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生命最后的尊严

2021-01-05 09:07周素琴
中国医学人文 2020年12期
关键词:纱布皮瓣颈部

文/周素琴

当肖轶缝好最后一针,将手术器械递给洗手护士时,身体往后晃了一下,台下的巡回护士见状,赶紧上前用肩膀顶着他的后背,帮他支撑着。她不敢去扶肖轶的胳膊,那里是无菌区,碰触的禁地。

肖轶用力闭了一下眼睛,深吸一口气,慢慢回神。

“没事了,刚才有点头晕。”抬头看墙上钟的时针已经指向十点,他站在手术台上足足十个小时,此时近乎虚脱。

“低血糖了吧?”巡回护士心疼地说着,回头继续清点器械和敷料。

“小姜,敷料要贴平整严实,颈部的引流管一定要固定好,不能有毫厘的差池,不然这十个小时的手术白做了。”

“小于,器械数量对不对?老天保佑,千万别告诉我少一枚缝针。”肖轶大声问巡回护士。

巡回护士小于清点完最后一根针,看了一眼记录本。“200枚缝针,数量核对无误!肖主任,你这是庆国庆,清库存呐,我们的库存都快被你用完了。”

听到各种手术器械和敷料的数量都准确,肖轶长舒了一口气,“缝针都要使这个月的耗材比超标咯。”

“那绝对值,你为这条已经亮起红灯的生命博取了最后的希望。”

“是啊,真值了。”肖轶自言自语了一句。让助手医生处理最后的收尾工作,他转身下台。

肖轶脱下血淋淋的无菌手套,手上的皮已经被汗水泡皱了。长时间拿着手术器械,手指关节都处于功能位,握不起来了,肖轶甩甩手腕,活动手指。眼睛看向手术室一角,三个敷料桶沿上挂满了染血的纱布,一大块蓝色手术大方巾铺在地上,也整齐地摆了三长溜纱布,被血液浸湿的地方呈现深色的晕染。

肖轶低头看了一眼患者老吴的脸,深蓝色的手术铺巾将他的身体遮得严严实实,如同一尊雕塑躺在那里。胸部、大腿部、颈部的切口已经缝合得整整齐齐,呼吸机输送的气体让胸廓有规律地起伏,嘴巴里的气管插管蒙着水汽,监护仪规律地发出“嘀嘀”的声音,液晶屏上显示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显示着目前情况稳定。

肖轶俯下身,在老吴的耳边轻轻地说了一句:“老吴,手术做好了,你可以安心了。”

他想起了十天前的那个情景。那天,肖轶的门诊来了一个消瘦的男患者,颧骨高凸,脸色蜡黄,戴着一顶黑色的帽子,脖子用一块纱布遮盖得严严实实。身后跟着面色憔悴的两位女子,看样子是母女,手里提着一摞黄色的放射片袋子。患者脱下帽子,走到肖轶面前,朝他深深鞠了一躬。肖轶赶紧站起来,扶他坐下。

患者把自己的挂号单递给肖轶,肖轶低头看了一眼,病人姓吴,65岁。他刚要开口,只见病人从裤兜里掏出一张折好的纸条,打开铺平,慢慢推到肖轶面前,上面写着几个苍劲有力的字:“肖主任,我要手术!帮帮我!”他指了指自己的脖子,示意站在一旁的妻子解开脖子上的纱布。

肖轶抬头看他,一双浑浊的眼睛里充满着近乎祈求的神色。纱布被缓缓取下,肖轶被眼前的景象惊到了,尽管二十年的行医生涯,见过各种稀奇古怪的病例,但这个病人让他的心里咯噔了一下,手不由自主地微微握拳。

老吴的下颌处长着一块巨大的菜花状肿瘤,就如一个狰狞的恶魔死死地吸附在那里。灰白色的瘤体中间有血在慢慢渗出来,旁边还有黄色的溃烂粘膜。瘤体下方一个金属喉管上粘着一些坏死物,散发出一种难闻的恶臭味。

“肖主任,我爸三年前查出喉癌,在当地医院做了喉部分切除术,去年发现了肿瘤已经有了复发,但是由于实在是畏惧手术,一直拖着,五个月前,脖子这里长出这么一块东西,越长越大,去做了PETCT,医生说肿瘤已经可疑转移到了纵膈和腋下。我们做了放疗和化疗,都失败了……医生说只有找肖主任才有希望。”老吴的女儿陈述着爸爸的病情,把手里的放射片子递过来。

