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琼 余艳梅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方向为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相关性血栓的预防进展,参阅相关文献,主要讨论握拳训练、手指操、置管评估、导管维护及相关护理内容,梳理血栓并发症的预防现状,综述如下。
关键词: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血栓;手指操;握力球;预防;进展
【中图分类号】R364.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3--01
PICC置管技术发展至今已较为成熟,但其毕竟属于侵入性操作,因此仍旧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主要为PICC相关性血栓。若血栓发生,栓子脱落问题就将成为患者生命安全的定时炸弹。笔者参阅临床大量学术文献,总结现阶段PICC相关性血栓的预防护理现状,并重点就手指操与握力球运動进行综述,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研究价值。
1 握力训练
1.1 原理
科学的握拳训练能够起到对上肢静脉血液淤滞的预防效果[1]。握拳训练能够使手掌前臂肌肉有规律地收缩,对相关静脉造成物理挤压,从而提升静脉压力,可实现对患者上肢血流动力学的改善作用,确保上肢静脉血流加速,令上肢静脉血液充分回流入心;此后再松拳,上肢静脉压力消失,血液流速缓慢下降,有助于血液回流上肢静脉。反复握拳训练能够预防PICC相关性血栓[2-3]。
1.2 优势
握力球训练正是基于上述握拳训练的原理与应用基础之上衍生的一类改良式功能训练方法,其优势在于加入了握力球这一辅助训练实体,改善徒手握拳训练时,手心无辅助物支撑,不易发力的弊端,有助于患者更好地掌握握拳程度。同时,实体的握力球也有利于提升患者自我锻炼意识。
1.3 应用现状
PICC相关性血栓较好发于术后2~3d,一般PICC术后24h即可开展相关护理。王敏[4]发现,接受主动握拳训练的一组静脉最大血液流速更快,上肢静脉血栓形成几率更低,表明在PICC相关性血栓预防方面,握拳训练切实可行。但当前临床对于握拳训练的力道、频次等具体要求尚未形成规范。阅周晔等[5]报道,研究人员分别予30例健康者及10例PICC患者不同握拳频次下的平均血液流速与腋静脉最大血液流速比较,结果发现,握拳频次达到25次时,人体上述观察指标表达水平最高,同时握拳训练完毕后40min,机体血流动力学趋于静息水平。又有研究[6]进一步探讨了不同运动频次下握拳训练对PICC相关性血栓预防的护理价值,研究人员于PICC术后第一天指导患者握拳训练,其中一组不予握拳训练,另外两组中,一组每日3次握拳,一组每日6次握拳,结果显示执行握拳训练的两组血流动力学与血栓发生率均佳于未行握拳训练的一组,但每日3次握拳训练的一组并未在血流动力学与血栓发生率方面劣于每日6次握拳的一组,高频次的握拳训练对提升PICC患者预后风险的应用价值仍有待商榷。目前临床关于握力球预防PICC置管相关性血栓的报道较少,未来还需加大研究关注。
2 手指操
2.1 原理
患者操作手指执行一系列主动或被动式训练。利用手掌关节运动造成的机械性按摩,可以有效促进人体手部微循环,进而改善手部肌肉松弛度,对PICC置管后可能出现的疼痛情况进行有效抑制。与此同时,手指操训练还可加快淋巴及静脉回流,对水肿术肢能够起到有效消肿作用。
2.2 优势
相较于传统的握拳训练,手指操通过特定的握、夹、顶、拉、伸搓等动作,完成一套康复训练,将手部训练能力发挥至最大,使手腕处的活动度更高,进而带动上肢有氧活动,优化患者上肢血管舒缩功能,改善局部营养代谢,推动PICC置管患者静脉内膜的修复进程。
2.3 应用现状
沙薇薇等[7]对60例老年肿瘤患者静脉血管康复的随机对照性研究发现,定期接受手指操训练的一组静脉血管可见数量增加,静脉血管分级改善情况更显著,提示手指操训练能优化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的静脉血管恢复情况;研究还进一步就老年肿瘤患者的治疗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接受手指操训练的一组治疗信心更佳,满意度更高。
阅张莹等[8]就肿瘤患者接受PICC置管化疗的物理训练疗效对比类研究,研究对象包括握拳训练、手指操训练及握力器训练三种,最终PICC相关性血栓发生率方面,手指操训练<握力器训练<握拳训练,提示相较于传统握拳训练,采取手指操训练对PICC相关性血栓预防的可行性更佳。但整体而言,手指操应用于PICC相关性血栓预防方面的临床研究文献仍旧不充足,该功能锻炼方法主要见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领域,未来还需加大手指操训练在PICC相关性血栓预防方面的研究范围。
另外,笔者在收集资料时发现,有循证证据表明[9],握力训练对改善经桡动脉PCI术后患肢肿胀问题的效果较之手指操更加理想,对血运影响更小。从此篇文献得到启发,为了进一步提升相关领域患者的治疗预后,改善康复疗效,或许需要探讨更进一步的联合应用方案。
