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流萤
当《一点就到家》在今年国庆档正式上映后,这部扎根在农村土壤里杂糅了电商、快递、咖啡等现代都市元素的新农村创业“脱贫”喜剧,不再被简单视作青春版“中国合伙人”模式的复刻。虽然影片整体中规中矩,艺术表现上蜻蜓点水,对当下诸多的社会问题均有关注,却又浅尝辄止;但是,在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的时代背景下,影片对于乡村的着力烘托,尤其是都市病症自愈的神奇渲染,以及青年人自觉、自主建设乡村的主题等,都使得影片在社会建构层面具备较为突出的文化探索的意义。本片讲述了三个性格迥异的年轻人从大城市回到云南千年古寨建设农村,主题励志且积极向上。影片将“农民返乡”作为事件,并且将返乡创业带头发展乡村经济作为书写的重点对象;在科技进步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当前时代背景下,这种对农民返乡大兴经济建设现象的关注,在商业电影的创作中确实较为新鲜。
我们的国情社会里讲究衣锦还乡,为城市建设积极奉献后攒够钱的快递标兵彭秀兵驾驶着自己的小汽车返乡创业,还顺带捎上一个创业失败而跳楼未遂的都市精英魏晋北。两人一路同行,“金句”不断;稀释了作为快递员奋斗的艰辛,还给人以在城市打拼甘之如饴的色调。一开始以这样的轻喜剧语言风格上线,就以鲜明的对比拉开了奇观化叙事的大幕。将农民返乡建设的主题安置于商业电影的框架之中,以轻喜剧的构架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尤其是当代中国农村青年在城镇化经济浪潮中,如何以一己之力建设家乡,如何恪守家园文化和传统精神,既是一个难题,也是一个挑战。
从跳农门进城、出国到这部影片的进城又返乡,这些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逐渐向现代城市型社会转变,农民进城能将身份转变为市民曾经是转型期众愿企及的理想之一,“农民进城”也一直是文艺创作所密切关注的主题。《一点就到家》的两位主人公,彭秀兵和李绍群都是曾经进城务工的农村青年,甚至彭秀兵的父母送其进城时还嘱咐:“混得好就不要回来了。”而彭秀兵在取得快递标兵的职业成就后主动回农村创业,一开始还是为了蹭风口挣钱。对比2013年的《中国合伙人》,这两部影片都是以三个怀有热情和梦想的年轻人的创业逆袭为主要内容,并以轻松诙谐的轻喜剧风格讲述了一个农村青年的成功神话。只是两部影片先后创作的七年里,城乡地位似乎在两个故事背景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尽管都还是以农村小伙为主角,从当年表现他们努力考学走进城市创办公司以及走出国门,到如今《一点就到家》的故事核,以他们认真工作离开城市又创办公司且回归农村故土为中心;农村魅力仿佛是在一夕之间破尘出土闪耀出万丈光芒,城乡差别竟在悄无声息中被扭转了乾坤。
在“进城—出国—返乡”的这种空间“迁移”中,与乡土紧密关联的家园在电影中的表现比重也愈加倾斜。城镇化建设中,大批农民进城,回首记忆深处的理想故园最是无与伦比。在其他文艺类型中被无限放大的故园情结,再次被电影塑造成了一个可以媲美并碾压城市的精神家园。有关乡土的这种想象性描画,极致地体现在电影创作对乡土空间的景观化和奇观化之中。影片在这里也同样使用了一个奇观化的铺陈,在乡民看来习以为常的祈求茶叶丰收的高升仪式,经过偶发的踢鞭炮事件后,在机位的运动和剪辑的跳转中,作为村寨的第一大民俗景观被自然流畅地凸显出来。尔后,采茶制茶的过程、流水的宴席等,通过一系列茶乡习俗的细节累积与民俗文化的情节铺垫,的确展示了悠久丰厚、鲜活多彩的茶乡文化。“北京哪有这样的天空?”从父老乡亲的茶园到远山树林味道的咖啡,从如同动画片中飞出来的虫子,到片中爬树三人组所欣赏的星夜,这个乡村是被明显美化了的。那么,美好如同梦境、胜乎天堂的农村,还有情比金坚的兄弟情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要离开?
