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急性皮肤反应用药的临床研究

2021-01-04 01:09张星元
临床医药实践 2020年12期
关键词:头颈部放射治疗皮肤

张星元

(陇南市武都区第一人民医院,甘肃 陇南 746000)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甚至导致人类死亡的重要疾病之一。据相关报道[1],癌症作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类,与心脑血管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的前两位原因,且癌症发病患者比心脑血管病患者更年轻化。头颈部恶性肿瘤较为复杂,在人类全身肿瘤中占30%,全身恶性肿瘤约占5%~10%,因头颈部原发部位空间狭小,且存在众多控制重要功能的组织器官,治疗方法一般以放射治疗和放射治疗结合手术两种方式为主[2-3]。肿瘤放射治疗是利用α,β,γ,X等放射线治疗肿瘤的一种局部治疗方法,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文献报道[4],在治疗癌症的过程中约70%的患者应用放射治疗,约40%的患者用放射治疗可根治。放射治疗对头颈部肿瘤的治疗更为重要。但在放射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急性皮肤反应,甚至有部分患者由于放射治疗照射面积大,引发较重放射反应而中断治疗。因此,放射治疗期间患者皮肤反应的预防和处理是否及时得当,将严重影响放射治疗的进行。本研究探讨了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急性皮肤反应用药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4月—2019年8月放射治疗科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首次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56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 例。观察组男18 例,女10 例,年龄(44.52±5.34) 岁;肿瘤类型:鼻咽癌18 例,下咽癌5 例,口腔癌2 例,舌癌3例。对照组男19例,女9例,年龄(43.78±5.45) 岁;肿瘤类型:鼻咽癌19 例,下咽癌6 例,口腔癌2 例,舌癌1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药物及配备

三黄珍珠膏(河南羚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国药准字Z20053321);生理盐水;放射治疗模拟机(SL-IC型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电子直线加速器(ELEKTC Precise Treatment System C1019瑞典医科达公司生产);恒温水箱;泡沫板;头枕;头颈肩架;头颈肩膜;融铅炉;热丝切割机;低熔点铅合金模;记号笔;消毒治疗碗;消毒干棉球;消毒镊子;消毒干棉签。

1.3 方法

1.3.1 放射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应用二维放射治疗计划,用头颈肩膜固定患者头颈肩部,医疗放射治疗模拟机定位治疗部位,再应用医科达电子直线加速器6-12Mev电子线和6MV-X线进行治疗。根据临床表现、B超、MRI检查及CT扫描结果确定放射治疗照射范围。以面颈联合野加锁骨上野联合照射,每日1 次,每周5 次,靶区剂量每次2 Gy,总剂量达60~70 Gy/6~7 周(面颈联合野电子线照射量应用6MV-X线照射达到36 Gy后分野,耳前野电子线照射量应用6MV-X线继续加量,耳后野用电子线照射总量未达60~70 Gy者继续加量)。

1.3.2 用药方法

观察组在放射治疗开始就应用皮肤保护剂(三黄珍珠膏);对照组在放射治疗出现Ⅰ级皮肤反应后应用三黄珍珠膏,直至放射治疗结束。放射治疗期间,于照射靶区皮肤表面涂抹三黄珍珠膏(三黄珍珠膏应用之前,皮肤表面的残余药液及分泌物需清理干净,必要时可应用生理盐水清理,且要保证放射治疗照射时射野皮肤表面干燥,且无渗出物及药液,故照射前4 h不得应用)。0~Ⅱ级皮肤反应患者每日2 次,厚1~2 mm;照射后立即涂抹1 次,间隔5~6 h涂抹1 次。Ⅲ~Ⅵ级皮肤反应患者每日3~4 次,厚3~5 mm;照射后立即涂抹1 次,间隔4~6 h涂抹1 次。

