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参与心脏康复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01-04 12:33蔡丽萍杨云巧段志秀陈秋爽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23期
关键词:心血管心脏护士

姚 芸 陈 芳 蔡丽萍 杨云巧 金 燕 段志秀 张 雪 陈秋爽 李 敏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善,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占城乡居民总死亡的首位,成为全球重大健康问题,给家庭及社会造成了巨大经济负担。随着心血管疾病的救治技术水平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但是在发展中国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仍居高不下。现代国际国内心血管病的救治越来越系统、规范,仅靠短时间的住院救治,患者达不到良好的心脏康复。此类患者出院以后需要进行长期追踪随访,需要患者的参与并进行长期康复指导和训练,优化治疗方案,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功能状态,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心脏康复是针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制订的一套综合治疗方案,心脏康复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肢体运动功能康复,心脏康复可以通过优化风险评估,给予患者制订个体化运动方案、饮食指导以及心理辅导和规范的药物治疗方案。在心脏康复工作中,护理是距离患者最近的一项工作,心血管病患者的全面康复,首先应从观念上转变,传统的心血管护理仅仅护理心血管疾病,但现在不仅仅关注心血管疾病患者住院期间的治疗,还需要关注心脏康复的护理,尤其是出院后的康复。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本研究探讨护士参与心脏康复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1-2]。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心内科收治冠心病患者100例,将其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中男35例,女15例;平均年龄(54.26±9.26)岁;合并高血压32例,高血脂38例,糖尿病19例;冠脉双支病变19例,冠脉三支病变31例。观察组中男35例,女15例;平均年龄(57.5±9.75)岁;合并高血压30例,高血脂42例,糖尿病20例;冠脉双支病变20例,冠脉三支病变30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为患者实施常规的健康宣教、病情观察、用药指导、注射治疗、身体护理、饮食指导及对症护理等基础性的护理措施。对于卧床的患者,护士要帮助其翻身与进食,尤其是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更要加强基础护理。在患者用药过程中,医护人员要严格监督和控制,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对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要及时联系临床医师给予患者对症治疗,以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3]。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士参与心脏康复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给予患者合理饮食建议。指导危险因素控制,重视体重管理。(2)采取健康教育讲座16次和个体化宣教。一方面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冠心病的基础知识及常见注意事项等,对冠心病有错误观念的家属及患者给予纠正及指导;另一方面对护理人员加强优质护理方面的培训,提升工作认知性及认同感[3-4]。对患者提供药物咨询、饮食建议、心理疏导,提供控制诱发心脏病发作的危险因素控制方法,包括降压降糖降脂、减肥、戒烟、处理各种压力等。(3)心理干预。冠心病是一种长期慢性疾病,可能因治疗后需要耗费更长的时间及更多的医疗费、甚至仍有疾病相关症状出现焦虑、抑郁,对此,医护人员要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疏导和全面整体护理,通过帮助患者熟悉环境,尽快进入角色、加强交流沟通,了解患者焦虑不安的心理状态,帮助其减小压力,通过日常护理与患者互动,增强患者积极乐观的心态,提升后期治疗的依从性[5]。(4)行为干预。向患者介绍自我调节的方法,帮助患者放松心情,调节心理状态,改善紧张的精神状态[6]。(5)康复性训练。从入院后第2天起根据症状、心电图、心肌标志物结果等医师评估后逐步适当增加活动量,如床上肢体活动、适当坐起、站立、行走等,出院后每天继续按照医师制定的方案进行规律活动,活动量逐渐增加至日常活动量,活动期间如患者出现胸闷、气短、心率快、心慌、大汗、面色苍白、晕厥时须暂停运动甚至及时到心内科就诊。(6)根据医师的运动处方,护士指导训练,从缓慢行走过渡到正常行走,并逐渐增加运动量,每次训练10~20 min,每周训练 3~4次。手术4周后可根据患者恢复情况指导其进行户外有氧运动,通过每次风险评估、平板实验及Brog 疲劳量表评估患者疲劳度及能承受运动强度,根据每位患者评估情况及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 (包括骑脚踏车、慢跑、太极拳等),运动时靶心率控制在(220-患者年龄) ×(60%-80%) 水平,患者每次运动前须先测量血压、脉搏、氧饱和度等基础生命体征,确认安全性再进行心脏康复训练。(7)柔韧性训练。推荐颈部、上肢、躯干、下肢拉伸各两组,建议强度为有拉伸感觉而无明显疼痛,每次持续时间 15~30 s,总时间 10 min 左右,鼓励每天进行,并由护士指导。 平衡训练方法包括徒手、平衡垫、器械等, 根据由易到难的原则, 个体化进行,共持续干预3个月。

1.3 观察指标

生活质量评估表 (SF-36)包括36个条目,包括生理状态、心理状态、社会功能状态等内容进行评价,评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包括躯体疼痛、社会功能、一般健康状态、生理机能、精神健康评分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SF-36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躯体疼痛、社会功能、一般健康状态、生理机能、精神健康评分实验前后评分有升高,观察组在有护士参与的心脏康复基础上,躯体疼痛、社会功能、一般健康状态、生理机能、精神健康评分也明显升高,但观察组患者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生理机能、精神状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3 讨 论

冠心病患者由于病情原因会对自身生活及心理造成一定影响,给家庭经济及社会均造成负担。目前对冠心病没有根治性的治疗方法,心理状态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7-9],在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下,机体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皮质醇分泌功能亢进,致使体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分泌异常增多,血浆中激素水平的升高、血小板聚集性增高,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可引起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猝死等严重后果。有临床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合并焦虑抑郁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平均增加4倍以上,多数患者在6个月内死亡[10-11]。

冠心病的康复护理包括专业护理、生理需要和心理护理等,需要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控制危险因素。同时也提出了医院、社区和家庭 3 个不同阶段的康复护理的理念。优质护理是一种较全面的护理模式,基于“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在对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上生活方式的培养、心理护理干预。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包括躯体疼痛、社会功能、一般健康状态、生理机能、精神健康评分。两组干预前SF-36量表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躯体疼痛、社会功能、一般健康状态、生理机能、精神健康评分也明显升高,观察组患者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生理机能、精神状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通过心脏康复能改善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显示护士在心脏康复中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尽管康复护理干预手段还有待完善,即对患者康复过程中的系统评估欠详细,也还缺乏客观指标对效果进行描述[12],但护士在患者心脏康复的整个过程中充当了协调者、计划者、咨询者、教育者、管理者的角色,从而提高了患者康复生活质量。该研究也为今后对心脏康复护理工作开展提供依据,充分发挥护理在提高患者康复依从性、提高康复疗效方面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心血管心脏护士
最美护士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了解心脏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