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彩描金与墨彩同异

2021-01-05 17:34
陶瓷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制瓷粉彩陶瓷

黄 勇

(职业陶瓷艺术家,上海市,200333)

0 引言

笔者从事墨彩描金制瓷工艺传承多年,父亲为墨彩描金大家周湘浦嫡传弟子夏忠勇,而父亲专术墨彩描金传承、创作至今已逾一个甲子,每每与人谈到墨彩描金制瓷工艺传承时颇感危机。由于墨彩描金所用颜色较少,制瓷材料、工艺与多种釉上彩工艺相通,且在某些情形下附加值较高,有易学难精的传承特色,因此表面上看起来,能将墨彩描金基本呈色三元素(黑、红、金)运用出来的人颇多,也就没有太多人愿意去了解、传承这项制瓷工艺,相关文献、实物、专术人员较少,传承堪忧。

伴随着政府主导的陶瓷产业的消亡,墨彩描金工艺失去在国营艺术瓷厂的扶持,同时也因其理论基础薄弱、概念模糊、缺乏工艺标准、市场生存能力较差,而逐渐步入边缘化。但在各种其它釉上彩工艺研究者看来,墨彩描金工艺均可以是其一部分。

部分新彩研究者从墨彩描金使用的颜料和工具上看,将其划在新彩的一个应用手法:墨彩描金使用的基础陶瓷颜料是艳黑、矾红、本金(高纯度金粉和助熔剂调配而成),如果衬以星星点点的其它新彩颜色装饰也可。绘制时使用聚合剂为乳香油,稀释剂为樟脑油,原本需蒜汁聚合调配的本金,现在也能用乳香油和樟脑油,这点与新彩一致。当然另一种以桃胶聚合、水稀释的新彩绘制工艺,同样在墨彩描金绘制上没有太大问题。基于这些,新彩研究者很容易的将墨彩描金归在新彩这个范畴内。同样的道理,很多没有使用粉彩颜色的墨彩山水作品也应该被归在新彩范畴之中,但不论是墨彩还是墨彩描金都因其显著的工艺特点、艺术特点与新彩分列。

又有粉彩研究者、传承者共同,将墨彩、墨彩描金、传统粉彩、古彩、粉古彩、现代粉彩、甚至使用了粉彩工艺的其它釉上陶瓷装饰形式,提出大粉彩概念。而该概念传承于国营艺术瓷厂时期,艺术瓷厂作为以传统粉彩为特色的、建国后当之为愧的官窑继承者,在传承传统制瓷工艺的同时,也在衍生出林林总总的与粉彩相关的陶瓷装饰工艺,最大的传承守旧者同时又是最大的革命创新者。墨彩描金和墨彩,在当时都属于以粉彩安身立命的艺术瓷厂美术研究室(后发展为美研所),与众多清末民国时期的粉彩大家、巨匠济济一堂。在艺术瓷厂甚至有画粉彩者,在填色工序没接上时,也用墨彩描金绘制陶瓷,因此从地缘、感情上来说,确实称得上一家。另外,传统粉彩也好,传统古彩也好,里面往往出现能作为新彩的矾红彩。大粉彩概念从情怀上来说,确实能很好的承接传统、保护创新。

除去这两种以外,最让墨彩描金传承者们担心的却是墨彩描金与墨彩的兼容并蓄,随着墨彩描金的边缘化,在政府管理层面已开始将其作为墨彩一个小类进行管理,毕竟从名称上来看,两者可以是一回事。而为数不多谈到墨彩描金工艺的专著《中国古陶瓷图典》里,著名陶瓷评论家、著作者冯先铭先生便将墨彩描金作为墨彩瓷的一种,进行定义阐述。在此笔者从发展历史、制作工艺、文化传承等角度提出自己的浅薄看法,希望能给现在和将来的从业者一个启发。

1 各自的发展历史

1.1 墨彩发展历史

普遍认为早期的墨彩只是一种陶瓷装饰元素,就如同红彩、绿彩、黄彩、蓝彩、金彩等一样,最初应该是运用在康熙五彩中的黑料。而康熙五彩的出现,是因为用釉上蓝彩替代釉下青花,从而改变了明代以青花为主的釉下彩和斗彩的装饰形式,出现了完全由多种釉上彩组合而成的陶瓷装饰工艺。但这一时期的墨彩定义,学术上尚有争议,将由康熙五彩中的黑料绘制的瓷器称为黑彩,而且通过对黑彩颜料的分析(主要着色元素是铁、锰、钴、铜)、呈色效果(料厚重且漆黑光亮)、烧制工艺(烧失量高达14-20%,应该是如牛胶之类的有机聚合剂)分析,都与之后的墨彩不同,但墨彩源自这一时期的黑彩,这是没有异议的,就算两者不是包含关系,也是替换关系。

