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期货上市对实体产业的影响简析

2021-01-05 17:50李正强
河南畜牧兽医 2021年4期
关键词:期货市场期货波动

李正强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猪生产国和消费国,生猪产业的稳健运行是涉及乡村振兴和城乡居民生活安定的大问题。大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大商所”)在国家相关部委、行业协会以及生猪实体产业企业的大力支持下,历时18年的研究论证,于今年1月8日上市了我国首个活体畜牧期货品种——生猪期货,引起了全社会,特别是生猪产业链的高度关注。该文将简要分析生猪期货对产业链带来的影响。

1 生猪价格体系得以完善

生猪期货上市之前,市场上所看到生猪价格要么是反映过去供求关系的过往价格信息,要么是反映目前供求关系的当前价格信息。生产者、贸易商和消费者只能依据这些信息进行生产和消费的调整,以适应市场条件的变化。生产者和宏观调控部门完全依据现货价格进行生产投入调整与政策调控,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强有力的“看得见的手”作用叠加,容易导致在生猪或猪肉价格上涨时盲目扩大生产,价格下跌时匆忙压缩规模,这加剧了供求关系的紧张程度和市场价格的巨幅波动。我国生猪生产与猪肉价格的周期性波动现象,与市场上缺乏有效反映未来供求关系的期货价格,进而生产者调整资源配置盲目以及政府宏观调控滞后有一定关系。

一个完整的期货品种通常由未来一系列不同月份到期的合约组成。为与上游饲料玉米、豆粕期货合约有效衔接,大商所生猪期货设置了1、3、5、7、9、11 月份到期合约。生猪期货上市交易后,可以为市场提供未来6个月的远期月份生猪价格。这些未来价格是由大量市场参与者(生猪产业链上的养殖企业、贸易商、投资机构和个人等)基于自己对未来供求关系的判断,通过真实交易形成的,相当于市场参与者共同对未来不确定的供求关系给出了预研预判和计量,这与基于过去供求关系信息综合以及一系列假定基础的数学模型推演预测完全不同。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功能。如此一来,过往价格信息、当前价格信息和反映未来市场供求情况的期货价格信息综合起来,市场上有关生猪的价格体系就得以完善了。

有了生猪期货价格,生产者在做出生产决策时所获取的信息将得以丰富,以便合理安排生产规模和产品结构,把生产决策建立在完整价格信息基础之上。而政府主管或宏观决策部门也可以依据完整的价格信息(而不是单纯依据过往与当下的价格信息)对经济运行进行有效的预研预判,更为准确地了解把握生猪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趋势,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科学引导生猪相关行业调整生产经营的规模和方向,从而改善行业指导与宏观调控方式,以实现国家稳定生产、保障供给的宏观调控目标。

2 生猪产业链避险工具得以丰富

期货市场在提供未来价格信息的同时,还具有风险管理功能。按照一般厂商理论,生产者只能通过增加或减少投入(即调整投入产出水平)来适应市场变化。而生产要素一旦投入,就只能被动接受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但有了期货市场以后,厂商通过参与期货市场,可以管理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产品价格下跌的风险(即通常所说的套期保值),锁定上游原材料采购成本、锁定产品收益,实现生产经营活动的相对稳定、避免生产的大起大落,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改变只能通过调整投入产出水平应对市场变化的被动局面。

完整的生猪产业链涉及前端的生猪养殖、中间的贸易流通、屠宰加工以及后端的零售消费等环节。对于养殖环节来讲,玉米、豆粕等猪饲料构成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总成本的60%。目前国内已经上市玉米、豆粕期货和期权,生产者可以利用该等衍生工具管理饲料价格波动风险,在一定程度上锁定原材料成本。目前,大量的饲料生产厂家和不少规模化生猪养殖企业已经开始利用玉米、豆粕期货期权工具管理饲料价格波动风险,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对于生猪养殖企业来说,仅仅锁定原材料成本对于稳定生猪生产显然是不够的,特别是对于规模化养殖企业来说,生猪价格下跌会给生产经营带来巨大压力,甚至会阻碍生猪产业规模化和标准化进程;而生猪价格的剧烈波动又直接影响到贸易商和下游猪肉产品加工企业和猪肉分销企业等各参与主体。生猪产业链在管理原材料价格波动工具的基础上,需要管理生猪价格波动的工具来保障整个产业链的经营稳定。

