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室内分布:数字化转型之道

2021-01-04 05:47:12徐法禄XUFalu
中兴通讯技术 2020年6期
关键词:室分楼层频段

徐法禄/XU Falu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 深圳518057)

1 5G室内覆盖的需求和挑战

随着5G新基建的到来,5G建设进入了高峰期[1-2]。其中,室内覆盖是5G建设的重点:据业界预测,在5G时代约85%的应用将发生在室内场景。作为5G业务的主战场,室内覆盖不仅是运营商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还是运营商管道增值的极佳切入点。室内覆盖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及需求,具体包括:

(1) 业务类型多样化。

5G室内业务包括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物联网两大类。这两类业务可以做进一步细分,具体如表1所示[3]。相应地,多样化的5G室内业务具有差异化的指标需求,这对网络能力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通常,部署一套室内网络需要满足多样化的业务指标。

(2)部署场景多样化。

室内部署场景具有多样化的特征:既有交通枢纽、体育场馆、大型商场等空间开阔的高热场景,又有高端酒店、写字楼、学校宿舍等多隔断的场景;既有居民楼等普通场景,又有地铁、隧道等特殊场景。因此,室内覆盖的设备需要满足各种场景的需求,并且具备易安装、方便部署的特点。

(3)频谱带宽多样化。

截至目前,通信技术已经发展到第5代,同时主流运营商存在“四世同堂”的情况:拥有多个频段,开通多种制式。以中国市场为例,3大电信运营商的频谱资源分布在各个频段。当前5G 频谱资源分配如下: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简称“电联”)频谱分配:3 300~3 600 MHz共300 MHz的带宽。3 300~3 400 MHz为电联与中国广电共享,3 400~3 500 MHz分配给电信,3 500~3 600 MHz分配给联通。对于电联而言,5G室分至少需要支持200 MHz的带宽(优选支持300 MHz的带宽)。

表1 5G室内典型业务分类

•中国移动的频谱分配:包括在2 515~2 675 MHz D频段范围内共160 MHz的带宽,以及在4.9 GHz频段 4 800~4 960 MHz共 160 MHz的带宽。因此,中国移动的设备需要在2.6 GHz频段与4.9 GHz频段分别支持160 MHz的带宽。

具体到室内部署时,运营商需要考虑两种类型的设备:对于已经部署了3G/4G室分的建筑,只需要增加5G频段的室分部署,可采用5G单模的设备;对于新盖的建筑,以前没有部署过3G/4G室分,室内需要同时部署多个频段,可采用3G/4G/5G多模的设备。其中,后一种场景对设备与工程有更高的要求,即要求一套设备一次部署就可以满足需求。

(4)运营维护智能化。

信息通信技术(ICT)的融合已经成为潮流。5G时代人工智能(AI)对网络赋能。运营技术(OT)与ICT的融合成为新的趋势。具体到室内覆盖时,需要具备可视化运维的能力:

•端到端可监控:室内覆盖设备各级节点可监控,发生异常时会及时报警;

•按建筑物管理:室内网络拓扑连接可视化,性能指标精细化;

•能力开放:可提供各种应用程序接口(API)接口,开放给第三方定制各种运维功能。

(5)综合成本最优化。

5G基建适度超前,新的业务模式还在不断探索中。在每用户平均收入(ARPU)值没有明显提升的背景下,先行建设的网络需要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做到成本最优:总体成本中的资本支出(CAPEX)包括设备成本、设计成本和施工成本,而运营成本(OPEX)包括运维人力成本和电费。对于各种场景,运营商需要综合考虑场景价值和总拥有成本(TCO)选择最优的解决方案。

4G时代的电费支出在运营商网络OPEX中占比较大。5G带宽增加,使设备对应的功耗也有一定幅度的提升,因此需要引入智能化的节能手段使节能效果达到最优。

2 5G室分方案

目前成熟的5G室分方案包括5G分布式天线系统(DAS)与5G数字室分。经过通信行业几十年的发展,运营商积累了庞大的存量DAS系统。利旧DAS完成室内5G覆盖是最经济的方案。而对于新建场景,数字室分则逐渐成为主流。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这两种方案。

