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在陶瓷雕刻中表现研究

2021-12-02 01:26:04叶芯萍
陶瓷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国画雕刻中国画

叶芯萍

(芜湖学豹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安徽省芜湖市,241000)

0 引言

陶瓷雕刻艺术是陶瓷装饰中一朵清丽的花朵,它艳丽而不俗气,借助刀在坯体上刻画,进行器物的空间立体式艺术雕琢,它的载体可以是立体的花瓶、餐具、茶具、文具等,也可以是平面的瓷板,在它的雕刻下样样都可以是艺术品。在我国陶瓷雕刻装饰中国画艺术已被深入骨髓,注入血液,是我们陶瓷创作的艺术源泉。

1 中国画审美价值

纵观我国的绘画艺术不难发现在灿若星空的传统艺术中,中国画有着较高的审美价值,中国人以自己独特的艺术眼光洞察世界,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和精神世界,它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千百年来华夏文明的审美价值体现。

中国画也称“丹青”,在古籍文献中,没有出现中国画,都是出现丹青二字,是到了近现代为区别于西洋画而改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国画主要是用毛笔在宣纸、绢布等上作画,其题材随性而发,可以是山水、花鸟、人物、虫草、走兽等,国画的所表现的的意象都是受孔孟庄子等的哲学观影响,它承载了古人的聪明才智及当时政治、经济、宗教等文化。

国画区别于其他的画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国画的使用的画笔和画纸不一样,笔墨载体和工具具有差异性;第二,表现技法不同;第三,不受西方透视、光影学约束,讲究线条、形神兼备、留白和诗意的意境表达。第四,国画有自己独特的章法,融诗、书、画、印于一体;第五;国画装裱也是门艺术不同于西洋画。

2 中国画与陶瓷雕刻的关联及区别

国画通过运用毛笔进行勾、点、染、擦、泼、皴等笔法展开绘画,同样,陶瓷雕刻把毛笔换成了刻刀来雕、刻、划、切、刮、镂等,尽管媒介不同,但内在本质一样,国画始终围绕笔墨作画,线条、染色等是它需要注意的地方,它可以是仔细小心勾勒的工笔画,也可以是肆意洒脱的写意画。陶瓷雕刻和中国画的画理一脉相通,制作者要静心雕琢,每下一刀都要准确无误,即使是长达数米的大幅画,也亦如此。心如止水、波澜不惊很好地形容了制作者的内心世界。陶瓷雕刻比起国画更具工艺性,如果说国画是门绘画艺术,那陶瓷雕刻则是门工艺美术。无论是国画还是陶瓷雕刻在创作中都有感性的部分,例如,在表现水纹时,随性地以刀代笔,快速划几道线条便可表现空旷的水面。在表现复杂的树木、山石时,用寥寥几刀化繁为简便可表现,这些都是制作者的主观意识表现。国画的笔法和陶瓷雕刻的刀法虽然创作形式不同,但有着殊途同归的本质联系。

中国画追求“天人合一”自然之法,翻看中国绘画史,历代画家题材取自于自然,从天地万物中获得灵感,所描绘山水、人物、走兽、花鸟等都是来源于自然中的万物万象,画家把自己的情感寄托于世间万物,追求道法自然的艺术精神,陶瓷雕刻属于工艺美术,由李砚祖编著的《中国工艺美术史》中提出了“以天合天”的思想,主张从自然中获取灵感,道法自然是贯穿人类精神文明的一条主线,陶瓷雕刻的创作中也应努力追寻这一点。在早期的陶瓷器物上出现了花草纹、莲瓣纹、雷纹、水纹、云纹的雕刻纹样(如图1、图2),这些都是来自于自然,经过制作者的匠心独运而设计创作出来,把不规则的物象图案化加工,赋予吉祥寓意,展示出了古人的智慧。

图1 莲瓣纹器皿 作者:叶芯萍

图2 花草纹器皿 作者:叶芯萍

3 陶瓷雕刻的美学特征

陶瓷雕刻与其他材质(如木艺、铜器、玉器、石膏)的雕刻不同,它需要经过1300 摄氏度的高温烧成,可分为釉上雕刻和釉下雕刻,一般釉下雕刻多见,在泥坯上雕出深浅不一的画面。装饰效果上可分为阳雕和阴雕两种,阳雕比阴雕要难点。刻花是陶瓷雕刻中比较典型的一种雕刻方式,这种方式线条流畅且富有张力,对刀法的运用十分考究。釉上刻花在烧成瓷的胎体上用金刚钻、钻石刀等专业工具进行雕刻,刻好后再上颜色入烤花炉烤制而成。还有一种镂空的雕刻技法,它需要制作者有缜密的构图思维,画面主题明确、疏密有致。

陶瓷装饰中的陶瓷雕刻是一门装饰艺术,之所以是装饰是人们对美的追求,点、线、面是装饰的基础构成元素,这些元素在中国画中也得到体现且非常重要,中国画的线条讲究流畅和力度,骨法运笔是中国画中线的体现,陶瓷雕刻也结合了国画的线条通过刀法来表现流畅而生动的虚实过渡。陶瓷雕刻要注重陶瓷本身的材质美设计雕刻出表现制作者精神世界,注重情感表达,展现个性之美。

