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红伟
(杞县中医院 内科,河南 开封 475200)
胃息肉为一种胃黏膜隆起性病变,在临床较为常见,患者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早期很难诊断。近年来,胃息肉检出率在不断完善与普及的内镜技术下日益提升。胃息肉可能恶变,因此临床普遍认为,应该第一时间切除良性、恶性胃息肉,从而预防胃癌的发生[1]。内镜下息肉点切除、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胃部分或全部切除术等均是临床常采用的治疗胃息肉的方法,手术方案主要根据息肉大小、部位等情况综合制定,已逐渐取代开腹切除术[2]。本研究比较普通胃镜与无痛胃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胃息肉的效果。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杞县中医院收治的100例胃息肉患者,患者均经电子胃镜、病理活检确诊为胃息肉,符合胃息肉的诊断标准[3],排除恶性肿瘤患者、合并严重神经疾病者、有手术禁忌证者。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无痛胃镜组(50例)和普通胃镜组(50例)。无痛胃镜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26~75岁,平均(39.2±6.8)岁;息肉直径1~24 mm,平均(8.9±1.3)mm;单发息肉28例(56.0%),多发22例(44.0%);在息肉位置方面,胃底30例(60.0%),胃体32例(64.0%),胃窦39例(78.0%)。普通胃镜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 27~76岁,平均(40.3±6.9)岁;息肉直径2~24 mm,平均(9.5±1.5)mm;在息肉数量方面,单发27例(54.0%),多发23例(46.0%);在息肉位置方面,胃底31例(62.0%),胃体33例(66.0%),胃窦37例(74.0%)。两组患者上述人口学信息及息肉基础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治疗方法
1.2.1普通胃镜组 让患者取左侧卧位,依据息肉的大小、位置、外形变换体位,将纱布用生理盐水浸润,覆盖在电极板上,紧密捆绑在患者大腿外侧,常规插入内镜,对息肉具体情况进行观察确认,反复冲洗后将息肉表面的黏液吸净,使息肉充分暴露。选取最佳的电切圈套器,经内镜活检管道插入胃肠腔,直视下靠近息肉并将圈套器张开,套住息肉,在息肉根部逐渐拉紧圈套器,启动高频电源,脚踏开关通电,电凝、电切功率分别为45、50 W,间断通电,每次1~2 s,直到完全切除息肉。密切观察患者电切部位溃疡、出血发生情况,最后用圈套器、三爪钳取出息肉,取出内镜。
1.2.2无痛胃镜组 缓慢静脉推注0.01~0.02 mg·kg-1咪唑安定(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111)、1 μg·kg-1芬太尼(国药集团工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297)及1.0~1.5 mg·kg-1丙泊酚(四川国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30115),待患者逐渐无睫毛反射后将胃镜插入,其余操作同上。
1.3 观察指标(1)治愈率及复发率。(2)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出血、腹胀、腹痛、穿孔。
2.1 两组患者治愈、复发情况比较无痛胃镜组患者的治愈率[98.0%(49/50)]高于普通胃镜组[84.0%(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无痛胃镜组为8.0%(4/50),普通胃镜组为12.0%(6/5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无痛胃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普通胃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普通胃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无痛胃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1/50)]低于普通胃镜组[14.0%(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胃息肉指胃黏膜表面长出的突起状、乳头状组织,通常只表现为肉眼可观察到的隆起物,较小时常无症状,常于胃镜检查时发现。胃息肉目前病因尚不明确,早期无并发症时多无临床症状,有症状时常表现为上腹隐痛、腹胀、不适,少数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合并糜烂或溃疡者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多表现为大便潜血阳性或黑便,呕血较为少见。位于幽门部的带蒂息肉可脱入幽门管、十二指肠而导致肠梗阻,生长于贲门附近的息肉可导致吞咽困难等症状。胃息肉包括胃底腺息肉、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等,大部分不会癌变,胃内腺瘤性息肉的发病率极低。内镜下切除是胃息肉比较好的治疗方案,包括高频电凝切除法、尼龙丝结扎法、氩离子凝固法、激光及微波灼除法等,其中高频电凝切除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近年来,内镜技术日益发展成熟,由于其具有操作简便、创伤较小、安全性较高、出血量及并发症较少等优点,易被患者及其家属所接受,使其进一步在临床普及开来[4]。相关医学研究表明,在息肉的治疗中,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较传统开腹切除术具有出血量少、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的优势,患者痛苦更小[5]。
相关医学研究表明,在胃息肉的治疗中,无痛胃镜下进行高频电凝电切术能够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手术操作,以便医生将息肉更完整地切除[6]。本研究结果表明,无痛胃镜组患者的治愈率高于普通胃镜组,但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痛胃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普通胃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普通胃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普通胃镜组,与既往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内镜下高频电刀能够充分利用电灼热效应,使局部产生高温,组织中的水分蒸发,蛋白质凝固变性,为将息肉完全切除提供有利条件。但是,内镜下操作时,患者会产生明显的咽部反应,在一些情况下会对胃镜手术操作造成不良影响,干扰手术的顺利进行,造成手术操作时间较长。无痛胃镜下操作能够有效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避免患者产生恶心呕吐或因其他不适而对息肉暴露及切除造成不良影响,为顺利完成息肉电切术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7]。做无痛胃镜时在全麻情况下,患者术中不会因感到不适而反复扭动身体,手术医生能够更好地观察和确定病灶,精准实施手术,从而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8]。
综上所述,对于胃息肉患者,与普通胃镜相比,采用无痛胃镜进行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效果更好,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小,术后并发症更少,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