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丽
(作者单位:安平县农业农村局)
大豆是衡水市安平县种植面积较大的经济作物之一,但近年来大豆连续种植、管理方式简单、气候环境条件异常等多种因素,导致在种植过程中病虫害较为严重,对大豆产量及品质提升造成较大影响。基于此,本文立足于日常工作实践,阐述安平县大豆绿色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为大豆生产提供一定的实际参考。
选择合适地块,进行精细整地。同一地块不能连续种植大豆,如果连续多年重茬种植大豆,会发生严重病虫害,对大豆质量及品质造成不良影响。在大豆绿色栽培种植过程中,要采取科学合理的轮作制度,主要方式为大豆、玉米、棉花及花生等农作物进行轮作种植。大豆根系具有根瘤菌,对前茬作物要求质量不高,小麦、玉米等都可以进行轮作种植。
选好地块之后,进行深耕,利于大豆出苗。可以通过深耕整地为大豆出苗营造较好的生长发育环境。合适的整地方式有平翻、深松、耙茬三种。通过精细整地,可将土壤深层次中虫卵给翻耕出来,利用太阳直接照射将其杀死。
选择合适品种,进行种子处理。在安平县大豆绿色种植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品种很关键。结合本地气候特征、生长发育周期、无霜期等科学合理选择。土壤肥力较好的地块,所选择的品种具有较强的结荚能力,诸如选择粒大、茎粗品种,确保大豆产量不断提升。水肥条件优良的区域,选择植株较高的品种。正式播种以前,对大豆种子充分晾晒,然后进行种子包衣,进而提升种子发芽率及抗病虫能力。
一般安平大豆采取夏季进行播种。小麦收获后如果墒情适宜,要尽快抢墒播种,播种时间最迟不能超过6月底。大豆是喜湿植物,如果在发芽阶段土壤含水量不足就会影响种子正常出芽。所以在播种之前,要确保土壤墒情适宜,墒情不足要及时进行灌溉。一般来说,大豆种植行距和株距分别是15厘米和40厘米,每亩密度为1.8万株左右,播种量为5.5千克左右。播种深度是4厘米左右,这样才能确保大豆出苗率高、幼苗健壮。利用条播机进行精量播种,可以一次性实现开沟、播种及施肥等作业,有效提高播种质量及效率。
在幼苗出现后,如果田间有较多的禾本科杂草或是小麦苗生长旺盛,可以在幼苗3-4叶期间进行化学除草。可以利用10%精喹禾灵、氟磺羧草醚或以羧氟草醚来分别防治禾本科、阔叶类杂草。
在播种的大豆出苗以后,及时进行田间出苗率检查,对于缺少植株的部分及时从密度高的部分进行幼苗移栽。如果缺苗断垄部分大于30厘米,则需要进行同一品种进行幼苗补种。两片子叶全部展现后,进行田间间苗定苗,保证大豆种植密度。补苗完成之后,及时深中耕、破除麦茬,为大豆生长发育营造合适的环境。从幼苗出苗到分枝期间一般是25天左右,在其中要进行中耕培土,在宽行中进行植株培土,确保植株不倒伏,为以后田间排水及灌溉提供便利。
科学施肥:首先要施足底肥。播种之前施入大豆专用复合肥及磷酸二铵每亩分别是30千克和15千克。其次,追施花荚肥。从开花期到鼓粒期,按照田间实际大豆生长发育情况,合理追施花荚肥。多数情况下,追加施入复合肥每亩为4.5千克左右,来促进大豆籽粒快速发育,实现增加大豆产量,提高大豆品质的目标。最后,中后期叶面追肥。为了保证大豆生长发育中后期不提前早衰,每亩需要施入磷酸二氢钾、尿素分别是150克和100克,兑水50千克,进行叶面喷洒,有效降低落花落荚率。
安平大豆主要病害为霜霉病。其防治方式是在霜霉病刚开始发病的时候采用7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效果较好。虫害主要有大豆地老虎、蚜虫、大豆造桥虫、豆天蛾等。大豆地老虎利用2.5%敌百虫粉剂1.5-2千克/亩喷粉,或加10千克细土制成毒土,撒在植株周围防治。蚜虫利用15%的唑蚜威乳油2000倍液,或15%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大豆造桥虫、豆天蛾主要采用20%杀灭菊酯乳油或2.5%溴氰菊酯乳油2500倍,亩施药液50千克,均匀喷雾,效果较好。
当前,安平大豆种植主要采取宽窄行种植、垄体分层等技术,在实际种植过程中要根据地块具体情况合理安排种植方式。且在种植过程中要合理控制大豆种植密度、田间科学管理及包衣处理等,来保证大豆正常生长发育。同时,在大豆生长发育过程中最为普遍的蚜虫、灰斑病等病害严重的话,就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农民在种植过程中要采取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及农业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来对病虫害进行科学防治,最大限度降低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