肖轶把片子放到读片机上,眼睛凑到跟前,仔细审阅着每一张图片,片子上显示腋下和纵膈部位,分布着数个大小不一的黑色团块阴影。肿瘤从舌根蔓延至颈段食管,从椎前溃烂至突出皮肤,肖轶想起一个词:凶多吉少。

肖轶把他所有的影像片子都仔细看了一遍,还有一叠厚厚的病历。低头思酌了片刻,然后,转过身子,正视着老吴的眼睛:“老吴,你这个手术,难度非常大,而且意义真的不大。对不起,我恐怕……”眼睛余光看到他身后的家属低下了头,长叹一声。

老吴神色一黯,低头看着地面,一只手在裤腿上来回摩擦。突然,他右手用力撑着桌面站起来,脸部抽搐了一下,左手扶着腰,走到肖轶面前,双膝一曲。

肖轶赶紧前倾身子,阻止他完成下一个动作。“老吴,这是干什么呢?千万别这样。”

老吴眼里噙着泪水,右手食指压住金属喉管的洞口,想讲话却怎么也讲不出来,掏出纸和笔写着:“救救——我,求你——救我!”左手紧紧握住肖轶的手,那是一双被癌痛的利齿咬噬得干瘦的手,手背上的青筋暴露着,使皮和指骨之间有一点点间隙,触手冰凉,但却非常有力。肖轶感觉得出,老吴在集中力全身的气力,用这只手来传递求生的欲望。

当老吴双手颤抖地拿着那张住院单时,一滴泪水滴在纸上,慢慢地晕开,像一朵无色的小花。

两天后,老吴如期入院。科室里的医生看了老吴的病情后,都不解,肖轶为何要收这样的病人,收进来治疗的意义是什么?而同病房的病人看见老吴脖子上的“花菜”,都吓得拉起床帘隔开,不敢同他有半句交集。老吴也不以为意,安静地半靠在靠窗边的床上,看着远处江面宽大的钱塘江,一看就是半天,仿佛总是看不够。

每天查房的时候,肖轶都一遍遍告知,手术的风险和意义之间的悬殊差距,他希望老吴能想明白,选择放弃,甚至幻想着,明天老吴一家收拾行李,说回家了。

可是老吴的妻女都含着泪,“肖主任,不管怎样,我们要救他,以后,以后再说,我们要救他。求你,不要把我们赶回去。”

老吴则不停地在纸上写着“我要手术,救我!钱,我有!”

老吴的手术在科室里引起巨大的争议,进行疑难手术大讨论时,它首当其冲。大家听完详细病情,一度没人开口。

肖轶先说:根据老吴的情况,手术即使能将颈部肿瘤切除干净,但由于已经发生了可疑的全身转移,长期存活也很不现实。但患者目前的状况,颈部恶臭,生活质量极差,吞咽也出现了问题,我们如果能把颈部肿瘤切除并有效修复,至少能提高他有生之年的生活质量。

异议接踵而来。

“按这个方案,没有八个小时,这台手术是做不下来的。你花这么大力气做这个手术,能确定提升病人术后的生存率吗?”

“风险这么高,万一手术失败,家属闹事,咋办?”

“手术不是儿戏,尤其是他这个手术,你简直是拿着自己的声誉在冒险啊。”

七八位同事,一半都有异议。争论点主要是病人的术后恢复不乐观:举个例子,不手术生存半年,术后也是半年。

肖轶还是决定为老吴冒险一次,“他肿瘤腐烂处非常难闻,还流血水,他每天都闻着这种味道,生活质量和意志力受到极大摧残。我和他们有过多次沟通,老吴和家人特别坚决:哪怕活一天也要做手术。他从最开始害怕手术,到现在哪怕医生劝他放弃,也要做。可见这种摧残已经到了他的极限。”

肖轶对团队成员说,如果不做手术,也许几个月内他的生命就终结了,而且会全身恶臭陪伴余生。“手术成功至少可以换来一身干净,而且减轻肿瘤负荷后利于后续化疗对远处转移灶的控制。”

老吴的手术的确极大考验了肖轶和他的团队,老吴的肿瘤和颈总动脉粘合在一起,这是不能被损伤的大血管,剥离难度很大。就像在一个墙里面挖出水管,还不能挖破。从颈部大动脉处找到分支血管,进行皮瓣移植也很难。

以前做手术,助手会帮忙切除肿瘤,但老吴这个手术,从头到尾都不假人手。

就在大家准备长舒一口气的时候,没想到在最关键的手术环节,意外不期而至。

肖轶和助手医生绣花一样把颈横动脉接上的时候,竟然发现预期中的静脉血没有流过来。这意味着手术得重新来过,等于把一件做好的衣服全部拆了重做,而且手术还得再延迟2个小时。这样的挑战,无论是对医生还是患者,都是极大的考验和折磨。