生猪期货上市(今后可能还要上市生猪期权)后,将同玉米、豆粕等期货期权一起,形成从饲料加工、到生猪养殖、再到生猪贸易和屠宰完整产业链条价格风险管理工具体系。生猪养殖企业可以在(通过参与玉米、豆粕期货期权市场)锁定饲料成本的基础上,利用生猪期货市场管理生猪价格波动风险,规避生猪价格下跌带来的损失,锁定销售利润,实现“双锁定”的完整避险组合。贸易商可以通过参与生猪期货市场管理采购与销售两个环节的生猪价格波动风险,而屠宰加工企业、猪肉贸易商等有关主体可以利用生猪期货市场,将其采购成本锁定在相对理想的水平上,规避生猪价格波动带来的市场风险。如此一来,完整的生猪产业链企业可以利用期货市场实现各自的风险管理,进而实现稳健经营。

当然,生猪产业链能否利用生猪期货有效管理价格波动风险取决于许多因素,实体企业能否积极有效参与是个关键。而实体企业进行套期保值需要专业技能、团队与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不是任何一个企业可以随便参与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大规模养殖或贸易企业可以凭借自身实力与专业团队直接参与,而大量的中小规模养殖与贸易企业因缺乏专业团队难以直接参与。为解决各类实体企业管理价格波动风险的需要,海内外金融行业一直在努力开发相关的金融产品,为实体企业提供风险管理服务,使得大量中小规模企业(也包括一些大规模企业)可以通过购买金融产品的方式间接参与期货市场,解决风险管理问题。国内最近几年兴起“保险+期货”服务“三农”和精准扶贫的方式,就是非常好的尝试。该方式由保险公司和期货公司合作开发基于期货市场价格的农产品价格保险或收入保险,用低廉价格出售给农户或专业合作社,将农民种植、养殖产品价格波动风险转移至保险公司,再由保险公司与期货公司合作,将保险公司的风险转移至期货市场,进而实现农民种养收益的稳定。该方式自2015 年由大商所组织人保财险和永安期货、浙商期货等机构初步尝试成功以来,取得了很好效果,已经连续5 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并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推广。

生猪期货上市以后,保险公司和期货公司等金融机构就可以为生猪产业链企业提供“保险+期货”等专业化的风险管理服务,解决大量中小规模生猪养殖与贸易企业管理价格波动风险,从而增加产业链上各环节企业经营的稳定性。

3 生猪贸易的定价方式或将发生变化

从20 世纪60 年代以来,以“期货价格+升贴水(基差)”的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机制得以确立,改变了过去透明度不高、公允性不强的“一口价”的定价模式,期货价格日益成为国际大宗商品的定价基准,这些大宗商品实体产业链与期货市场的关联度日益密切,原油、黄金、铜、大豆等国际大宗商品贸易价格都是以国际著名期货交易所的期货价格作为定价依据,这也使得衍生品交易所日益成为国际大宗商品定价中心,成为国际金融竞争的重要平台。

国内期货市场经过30 年时间的探索发展,不少期货品种的价格发现与风险管理功能得到了较好地发挥。据不完全统计,90%以上日榨油能力在1 000 t以上的油脂油料企业、数百上千家农产品贸易加工、化工、铜、钢铁等实体产业链企业,通过参与期货市场有效地管理价格波动风险,实现了稳健经营。在此过程中,国内现货贸易的定价方式也已经发生重大改变,以期货价格为基准的基差定价模式(期货价格+基差)开始流行起来,国内大约80%以上的铜、豆粕等已经采用该模式,九三集团、新希望集团销售的豆粕(重要的生猪饲养饲料)现货贸易几乎全部采用大商所期货价格定价销售。

对于生猪养殖产业链来讲,上游饲料基差定价销售的大规模采用势必对生猪或猪肉销售定价方式产生直接的冲击。而随着大规模养殖企业、商贸企业参与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数量的增多,生猪实体产业链和期货期权市场将日益融合在一起,生猪基差定价模式也会在生猪产业链陆续得到运用和推广。

从逻辑上讲,生猪期货上市可以为实体产业带来许多积极影响,但从欧美期货市场发展历史以及国内期货市场功能良好发挥的实践看,一个期货合约价格发现与风险管理功能的有效发挥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甚至是个痛苦的培育过程,少则两三年,多则五六年甚至更长时间。生猪期货刚刚上市,不能过高期望它短期就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也不能因期现货价格波动一味指责期货市场。社会各界应当积极协同、共同呵护好这个新生工具,促使其稳健发育成长。□

猜你喜欢
期货市场期货波动
纸浆期货市场相关数据
美棉出口良好 ICE期货收高
2021年麦市大幅波动概率不大
供需略微宽松 价格波动缩窄
羊肉价回稳 后期不会大幅波动
11月汇市:波动率降低 缺乏方向
当下与未来:对离岸人民币期货市场发展的思考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郑州商品交易所发展研究
基于博弈视角的股指期货市场监管体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