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讨

2021-01-04 05:15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33期
关键词:应用型大赛创新能力

高 阳

(南京工程学院 江苏·南京 211167)

大学生作为思维活跃度极高的群体,理应成为推动创新的强大主体。当今社会,科技高速发展,创新作为科技发展的核心动力,应当引起大学生群体的高度重视。创新是指新技术、新方法在生产中的首次应用,包括引入新产品或提供产品的新质量、开辟新的市场、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采用新下生产方法、实现新的组织形式等,注重经济性和社会性,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本文以应用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为主题,通过创新人格的培养、创新方法与思维的培训、创新项目的训练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1 创新意识培养

1.1 培养学生崇尚科学、追求进步的品质

创新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核心地位,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因此,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国家发展、民族进步作为学习的出发点,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同时进行知识产权申请与保护等方面的普及,充分培养学生对科学精神的不懈追求,形成讲科学、爱科学的良好风气,全面培养学生崇尚科学、追求进步的品质。

1.2 培养学生科学怀疑、理性批判的精神

爱因斯坦的科学实践表明,科学怀疑的三种境界为:敢于怀疑经典和权威,善于怀疑自己,允许别人怀疑自己。科学怀疑是创新的先导,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了个体的创新能力和水平。因此,应当引导学生在继承发扬、兼收并蓄的前提下,要独立思考,不墨守成规,不唯权、不唯书、不唯上,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利用自己的思考和知识给出多样化的方式方法。同时,科学怀疑并不是否定一切,而是在继承与怀疑、坚持与批判之间保持理性共存。

1.3 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善于试错的勇气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创新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挑战、一种冒险,需要在实践中一次次的尝试,在尝试中不断突破。同时,大学也是一个认识自己、提升自己的过程,要大胆尝试,试错意在探索、检验与提升,以创新为目的,以务实为基础。试错的价值并不仅仅是失败教训,更重要的是认知的提升和方法的完善。因此,应当引导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善于试错,有新的想法提出时,经过合理的论证后,要勇于进行试验分析与验证,同时,老师要给予合理引导和包容。

1.4 培养学生博采众议、通力合作的态度

目前,在工业4.0的大环境下,团队合作模式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和普及,伴随着技术的发展呈现出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大学生合作能力越发重要,是创新活动能顺利开展的重要一环。大学生合作能力包含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两个基本方面,重点是思维共享和知识共享,在平等意识、沟通意识、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和宽容意识的原则上,个人与个人、群体相互配合以实现共同的目标。因此,应当引导学生摒弃个人主义化和功利化,强化合作文化建设,以团队学习和团队项目等形式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

2 创新方法与思维培训

创新引领,方法先行。如何进行创新?创新点并不是灵光一现出现的,而是在自己坚实的知识基础上,有规律有方法的进行创新。因此,创新方法在创新活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将理论与实际、问题与解决方法联系起来的必然途径。针对当代应用型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对其开展创新方法与思维的培训极为重要。

传统的创新方法有试错法、头脑风暴法、形态分析法、和田十二法等。每种方法各具优缺点,其适用的场景也不同,因此,在培训中,通过不同方法所适用的场景进行举例讲解,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每种方法的异同。以形态分析法为例,该方法强调以系统论的观点看待事物。首先进行因素提取,即把研究对象分成不同的组成部分;然后进行形态分析,围绕单独的组成部分提出多种解决方案;最后进行形态组合,将不同组成部分的多种方案进行组合,形成多个总体方案,通过对多个总体方案的对比分析得出最优方案。例如,设计一个儿童水杯,可以将因素提取为材质、形状、颜色、大小、图案、饮水方式,并进行形态分析,理出图表并进行组合,形成多个方案,将此方案进行综合比较,以得出最后方案。

创新思维活动中,存在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四组方式,不同方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在创新活动中,应灵活思考,以合适的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以求异思维为例,该思维强调针对某一问题进行多维度的分析思考,挖掘内部矛盾,选择富有创造性的想法、方法。例如,无线熨斗的出现,其背景是20世纪80年代电熨斗进入了滞销状态,事业部邀请了几十名家庭主妇以使用者的角度来提新要求,有一位参与者讲:“如果电熨斗没有电线就方便多了。”于是,无线电熨斗在该公司攻关小组的研究下正式诞生了。通过示例可以发现,该示例利用了产品开发人员之外的使用者这个新的维度,对已有产品进行了新的需求,继而产生了一个方便又实用的新产品。

此外还有分割原理、抽取原理、局部质量原理、增加不对称原理、组合原理、多功能性原理、嵌套原理等多个发明原理以及提高理想度法则、S曲线法则等多种技术进化法则。在应用型高校的课程设置中,围绕社会和行业需求,应加入创新方法与思维的相关课程,或将相关方法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创新方法与理性的逻辑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3 创新项目训练

纸上终觉浅,创新需“躬行”。作为应用型高校,在课程设置中已经设有了大量的实践、实训、实习课程,围绕创新能力提升,可以优化课程设置,增设创新项目训练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学习创新方法、提升创新能力。

3.1 举行设计大赛

设计大赛注重创意的提出,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一方面考查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和面对问题的文献查阅、方案设计能力,另一方面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目前,面向大学生群体,开展了多种多样的设计类大赛,分为国际和国内两大类,其中国内比赛又分为省市级和行业/协会级。但是存在参与学生的数量在整体学生中的比例较低的现象。考虑到大学生群体整体的参与程度,应增设校级、院级乃至专业级的设计大赛,以达到全员参与的效果,提升大学生的整体创新意识。

在开展过程中,应着重关注眼高手低、纸上谈兵等理论与实际脱节严重的问题,可通过加强引导、过程监管,同时对设计大赛的实践分值实行分级设置,依据设计结果的综合评价结果给予不同的实践分值,鼓励和引导学生更认真更主动地面对大赛课题。

3.2 开办创新课程

目前,国家、省、市、行业协会以及高校自身有各类创新创业大赛项目,但据了解,参加的多为本身创新意识和能力较强的学生,因此,可开设创新类课程,提升学生的整体参与程度。梳理近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并融入课程中,在学期伊始,让学生进行项目选择,并根据学生的综合情况进行分组。定期进行项目进展汇报和问题沟通,老师进行线上或线下指导,推进项目按计划开展,最后在项目完成后进行项目答辩与评分。一方面,提升了创新大赛项目的全员参与度,使得更大范围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另一方面,有助于教师收集指导过程中的问题,汲取经验,反哺到课堂教学中。

4 总结

应用型高校对学生的培养注重实践应用能力,强调学以致用,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技术更迭、设备升级改进、产品更新换代异常快速,要求当代大学生应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本文以应用型高校大学生为对象,在其应用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探讨了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方法与思维的培训和创新项目的训练等几个方面。通过学校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平台、项目以及老师的引导与指导,使得学生人人都得到系统的创新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成为更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应用人才。

猜你喜欢
应用型大赛创新能力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7匹狼”征联大赛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