这就得回到这个电影故事的本身,可以说是针对近百年来文艺创作史上“农民进城”问题如何解决的一次尝试。《一点就到家》的圆满结局也可算作对“农民进城后怎么办”这个问题的一个较为新颖且出彩的回答。回顾1936年老舍创作的《骆驼祥子》,其实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比较著名的一个进城农民的故事。从进城农民到城市游民,祥子的城市遭遇带给他身份的变化,也带来了危机。社会已经转变,时代日新月异,追求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寄托于他人的认可,在都市生活中的迷茫,如何安稳的适应和融合?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那些进城农民长期面对的问题一直都在。
其实,在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乡村社会的变迁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农民的影响,片中“死”而复活的村民李绍群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小卖部贴了公告明令禁止谈论的“死人”李绍群。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在家受制于父亲权威,在外仍然受制于父亲的村长权威,作为村长儿子——被“社会性死亡”了五年的李绍群,因为“北漂”之后回到家乡砍茶树,与父亲决裂独自隐居后山种咖啡,这又是一个奇幻化的叙事。而他的这种坚持所带来的产出,也就是真正具有品质的咖啡豆,刚好契合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机遇,才是这次农民返乡创业真正能迈向成功的故事关键。但是,村民们茶叶丰收却卖不出去。茶叶为什么不行?为什么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作为茶的故乡,始于神农时代的中国特色的茶文化源远流长,种茶千百年来就是正道;咖啡就是国外的舶来品,在国内传播不过两百余年。影片没有解决茶叶的问题,所以也使得咖啡替代种植的正当性,并不太立得住脚。
这样又造成了另外一个问题:对于人物到底怎么做好这种能够获得世界认可的咖啡,这应该是一件特别需要下功夫的事,但是片中却全然不见克服万难、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在种植等过程中的反映。最重要的东西在叙事中被遗漏,也让主题表现稍嫌肤浅。所以,李绍群只是一个被反复口述为埋头五年深耕于自我理想的乡村另类。在进城与返乡的折腾中,他通过对自我价值和人生宿命的追寻,竟不知不觉地占住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先机。如果不是农民进城、返乡的空间反转赋予这个人物一定的层次感,李绍群这个人物形象就更单薄了。
回顾这种空间反转的形成,可以追溯到20世纪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末,农民涌入南方沿海城市打工,形成第一次“民工潮”。而今,还是“农民进城”的背景,新的移动互联时代的电子商务带来了这种反向的流动。只是从进城又逆行返乡,个别农民对农村故园意识的觉醒显然已被敏锐地捕捉了出来。同时,也因为电商、快递等新兴事物在农村所造成的冲击,集市文化逐渐沦为记忆。老了,没有人赶集了。片末,老奶奶讲述年轻时赶集认识的对象,相伴一生,去年也走了。这些都是城镇化进程中,电商所不能传承的美好记忆。这里,也可以看出:传统的集市文化不仅是传统消费传播的重要场域,同时还兼具着社交文化等的原生态民俗的仪式价值。在电商的发展中,对于过去一些好的文化传统的承继应该如何接续,这又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事情。而有电商参与的新农村建设虽带来了生活的便捷,但还并不具备号召农民工回乡参与创业的影响力。带动农民返乡除了个体人物的创业叙事,仍然需要乡村振兴的魔力。
从城市群产业升级到都市圈一体化,如果不是魏晋北个人都市病症的强调,农村魅力在这部影片中的彰显实在是太过突然和跳跃。影片中的乡村振兴被描述得过于理想,创业的艰难被滤镜化,成功稍显轻而易举。在正确的事情和容易的事情之间做选择,不仅是故事主人公对于事业理想的急于求成,电影对这个创业神话的创作也是印证。
影片为了强调这种乡村的美好,将城市似乎置于了一个稍微扭曲的对立位置。影片的两位主人公魏晋北和李绍群不仅铺垫了其职业发展的瓶颈,还进一步强化了都市化进程中对部分人所产生的病态感染性设置。这些年一直在讲城乡统筹发展,这里却隐约地指示了一个问题:城乡发展不仅是不平衡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看,一直都是存在错层的。除了高频次地对乡土空间赋予治愈心病和精神疾患的灵修之地的诗意色彩,城乡生态到底该如何实现真正的融合和共生?
