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延安南部五县苹果产业现状及转型升级建议*

2021-01-05 01:31:46刘双安陕西省延安市果业研究发展中心727400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20年11期
关键词:洛川延安市果业

刘双安(陕西省延安市果业研究发展中心,727400)

为了全面掌握陕西省延安市南部果业发展现状,科学分析其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延安果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2020年4月14—17日和5月7—9日,延安市果业研究发展中心选派4名业务骨干分别对富县、洛川、黄陵、宜川和黄龙5县苹果全产业链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主要采取召开座谈会(果业技术人员、贮藏加工企业、家庭农场、果农代表、电商等人员参加)、实地查看、问卷调查等方式。现就调研情况报道如下,供参考。

1 延安南部五县苹果产业的现状

1.1 栽培面积和产量、产值

由表1可以看出,延安南部五县苹果总面积161.3万亩,其中乔化树面积150.8万亩,占总面积的93.5%;矮化树10.461万亩,占6.5%;结果面积134.0万亩,占83.1%。延安市苹果总面积392.9万亩,南部五县占41.1%;延安市苹果总产量349.8万吨,南部五县占68.8%;延安市苹果总产值140.3亿元,南部五县占77.1%。南部五县均是延安苹果的主产县。

表1 延安南部五县2019年苹果面积、产量、产值

1.2 贮藏加工和销售能力

由表2可以看出,延安南部五县已建成4.0智能选果线51条,占延安市已建成选果线88条的57.95%;南部5县冷库(气调库)985座,贮藏能力达到105.35万吨,贮藏能力占到南部五县苹果总产量的43.75%;涉果加工企业仅有6家,且规模普遍偏小。

2 延安南部五县苹果产业的优势和问题

2.1 优势

(1)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以洛川为代表的延安市南部五县地处渭北旱塬北部,土地平坦、土层深厚,土质以黑垆土为主,土壤保肥保水能力较强,年平均气温(洛川9.2℃)、平均年降水量(洛川622毫米)、1月中旬平均气温、年极端最低气温、6—8月平均气温、年≥35℃气温天数、夏季平均最高气温等7项气象指标完全符合优质苹果生产标准,是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

表2 延安南部五县2019年苹果贮藏销售能力

(2)产业化水平较高。延安市委市政府强力推进苹果产业后整理工作。农业农村部在洛川建立了国家级洛川苹果批发市场、国家级延安洛川苹果科技创新中心、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有力地加快了现代果业建设步伐,使延安苹果产业化水平在全国也处于领先水平。

(3)知名品牌优势。每年在洛川召开中国·陕西(洛川)国际苹果博览会,并积极参加各类展会和推介会,延安苹果品牌知名度不断大幅度提升。2019年在第十七届中国(南昌)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洛川苹果”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达到687.27亿元,列中国水果行业之首。

2.2 问题

(1)品种。一是品种纯度不高,同园虽然都是红富士,但既有条红、又有片红,条红中有宽条纹,又有细条纹,无法满足果商对商品一致性的要求;二是结构单一,早熟品种比例很小,中熟品种以嘎拉为主,晚熟品种富士一统天下;三是特色品种短缺,如黄色、红肉(高类黄酮)、富硒、高钙等功能性品种几乎没有。

(2)果实品质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由过去的17%~18%下降至近年的12%~13%。

(3)矮砧密植栽培推进慢,省力化栽培体系有待完善。延安南部五县矮化苹果发展步伐较慢,占比低,仍然以乔化栽培为主,且县域间发展不平衡。适宜乔化果园的中小型机械少,田间作业仍以人力为主。化学疏花疏果、无袋栽培技术有所尝试,但技术尚不成熟。

(4)乔化果园整形问题。大改形之后,技术创新跟进不够,结果枝组老化;部分果园一次间伐后再次郁闭,导致结果部位外移和内膛果着色不良;大侧枝过多,幼壮枝少,没有达到“树老枝不老”。

(5)土肥水管理。土壤有机质含量1%左右。大部苹果园沿用清耕制,生草果园面积小。有机肥投入不足,部分苹果园完全依赖化肥;黄土高原土壤年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20年生以上的苹果园土壤干层问题突出(表3)。

(6)病虫防控形势严峻。苹果树腐烂病、苹果早期落叶病(2018年发生严重)、苹果白粉病等普遍发生,金纹细蛾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适应免套袋的苹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尚未建立。

(7)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随着暖冬气候加剧,苹果花期提前,花期遭受冻害的几率和程度加大,冰雹在局部地区时有发生,对苹果产业构成严重威胁。

