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影微记录”:新闻纪录电影的时代语境与现实症候

2021-01-04 11:20卞祥彬荆营营
电影新作 2020年5期
关键词:纪录媒介数字

卞祥彬 荆营营

一、微记录:新闻纪录电影的时代语境

从宏大叙事到微记录,新闻纪录电影经过社会主义国家改造与新世纪数字媒介的叙事改写,跨越70年的时代语境重构成为历史叙事的“新文本”。新闻纪录电影生产历史的爬疏,有益于明确时代语境中两种叙事文本的内在联系与现实差异。

(一)媒介形态变迁演续

世界电影初生,电影形态即衍生出卢米埃尔兄弟(Louis and Auguste Lumiere)的记录模式与乔治·梅里埃(Georges Méliès)的戏剧模式。前者在纪录片之父罗伯特·弗拉哈迪(Robert Flaherty)《北方的纳努克》的叙事形态定型后,经约翰·格里尔逊(John Grierson)正式完成“Documentary”的命名。与胶片、银幕共生的新闻纪录电影继承了电影的叙事形态又兼具新闻的信息传播功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形象化政论”电影文本。“新闻纪录电影用电影形象化的手段,纪录现实生活中已经发生和正在发展着的真实事件和真实人物。”新闻的内容属性,纪录的叙事属性,电影的媒介属性,完成了新闻纪录电影的多维形构。而以数字媒介为传播载体的“新影微记录”,作为大众文化传播的多元样本之一,以新闻纪录电影为素材重新形构影像叙事,实现数字媒介的文化再生产。微视频的产生依赖于影像制作成本的降低、技术与媒介的进步以及大众化传播的时代背景。特别是赛博空间中主体的匿名激发了大众表达的现实需求。B站、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微传播的媒介形式,对应生成了微视频的叙事文本形态。传统电影媒介时代新闻纪录电影的完整叙事结构被解构、拆分与重构,形成了碎片化的微视频形式。重构后的“新影微记录”文本形态抛弃了元文本的新闻属性与时代价值,从银幕大屏走上多元小屏,并以历史的时代奇观消费遮蔽了影像生产的多元叙事主体权力的交织。

(二)政治叙述基因庚续

图1.《画家齐白石》海报

1949年作为中国电影发展的重大历史节点,伴随着新国家政权的确立,中国电影进入了全新的权力话语场域。1953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新闻摄影队组建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成为新中国新闻纪录电影最重要的生产基地。中国新闻纪录电影有着深远的历史沿革。1905年,北京前门大街丰泰照相馆确立了已知中国电影的最早形态,这种类似于舞台记录的形态在中国电影步履蹒跚的前行中衍生出故事片的戏剧电影形式,也成为中国新闻纪录电影的样式。北伐战争期间,黎民伟经过长期记录最终完成《国民革命军海陆空大战记》——成为民国时期的重要电影文献,是中国新闻纪录电影的第一人。新中国新闻纪录电影创作可追溯到1938年延安电影团的电影实践。1937年8月,日本进攻上海,袁牧之受周恩来之托从香港购置电影器材并在武汉接受了尤里斯·伊文思(Joris Ivens)捐赠的电影机和胶片,在延安组建“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延安电影团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党中央直接领导下的电影创作,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延安电影团的创建不仅成为新中国新闻纪录电影的创作发端,也奠定了建国后中国电影创作的权力格局。抗战期间对电影“斗争性”的强调内化成新中国电影的红色文化基因,深刻影响着新闻纪录电影创作生产。1953年12月,《政务院关于加强电影制片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新闻纪录片应更及时地、真实地报道我国人民在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事业中的成就和保卫世界和平事业中的贡献,并有计划地拍摄祖国的美丽河山、名胜、古迹,重要物产和文物。”由此,其制定了未来四年(1954-1957)创作“大型纪录片10部及短纪录片20部以上,新闻短片每周出一次”的国家计划。这一决定奠定了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的影片生产类型:新闻短片、政论片、传记片、风光片、曲艺片、科技片和外宣片等。丰富的类型为媒介融合时代“新影微记录”的再讲述提供了可能。数字媒介时代的“新影微记录”摆脱了官方身份与集体创作,以个体的眼光重构新闻纪录电影。政治奇观的当代凝视和时代怀旧成为当前数字媒介生态中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有力回击。