图1.电影《一点就到家》剧照
片中对话和调侃的插科打诨,在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中,所彰显的小乐趣也颇多。作为农村青年代表的彭秀兵,他的个体梦想通过努力终实现的欢喜,实际上是符合观众期待的,也使影片整体风格呈现出轻松且明亮的基调。对随同彭秀兵回乡的城市青年魏晋北来说,这个村寨彷佛一个新世界对他开启。彭秀兵创业,魏晋北则重塑自己的人生。随后李绍群的加入,又使得具备不同城乡背景的几个人再次融合为一个团队整体。
三人搭伙创业,乡土是靠山吃山的特色资源。云南村寨不仅支撑了普洱咖啡种植的独特土壤,也成为两位主人公的精神疗愈之地。李绍群离开城市回归自己的家乡,在生养的根源之地修复自我确无异议。但是,魏晋北在自己的城市生活中即有心理病症,到乡村后被蜜蜂蜇完又被牛吓到摔下山,采用牛舌舔脸恢复被蜇的土办法,在乡民的照料下终痊愈。当影片后段三人发生争执,作为乡村外来客的魏晋北重回城市看心理医生,最终莫名地跟着地铁里的一只小蜜蜂又来到云南乡村。对成功、希望、归宿的迷茫,这些焦虑的都市精神病症,也都诗意化地能在这种乡村生活中自愈。他在城市和进入乡村后的两个生活过程中是分别经受了身心磨难的,笑闹之中充满了对当下市民生活的揶揄。乡村在这里,成为失败者和城市病症的治疗之所。这时,不管是走向北京又折回乡村来种咖啡的李绍群,还是阴差阳错来到乡村打算“一直留在这里,像守护自己的家一样”定居的北京市民魏晋北;城乡一体化,在此处终于实现了由人物逻辑带来的城乡居民融合发展的并线。
扶贫是这些年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持手段。这个影片里,乡村经济振兴的过程中几乎没有扶贫干部的身影,也不存在工作方略等部署。就是以去北京见过世面的年轻村民为主导,在亲身感受了城市建设后,无意中又带着“智囊”主动回到乡村,拓展了一个非常规的促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快递标兵和创业失败的城市白领在云南村寨,发挥各自的优势,将乡村快递站建起来,有计划地兼并与收购、考察集市、宣传广告、抢占市场。尤其是招兵买马的那些加起来超过一千来岁的村民,作为翻山越岭的特种“快递员”,也是别开生面的银幕亮点。另外,像柴刀开快递包裹等的欢快节奏剪辑,也给人耳目一新的夸张喜感。
这里没有贫苦的特写,没有外部拯救者的设定,但是主流意识形态通过几位年轻主角的传达仍然是相当有力的。从实现个体的理想到带动村民脱贫,最强劲的动力就是年轻人的激情和干劲。为了争取扶贫贷款扩大生产,需说服村子一半以上的人,才可实行。彭秀兵偷偷去李绍群家的广播站发声:“1600多人,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很多后生去外面打工了,在外面假装自己过得很好,其实一年到头见不到亲人。在村里一起创业种咖啡,每个人都能回到原本属于自己的家,哪个都不用出去讨生活。”每一句话都至情至性,合情合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通过劳动能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念,感人至深。
乡村作为这些年来一直被扶贫的主体,影片中突然冒出来的几个毛头小伙,却自发地要带动群众创业,脱贫奔小康。脱贫之路没有凭借拐杖,似乎还被赋予了翅膀而乘风破浪。要积极承接产业作物的替代转移,探索出能够和谐发展的乡村创业发展新模式,传统乡村文化的振兴还是需要村民主动配合、通力协作的。所以,剧情中面临茶叶经销商压价,村长组织开会,老人们手足无措。没有直接的资本投入和清晰有效的解决思路时,已经种了五年的咖啡和被国际认可的地域特色,虽然还没有成为国货品牌,但是年轻人坚持付出的正向促进作用也显著地发挥了出来。不问收获的耕耘终于吹尽狂沙始到金。
这时,影片中关于乡土建设的自主化步伐已经渐入佳境。村民不再是过去脱贫题材中的被动方,面对困境和压力时,较之城市青年也显得更有韧劲。都市已不如往昔对村民充满诱惑,有时反而是精神疾症的源头。
