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业余爱好各不相同,湖北省宜昌市公安局夷陵分局治安大队副大队长吴刚的业余爱好十分特别——他喜欢帮助别人寻亲。6年前,吴刚偶然加入一个寻亲志愿者组织,从那时起,他利用职业便利和业余时间,累计促成全国各地100多个失散家庭团圆。
儿子出走28年回家了
卧病的老娘下床迎接
2014年8月,吴刚在夷陵公安分局黄花派出所担任指导员。有一天下班回家,妻子正在看中央电视台的一档寻亲节目《等着我》。节目情节曲折,氛围非常感人,吴刚很快被吸引了。妻子在旁边说,其实他也可以加入这个寻亲志愿者组织。吴刚一听,觉得很有道理:身为一名民警,平时经常会与人口、户籍打交道,以前也处理过寻人、失踪的警情。加入志愿者组织,一方面可以利用职业便利出一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志愿者力量做好本职工作。
吴刚当即扫描了节目播出的二维码,进入链接一看,原来是“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他对这个组织早有耳闻,于是按提示注册成为寻亲志愿者。
不久,派出所接到辖区一所学校报警,有一个流浪汉住在学校垃圾房不肯离开。吴刚在处理这起警情时,发现这名流浪汉像是走失人员。经过仔细询问,未能获取流浪汉的准确信息。于是,他将流浪汉的零散信息发到志愿者群内。没想到,志愿者的效率非常高,只用了两天时间,就确定了流浪汉的家庭住址,并联系到远在河南农村的家人,他从家里出走已经28年了。
不久,志愿者将流浪汉护送回家。流浪汉80多岁的母亲已经卧床不起10多年了,听说儿子回来了,她让人从床上搀扶起来,硬是到门口迎接……吴刚通过志愿者发来的视频看到这个场景,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分享别人团聚时的狂喜
是人生最有意义的时刻
2016年,吴刚调到分局网安大队工作,接触的相关警务大数据更多了。剛开始,他在志愿者群内主要留心与宜昌有关的寻亲线索。只要看到关于宜昌的寻亲求助,他都积极配合提供信息。志愿者们也发现吴刚手上有独特资源,在寻亲中需要查询相关警务信息的,不管对象是否与宜昌相关,他们都喜欢向吴刚求助。
吴刚说,他十分注意信息安全的尺度。他也曾经向同事和领导求教过,利用警务资源来帮忙寻亲,是否存在违规风险。大家都认为,只要没有超越自己的权限获取信息,并且这些信息都是用于为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是不算违规的。
过去6年来,吴刚以志愿者身份参与的寻亲活动,促成失散家庭团圆的案例,已超过100起。而与宜昌本地相关的,只有三四起。吴刚说,他已经很多次分享过那些失散亲人家庭团聚时的狂喜,觉得那是他人生中最有意义的时刻。
智障女走失34年
历时两年助她回乡团圆
凡是真爱好,难免会痴迷。吴刚曾有过一次历时两年多的助人寻亲经历。2018年,他接到河南一名志愿者的求助:当地有一名扶贫干部,在村里发现一名妇女,与当地人结婚生子了,自称名叫“德凤”,但身世不明,可能是多年前从宜昌流落过去的。那名妇女智力有点障碍,只能勉强说出宜昌、烟灯垭,以及自己和家人的名字的发音。
吴刚收到这些信息后,在本地的公安内部网查找,但是没有找到与线索符合的资料。吴刚请河南方面的志愿者,再到“德凤”家里录下几段视频发过来。吴刚看完视频后,基本确定“德凤”就是宜昌人,但还是没有什么准确线索。
吴刚不甘心,他又用本地方言录了几段视频,让志愿者带给“德凤”听,发现她都能听懂。吴刚怀疑“德凤”是夷陵区雾渡河镇的人,他将“德凤”说的几个名字在人口信息中查询,却没有找到。寻亲陷入僵局。
事情虽然搁下了,但吴刚心里一直都没搁下。他有一天午休,又琢磨“德凤”的事——她走失多年,父母会不会早就不在人世了呢?他当即查询雾渡河镇死亡人口信息,果然找到了“德凤”说的两个名字。吴刚迅速联系到“德凤”老家的治保主任,果然有个名叫陈德凤的女子,在1986年走失了。
吴刚找到了陈德凤的弟弟和妹妹,采集了他们的DNA信息,送到河南方面与陈德凤对比,结果很快得到确认。原来,34年前,16岁的陈德凤从舅舅家独自回家,在途中走失,再也没有音讯。
2020年10月1日,那天是国庆中秋双节,也是陈德凤的生日。陈德凤在子女和志愿者陪同下,回到阔别34年的家乡,见到了久违的亲人,露出了数十年来最灿烂的笑容。
每年自费3万元帮人寻亲
吴刚说,这么多年来,他在本职工作之外已经没有其他爱好了,业余时间和精力全部用来当寻亲志愿者,每年自己花费约3万元帮别人寻亲。
他先后当选“荆楚楷模”月度人物、“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好人,还获得中央电视台大型公益栏目《等着我》与公安部联合表彰。对于这些荣誉,吴刚非常淡然,他说:“亲人被拐、走失,一个家庭要承受非常大的痛苦。我是一名警察,能尽己所能地去帮助他们,是我最大的欣慰。”
(摘自《楚天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