(三)时代价值诉求更替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各个行业面临社会主义改造。产业改造和人的改造共同历经历史的选择。新闻纪录电影在此时被新的国家政权赋予了更高的价值期待。“新闻纪录电影纪录历史、反映历史,就要通过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去推动历史的前进,谱写新的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深山寻宝》(1955年)透过为国家寻找铁矿的地质工作小组的故事,呼唤青年投身祖国的建设,积极要求工作的价值诉求。而《新人村》(1950年)则从被主流历史话语所遮蔽的流民、乞丐和小偷的改造中,体认以开放胸襟接纳一切被改造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国家气度。《画家齐白石》(1955年)记录了齐白石在新中国历史时代中的艺术探索和人生轨迹。《画家齐白石》将艺术创作视为生产劳动,通过劳动将旧社会中的艺术家询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艺术工作者,渗透着强烈的时代话语。“通过针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与电影观众的文化普及,建立起单纯的政党意识与单一的身份认同,使电影成为新中国政治与文化领域最具代表性的象征符号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新闻纪录电影在半个世纪后的互联网时代于新媒介中重获新生。对于浸润在互联网媒介环境成长起来的新世纪青年主体而言,间隔了电视时代与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新人存在着巨大的价值错位。当代快乐文化和消费文化为核心的网络价值观念与传统的集体主义思想在数字空间中产生碰撞。两种价值观念断裂的主体在不同媒介环境中却共同选择了新闻纪录电影这一文本则更具探讨的意义。面向五六十年代观众的新闻纪录电影,在新的时代面对新的受众群体与新的媒介形式上,它以何种形态进行何种讲述成为探究新闻纪录电影电影叙事重构与价值改写的关键。特别是数字媒介重构后的“新影微记录”在面临主体、媒介、形态的叙事重构,以及历史性到现实性、纪实呈现到艺术审美、政治指向到消费指向的价值改写中,也暴露出显著的现实症候。

二、微传播:新闻纪录电影的现实症候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认为,重要的不是文本讲述的时代,而是讲述文本的时代。“新影微记录”对新闻纪录电影的改写,使时代影像遮蔽了文本差异所形成的“结构性空白”。阿尔都塞(Louis Pierre Althusser)在《读<资本论>》中提出的“症候式阅读”研究方法,即旨在文本的阅读中分析差异的产生,揭示文本断裂处被遮蔽的隐意。新闻纪录电影在数字媒介转译过程中,不仅重构了叙事主体、传播媒介、文本形态,同时将时代价值植入新的叙事文本。“新影微记录”对元文本的叙事重构与价值改写,隐匿了其在数字媒介传播中的现实困境,亟需深层阅读揭示现实症候。