艺术的形态多种多样,陶瓷雕刻是其中的一种,就陶瓷雕刻的材质而言,陶瓷材质本身就很美,是一种实用性和观赏性兼备的艺术,不同的釉色、不同的彩料所形成的陶瓷雕刻作品有着不同的艺术效果。陶瓷雕刻发展至今不仅是陶瓷装饰艺术,更是人文艺术。它需要艺术家以刀代笔通过自己独特的技法表现内心的情感,是一种高雅的审美情趣体验过程。

陶瓷雕刻亦是一种空间艺术,空间再造是艺术家创作的乐趣所在,陶瓷雕刻是一种陶瓷艺术语言的表现,是指创造者利用陶瓷的可塑性和釉色变化把心中的平面画面进行造型的意象转化而呈现出凹凸不平、或明或暗的效果。其中阳雕,即浮雕,是以陶瓷材料为媒介进行雕刻,在灯光映射下所营造出的明暗深浅不一的艺术气氛。浮雕可分为高浮雕和浅浮雕,堆雕技法是用毛笔蘸取白釉浆在坯体上进行堆填,可以让直立的瓷面有凸起的效果。

在陶瓷雕刻中中国画的绘画性浮雕很多,把叙事性的、绘画性的画面创作在陶瓷上,经过陶瓷艺术家的手加工成一幅幅绘画性陶瓷雕刻画面,别具一番风味。笔者创作的以荷花为主题的荷塘画面,结合国画的画理,画中的荷花、荷叶、花苞、莲蓬等造型清晰明朗,刀法细腻,作品无论是从表现题材上还是工艺难度水平都体现了创作者的艺术修养和超高的陶瓷雕刻技艺。画面的主体并非独立,不是中规中矩的形式,而是扇形、圆形的,配上影青的釉色,更能表现荷塘清韵的意境。为了忠实中国画原作,画中的荷花凸于最上层,荷叶、莲蓬等在中间层,很好地烘托了荷花,层次分明、意境宛然。技法上采用半刀泥手法刻画,充分把握了材质的性能,对膨胀率和瓷板的承受力的把握准确,作品美丽清雅富有诗意,很好地体现了陶瓷雕刻的空间美学。(如图3、图4)

图3 雕刻瓷板画《荷塘清韵》 作者:叶芯萍

图4 雕刻瓷板画《荷》 作者:叶芯萍

陶瓷雕刻艺术家利用刻刀等工具,运用刀法的各种变化,有着和国画及书法的笔墨韵味。陶瓷雕刻的画面表现对技法有着很大的依赖性,各种刀法灵活多变。陶瓷雕刻独特的肌理效果是其他陶瓷装饰效果达不到的,许多陶瓷综合装饰中就频繁运用陶瓷雕刻技法。艺术家运用三角刀和圆角刀刻划,手法有松有紧,像国画中的运笔、提笔、按笔,只不过笔变成了刀,圆角刀的刀口圆润而浑厚;三角刀则尖锐且富有张力;斜口刀利用斜口的刀锋通过手腕的力度轻重来表现虚实变化,很有国画的挺拔秀丽的笔法韵味;平口刀可以是切、刻、削等来表现作品的不同肌理效果。陶瓷雕刻作品也需要作者情感表达,所刻的画面是一种人工创造的,是通过刀法雕琢而来的,有着画笔难以表达的肌理痕迹,纯朴而单纯,这种手法为艺术家表达情感而服务。疏密有秩的线条、块面组合出一种自然、简洁、流畅的肌理美感。陶瓷雕刻艺术家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艺术修养所刻划出不同韵味的作品来。笔者认为艺术家要丰富作品的情感和审美情趣,打破传统艺术的枷锁,走出符合当代的陶瓷雕刻的创作之路,当然,这过程是艰难且漫长的,对艺术家有很严格的要求:材质特性的把握、技术的成熟、文化修养等。

4 结语

陶瓷雕刻是在当代陶瓷艺术中创新和继承的,这期间离不开传统中国画的艺术滋养,在继承传统艺术的前提下,陶瓷艺术家们要根据自身情况努力断推陈出新,吸收新材料、新艺术门类,把中国画更好地融入到陶瓷雕刻中来,通过自己的技艺手法不断实践创新出更符合时代审美需求的陶瓷作品。

猜你喜欢
国画雕刻中国画
国画《鲦鱼》
垂钓(2022年7期)2022-07-20 09:15:20
国画《鲿》
垂钓(2022年5期)2022-06-13 04:40:41
中国画
华夏文化(2021年3期)2021-11-04 04:46:34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艺术品鉴(2020年1期)2020-01-19 06:01:08
《远方》中国画
吐鲁番(2019年3期)2020-01-01 07:42:04
On art
国画欣赏
吐鲁番(2018年1期)2018-06-12 07:15:26
雕刻树叶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
海燕(2017年2期)2017-03-18 05:34:09
红木家具一定雕刻繁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