客观来讲,这部影片存在一些轻喜剧的通病。同时,叙事上还存在一个较为隐蔽的问题:叙事主逻辑的自相矛盾。三位年轻人的这场自主化乡村建设之路,实际上要解决两个重要关系:第一,对内是要对抗传统的陈旧的思想。其实,茶叶种植并没有问题,解决营收即可。三位能解决营收问题的年轻人却并没有承继这种中国特色的东西,反而是以咖啡作为替代。把家乡的好东西送出去,送出去的却不是茶。茶文化的根脉是被斩断了的。但是创业的成功翻盘,却又是依赖于种茶的土壤,种茶的匠人精神的传承,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这里,陈旧的思想到底对立在哪儿?叙事上是没有定案的。第二,对外是要对抗资本的力量。种茶的茶农总结为“拜祖宗不如拜老板”。尔后,三位种咖啡的年轻人也遭遇了星雀的资本压迫,虽然他们选择了拒绝,但是最终创业品牌的推广,却仍然凭借的是资本的带动。与资本的和解,不仅削弱了主题的力量,也使逻辑硬伤无法修补。
无论主旨,还是立意,这部影片都是处理得非常正能量的。从脱贫的视点来看,这里的乡民不再是传统扶贫题材中贫苦交加、穷困潦倒的对象,只是一个未曾被网络市场开发,尚待导入和运作的一个对象。所以,当优秀快递员带着自己的经验回到家乡,将电商推给村民时,能出现铺天盖地的购买效应。但村民对电商运营还不完全了解且当他们主观认为可以退货时,按照正常的商业规则,并非货品质量的原因且超过无理由时限,完全是可以拒绝的。但是,彭秀兵却被动接纳了村民社会中货物交易的人情现实:“今年茶叶不好”,家家户户主要经济作物的年度营收状况欠佳。对村民进行电商扫盲虽不是一日之功,但这里开始正是铺垫乡村产业升级的前提。当区域经济发展出现的问题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时,产业布局和结构的调整就显得非常必要。使得咖啡代替茶树成为村寨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这是剧情发展能够成立的一个基本因素,也是从传统扶贫到自主脱贫在片中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建构。
从五年前砍了茶树种咖啡,与父亲决裂成为众村民眼中的疯子,到懂咖啡会制作特色普洱咖啡的匠人,李绍群不仅思想疯狂跳跃,对待种植咖啡的梦想也异常执着坚定。喜剧化糅合于片中各种细节里,如村民口中的禁忌和彭魏给后山“死人”送到付的快递过程中,诡异恐怖的氛围里也是随处又惊又喜的小插曲在带节奏,剪辑的功力还是很深厚的。从他与父亲的决裂,到终于懂了父亲种茶,并能与父亲和解,回家平和地喝下一杯茶。这里不只是父子代沟的跨越和匠人精神的传承;也是内向保守的老一辈和新时代返乡村民,在思想上的交锋。电商购物和乡村快递影响下的乡村经济和文化模式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要有魏晋北那样的存在,能积极研究地方性消费知识;要有彭秀兵那样回乡创业的义无反顾精神;还需要集合全部村庄的力量,更需要新老两代人的和解与来自家庭的支持。
在种植咖啡的漫长岁月里,李绍群沿袭了父辈种茶的经验,以及让人钦佩的匠人精神。当李绍群的咖啡成为创业初败的彭秀兵和魏晋北二人能否转败为胜的关键时,三个合伙人分别解决了产品、物流和终端的问题。不过,另外三个重要问题也摆到了面前:
第一个问题:砍了茶树种咖啡苗,全村一起搭进去,是否所有人失败得起?这种尝试确实需要大家自己来做选择。但是,乡村快递的创业者彭秀兵用村长家的喇叭喊醒了大家。当然,“咖啡奥运会银奖”,这个来自于他者的认可和激励,应该才是村民站队的前提。第二个问题:这片土地是否适合全部改种咖啡?这里,没有牺牲自然环境,也有李绍群五年来的种植经验护航,对地带性植被有保护和提升,比起一味引进工业化生产的发展模式,似乎更有亲和自然的性质。第三个问题:卖给谁?怎么挣钱?魏晋北发挥优势谈收购。号称全世界最成功的经销商通过收购想让普洱咖啡消失,让土地按标准种植公司提供的种子。面对近在咫尺的成功,还有让农民有稳定收入的两全其美,魏晋北的希望再一次落空。这时,家园情结奇迹般的发挥了作用。合伙人中的两位本地村民严辞拒绝,商业交易被导向为一次城乡立场的冲突,魏晋北作为“外人”离开村寨。