1.4 皮肤损伤程度评价标准

依据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5],放射治疗期间急性放射损伤可分为5级。0级:皮肤无变化;Ⅰ级:开始出现红斑(放射野皮肤滤泡样呈现暗红色斑,且时有瘙痒)、干性脱皮、脱发、出汗减少;Ⅱ级:皮肤稍有色素沉着(微黑),出现鲜红色或触痛性红斑、片状湿性脱皮,并伴有中度水肿;Ⅲ级:皮肤明显色素沉着(发黑),出现干性脱皮或皮肤裂纹,呈干反应(皮肤皱褶以外部位融合的湿性脱皮),伴有凹陷性水肿;Ⅳ级:皮肤出现重度色素沉着,呈湿反应(溃疡、出血),表现出皮肤水肿、水泡、渗出,可有破溃、坏死。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系统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0 Gy时观察组发生Ⅰ级皮肤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 Gy时观察组的皮肤反应发生率及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 Gy时两组均发生皮肤损伤,但观察组的皮肤反应发生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 Gy时观察组皮肤反应发生率及轻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 Gy时两组均发生Ⅰ至Ⅲ级皮肤反应,对照组还有1 例发生Ⅳ级皮肤反应,几乎影响到治疗的正常进行。观察组皮肤反应发生率及轻重程度上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约有60%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同治疗阶段需要接受放射治疗[6]。头颈部肿瘤作为较常见的肿瘤类型,由于其对放射线的敏感性和特定的解剖位置,不论是接受手术治疗还是保守治疗,放射治疗均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7]。而头颈部肿瘤易转移至颈部淋巴结,为提高肿瘤局部控制,放射治疗多应用高能电子线或X线,导致放射性皮肤损伤增加,影响肿瘤治疗效果[8-9]。曾有大量相关文献报道[10-12],肿瘤放射治疗期间会出现皮肤反应的患者约占87%,尤其在头颈部肿瘤患者化疗期间较为常见。轻者皮肤出现轻微红斑、脱皮、瘙痒等不适,重者甚至会出现出血、溃疡、皮肤水肿等临床表现,造成放射治疗中断,严重影响肿瘤化疗效果。本研究分析了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急性皮肤反应用药的临床效果,旨在探讨放射治疗期间患者皮肤反应的预防和处理,最大限度地减轻化疗期间患者的放射性皮肤反应,保证放射治疗顺利有效地进行。

表1 两组患者皮肤损伤反应程度及发生率 例(%)

研究报道[8,13],肿瘤放射治疗患者急性皮肤反应用药,可有效减少治疗后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放射治疗期间,治疗性用药早已推广,而预防性用药目前尚无明确定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在照射到20,30,40,50,60 Gy时,皮肤损伤反应程度及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观察组,说明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急性皮肤损伤反应预防用药效果显著优于治疗用药,与魏世鸿等[14]研究结果类似。本研究还发现,20 Gy时观察组发生Ⅰ级皮肤反应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更进一步证实放射治疗开始预防用药的应用价值。30 Gy时,观察组皮肤损伤反应发生率为60.71%,且均为Ⅰ级皮肤反应,而对照组皮肤损伤反应发生率为100.00%,还存在21.43%患者发生Ⅱ级皮肤反应,表明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急性皮肤反应预防用药效果显著优于治疗用药。40,50,60 Gy时,两组患者皮肤损伤反应发生率均为100.00%,且两组在40,50,60 Gy时Ⅰ级皮肤反应发生率均依次下降,Ⅱ级皮肤反应发生率在40,50,60 Gy时均依次升高,说明放射治疗期间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放射性皮肤损伤,同时也提示预防用药结合治疗用药的必要性。既往研究中也早已证实放射性皮肤损伤不可避免,治疗用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及预后效果的改善极受关注[15]。本研究中,放射治疗照射到60 Gy时,两组均出现Ⅲ级皮肤反应,对照组甚至有1 例患者发生Ⅳ级皮肤反应,而发生Ⅲ级甚至Ⅳ级皮肤反应时几乎影响到治疗的正常进行,说明预防用药在降低皮肤损伤的反应程度及发生率的同时,还有利于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照射治疗的顺利进行,与史可夫等[16]研究结果类似。

综上所述,两组患者在皮肤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皮肤反应轻,说明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急性皮肤反应预防用药效果显著优于治疗用药,且预防用药不仅可以降低皮肤损伤的反应程度及发生率,还有利于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照射治疗的顺利进行,保证肿瘤治疗效果。此外,本研究结果提示预防用药结合治疗用药的必要性,有待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头颈部放射治疗皮肤
第二层皮肤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皮肤“出油”或许就能减肥
高频超声在皮肤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金匮肾气丸加减改善头颈部肿瘤患者生存获益
头颈部鳞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我爱洗澡,皮肤好好
咽及喉部鳞癌放射治疗技术研究进展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头颈部肿瘤放疗引起放射性脑病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