2.1 5G DAS

从2G时代开始,DAS室分是室内覆盖建设的主流方案。DAS具有产业链成熟、价格适中的特点,在2G/3G时代深受运营商的青睐。2G/3G时代用户的业务以语音为主,同时有少量的数据业务。由于数据业务话务量不高,单路DAS就可以匹配用户的需求。

到了4G时代,用户业务演变为以数据业务为主。由于中国市场竞争激烈,运营商提前结束了“流量收入红利”。相继推出的不限流量套餐,使布置在话务量偏高的建筑内的单路DAS显得很吃力,急需扩容改造。然而,将单路DAS改造为双路DAS的工程非常复杂,同时链路不平衡会导致多输入多输出(MIMO)性能难以保证。在话务量偏高的区域(机场、火车站、学校、医院等),运营商倾向进行数字化改造,部署4G数字室分。

2.1.1 5G DAS的挑战[4-7]

5G用户设备(UE)支持2T4R(指2发射通道、4接收通道),下行最大支持四流接收。在高话务场景下,室内覆盖需要给UE提供四流数据,但是四路DAS在工程施工上非常复杂,4收发通道(TR) MIMO 难以保证。实际落地时,DAS以单路或双路为主,多用于中低流量的场景。

在建设5G DAS室分时,需要考虑3个方面的能力:信源支持能力、馈线损耗差异和无源器件能力,如图1所示。

▲图1 建设5G DAS时的能力评估维度

存量DAS网络的无源器件(功分器、耦合器、合路器、室分天线等)支持的频段范围是800 MHz~2.7 GHz。3大运营商的5G DAS分析如表2所示。

对于电联场景,3.5 GHz频段无法利旧存量的DAS无源设备。如果采用DAS部署5G,就需要新建一套DAS系统,并且要采用新的无源器件支持3.5 GHz频段。由于新建双路DAS工程复杂, 3.5 GHz馈线损耗高,所需室分天线点位较多,以及建设成本偏高,因此不建议电联采用DAS来建设5G室分。

由于主流5G的频段是2.6 GHz,因此中国移动可以利旧已有室分无源器件,在中低容量场景中可采用增加2.6 GHz 信源的方法部署室内5G。已有室分大部分是单独DAS,不能体现5G大容量多通道的优势。中兴通讯独创的多通道联合收发技术,可在不改变传统DAS系统网络架构的前提下,通过信源改造的方式快速实现单路DAS双流、双路DAS四流的效果,大大提升了传统DAS网络的性能。2.6 GHz多通道联合收发技术对于有存量DAS的低价值场景来说是一个优选方案。

2.1.2 DAS多通道联合收发提升网络容量

根据现有DAS的部署情况,如图2所示,多通道联合收发技术可以应用于以下3类典型场景:

(1)跨楼层-双流实现四流:现有DAS已经部署双路,并且具备支持2×2 MIMO的能力。此场景可以实现在上下楼层重叠覆盖区域组成支持4×4 MIMO的网络;

(2)跨楼层-单流实现双流:现有DAS仅部署单路。此场景可以实现在上下楼层重叠覆盖区域组成支持2×2 MIMO的网络;

(3)同楼层-双流实现四流:现有DAS有多个运营商分别部署双路,并且可被用于共享。此场景可以实现在同楼层重叠覆盖区域组成支持4×4 MIMO的网络。

多通道收发技术的容量增益与楼层间隔离度密切相关。实测结果显示,如表3所示,对于跨楼层-双流实现四流的场景,随着隔离度的增加,速率、RANK(指矩阵的秩)增益逐渐下降。因此,我们建议,DAS多通道联合技术可应用于楼层隔离度小于30 dB的部署环境。