时间已经过去了八个多小时,每一个人都已经筋疲力尽了,所有的眼睛都盯着那块惨白的皮瓣,空气瞬间凝固。

肖轶的背上感觉丝丝凉意,心跳在加速,但他马上深呼吸,很快冷静下来。脑子里像过山车一样快速回忆手术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会不会是动脉吻合口有问题?”肖轶马上探查了吻合口,没有问题。

“小姜,你仔细回忆一下,刚才切取皮瓣离开供区的时候,皮瓣血供是否正常?”

“我们三个人都检查过皮瓣血供,没有发现问题。”助手小姜很笃定地回答。

“那怎么回事呢?奇怪了?”

所有人停下手里的动作,面面相觑。

“那最后一个可疑的原因就是微循环的问题。”肖轶若有所思地看了下监护仪上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

“会不会是药物的缘故?刚才患者低血压,我给他用了麻黄碱升压,这个药对微循环有影响。”台下的麻醉师抬头看着肖轶。

“有可能。”老吴是恶液质,入院的时候全身情况极度差,奄奄一息。这么长时间的手术,对他的体质也是巨大的考验。

“小于,马上把室温调高到28度(原来是22度),准备温热盐水纱布,覆盖皮瓣移植区。”肖轶果断地交代巡回护士。

肖轶放下手里的血管钳,脱下手套,下了手术台走到休息室,喝了一口水。用手揉了揉太阳穴,闭眼回忆自己的每一个手术步骤,每一步操作都是谨小慎微,不大可能出现纰漏。

十分钟后,肖轶再次回到手术台,打开温盐水纱布,奇迹出现,动脉再次充盈,皮瓣恢复血供良好的状态!

台上台下凝重的气氛一下子舒展了。

全程喉咽部重建及血管吻合都用手一针一线缝合打结完成,肖轶的每一次缝合都仿佛在脑海绘制好模型,不带有一丝犹豫,依托着耐心和细心,时间就在那针针线线里静静流淌着。当这一切都结束的时候,深夜的疲惫充斥在每个人身体上,有个年轻的医生直接瘫坐在地上靠着墙,连手指都懒得动一根。

夜深人静,肖轶和助手一起走出医院,扑面而来的桂花香,沁人心脾,秋天的味道,总是那么让人觉得良心安定。

第二天是周六,肖轶五点半就起床出发来医院了。他直奔老吴的病房。老吴已经睡醒了,手术的缘故,眼皮浮肿却炯炯有神,他看见肖轶咧嘴笑了,这是住院以来第一次露出笑容。

肖轶低头检查伤口,颈部敷料干燥,皮温温暖,六根引流管通畅,引出的血性液体也不多,“老吴,伤口不错。加油!”

老吴朝他肖轶竖起了大拇指,还在空中连续晃了几下。

他还很想写点什么,但被肖轶制止了,毕竟手术结束才10个小时不到,他太虚弱了。

一缕橘色的阳光从窗玻璃投射进来,照在老吴的脸上,温暖柔和。

离开病房前,肖轶把一张住院缴费的发票放在老吴妻子的手里。老吴妻子诧异地看着那上面的数字,那是他们术前死活要塞给肖轶的“心意”,没想到,他竟然打到老吴的住院费里了。她正想开口说,肖轶笑着说:“我的工资够用了,谢谢你们的信任。”

查房结束后,年轻的医生们问起肖轶当时为何坚持手术,他说:“对于一个疾病后期的患者,其他医生,包括我,不建议进一步积极治疗。经验告诉我们希望家属能早做打算,可患者及家属总是有一线希望在心头,或者说奢望也好,不想放弃,我们作为医生更不能放弃,我们虽然不相信会发生奇迹,但是不想给活着的人留有遗憾。”

“这是一种职业操守,曾经听说过一位业界大咖为什么会成功,是他对于任何疑难杂症都不放弃希望,在他的坚持下,确实有的生命被挽救了,有的生命得到了延续。这大概就是医生的天职。”

星光不问赶路人,灯火通明下,希望任何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

猜你喜欢
纱布皮瓣颈部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三种皮瓣移植修复足跟区损伤或足跟部肿瘤切除术后皮肤缺损的疗效对比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中级篇)
改良颈部重要外敷方法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不“怕”火的纱布
不漏水的纱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