05].https://cbgc.scol.com.cn/news/1192630.
[8] 张军红,徐义萍.基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田园综合体模式探讨[J].农技服务,2017,34(15):165,110.
[9] 袁涛,赵雷.村庄规划怎么做?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出台“指南”助力乡村振兴[EB/OL].(2020-08-20)[2021-08-05].http://zrzy.jiangsu.gov.cn/xwzx/mtsy/2020/09/01160240278444.html.
[10] 崔昕.全域旅游理念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旅游开发的有机结合[J].农业经济,2020(9):43-45.
[11] 陈鹏.旅游导向下的乡村人居环境提升策略研究:以红河州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7):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