2.2 数字室分

数字室分在4G时代崭露头角并实现了规模部署。目前,主流设备商都支持数字室分,如中兴通讯的QCell、华为的LampSite和爱立信的Dot等[8]。

数字室分采用三级架构。如图3所示,以中兴通讯QCell为例,QCell由基带单元(BBU)、汇聚单元pBridge(PB)和远端射频单元(pRRU)组成。其中,BBU实现多模基带及多模协议栈功能;PB对pRRU供电,同时通过对多路pRRUIQ(IQ指通信调制的I路数据和Q路数据)数据求和来实现小区合并功能;pRRU实现RRU功能,且发射功率为毫瓦级。

表2 中国5G DAS 器件能力评估

▲图2 多通道联合接收的典型场景

表3 不同隔离度下跨楼层-双流实现四流的性能提升效果

▲图3 中兴通讯QCell智能室分方案典型架构

数字室分具备DAS无法比拟的优势,具体包括:

(1)部署快捷。与DAS系统采用的信源、合路器、耦合器、馈线、小天线的多级架构相比,数字室分只有BBU-PB-pRRU三级架构。此外,用光纤和网线替代笨重的馈线,极大地降低了部署的工程量,同时缩短了施工的时间。

(2)弹性容量。DAS信源容量固定,并且一个信源通常配置一个或两个逻辑小区。数字室分则采用独特的小区合并技术,其一个光链路下最大4级PB相连的若干个pRRU合并成一个逻辑小区,并可根据话务情况弹性改变小区数:当用户少、话务量低时,最大可将32个pRRU合并成一个小区;当话务量高时,可将少数几个(最少一个)pRRU合并成一个逻辑小区。

(3)全链路可监控。DAS采用无源器件部署室分网络,器件损坏时无法被及时监控到,比较影响用户体验。数字室分的各级网元BBU-PB-pRRU是有源设备,可通过告警、诊断等功能实时监控设备状态。

(4)多频多模。pRRU实现RRU的功能。由于功率是毫瓦级,pRRU可以在2.5 L的体积内支持运营商的多个频段,并且每个频段可开通不同制式。

(5)多通道MIMO。对于DAS系统,如果要支持4TR MIMO,那么每个点位均需要部署四路馈线。这意味着工程将会极其复杂,同时四流的效果也很难保证。pRRU集成4TR通道,同时采用一根光纤与PB相连,可轻松实现4TR MIMO功能。

数字室分在4G时代已经成为规模部署的室分方案。目前,传统的DAS厂商正在逐步向数字化转型,并且推出了数字室分产品。可以预见,数字室分在5G时代将逐渐成为主流的室分方案。这里,我们以中兴通讯的QCell为例,探讨数字室分涉及的关键技术。

2.2.1 多运营商共享

多运营商共享在5G时代成为一个强需求。这要求一个pRRU能支持多个运营商的频段。以中国电联共享为例,pRRU需要支持3 400~3 600 MHz的200 MHz带宽。如果要支持3 300~3 400 MHz,那么pRRU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到300 MHz 带宽。具体来说,共享场景需要以下几种规格:

• 5G单模200 MHz:用于电联各100 MHz 独立载波方式共享场景;

• 5G单模300 MHz:用于电联各100 MHz 独立载波共享,同时有支持3 300~3 400 MHz带宽的潜在需求;

•多模200 MHz:用于新建场景支持多模,电联各100 MHz独立载波共享;

• 多模300 MHz:用于新建场景支持多模,电联各100 MHz独立载波共享,同时有支持 3 300~3 400 MHz带宽的潜在需求。

2.2.2 精准匹配行业应用

5G行业应用逐步升温,行业应用中室内场景占据了半壁江山。中国移动针对5G行业定义了“优享”“专享”与“尊享”3种模式,每种模式对应了不同的基础网络能力与增值能力,具体如图4所示。

