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芬
(内蒙古自治区精神卫生中心 精神六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生产对产妇的身体会带来双重影响,特别是初产妇,产后负面情绪比较明显。世界卫生组织表明,产后抑郁发病率逐年递增,作为一种常见症状,就产后患者情绪关注十分重要[1]。本文主要探究产后抑郁患者护理问题,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接诊收治的120例产后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参照患者护理方式,将其划分为2组,人性组和常规组,每组60例,人性组:年龄25-40岁,平均(29.25±1.24)岁。常规组:年龄26-41岁,平均(29.34±1.23)岁。纳入标准:①存在不同程度的产后抑郁临床症状;②知晓本次研究,并自愿参与;③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治疗依从性较差;②意识障碍患者;③精神病患者。患者按照其护理方式,划分为人性组及常规组,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式
1.2.1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比如:情绪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
1.2.2 人性组:①饮食护理。合理饮食,少食多餐,选择多样化进食,做到荤素合理搭配,保障机体营养均衡。多饮水,并保持机体水分充足,以清淡汤水为主,控制奶水内的脂肪量,忌辛辣、刺激、生冷食物,适当吃水果,防止内热及其他病症的出现。②心理护理。不管是何种分娩方式,患者产后均会产生一些疼痛感,加之出汗量增加,会加剧患者心情烦躁,此时需要充足的休息与睡眠。护理人员工作期间要做到小动作幅度,避免打扰患者。每天开展母乳喂养健康宣教,普及母乳喂养优点,多关心询问患者,鼓励患者,逐步指导其掌握新生儿护理方式,掌握新生儿哺育知识等。③健康教育。积极宣传科学育婴知识,加大健康宣教力度。指导患者尽早下床锻炼,适当活动,并提供营养支持,就并发症患者,要提供情绪疏导及心理指导,促使其调整心态,消除负面情绪,更好的控制疾病。④放松训练。借助音乐陶冶患者情操,转移其注意力,促使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得到缓解。每天适当进行运动训练,多下床活动,促进关节血流的同时,加速产后恶露的排出。针对性的鼓励患者、疏导患者,促使患者能够保持良好心情,以此避免抑郁症的发生或加剧。⑤护理指导。指导回家在家休养期间,要适当开展家务,合理安排生活,在放松身心的同时,得到充分休息。若产妇出现沮丧或失落心情,家属要多安慰,适当鼓励,合理调节产妇情绪。⑥随访。开通产妇热线,就孕产妇提出的问题,第一时间解决。
1.3 评价指标。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SAS评分与SDS评分、统计患者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23.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 [n(%)]使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以P<0.05为标准,分析数据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就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对比,人性组得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表1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组别/项目 人性组 常规组 t P躯体功能 78.77±15.13 60.08±12.43 26.9299 0.0000心理健康 82.05±12.14 70.33±12.22 16.8871 0.0000躯体角色 77.13±8.91 61.37±11.46 22.7082 0.0000情感角色 81.84±11.21 67.21±10.55 21.0800 0.0000生命力 80.97±11.28 63.55±11.51 25.10007 0.0000社会功能 81.75±12.44 70.75±14.44 15.8496 0.0000躯体疼痛 83.34±13.22 67.21±10.54 23.2413 0.0000总计 80.12±10.33 66.38±12.01 19.7976 0.0000
2.2 两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对比。就护理后SAS、SDS评分对比,人性组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对比()
表2 两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对比()
注:人性组SAS评分与SDS评分对比t=3.8904,P=0.0002;常规组SAS评分与SDS评分对比t=1.7002,P=0.0917。
组别 例数 SAS评分 SDS评分人性组 60 27.47±5.14 30.17±6.79常规组 60 16.56±5.03 15.38±5.95 t - 15.7199 21.3106 P - 0.0000 0.0000
2.3 两组护理满意率对比。人性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疗效对比[n(%)]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仅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生活健康的关注度也不断增加,使得人们的医护要求不断增加[2]。产后抑郁是临床常见的女性精神障碍类型,一般发生在产后1月左右,考虑是因为受到角色转换、心理压力、身体激素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患者产生了负面情绪[3]。产后患者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会使得其出现不良心理及情绪,比如:抑郁、焦虑等,通过实施相应的护理,能够改善患者负面情绪。近几年,在临床护理模式中全面护理理念逐步渗透,使得人们对人性化护理理念加大了关注,且扩展了该护理方案的应用范围[4-8]。人性化护理理念遵循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可切实满足患者个性化需求。在护理期间,能够充分尊重患者的感受,关注产后患者的情绪及心理,可为产后患者给予足够的关心与全面的爱护[9]。
本文上述研究表明,就护理后SAS、SDS评分对比,人性组优于常规组(P<0.05),表明人性化护理理念的实施,能够改善产后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考虑是因为患者与护理人员充分沟通,能够协调护患关系,可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就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对比,人性组得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表明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能够满足产后患者的护理需求,促使其更快适应身份的转变[10-12]。
综上所述,就产后抑郁患者护理阶段,实施本文提出的护理措施,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