(8)苹果产后体系有待完善。没有从全产业链的关联产业角度建立精深加工及营销体系、物流体系、市场体系,仅把后整理理解为智能选果线、冷藏冷链、品牌营销。

(9)经济社会层面问题。一是生产成本加大,特别是人工成本上升,每千克苹果成本接近2元,造成果园效益递减;二是劳动力老龄化,果园劳动力多为40岁以上的人,年轻一代宁愿在城里打工,不愿回村里管理果园,10年以后“谁来务果”是当下要考虑的严峻问题;三是果业技术力量薄弱,各县都缺乏技术领军人物(表4);四是部分果农和技术人员固步自封,认为自己的技术最好,不愿接受新理念、新技术。

表3 洛川县不同园龄苹果园土壤剖面水分特征值

3 延安苹果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苹果产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产前和产后两大环节。产前大体有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防控、防灾减灾等方面,产后大体有分选分级、冷藏冷链、市场体系、精深加工、品牌营销、旅游观光等方面。产前和产后两手都要抓,不可顾此失彼。

苹果产业进入大调整、大竞争、大淘汰的关键时期,由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传统果业向现代果业转变。我们认为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3.1 产前是基础

只有生产出大量优质果,产后才有好果可选,才能出高效益,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调布局,稳面积,优化栽植区域。在全国苹果供大于求的背景下,延安苹果在稳定现有规模的基础上,南部低洼易受霜冻的地块、北部积温不足的地方、冰雹带区域等不宜再栽植苹果,可改种粮食作物。

(2)调品种、优结构,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应以优质、晚熟、耐贮品种为主栽品种,适当增加早中熟品种面积,增加黄色品种(瑞雪、威海金、C17等),加大瑞香红(高桩、晚熟)、秦脆(中晚熟,果形、口感均好,但需注意补钙)等近年选育的本土化优良品种面积,逐步改变晚熟富士“一果独大”同质化竞争的局面,使品种结构更为合理,满足消费者对苹果品种多样化和周年供应需求。当然,红富士在我国苹果产业独占鳌头极具中国特色,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红富士占我国苹果产业多半天下的格局不会改变。需要强调的是,衡量一个品种有无推广价值,首要的是好吃,好吃的2个指标越来越重要,就是香气要浓、质地要脆;其次是好看,再次是丰产,最后是好管。一些新品种口感远不及富士,无推广前景,不要一味地求新求奇。因此,建议设立苹果新品种选育与引进专项经费,由延安市果业研究发展中心牵头,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地合作,积极开展杂交育种和芽变选种,尽快选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苹果优良品种。

(3)改进苗木繁育方式,加快脱毒无性苗木繁育。苗木质量直接决定着苹果的产量和品质。建园应因地制宜,走组培脱毒、矮化乔化并重的路子。建议政府设立苹果苗木繁育专项经费,在延安市果业研究发展中心建设高标准苹果优良品种、砧木脱毒资源保存圃、组培室、压条基地、温室大棚等,向各县区果业中心(局)提供脱毒接穗,各县区果业中心(局)再扩繁育苗,这样市县专业机构共同繁育砧木品种双脱毒苗木,从根本上解决我市目前苗木市场繁育混乱、品种纯度不高的问题。

(4)加快脱毒矮化高效栽培模式的推广。矮砧密植集约高效栽培是世界苹果发展的方向,具有早果、省力、优质等多方面好处,近年来南部五县虽有发展,但力度不大。据苹果专家李丙智研究,能栽中间砧苹果苗的地区就能栽自根砧苹果苗,建议南部五县在老园更新中建设集中连片的高标准矮化苹果示范园,逐步减少乔化苹果园面积。同时尽快研究适宜延安南部塬区的砧穗组合和栽培技术体系,力争年内形成矮化果园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5)调栽植密度、重措施配套,加快老果园改造。对乔化郁闭果园,实行二次(整行)间伐。整形上,锯大枝要狠,剪小枝要忍,始终让幼壮枝结果。要重视有机肥和生物菌肥的施用,倡导畜沼果循环的生态农业,南部成龄苹果园亩商品有机肥用量要达到500千克以上,或者腐熟农家肥达到斤果斤肥水平。洛川县自2017年起成为农业农村部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的试点县,连续3年在23家主体(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实施,5种模式:有机肥+配方肥、畜沼果、有机肥+果园生草、有机肥+水肥一体化、有机肥堆沤+机械深施,共6万亩,示范效果显著(表5)。改传统的清耕制为生草制,种植长柔毛野豌豆、白三叶草或自然生草,或实行大豆油菜间作,逐步提高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通过覆盖地布(地膜)、秸秆、杂草等,最大限度地保墒,秋雨春用。重视授粉树(包括专用授粉树)的配置和人工授粉,从根本上解决果形偏斜、商品率低的问题。综合运用农业、物理、生物技术,辅之以必要的化学药剂,从源头上杜绝高毒、高残留禁用农药,提高果品的安全性。加快研究化学疏花疏果和免套袋技术,形成成熟的化学疏花疏果和免套袋技术体系,大幅度地降低劳动力成本。健全防灾减灾体系,综合运用熏烟、喷水、喷防冻液等防御花期冻害,冰雹带区域全部搭建防雹网,积极推行富县、延长等县试点的保险+期货风险防控机制。继续实行果园机械补贴政策,引导家庭农场和果业合作社首先应用果园机械,把果农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工作效率和劳动生产率。