3 联合应用现状
张洁等学者[10]提出,在PICC置管24h后,选择在穿刺点上方3cm处以热毛巾湿热敷,同时加以艾灸(沿穿刺静脉走向)、抬高置管上肢;在此基础上加以握力球运动,10min/次,3次/d,并联合手腕旋转运动与屈肘运动,但未行更进一步的手指操运动,最终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率仅1.16%。陈思等学者[11]提出综合性的功能锻炼操,包含手指运动、腕部运动、屈肘运动及肩部运动,不再局限于手掌部位的运动,最终文献内观察组的静脉血液流速、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证实了综合性功能锻炼的有效性。
目前国内无学者就“手指操联合握力训练”展开研究,这为本文的循证工作带去困难。该现状揭示了国内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存在局限性,未来需要加大对该领域研究的关注度。
3 其他干预措施
3.1 重视置管评估工作
需就导管材质、长度等影响因素做好全面细致的排查工作。张扬琼等人[12]的研究报道发现,相较于聚氨酯材质的导管,硅胶材质导管静脉炎发生率可高达93.8%。管径问题同样需要引起关注,过大的管径可能会对患者血管壁造成强烈刺激,进一步加重血管表皮损伤。置管后为患者进行胸片检查,定位导管尖端,若发现有移位情况,需立即予以纠正。
3.2 加强导管维护及相关护理
要正确冲管和封管,脈冲式冲管法能够预防血栓发生率。患者置管期间需要严密观察术肢情况,一旦出现疼痛、肿胀,及时报告医师处理。定时予以B超检查,注意有无血栓形成。置管期间加强健康宣教,并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
4 小结
PICC相关性血栓是可防的,临床需要重视该症的护理,改善患者预后。手指操与握力球运动是预防PICC相关性血栓的有效护理对策,但临床有关握力球与手指操的研究报导较少,未来还需加大该领域研究。
参考文献:
[1]任永春.握拳运动对PICC置管患者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J].血栓与止血学,2018,24(6):1027-1029,1032.
[2]张建薇,傅荣.握拳运动在预防老年PICC置管患者上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4):440-442.
[3]胡英芳,郭晓玲.物理干预在预防血液肿瘤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血栓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7,46(13):1867-1868.
[4]王敏.主动握拳活动对预防PICC相关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22):141-142.
[5]周晔,刘扣英,崔焱,等.握拳频次对PICC置管病人上肢静脉血液流速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6,30(15):1838-1840.
[6]周晔,刘扣英,崔焱,等.预防PICC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最佳握拳运动[J].江苏医药,2015,41(11):1303-1305.
[7]沙薇薇,杨红旗,王晓媛,等.手指操在老年肿瘤患者静脉输液治疗后静脉血管康复中的应用[J].中医临床研究,2017,9(9):139-140.
[8]张莹,李爱敏,关晨阳,等.不同活动方式预防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的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19,54(9):1390-1393.
[9]刘珊珊,马玉娇,石凯婷.握力锻炼及手指操对经桡动脉行PCI术后患肢肿胀及血运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21,36(15):1424-1427,1432.
[10]张洁,李爱敏,常志伟,等.肢体手指运动活动结合艾灸在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5(6):401-404.
[11]陈思,王艳华,鲍利红.功能锻炼操对肿瘤患者PICC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1,28(7):110-112.
[12]张扬琼,丁娟,蒋彬玉,等.不同材质的P ICC导管对肿瘤患者输注榄香烯并发静脉炎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28):3602-3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