使用珐琅瓷工艺的墨彩,因其颜料中含有砷,使得黑料在烧制过程中,颜料能粉化而形成色阶,而这种艺术效果,恰恰与中国水墨画中:墨分五彩的艺术追求相吻合。同时在绘制手法上,珐琅瓷的绘制更接近油画技法,在油膜的帮助下,颜料得以在光滑的陶瓷表面细致的展开。此前釉上彩绘工艺使用水为媒介,而玻璃质釉面天然的斥水性,使得色彩不能有细腻的层次。总体来说,康熙黑彩施色为平涂,而雍正墨彩则采用油画扫的技法,做出国画中渲染效果,展现出浓淡有致、纤细轻柔的风格。与康熙黑彩相比,这一时期出现的墨彩烤制温度也低,故有“康熙彩硬,雍正彩软”之说。

墨彩在雍正乾隆发展后,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停滞,直到近现代,随着封建制度的解体,景德镇制瓷行业开始大量的使用进口洋料,墨彩瓷根据艺术需要,加入了“玻璃白”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现在的墨彩瓷。

1.2 墨彩描金发展历史

谈到历史,就不得先对墨彩描金做一个概念描述。以现在公认墨彩描金实物(建国后的工艺品厂瓷,墨彩描金代表性人物周湘浦、夏忠勇作品,大多数标称为“墨彩描金”的拍卖品)来看:其一般由三种制瓷工艺组合而成:描金、墨彩、红彩(矾红彩、油红彩等),但仅有墨彩和描金工艺的瓷器也会被称为墨彩描金,而仅有矾红彩和描金工艺的则属于“矾红描金”,而后者在日本九谷烧、有田烧里多有出现。

而墨彩描金历史至今并无确切定论,因为相关文献、符合以上墨彩描金特征的历史佐证物缺乏,故在此,笔者提出历史设想,仅供以后研究者参考、佐证。

源自康雍时期的描金珐琅彩,众多制瓷工艺中,唯独珐琅彩一直由皇室宫廷垄断生产,自康熙年间创烧到乾隆末年没落便一直处于深宫,外界难窥其貌,一般作为帝王赏玩,也有用于宗教、祭祀活动。墨彩描金应晚于墨彩出现,但其用到的描金工艺却远远早于墨彩,据南宋人周密的《志雅堂杂钞》中对北宋定窑描金器记载:“金花定碗用大蒜汁调金描绘,然后再入窑烧,永不复脱”。此后元代、明代也有延续,但真正成熟的陶瓷描金工艺,应该是此时的描金珐琅瓷。据零星资料推断,此时应该有墨彩描金瓷出现,但缺少具有墨彩、红彩、描金三种工艺组合而成的、完全符合现在“墨彩描金”特征的确切实物,以及当时的文献著作记载。诚然这一时期的推断并不能就断言墨彩描金和墨彩的区别,就如同不能把珐琅彩和珐琅彩描金进行区别。

墨彩描金和珐琅彩描金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消失在中国历史中,而类似墨彩描金的矾红彩描金却在日本出现,并与中国外销瓷进行竞争。17 至18 世纪,日本受中国景德镇陶瓷影响,以日本伊万里港口为外销瓷出发港口,生产出一大批矾红描金或者运用矾红描金的外销瓷(如青花矾红描金、青花五彩描金等)。而矾红彩描金在我国,早就盛行于明代嘉靖年间,在白瓷上施以矾红,然后入窑经900°氧化气氛,成为矾红彩瓷,然后在上面进行描金。矾红作为一种稳定的低温红釉,成为了最早的釉上彩颜料。

周湘浦对近现代墨彩描金的贡献——对于墨彩描金制瓷工艺的恢复,根据周湘浦后人回忆,民国时期,曾有商贾持画有墨彩描金的古瓷片,希望其能据此制作出这种工艺的陶瓷。周湘浦原本专术古彩制瓷,在反复试验后,终于制作出符合要求的瓷器。此后,周湘浦便以此为专术,成为墨彩描金代表人物,也正是其对墨彩描金制瓷的贡献,其于1959 年被景德镇市政府授予第一届“陶瓷美术家”称号。墨彩描金再次出现的时代正是墨彩制瓷非常活跃时期,墨彩人才辈出,而墨彩描金由专术古彩而不是专术墨彩的周湘浦挑起大梁,足见墨彩描金确实与墨彩不可同语。建国后代表政府的陶瓷生产、人员管理机构,从合作社到成立艺术瓷厂,在传统粉彩人才聚集的美研所,为传承墨彩描金而指派夏忠勇拜师学艺。