表5 洛川县8家实施主体2017、2018年苹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

(6)调经营方式和管理机制,适度规模经营。近年洛川、富县已出现一批家庭农场式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有利于应用新技术和实行机械化,节本增效,应加快推进,但经营面积以30~50亩为好,一般不要超过300亩,面积过大在采收时雇不到足够的人。500亩的矮化苹果园,亩产3000千克,总产1500吨,适宜采收期只有10天左右,每天需采收150吨,以每人每天平均采收750千克计,则需雇工200人,实际上是雇不到的。

近2年,洛川推行“以株代亩”(不再通过传统的亩数划分到户,而是通过果树株数来代替亩数)的规模化经营管理模式,有效地破解了单家独户分散经营与适度规模经营的难题,为实现现代果园集约化经营、统分结合探索出一条新路子。城郊果园,大力推行果旅结合,开展“延安有我一株苹果树”活动,三产融合。

3.2 高度重视产后

(1)进一步加大冷藏冷链体系建设。贮藏能力要达到苹果总产量的1/2以上,保障苹果周年供应市场。推行冷链运输,有效保证苹果的品质。建议启动旧库改造项目,以合适的方式进行补贴。苹果收购季节需大量资金周转,金融部门应为果商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

(2)加快交易市场和专卖店建设。苹果集中产区要有健全的交易市场,为客商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全国大中城市都要有延安苹果的销售窗口,并统筹布局,避免县域间恶性竞争。建议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由政府出资建设商超或仓储中心,企业入驻。据调查,企业在一线城市设立的苹果专卖店,90%以上亏损(加上政府补贴)。

(3)加强精深加工体系建设。加强果汁、果酒、果醋、脆片等深加工产品的研发,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让果农在全产业链上增收。加强果袋、果网、果筐、有机肥等苹果关联产业配套建设。研究果树枝条粉碎还田或作为食用菌基料技术、反光膜回收利用技术,减轻农业面源污染。

(4)强化品牌战略。目前全市实施洛川苹果、延安苹果、梁家河苹果3个品牌,品牌建设必须有文化支撑,要持续挖掘苹果文化内涵,在区域公共品牌和企业品牌宣传推介上再发力。

(5)加快电子商务和果业信息大数据平台建设。疫情期间,线上销售特别是直播带货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销售方式,应发挥各地网红的作用,促进线上线下相结合。加快果业信息大数据平台建设,实现数据共享和实际应用。

3.3 多途径培养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业人才

人才是第一资源。不论是产前还是产后,缺少懂技术、善经营的人才是制约延安苹果产业转型升级的最大因素,“谁来务果”是今后果业面临的最大问题。

(1)引进高端领军人才。建议市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吸引国内外优秀果业人才(包括应用技术研发和果品营销)来延安施展才华、建功立业。

(2)加强市、县、乡(镇)三级果树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增加事业编制,逐步改变目前果业技术力量普遍不足和出现断层的现状,以适应果业大市场对技术的需求。建议政府列支专项培训经费,由市果研中心承担县级果业技术员的培训任务,提高县级现有人员的业务水平。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视频、微信、电话等,先培育一批农民技术员,通过农民带农民的办法,确保苹果种植户都能基本掌握现代果业生产新技术。

*此次调研得到富县、洛川、黄陵、宜川、黄龙5县果业中心(局)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延安市果业研究发展中心崔利荣、白伟、郑永全、刘永林同志参加了部分调研;安金海、陈新宝、刘勤朝同志对调研报告提出了修改意见,在此一并致谢!

猜你喜欢
洛川延安市果业
延安市关工委:用延安精神培育时代新人
唱洛川苹果基地
换届后,乡镇班子干事状态观察——以延安市96个乡镇班子为例
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26
基于SWO下的陕西洛川苹果产业发展研究
葫芦岛市“十三五”建设果业强市的战略构想
新农业(2016年17期)2016-08-16 12:02:38
陌上谁家年少
发挥近郊优势 增加科技投入 促进红山区果业发展
现代农业(2016年6期)2016-02-28 18:42:56
美国铝业认领洛川苹果树
现代企业(2015年12期)2016-01-04 18:24:18
延安市文物古迹保护现状的调查分析
忻府区果业发展简述
现代农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