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刘 静
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7月20日,那么地猝不及防,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暴雨如此迅猛地在短时间内改变了城市的面貌,顿时洪水共城市一色,雨水与泪水齐飞,全国的目光瞬间集聚在这里。
大暴雨、特大暴雨、数十年来最强降雨、1小时最高降雨量达201毫米,相当于150个西湖扣在郑州……郑州人的朋友圈让人不忍观看。郑州地铁五号线让每一个人最能直观地感受到这场洪水带来的灾难。绝望、无助笼罩着整个车厢,没有身处其中的我们,可能无法真正地感同身受,但我知道,这是地铁里的所有人离死亡最近的一次。
然而,当救援人员冲进地铁站营救被困人员时,出现了这样一幕:每个人都在喊着让晕倒的人先走,每个人都上去扶一把,所有的男生都说女生先走,所有的成年人让老人和孩子先行,大家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不急不慌,依次撤离。得救后,一个女生写的从地铁五号线死里逃生的感受在朋友圈广为流传,真实的话语又处处透着对救援人员和祖国的感恩。
无独有偶,在郑州高铁站,整个候车大厅都是雨水,列车停运,许多乘客被困在其中,人们惊恐着,埋怨着,有些混乱,有些烦躁。一群少年为了安定人心,自发演奏起《我和我的祖国》。这个时候,任何语言都显得苍白,唯有音乐中流淌出的旋律激荡在心,带给人力量和鼓舞。隔着手机屏幕,这一场景依然让我们潸然泪下。祖国是什么?祖国在哪里?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特别是在特定的环境,特殊的时候,那种对祖国的热爱总是情不自禁地显现出来、迸发出来。
有一些画面,只看一眼,就能定格。一名女子在激流中挣扎,几度被洪水冲走,几名男子牢牢抓住女子握着的绳子,终于将她救回;母子三人被洪水卷走,起起伏伏,顺流而下,路边一位阿姨大喊,快抓住东西,快抓东西啊!一位大哥见状一把拉住阿姨,然后冒着生命危险把母子三人先后拉出;一个少年站在大雨中,用共享单车挡住漩涡中的窨井;城市停水停电断网了,医生护士们就打着备用灯照亮了一台接生手术。
遭遇特大暴雨后,郑州许多酒店都不约而同地降价了,超市、健身房、图书馆、电影院等只要有条件的场所都开放了,一家包子铺老板挂出一块牌子:“包子不卖,谁饿了谁拿。”
灾难,让人与人的心贴得那样紧,平时疏离的情感在那一刻喷涌,人性的光辉也在那一刻闪耀,浊浪中伸出的每一双手都值得感谢!我想,这些都是城市的温度,是郑州这座中原城市在长期的生存、相处、依赖、共生中无声形成的一种生活方式,养成的一种习惯,那是刻在骨子里的爱,是流淌在血液里的善,在大难来临时显得弥足珍贵。
天灾无情,人间有爱。灾情发生后,全国多省火速驰援郑州,驰援受灾地区,各企业、民间组织也在第一时间带着救援物资来到郑州,来到河南,风“豫”同州,只为“豫”你一起度过。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各单位也毫不犹豫,充分发扬“一盘棋,一条心”精神,第一时间人力、物力齐上,汇聚郑州,投入紧张的抗洪救灾中。
驰援河南的火箭军战士抵达郑州后,第一时间对郑州某儿童福利院儿童进行转移,还是大孩子的战士们一人抱着一个娃转移,尽管抱娃的姿势各式各样,但那橙黄色的身影却让人无比安心。荥阳市崔庙镇王宗店村发生泥石流,导致房屋坍塌、人员被困,一名4个月大的婴儿被埋在废墟里一天一夜。救援人员排除隐患后,开始徒手进行搜救,30多分钟后终于成功将婴儿救出,而孩子妈妈被找到时,还保持着托举的姿势……
在灾难面前,每一个人都无法幸免。英雄并不都是做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也不是只有镜头上出现的那些人,所有的凡人善举都应该被我们所铭记,他们都曾深深地温暖着我们的心,托起了城市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