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丽平
(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0七队,湖南 怀化 418000)
县城和集镇地质灾害勘查项目是湖南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2015年~2020年)的一个重要内容,本项目研究依据湖南省沅陵县北溶集镇地质灾害勘查项目成果进行。根据调查发现,区内有4处岩质滑坡发生在处于发展期的冲沟沟头,且其中3处滑坡滑向与所处冲沟走向、与区内一组主要发育节理走向均具有一致性,且勘查区内4处滑坡均为节理两两相切形成的楔形体滑坡。因此,我们认为区内地形地貌、节理对区内岩质滑坡的发育具有一定控制作用,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
北溶集镇勘查区地貌类型属剥蚀构造丘陵地貌,洪流侵蚀冲沟发育。区内大部分斜坡区段覆盖层厚度小,上覆土层厚度约0.5m~1.0m不等,因洪流侵蚀下伏基岩,在坡面上形成了多条冲沟,这些冲沟多常年无地表径流,仅在持续性强降雨、暴雨时才会有短期高速洪流通过。通过调查发现,在北溶集镇勘查区范围内,处于发展期的冲沟沟头共发生4处岩质滑坡,属岩质滑坡高易发区段。这4处岩质滑坡中,有3处(分别为1#、2#、3#滑坡,见图1)发生在塘坝巷泥石流物源区、1处(为4#滑坡,见图2)发生在滴水塘泥石流物源区,分别为塘坝巷泥石流、滴水塘泥石流提供物源物质。
本文所述处于发展期的冲沟是指以下切作用为主、沟头处溯源侵蚀严重、冲沟还处于向源头伸长阶段的冲沟[1](如图1、图2)。北溶集镇勘查区内处于发展期的冲沟沟头溯源侵蚀严重,临空面发育,沟头临空面高4m~8m不等;沟头后侧斜坡地势陡峭,地形坡度多为25°~35°不等;沟头距离斜坡顶或山脊尚有一定距离。这些条件均为区内岩质滑坡提供了地形地貌条件,同时我们也可以将处于发展期的冲沟沟头作为区内岩质滑坡易发区段的一个标志。
图1 1#~3#滑坡平面示意图
图2 4#滑坡平面示意图
根据调查分析,区内地层主要为白垩系(K)泥质粉砂岩、砂岩、砾岩,局部夹泥岩夹层,地产产状为171°∠13°,节理裂隙较发育,主要发育5组节理,其中J1:倾向92°~99°,倾角62°~81°;J2:倾向172°~200°,倾角68°~88°;J3:倾向220°~239°,倾角57°~72°;J4:倾向260°~278°,倾角54°~76°;J5:倾向323°~348°,倾角57°~81°;区内节理走向玫瑰花图见图3。节理对区内岩质滑坡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节理走向对冲沟走向具有一定控制作用,而处于发展期的冲沟易发岩质滑坡;第二,区内岩质滑坡主要为节理两两相切形成的楔形体滑坡。分述如下。
根据调查发现,塘坝巷泥石流物源区内发育的1#~3#滑坡所处发展期的冲沟走向基本一致,均为145°左右,且与区内发育的一组主要节理(J3)走向也基本一致,该组节理走向130°~149°(见图3),倾向为220°~239°,倾角57°~72°。
图3 北溶集镇勘查区节理走向玫瑰花图
区内该组节理走向与冲沟走向基本一致,这是因为降雨时斜坡上的洪流易沿着节理入渗岩体,沿着节理走向洪流侵蚀力较其他方向侵蚀力更大;且受节理影响,沿着节理走向方向岩体更易受洪流侵蚀,进而沿着节理走向易形成凹地,久而久之,在洪流的下蚀、下切作用下易形成冲沟,而根据本文第二小节所述,处于发展期的冲沟易发岩质滑坡。综上,节理走向对冲沟走向具有一定控制作用,而处于发展期的冲沟易发岩质滑坡。
据统计,区内发生的4处岩质滑坡均为节理两两相切形成的楔形体滑坡,本文选择4#滑坡作为代表,利用赤平投影法对其进行分析。
4#滑坡位于滴水塘泥石流物源区,为一岩质滑坡,滑坡发生在一处于发展阶段的冲沟沟头,该冲沟走向为208°,沟顶斜坡地形坡度约25°,沟头陡峻形成一临空面,坡度约60°。我们选取滑坡处岩层产状及区内主要发育的5组节理,对该岩质滑坡采用赤平投影法进行分析(见图4)。据图4,代表节理1与节理3的投影弧线交线落在代表冲沟斜坡坡面与沟头临空面所代表的弧线之间,说明该滑坡是沿着节理1与节理3形成的楔形体发生滑移破坏的[2]。
图4 4#滑坡赤平投影分析图
(1)北溶集镇勘查区内处于发展期的冲沟沟头为岩质滑坡高易发区段,同时我们也可以将处于发展期的冲沟沟头作为区内岩质滑坡易发区段的一个标志。
(2)节理对区内岩质滑坡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节理走向对冲沟走向具有一定控制作用,而处于发展期的冲沟易发岩质滑坡;第二,区内岩质滑坡主要为节理两两相切形成的楔形体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