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
(内蒙古通辽市蒙医医院,内蒙古 通辽)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人畜共患疾病,因感染布鲁氏菌而引起。该疾病属革兰氏阴性病,兼性厌氧胞内寄生菌[1]。全球170 多个国家好地区均有布病的发病病例,统计该疾病的高发区域,包括非洲、南美洲、东欧、亚洲、中东地区、地中海地区等[2]。我国在20 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经历过布病流行高峰,80年代以后病情逐渐得到控制,而在90年代中期以后,该疾病的发生率又有升高趋势,甚至在一些省区出现了暴发流行[3]。经统计,布病暴发流行的省份多达28个,几乎遍布全国,且农牧业发达地区具有更高的疾病发生率,如内蒙古、新疆、黑龙江、甘肃等,农牧民是感染布病的主要群体[4]。当前发现并确认为布鲁菌属的病原菌共有9 种,其中有7 种可以感染陆生生物,分别为牛种布鲁杆菌、犬种布鲁杆菌、羊种布鲁杆菌、绵羊种布鲁杆菌、猪种布鲁杆菌、沙林鼠布鲁杆菌、田鼠布鲁杆菌。有2 种能够导致海洋生物感染发病,分别为鲸型布鲁氏菌、鳍型布鲁氏菌。目前已知的可以感染人类的布鲁杆菌中种共有5 类,分别为羊种布鲁杆菌、猪种布鲁杆菌、牛种布鲁杆菌、犬种布鲁杆菌、绵羊种布鲁杆菌,其中对人类的侵袭力最强的是羊种布鲁杆菌,这也是导致人类中出现布病暴发和流行的重要原因[5]。主要原因是人接触患有布病的牛、羊等家畜及其乳、肉制品,布鲁杆菌通过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进入人体内。人感染布鲁氏杆菌后,在临床上表现为持续时间较长的发热、乏力、全身疼痛、多汗等,一些患者还会有淋巴结、肝、脾和睾丸肿大等可疑表现[6]。该疾病的病程时间从数日至1年以上不等,随着患者病程延长,对患者的脏器等功能构成的损伤也逐渐加重,甚至导致患者残疾的情况出现。目前西医治疗以抗生素为主,药物不良作用大。蒙医药在治疗布鲁氏菌病越来越显现其优势。西医结合疗法具有较高协同性,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西医学认为布鲁氏菌病可以通过感染者的乳汁、脓液、流产胎儿、生殖道分泌物等途径排出体外,接触者如果有皮肤破损,则会从这里侵入机体导致感染。布鲁氏菌是一种兼性胞内寄生菌,主要存在于人体巨噬细胞、胎盘滋养细胞以及树突状细胞内,网状内皮系统的细胞内,吞噬细胞发生凋亡,阻止树突状细胞成熟,使抗原递增现象受到抑制,或是使初始T 细胞的活化减少,并形成对其生存、繁殖有利的微环境,使其可以慢性持续感染[7]。受到感染的细胞中,布鲁氏菌大量繁殖,并释放到细胞外,进入到血液、淋巴循环,这会对患者全身的多个器官和系统产生损害作用,并可发展为慢性病,易复发,对患者健康造成较大危害。目前,人们已经鉴定分离了一些布鲁氏菌的毒力相关因子[8],然而要完全解读布鲁氏菌的致病机制尚有一段路程。
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增加机体营养,高热量、多维生素、易消化饮食,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若患者高热,则给予物理降温,若无效则适宜使用退热药物。抗菌治疗:对患者及早使用抗生素,且采取联合用药方法,确保药物用量和疗程足,必要时增加治疗时间,避免复发或转慢性。临床治疗此类疾病的常用抗生素包括四环素类、利福霉素类、三代头孢类、磺胺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治疗过程中做好肝肾功能监测。