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建筑施工企业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现状,分析目前三级安全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三级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其是减少事故伤害的重要手段,特提出完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的优化策略,即设置专职安全员、采用多样化培训、建立培训教育考核机制以及引进第三方培训师等方式,促使教育培训扎实开展,从而提升安全教育的效能,减少安全事故,希望能够为有关学者提供有效的帮助与借鉴。
关键词:建筑施工 三级安全教育 培训 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X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Current Situation and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Three-Level Safety Education in Construction Industry
LIU Aihua
(Shanghai Shouan Investment Holding Group Co., Ltd., Shanghai, 200070 China)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ree-level safety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esent three-level safety education and training, and points out the importance of three-level safety education, which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reduce accident injuries. This paper especially puts forward the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three-level safety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hat is, setting up full-time safety officers, adopting diversified training, establishing training, education and assessment mechanism and introducing third-party trainers, so as to promote the soli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o a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safety education and reduce safety accidents, hoping to provide effective help and reference for relevant scholars.
Key Words: Construction; Three-level safety education; Training; Optimization strategy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项目呈现数量多、规模大的局面,但建筑施工类事故的发生也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大量的农村劳务用工涌入现代化城市建设中从事建筑施工,而建筑施工企业又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忽视对劳务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且建筑施工人员普遍安全意识不强、文化素质偏低、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导致建筑施工类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加强对施工企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迫在眉睫。
1 建筑施工行业安全教育培训现状
1.1 培训的途径与方式
通常采用的对农村劳务人员教育的方式有:三级安全教育、特殊人员工种教育、全员参与的安全教育、常态化安全教育和其他教育等,教育培训形式多样化,如安全活动日、班前、班后活动、项目部安全周、月例会、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板报、事故现场会分析会、安全技术专题讲座等多种方式方法,力求简单明了、通俗,达到提高农民工安全意识的目的。
由于建筑施工现场從业人员大部分是农民工,文化知识水平不高,相关安全知识匮乏,自身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工人对一些安全防范措施、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消防等知识了解不多,导致一些误操作或者“三违”的发生[1]。
最值得提出的是,施工单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对现场劳务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及交底时,其人员不能全部到位或视现场需要陆续进场;施工现场人员太多,是否已接受安全教育,在现场巡视时管理人员不易分辨;再者,劳务人员流动性太大,现场多采用记件或记时用工,往往入场接受三级安全教育口述后(根本达不到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学时)就进入现场施工,三级教育记录后期再由安全管理人员进行补充。
1.2 培训的内容
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是指公司、项目经理部、施工班组3个层次的安全教育培训,其内容如下。
1.2.1公司教育内容
有关国家和地方的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国标、行标、规范、规程和企业的部门规章制度等(培训学时要求不低于24学时每年)。
1.2.2项目经理部教育内容
项目工地的安全制度、现场环境、施工工程特点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等(培训学时要求不低于24学时每年)。
1.2.3施工班组教育内容
本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事故案例警示分析、“三违”等(培训学时不低于16学时每年,如企业发生重大安全隐患或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时,要及时组织安全教育培训活动)。
1.3 法律法规对安全教育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安监总局44号令)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安监总局63号令)分别对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内容和培训学时进行了明确。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安委办[2018]10号)中明确各企业要进一步完善员工安全教育培训体系,着力提高全员培训、技能培训、重点岗位培训质量和水平。加强对一线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和监督管理,严把相关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关。一线员工未经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上岗作业,等等。