在具体到5G室内分布时,行业应用要求的功能主要有容量增强、高精度定位等。由于DAS已经不能满足这些需求,目前只能采用数字室分。

2.2.2.1 容量增强

行业应用场景对带宽有更高的需求。此时可采用以下方式全面提升上下行容量。

(1)上行带宽增强。

1D3U帧格式能够给上行分配更多的时隙资源。5G公网主要有2.5 ms双周期和5 ms单周期两种帧结构。这两种帧结构给下行分配了更多的时域资源,因此小区下行容量高于上行。而行业应用可能需要上行有更多的时域资源。这类场景可采用2.5 ms 单周期的DSUUU(1D3U)帧格式。

▲图4 5G行业应用的基础网络-增值功能-个性组合架构

(2)下行带宽增强。

虚拟8TR可增强下行带宽。射频单元在硬件上最大只支持4TR。部分5G终端,如客户前置设备(CPE),支持8根接收天线。两个射频单元的覆盖重叠区可以支持8通道的下行数据发送。

(3)上下行带宽增强。

载波聚合(CA)可同时提高上行与下行带宽。主流运营商通常有多个新空口(NR)频段,并且在同一个频段可能会存在超过100 MHz的连续带宽。可开通同频内多个NR载波CA以及不同频段间载波CA,以提高上行与下行带宽。

(4)区域面积容量增强[9]。

当采用CA和虚拟8TR都无法满足场景的容量需求时,可以考虑采取小区分裂(极限情况下是一个pRRU组成一个逻辑小区)的方式在该区域部署更多的小区,提供更多容量。

随着分裂的小区数增加,小区之间同频干扰的程度也会增加。由于干扰会降低网络容量,因此可以考虑采用基带合并(超级小区)的方式将多个小区合并成一个逻辑小区,以消除多个小区之间的同频干扰。与此同时,在合并后的逻辑小区中开启空分复用功能,可保证整个区域的容量不会因为基带合并而降低。

2.2.2.2 室内定位

位置信息是未来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室内场景定位,目前有两种定位方法[10]:

(1)QCell设备自身定位。这种方式可基于探测参考信号(SRS)测量来计算UE的位置坐标,不需要借助其他辅助定位设备。该方式的定位精度可达5 m。

(2)借助蓝牙/超宽带(UWB)方式定位。这种方式首先通过pRRU的网口连接蓝牙/UWB设备,然后借助蓝牙/UWB测量对终端进行测量。测量的数据借用pRRU-PB-BBU物理链路透传到定位服务器MEC,最后由MEC计算终端位置,如图5所示。这种方式的定位精度可达亚米级。

2.2.2.3 能力开放

5G核心网是基于服务化架构(SBA)构建的。能力开放是核心网的一个基本功能。在行业应用中,5G工业园区需要在无线侧提供能力开放业务。目前,借助MEC可以实现能力开放功能[11-12]。

▲图5 pRRU外接蓝牙/UWB 定位架构

MEC能力开发是基于X86的虚拟化特性设计的。4G BBU并不支持虚拟化,需要采用独立的硬件来实现MEC的功能,这大大提高了MEC部署的难度。由于5G BBU本身支持网络功能虚拟化(NFV),MEC可以以软件应用的方式部署在5G BBU上。与4G时代独立硬件的方式相比,这极大地降低了部署难度,间接推动了5G行业应用的发展。

2.2.3 AI节能

传统节能方式通常是根据话务需求进行分层分级、关断相应设备的,具体包括:

(1)符号级关断。在没有数据发送的符号时隙,及时关闭射频单元的功放。

(2)通道级关断。在小区话务低时,关闭射频单元的部分通道。比如,4TR射频单元关闭2通道,只用2通道收发数据。

(3)小区级关断。通过定义网络覆盖层和容量层,在低话务期间关闭容量层小区,只保留覆盖层。

(4)设备级关断。在无话务的时间段,将射频单元下电或进行深度休眠。

传统的节能方式因为无法精准定制差异化策略影响了节能效果。如图6所示,AI节能方案借助AI和大数据技术,可以在保证网络关键绩效指标(KPI)不受影响的基础上,使节能效果达到最优,实现能耗与性能的最佳平衡。