(1)急性期治疗:一线药物 多西环素与利福平或链霉素联用的方案较为常见。二线药物 一线药物效果不理想或是存在禁忌的时候,可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以下用药方案:多西环素与复方新诺明或妥布霉素联合用药;氟喹诺酮类联合利福平。若患者病情复杂难治,可以就用三代头孢类或氟喹诺酮类。对于隐性感染者,是否需要进行治疗没有明确依据,但还是建议接受相关治疗。(2)慢性期治疗抗菌治疗:慢性期急性发作患者,以四环素类、利福霉素类药物比较常用,和急性期用药方法相同,一些患者需要治疗2-3个疗程。(3)并发症治疗:①若患者合并睾丸炎,给予抗菌治疗的同时,可短期少量使用糖皮质激素。②若合并脑膜炎,常规抗菌方案基础上加用三代头孢类抗生素,同时实施脱水等对症治疗。③若合并血管炎、心内膜炎、器官或组织脓肿等,采取常规方案+三代头孢菌素类的用药方案,还可结合实际情况给予患者外科手术。特殊人群治疗:<8岁儿童:利福平联合复方新诺明。≥8岁儿童,用药方案与成人相同。孕妇:利福平+复方新诺明用药方案。妊娠<12 周选用三代头孢菌素类联合复方新诺明治疗[9]。
布病属于蒙医痹病范畴,蒙医学名称为新赫如乎病,又称为新痹病,该疾病是由于黏虫(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病原体)导致的热性传染病。疾病表现主要为发热、多汗、乏力、关节痛等,春秋为疾病的高发季节,且青壮年的发生率较高。蒙医学根据患者病情轻重、体质强弱,将新痹病分为急性期的“黑痹”和慢性期的“白痹”,前者属热,后者属寒。蒙医对此类疾病的治疗原则为杀黏虫,调黄水,润僵,补肾,通脉,这和现代医学中的抗菌消炎、调节免疫有异曲同工之妙。黑痹病治以杀黏、清血、黄水热邪、润僵,白痹病治以清巴达干热、燥黄水、调节体素[10]。
哈如赫如呼:这是布病的急性期,因黏虫与齐素-协拉相搏导致齐素-协拉偏盛,进而出现热性协日乌素症。此类患者的发病急,且有发热、寒战、多汗、关节痛等症状,患者脉细数而紧,尿赤黄,味大,有聚集性尿渣。查干赫如呼:这是布病的慢性期,因黏虫与巴达干-赫依相搏致使巴达干-赫依偏盛,由此引发寒性协日乌素症。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长期倦怠乏力,冷汗、低热或无发热表现,关节痛、肌肉痛、腰酸痛,耳鸣,头晕,失眠,纳差,烦躁等,脉沉实而缓,舌苔白,小便色白、气味小、泡沫大[11,12]。
布鲁氏菌病蒙医学中称为“新赫如呼”,属“瘟病”范畴,发病机理是“黏虫”侵袭机体,导致血、协日乌素紊乱,协日乌素增盛导致赫如呼性病变。蒙药①哈如赫如呼:早饭前服阿拉坦-5 味丸,15 粒。上午服用15 粒红花清肝十三味丸。下午服用15 粒嘎布日-25 味丸。睡前嘎日迪十五味丸,15 粒;壮伦五味汤,3g。②查干赫如呼:早饭前服五味清浊丸,15 粒。上午服用15 粒哈日嘎布日-10 味丸。下午服那仁满都拉,15 粒。睡前服那如-3 味丸、5 粒,额勒吉根-楚斯-25 味丸,15 粒。③布病引起的神经性疼痛:服额日敦-乌日勒,15 粒。嘎日迪十三味丸,9 粒。
对于布鲁氏菌病,西医研究较多,但是研究进展有限,尚未完全明确发病机制。对此类患者,西医的治疗用药主要是抗生素,并采取对症治疗,这对患者肝肾功能会造成不同程度损伤。
蒙医药在本病的治疗中效果较好,具有疗效确切、运用灵活、药源广等特点。近年来,随着蒙医药事业的发展,蒙医临床医生多采用蒙西医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对症状缓解及预后改善效果显著,具有重要作用,已成为治疗慢性期布病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