1.4 建筑施工企业三级安全教育的流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五条,已明确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不再赘述)。建筑施工工人进场三级安全教育流程通常如图1所示。
2 建筑施工企业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2.1 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多流于形式
“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是指在施工现场分别开展的公司、项目部、班组3个级别的安全教育培训,少一个都不行。于是,不少工地总会找一个时间把这3个级别的安全教育培训做一遍,无论形式怎样,留下一个记录,作为应付有关部门安全检查时提供的书面资料。说它是“应付”是不为过的,因为除施工企业正式固定员工外,“三级安全教育培训”不可能针对施工现场流动性大的劳务人员,因为这些劳务人员大部分可能不知晓工地总承包单位的情况或者连项目部的安全生产管理情况都不了解,他们只服从于作业班组的管理,所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对于大量的劳务人员来讲只能是一种形式而已。
2.2 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广,针对性不强,且片面指向作业人员
“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所指的公司、项目部、班组3个级别的安全教育培训实际就是针对作业人员提出的教育培训要求,它既不能达到对所有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如上所述的流动性较高的从业人员、被派遣劳动者以及中高等学校实习生,更不能针对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开展培训,如不可能对管理人员进行班组培训,因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不能满足全员教育培训的要求。
2.3 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僵化
目前,有关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给予“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固化的内容,公司、项目部、班组3个级别的安全教育培训内容是不同的,有点“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感觉。如在有關部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题库中有这样一道是非题:班组开展法律法规教育(正确与否)。如果选择“正确”的话,可能就得扣分。按照这个题意来说,班组不能开展法律法规教育,僵化的安全教育培训让人哭笑不得。
2.4 对三级教育培训效果缺乏考核
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在组织施工人员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后,直接安排施工人员上岗,却忽视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效果的考核,施工人员本来文化知识水平就低,对培训的内容一知半解,不仅达不到培训目的的初衷,也无法发挥安全教育培训应有的作用,极易引发事故。而有些企业在培训结束后有安全考试,但考试不严格,有的直接拿答案照抄照搬,完全流于形式,根本达不到安全教育的目的。
3 建筑施工企业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的优化策略
3.1 设置专职安全培训员
建议建筑施工企业设置安全培训管理员,由培训管理员主讲授课和观看安全教育影像资料。对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取得安全教育考核合格证后(须持有效上岗证件和1年内的体检合格证明),必须再次进行本工种专业知识培训、考试和本工种安全交底后,方可上岗作业[4]。
3.2 有针对性的分层次标识
企业中凡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的人员,需将项目工种牌佩戴于胸前。工种牌须张贴个人一寸清晰照片,并清晰写上姓名、楼号、单位及工种;凡接受三级安全教育的合格施工人员,必须将标识牌张贴于安全帽后面,受安全教育标识牌须清晰写上单位、工种、受教育人及教育日期[2]。
3.3 采用多样化的安全教育形式
建立各种形式的培训模式。三级安全教育在进行时不仅兼顾教育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参与性,更加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化手段,例如QQ群、微信群、腾讯会议、公众号等新媒体模式[1][3],把枯燥乏味的安全培训内容变为动态的视频、动漫、游戏等形式,达到图文并茂、图像视频等界面化,极大刺激了员工的感官,使得安全培训变得立体化、形象化和生活化,更便于施工人员理解和接受,寓教于乐,从而提高培训的效果,促使培训效能的提升。
3.4 建立安全教育HSE绩效考核机制
按照国家对三级安全教育内容的要求,采用“视频监控”形式,强制各层级严格遵守培训时间,把培训学时足够与否纳入HSE绩效考核,保证足够的培训时间[5][7]。
3.5 加强师资力量、引入培训讲师模式
建立培训讲师制度,让培训师走进企业,实现“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采取委托第三方培训师和企业内部“培训师”相结合进行教育培训的模式[6],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管”分离,再辅助加上绩效考核等手段,可有效确保培训的时间和培训效果与期望值相符合。
4 结语
通过对建筑施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问题的分析,提出完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的优化策略,即设置专职安全员、采用多样化培训、建立培训教育考核机制以及引进第三方培训师等方式,促使教育培训扎实开展,从而提升三级安全培训教育的效能,达到减少或避免企业安全事故的频率的目的,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促进建筑施工企业长远安全发展。
参考文献
[1]彭本.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辽宁:大连理工大学,2013.
[2] 赵雷,郭昊,王鹏,等.探讨建筑施工安全教育培训的现状与改良[J].建筑安全,2017(1 0):41-42.
[3]牛新可.基于系统型培训模式视角下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教育培训研究[D].深圳:深圳大学,2017.
[4] 左明伟,李世宗.三级安全教育中的缺陷和改进对策[J].科学管理,2019(5):338-339.
[5] 史红伟,丘建宇.施工企业岗前三级安全教育优化策略[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0, (12):50-51.
[6] 王妍.关于提高企业施工安全教育培训有效性的思考[J].中国培训,2020(9):37-38.
[7]王维宇.“互联网+体验式”建筑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模式创建及应用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9.
中图分类号:F249.2;F426.92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106-5640-5472
作者简介:刘爱华(1980—),男,本科,注册安全工程师,主要从事工程安全与技术管理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