(1)场景特征自学习。根据网络拓扑和历史性能数据归纳小区场景特征,并基于场景特征来预测未来各时段的话务量。

(2)节能参数自配置。基于场景特征与话务预测自动编排各种节能策略,同时自动配置各种策略的节能参数。

(3)节能效果自优化。节能策略实施后,根据策略报告(MR)、KPI、用户感知等数据综合评价节能实施后的效果,并且自动对节能参数进行优化调整。节能效果自优化可使网络性能和节能效果达到最优。

2.2.4 可视化运维

与室外RRU的形态不同,数字室分的射频头端是在室内密集部署的,这对网络运维提出了更精细化的要求。

(1)拓扑管理。基于设计院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施工图能够直接生成2D/3D建筑物模型,并可按建筑和楼层展示汇聚单元与射频单元的部署位置及连接关系,同时展示小区配置等拓扑信息。

(2)资产管理。按建筑分楼层统计数字室分资产信息。

(3)无线运维。按建筑分楼层生成性能报表、楼层覆盖栅格图并,给出针对性的网络优化建议。

3 频谱重耕

在话务量不低的区域,利旧DAS是最经济的5G室内部署方案。在中国的电联市场,存量DAS系统不支持3.5 GHz频段,不能通过更换信源的方式来支持5G。对于庞大的存量DAS系统,在短期内全部改造成数字室分并不现实,只能逐步向数字室分过渡。采用4G频谱重耕的方式把现有DAS用起来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案。目前主要采用的方式是将2.1 GHz 频段重耕到NR。

▲图6 人工智能节能策略

表4 n1/n3支持NR各种带宽的路标

R15的终端只支持2.1 GHz频段20 MHz带宽NR,因此可以在话务量要求不高的区域部署2.1 GHz 20 MHz NR DAS(如居民楼、经济型酒店、地下停车场等场景),如表4所示。R16的终端则可以利旧DAS开通 2.1 GHz 40 MHz/50 MHz大带宽的NR。由于2.1 GHz属于频分双工(FDD)频段,40 MHz/50 MHz NR小区容量和3.5 GHz频段100 MHz NR小区容量基本相当,可以满足大部分中低容量场景业务需求。因此,2.1 GHz DAS频段重耕支持40 MHz/50 MHz NR可以作为一种主流的5G室内部署方式。

4 结束语

5G网络赋能各行各业,并推动全社会数字化转型。室内覆盖是5G时代的关键战场。在选择5G室内室分方案时,应综合考虑目标、需求、成本等多因素,采用多种解决方案来建设高效、经济的室内覆盖网络。

主流5G室分部署有DAS利旧和数字室分两种。现有DAS系统支持的频段为800 MHz~2.7 GHz。如果5G的频谱在这个频段内,那么可以考虑采用更换信源的方式来利旧DAS。中国移动在现有DAS系统上支持2.6 GHz频段160 MHz带宽。电联的3.5 GHz频段无法在现有DAS上使用。此时可考虑采用2.1 GHz频谱重耕的方式来利旧DAS。对于新建和话务量较高的场景,我们建议可直接部署5G数字室分。数字室分具有高容量、全链路可监控、成本适中等特点,不仅能够全面满足国际电信联盟(ITU)定义的各种5G指标,同时还可以结合MEC支撑各种行业应用。随着5G的发展,数字室分将会在5G室内分布领域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猜你喜欢
室分楼层频段
利用楼层废水势能的发电装置
gPhone重力仪的面波频段响应实测研究
地震研究(2021年1期)2021-04-13 01:04:56
新型数字化室分的研究及应用
电梯的升与降
读者(2019年2期)2019-01-05 09:09:44
自动扶梯楼层板周边环境的安全防护
推挤的5GHz频段
CHIP新电脑(2016年3期)2016-03-10 14:07:52
基于四网协同的室分规划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室分多系统合路建设实践与初探
移动通信(2015年17期)2015-08-24 08:13:14
TD—LTE在D频段和F频段的覆盖能力差异
中国新通信(2015年1期)2015-05-30 10:30:46
楼层数影响下的楼板有效宽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