(一)自我增值与相互耗散的话语互动

数字媒介的改写不仅将新闻纪录电影从光学机械的投射推向数字信息的无损复写,而且将文本意义的生成由相对单向封闭的信息流动转向多维开放的信息互动。通过个体经验与视域观看重构后的新闻纪录电影经多重主体阅读实践文化再生产,衍生出个体的意义关照,产生意义的增值。特别是在文本的阅读过程中,主体对“新影微记录”文本意义的附加无疑验证了汉森(Norwood Russell Hanson)的“负载理论”,证实了数字媒介时代阅读的复杂性。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无意识理论依据现实症候发现被隐匿的深层主体无意识结构。因此,讨论“新影微记录”的信息增值则可以显影多重主体的话语互动与运作机制。传统媒介对话语的垄断形成了观众长期被压抑的表达欲望和路径匮乏。数字媒介融合打通了信息互动的壁垒,突破了传统媒体一种声音的言说。阅读中的心理无意识结合个体经验将观看赋予了接受与生产的二维行为模式。特别是弹幕的出现,将受众的情绪宣泄和意见表达视觉化、具像化,同时也再次形构了新闻纪录电影的屏幕形态。弹幕信息的表达与新闻纪录电影的声画同构,实际是阅读行为中“看”与“被看”的双重阅读过程,读者借以完成新的文化生产实践与意义增值。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数字媒介环境中,个体意见的表达极易被众声喧哗所湮没。受众长期被压抑的表达欲望喷涌成为歇斯底里的情绪宣泄,新闻纪录电影成为个体情感投射的涂鸦墙,也在众声喧哗中将文本的原意冲淡。个体视域问题的迥异,导致“新影微记录”文本意义接受一致性与不一致性的差异,成为窥视不同个体文本阅读行为复杂性的表征。如科技片《如何打长途电话?》(1980年)是对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专业技术背景的受众多关注技术本身,而更多的普通观众则导向时代视觉景观的窥视。在文本接受的断裂之处往往潜伏着受众个体经验的差异,信息文本的误识与视而不见成为阅读主体能动性的彰显。差异的个体感知借助数字媒介的多维互动表达,呈现出热闹非凡的舆论假象。由于表达的廉价与便利,使文本意义的生成快速增值,又极难长久停留。数字技术的洪流以海量视觉信息不仅冲淡了文本原意,也将主体间的表达相互耗散。“新影微记录”传播的文本现象成为切入当代媒介环境、信息传播与大众文化症候研究的现象文本。

(二)数字版权与叙事主权的权力关照

“新影微记录”作为媒介融合时代的叙事文本赓续承接新闻纪录电影的视听影像,完成了新闻纪录电影的跨媒介叙事重构,在各异的表述空间彰显其价值改写。但是,互联网对于新闻纪录电影版权保护的缺失,导致新闻纪录电影叙事权力的流失,易造成如《工农兵上大学》(1970年)等文本的狭隘个人化表达和时代误读。版权价值的流失加速了新闻纪录电影资源的耗散,深刻影响新闻纪录电影的可持续发展。新闻纪录电影作为见证、记录国家发展的珍贵时代影像,资源的数字化保护、整合、开发可以有效地延续新闻纪录电影的生命周期。目前只有深度挖掘和重估新闻纪录电影的文献价值与历史价值,通过合理的叙事重构赋予其新时代的媒介形态,完成新闻纪录电影对历史和叙事权力的重建,避免新闻纪录电影失落于历史的视域之外。

魏昌龙的想法他能琢磨出,迟恒看过尾砂库治理工程的简报资料,按照设计,刚修好的库坝决不可能溃于汛水、雨水,魏昌龙找不出兴师动众防险抢险的理由,更不敢呼救支援,一旦如此,上上下下就会对这个宣扬的样板工程引起猜测,就有可能暴露出工程质量的粗糙,甚至是连锁反应,多米诺骨牌倒塌。

数字版权的二次售卖或授权既可以创造新的经济价值,同时也能促进新闻纪录电影再叙述的权力确认。毋庸置疑,各大电影制片厂对新闻纪录电影版权的所有。但是,在电影生产市场化运作的商业思维模式下,电影制片厂更关注新电影文本产生的经济价值,而忽视了新闻纪录电影丰富的潜在人文价值。数字媒介时代新闻纪录电影的再生产应以提高受众人文素养为目标,而不是仅以迎合市场为消费导向,避免完全将新闻纪录电影的改写推向奇观化的时代景观。专业用户生产内容(PUGC)能够更多考虑社会效应,引导受众合理、客观回望新闻纪录电影所讲述的时代。特别是在新闻纪录电影的文本再生产中,画面的截取、拼接无可避免地导致语意的错位与龃龉。如果实现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的叙事赋权,“新影微记录”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素材和完整文本,也可使UP主得到数字版权的确认,摆脱数字空间合法性的质疑。官方赋权或官方运营的“新影微记录”,主体性的确认要求叙事的理性思辨,摆脱狭隘的历史观,避免新闻纪录电影被任意改写与曲解的时代杂音。新的叙事主体能摆脱数字媒介的工具理性审思,将兼具生产性与共享性的“新影微记录”以人文精神的提升和传播,在数字媒介上重获与彰显新的时代价值。