2 两者的制作工艺

2.1 墨彩制瓷

墨彩制瓷工艺比较宽泛,无特定的制作工艺,以追求水墨国画为基本目的。所以有以生料和粉彩白色为基础的类似粉彩的绘制技法,也有以艳黑或者其它黑料为基础的,以新彩绘制技法。工艺标准根据不同的题材进行规范或是破除规范。

在清代墨彩外销瓷中,则多参考西洋素描画、线描画风格,部分宗教、贵族家族瓷,有金装饰,但未达到描金工艺要求,且后期以洋金(含少量金的液体)替代本金,这类瓷能否佐证墨彩描金,尚存争议。

2.2 墨彩描金制瓷

线描,为承接最后的描金工艺,故根据设计的画面线条勾勒出白描画,黑色部分以黑线勾勒,红色部分以红线勾勒。对所勾线条要求基本与中国画线描十八描技法一致。

彩料,彩料的“彩”在陶瓷绘制工艺中是动词和技法,指的是通过一定的手法,将颜色在一个面里产生细腻的层次变化,类似油画中“扫”这种技法,但效果上更接近国画的晕染。

结果,画出各种规整、连续、不同大小的装饰图案,以丰富画面细节和体现主次关系,要求工整、均匀。描金,以本金(高纯度金料)进行画面装饰,要求烧制后,既有黄金制品所特有的质感,又要有掐金丝的手感,金线艺术效果上达到中国画对线条的要求。

3 各自所传承的文化内涵

3.1 墨彩所传承,单色绘画艺术

外销工艺品的墨彩瓷,以西方素描、线描为订制对象,仅作为对外的工艺制品而出现,承载着西方绘画语言。

而本土墨彩传承自中国水墨画,追求“墨分五色”、“气韵生动”、“以形写神”等等传统儒家思想追求,最大的摒弃色彩、光影。而创作题材多为山水,而墨彩制瓷代表人物也以墨彩山水为主,如汪派山水。墨彩人物(罗汉、童子居多)、墨彩花卉、墨彩翎毛,均偶尔有人涉足,但不以之为专术。

3.2 墨彩描金传承

墨彩描金,因描金工艺要求,其描金工艺需建立在工笔线描之上,故题材较为狭小。如刘雨岑的墨彩描金花卉、周湘浦墨彩描金人物。

周湘浦以童子、武将、老生为擅长,其画面基本不配景,器型以小件居多。其用笔沉稳且一丝不苟,着意追求线条的张力和动感,比如衣带的头部,处理得犹如蟒蛇吐信。夏忠勇记得师傅生前常说的,线条要“苍老带笑”,意思工而不匠,带着活泼。彩出来的的颜色浓淡层次分明,虽只有三色,却搭配得和谐丰富。结果图案细致而又工整,描金线条流畅自如,工艺精道。夏忠勇在继承周湘浦衣钵后,专术墨彩描金工艺至今六十多年,以仕女、神女人物见长,配以小写意场景烘托人物,其笔下人物美而不俗,自成显著风格。笔者(作品署名“夏黄勇”)一直随父研习墨彩描金技艺,在人物上建树无法与前辈比肩,但在墨彩描金花卉题材上却也做到了独树一帜。以表现丝绸质感的彩料技法,做出细腻的花卉造型,参考人物图案装饰效果,将传统图案以结果的方式装饰在叶、花之上,然后挑选出精彩部分,进一步描金装饰,将墨彩描金工艺尽可能的以较低姿态与世人见面,从而更好的推广墨彩描金文化。

墨彩描金文化传承融合了部分水墨、中国红、黄金文化,其有据可查的历史不长,从业人员、研究者甚少,相关文献稀缺,面临着再一次传承断代的风险。现只能将已知三代墨彩描金传承及艺术风格进行描述,希望若干年后墨彩描金历史赫然当下。

猜你喜欢
制瓷粉彩陶瓷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2
粉彩瓷板四条屏
《窑开全青》粉彩瓷瓶
手工制瓷技艺展示
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陶瓷艺术作品
《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成为省级地方标准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