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根治术前预保温措施的应用价值

2021-01-05 10:52关丽娜侯程程张亚云王坤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35期
关键词:舒适度根治术体温

关丽娜,侯程程,张亚云,王坤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麻醉科,河南 郑州 450000)

低体温的定义是人体核心温度低于36 ℃[1],是围手术期最常见的热紊乱现象之一,发生率高达50%~90%[2]。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因手术创面大、手术持续时间长、术中变换体位及患者长时间暴露在层流环境中等因素,更易发生术中低体温。低体温的发生会提高心血管并发症发生风险,影响凝血功能,引起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3]。有研究显示,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积极采取体温保护措施有利于降低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4]。预保温是指在手术麻醉诱导前,对患者皮肤等外周组织提前加温,增加外周组织热量储备,以减小人体核心与外周的温差,避免核心热量向外周再分布,引起核心温度降低。术中的保温措施多种多样,包括加热毯、对所输注液体加温、调高室温等。本研究探讨预保温联合术中综合保温措施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体温及热舒适度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接受食管癌根治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病例分为两组,各30例。(1)纳入标准:①患者拟接受食管癌根治术治疗;②能够耐受麻醉以及手术;③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为Ⅰ~Ⅱ级。(2)排除标准:①术前体温不在36~37.5 ℃范围内;②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可影响体温的疾病;③患有其他可能影响本研究的严重系统性疾病或合并症。(3)退出标准:①手术时间超过5 h;②术中出现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等危急情况。本研究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研和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所有患者(或其家属)签署本研究知情同意书。

1.2 保温方法术前45 min将患者接入预麻间接受神经阻滞,预麻间及手术间内温度均设置为21~23 ℃,湿度为40%~60%。对照组患者在预麻间及进入手术间接受麻醉前均由普通棉被包裹,给予常温液体输注。观察组患者接受预保温措施,在预麻间及进入手术间接受麻醉前均利用暖风机配合充气式保温毯进行预保温,建立静脉通路后应用输液加温仪对所输注液体进行加温,温度设置为38 ℃。两组患者均采用静脉麻醉进行麻醉诱导,静脉-吸入复合麻醉进行麻醉维持。两组术中均应用暖风机进行保温,术中均采用液体加温仪对所输注液体进行加温和保温,术中冲洗液均采用37 ℃的生理盐水。

1.3 观察指标(1)两组不同时间点体温变化情况。应用鼻咽温体温探头监测体温,每5 min自动采集 1次数据。在麻醉前、麻醉后1 h、麻醉后2 h及手术结束时4个时间点采集患者鼻咽温。(2)两组患者在预麻间、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的热舒适度。患者热舒适度用数字0~10进行量化评估[5],0表示最不舒适,10表示最舒适。(3)两组患者在麻醉后监测治疗室中低体温及寒战的发生情况。寒战依据常用的4级评估量表进行评估,分为0~3级[6]。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4~77岁,平均(59.8±8.1)岁;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16.5~28.3 kg·m-2,平均(22.3±3.0)kg·m-2。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5~78岁,平均(60.2±8.2)岁;BMI为16.8~29.4 kg·m-2,平均(22.8±3.2)kg·m-2。两组上述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体温保持情况两组体温相比,处理因素与时间因素的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F=8.469,P<0.001),处理因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692,P<0.001),时间因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032,P<0.001)。麻醉前、麻醉后1 h、麻醉后2 h及手术结束时,观察组体温均高于对照组(P<0.001)。对照组麻醉后1、2 h体温较前一时间点均下降(P<0.05),手术结束时体温与麻醉后2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后1 h体温较麻醉前有所下降(P<0.05),后3个时间点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个时间点体温比较

2.3 低体温及寒战发生情况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后低体温发生率分别为33.33%(10/30)、3.33%(1/30),观察组术后低体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17,P=0.003<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后寒战发生率分别为20.00%(6/30)、0,观察组术后寒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热舒适度观察组患者预麻间和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热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预麻间及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热舒适度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食管癌根治术由于创面大、手术时间较长、患者体腔长时间暴露在层流环境中,散热多而产热少,再加上术中大量冲洗液灌注,在热传导和热辐射的作用下,患者热量丢失进一步加重。2013年手术室护士协会将围手术期低体温列入患者安全问题前10名。围手术期低体温难以彻底消除,但可以积极预防,降低其发生率[7]。目前,术中低体温的危害及严重性已越来越引起临床相关医务人员的重视,术中患者保温已成为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普遍采用的保温措施有棉被包裹身体、铺盖加温毯、使用暖风机、应用输液加温仪等。但是,“预保温”的理念是在近些年才被提出,在临床仍不够普及,国内对术前预保温相对忽视。

预保温是指在麻醉及手术开始前,即主动应用保温毯等设备由外部对患者进行加温,其应用主要是基于体温再分布理论。核心温度的降低是由于其高于外周温度,从而导致核心热量向外周再分布。有数据显示,全麻后的第1个小时内,核心温度即可大幅降低,而其中约81%是由于体温再分布导致[8]。当核心温度下降后想再通过加温措施使其快速上升非常困难,而预保温是目前唯一被证实可有效阻止患者麻醉后首个小时内出现低体温的措施。Torossian等[9]的研究表明,预保温在预防围手术期低体温中有显著效果。实施预保温,患者在术前能够增加外周组织热量,降低核心与外周体温差,从而有效延缓术中核心体温的下降进程[5]。

本研究对两组患者采用了不同的保温方式,其中对照组患者未接受预保温,麻醉前仅采用普通棉被包裹保温,输注常温液体,而观察组患者麻醉前利用暖风机配合充气式保温毯进行预保温,建立静脉通路后应用输液加温仪对所输注液体进行加温。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麻醉后体温维持得更好,术后低体温及寒战发生率更低,充分体现了术前预保温措施能够有效延缓患者麻醉后体温下降进程,使患者体温维持在相对平稳的状态,对低体温的预防效果较好。热舒适度是患者对周围热环境所做出的主观满意度评价,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热舒适度均更高,说明观察组患者主观感受优于对照组,患者就医体验更好,这也有助于维护良好的医患、护患关系。

综上所述,在术中保温的基础上采取术前预保温措施,可更好地维持患者术中体温,减少低体温及寒战的发生,提高患者热舒适度,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舒适度根治术体温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纤维砂场地的性能及舒适度影响研究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农村公共厕所如厕舒适度调查分析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乳晕入路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与小切口甲状腺癌根治术的临床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