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月盈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青岛 266590)
随着社会步入网络时代,网络社会思潮借助全媒体迅速传播,对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产生深远影响,做好其思想引领工作日益迫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
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在思想上呈多元化,在思维上灵活敏锐,在政治上关心国家和社会发展,但易受到网络社会思潮的影响。要主动抢占网络意识形态高地,打造出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提升思想引领工作的实效性,使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中创新思维、奉献祖国,实现自我引导和自我实现。
本次调研主要目的是掌握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状况,了解他们在全媒体时代通过网络获取的信息、受到网络思潮的影响、政治需求等,调研主要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
调研发现,绝大部分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具有较高的爱国情怀和报国热情,对于红色文化持认同观点,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同时,大部分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长时间收到网络信息的影响,较容易被网络社会思潮调动情绪,他们虽然能够认识到个性化信息推送的不利方面,但对其深层概念——“信息茧房”了解不深。网络信息虽可以给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带来成长发展上的帮助,但其不良社会思潮也会对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造成影响。
全媒体时代下,网络信息的多元化、碎片化、茧房化等特征已随着手机等移动互联网的广泛推广充斥于党外青年知识分子的生活与认知中。党外青年知识分子在高校总体人数占比大,是网络空间的活跃群体之一,网络社会思潮中美化资本主义、丑化社会主义极具危害性和破坏力,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道德品行低俗化、攀比风气等网络风气与日蔓延,高校倘若不能做好合力应对、正向引导和正面对冲,将增加党外青年知识分子思想引领工作的难度和不确定性。
高校开展党外青年知识分子网络思想引领工作,核心要做好理想信念教育与社会主义价值引领,及时了解思想动态,精准施策,以达到润物无声、春风化雨的良好效果。然而,在调查中发现,一些高校对于全媒体时代下互联网思维或多或少存在不够重视等情况,对于当前网络主要社会思潮关心不多,思想引领上存在“重党内轻党外”的现象[1],缺乏对青年党外知识分子在网络空间方面关注。同时,高校在网络法规和制度体系的构成上尚不完善,在舆情应对和处置上存在时间滞后的问题,尤其在突发网络舆情事件中对舆情产生的起因和“聚变”过程不能有效的进行控制,思想引领引导手段相对滞后。
调查中发现,当前针对青年党外知识分子的网络信息化的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特别是“互联网+文化”和“互联网+教育”层面,提供给青年党外知识分子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作品不多,能够体现全媒体下网络思想引领元素和统战元素的内容更为缺乏。高校对媒介传播规律掌握不充分,平台有限,推广网络思政教育形式较为空洞,常是线下教育内容原封不动搬到网络空间,没有结合全媒体传播特点进行改进。对于青年党外知识分子榜样模范宣传不到位,缺少对青年党外知识分子同辈群体的榜样宣传,发掘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青年党外知识分子力度不足,宣传方法停留在纸媒时代,缺乏全媒体流行元素。
青年党外知识分子作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构成成分,其网络掌握运用技能、教育水平、社会经济地位对网络政治参与产生明显的影响,需要及时加强思想引导。相对于党内青年知识分子,青年党外知识分子总体上社会归属感较弱,加入各种社会团体的比例不高,但他们同样需要群体关怀,特别是有人际关系意义的组织。调查中发现,党、团组织对于不断涌现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特别是青年党外知识分子做到完全覆盖和有效领导的程度有所不足,其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能力有所削弱,走群众路线,倾听青年党外知识分子心声的程度下降。
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团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充分发挥统一战线所具有的组织优势和求同存异、包容共赢的政策优势。许多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虽然没有入党,但普遍认同党的领导和共产党员发挥的先锋模范作用,很多人仍有“入党”意愿[2]。基层党组织、团组织要通过业务交流、考察调研、谈心谈话等多种方式方法,将分散的、处于组织之外的高校党外青年知识分子组织起来,充分调动中华民族的奋斗目标和中国人民共同利益,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好最大同心圆,使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
网络的飞速发展为高校党外青年知识分子提供了表达民意的“集散地”和“扬声器”,要充分利用全媒体“互联网+”走好群众路线,积极占领网络阵地,通过聊天、论坛、朋友圈、短视频等形式,及时了解高校党外青年知识分子的所思所愿,从而掌控他们思想发展的新动向。要健全高校党外青年知识分子意见反馈机制[3],增强其建言献策的参政议政主动性和政治效能感,增强信息回应本领,利用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平台开展网上座谈、网上调研,及时沟通、适时跟帖,积极回应网民关切,保证高校党外青年知识分子心态稳、干劲足。
基于当前统战工作需要,在“互联网+”全媒体统战工作布局中,应构建由高校官方媒体为核心,院(部)所属媒体平台组成的全媒体统战矩阵平台,系统搭建好全媒体统战辐射网,牢固树立“人在哪里,阵地就延伸到哪里”的宣传理念和阵地意识。其中,高校作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引领的主体,其全媒体矩阵平台的建设必须依靠宣传部门的支持,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融合[4];对于院(部)新媒体平台,要做到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实现立体发声、全方位育人,牢牢掌握话语主导权,进一步引导和规范高校党外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意识和言行,增强其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认同。
高校作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教育主导者,当前存在在统战管理和人才培养中缺少媒介素养教育的指导性文件与媒介素养教育体系。一方面,要加强统战管理人员的媒介素养培训,更好地发挥高校主导作用,善于抓住统战有利契机,利用重大节日和重要节点积极开展网络思想引领,把传统的灌输性教育转化为现代的网络积极引导;另一方面,要强化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媒介素养教育,增强其网络参政议政的意识,提升其网络政治参与的技能与能力,帮助其明确当前部分网络思潮的危害性,强化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主流价值观、网络道德观和网络法治观。
全媒体时代下,宣传统战工作要善于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加以整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网络统战文艺作品生产和传播中的指导地位,构建传播弘扬主旋律、特色鲜明、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产品;打造高校党内外人士榜样典型,采取“接地气”“通人气”的宣传方式[5],增强宣传内容的吸引力和渗透力,在潜移默化中引导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将榜样的先进事迹转化为自身的行动目标,提升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引领的实效性,最大限度地实现对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熏染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