(三)圈层传播与数字鸿沟的“内卷”加剧

媒介环境学者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从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的“媒介即信息”出发,强调研究媒介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探讨媒介变迁对文化深层结构的影响。媒介融合时代,数字媒介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以媒介平台为中心建立的网络社群成为人们重要的社交场域,信息传播效度则以媒介为核心,以用户对媒介的拥有、使用程度向外衰减,呈现出典型的“圈层传播”效应。“新影微记录”依托的B站(哔哩哔哩网站)媒介平台主要是以青年群体的兴趣圈层建立的多元文化社群,成为青年群体亚文化与主流文化对话交流的空间场域。随着新闻纪录电影电影性与数字性的消长,数字形态的新闻纪录电影摆脱影院与银幕的物因而局限地进入数位屏幕双向互动传播。正如马歇尔·麦克卢汉把媒介隐喻成一种生态环境,被数字信息包裹的现代人类沉浸在订阅式的互动关系,算法技术捕获的人类欲望并精准画像,被准确切中共鸣点的用户为数字媒介紧紧抓牢。在UP主“羊加零等于几”的新闻纪录电影频道,充斥着算法逻辑源源不断推送的相关影片。圈层中的用户被固定在圈层文化的知识边界里,信息过剩却价值单一。

令人吊诡的是,“内卷化”的发展一方面体现在拥有媒介群体的信息过剩,另一方面也对媒介缺乏群体构建了信息匮乏的数字鸿沟。所谓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是指“一个在那些拥有信息时代的工具的人以及那些未曾拥有者之间存在的鸿沟。数字鸿沟体现了当代信息技术领域中存在的差距现象。”在新闻纪录电影的历史语境中,其始终肩负着普通大众的科学教育、人文素养普及的先在性责任。而在数字媒介时代新闻纪录电影反而消失在大众教育的视野,“内卷化”导致信息过剩与信息匮乏困境的双向加剧。智能手机与数据流量以及传播平台造成圈层传播效应。圈层隔断的数字鸿沟阻碍了作为“他者”的一部分人对新闻纪录电影的接收与接受。数字媒介的便利遮蔽了媒介的隐身性,看似离散传播的媒介,实质潜行着传播的偏向。用户对信息、媒介的拥有、运用程度,并反向决定信息的接受量,形成两极分化的信息传播状态,人为制造城乡差异、年龄差异、阶层差异。特别是第三道数字鸿沟——知识沟的提出,推动着人类对技术伦理的反思。人类既要对媒介有能动性,又被媒介所建构。新闻纪录电影的现代传播亟需打破圈层与数字鸿沟,重新建立新闻纪录电影与大众的联系,承担起新闻纪录电影回应社会问题,开拓受众数字机遇的时代价值。

结语

“新影微记录”作为新闻纪录电影的数字媒介新形态,在媒介的适应性发展中呈现出新的文本形态与价值,也成为讲述文本时代语境考察的切口。以“新影微记录”为研究文本,通过考察新闻纪录电影的时代语境与现实症候,反思数字技术对意义的增值与消解。在新闻纪录电影与受众连接与断裂之处,发现被文本遮蔽的症候,彰显数字媒介对新闻纪录电影的深度叙事重构与价值改写。

【注释】

1高维进.中国新闻纪录电影的回顾和前瞻──为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暨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而作[J].当代电影,1995(11):43-47.

2尹鸿、凌燕.百年中国电影史[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14:76.

3吴迪.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79(上卷)[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369.

4陈荒煤、陈播.中国新闻纪录电影史(序言)[J].当代电影,2014(1):64-66.

5李道新.从政治的电影走向电影的政治——新中国建立以来的电影工业及其文化政治学[J].当代电影,2009(12):30-36.

6[法]路易·阿尔都塞、[法]艾蒂安·巴里巴尔.读《资本论》[M].李其庆、冯文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7.

7 Hanson,N.R.Patterns of Discovery:An Inquiry Into the Conceptual Foundations of Scienc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58:19.

8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16.

猜你喜欢
纪录媒介数字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书,最优雅的媒介
答数字
出版纪录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