家园情结到底是什么?彭秀兵和李绍群后来说:生在这里是我们的命,要改变村庄,改变这里!他们也在事业的奋斗中,一点点地寻找自己的本心。怕错过风口,他们有各种梦。星光和晨光交替弥洒的山头,三个合伙人曾经相互支撑,滋养成长;听树说话、对树感恩,人在自然中静修。
这个风光绮丽的小村寨看上去相当符合三个成功的合伙人的家园想象,可是欢快的零碎镜头下却处处反映了这个寨子里人们的物质生存状态:老人为了生计还要出去打工,村里的妇女把画口红当作一件新鲜事,不会使用吹风机以至于机器烧了,等等。回到七年前《中国合伙人》里的成冬青,借了全村人的钱只为上大学,不努力就只能回农村。而这里,彭秀兵努力工作就是为了回农村建设家乡。所以,在碰到退货问题时,这张乡村的人情网就更加紧密地将他网罗了起来。
面对从小看着彭秀兵长大的乡里乡亲,退货确实是快速平复和维系所有关系的解决办法。为了招揽快递生意,随便买、无理由包退货的许诺本来就具有欺诈性。所以,彭秀兵是必须为自己开创期急于求成的个人问题来买单的。但他也确实淳朴厚道,退货赔款后,还是想办法要把村子的东西卖出去。而自己在北京住地下室,为了多赚一块钱的辛苦此时跟村子里有些东西比起来已经不算什么。到底什么更重要?农村小伙的选择使他看上去似乎比深受商业熏染的创业拍档更加可爱。“暂时没有成功不代表失败,又不代表没饭吃了。”这里的道德叙事是有些可怕的。其实,这是触及了城市和农村环境不同带给青年对成败命运考量的一个重要区别:有土地的确是不怕没饭吃的。但是,从理性客观的角度来看,个人的辛苦要比较的对象,根源应该是彭秀兵自身不做规范和约束的轻诺。复杂的社会问题和商业责任的问题在这里被偷偷置换为道德叙事,这种叙事表达是有违情理逻辑的,对另一位主人公魏晋北其实是不公平的。
因为城乡成长环境的差异,农民彭秀兵和市民魏晋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状态并不在一个频道。曾经的城市居民魏晋北在村里偷偷帮李绍群报名世界生豆大赛,将咖啡寄出国门,是遵循市场规则,也是在不断寻求他者认可的。在与最大咖啡经销商星雀的谈判中,魏晋北仍然是三个合伙人中思维最敏捷、最开放的,都市生活的历练就是他的安身立命之本。他的家园是本心安处,不同于另外两个合伙人对村寨故土的那种与生俱来的关系。但他对于这块种出自己咖啡和国货骄傲的村寨,是逐渐产生了使命感的。他选择与朋友一起做正确的事。不忘初心,面向未来!
在新农村经济文化生态建设过程中,政府指导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最需要的就是农村自身迫切想要脱贫的内源性动力。在北京做快递工作时,就带着小本子记住客户说的金句,时不时拿出来鼓舞自己的彭秀兵看上去是没有自我的。但是,在实现乡村快递的梦想和改变家乡的希望之上,又让人觉得他身上有着自强不息的精神。片尾的墙上,横幅标语赫然写着:“幸福云南 脱贫致富靠大家!”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活画卷到底应该怎么描绘?告别曾经进城追梦的普遍性生存境遇?影片虽然生硬地拔高了青年农民返乡建设的境界:不能改变世界的分工,那就直接改变世界。即使打着国货品牌和非标准化制造的乡土特色,远山树林的普洱咖啡味道虽然很夸张,但纯净的生活如田园诗一般确实让人生倍感希望。
当然,影片存在的问题也一目了然,对田园的过度想象,未能直面创业风口的现实,改变乡村的重大主题浮于表面,以及单一地将乡土作为慰藉心灵的唯一精神家园。如果影片能更多关注到城镇化建设的历史大背景,考虑到都市精神家园的健康建设等问题,影片肯定还能有更大的提升。于此,影片也还是在青年创业尤其是脱贫故事的讲述上有相当的创新意义。同时,于细微处也将笔触涉及了都市年轻人的精神状态和农村留守儿童的话题。要改变这种代际命运,就要回归到乡村和家庭建设的本质,探索农村问题的生存困境和都市伦理分化中的精神危机。影片对年轻人的鼓舞,对这些问题可以变得更好的每一点关注和建构,都是难能可贵的。
剥开轻喜剧风格的外壳,刨掉那些只能在影片里轻而易举获得的巨大成功等幻梦,实际上影片所承载的内容还是比较沉重的。在诗化农村和唤起乡土情结的理想化主旨之下,将乡村作为唯一可慰藉心灵的精神家园,虽然与一直提倡且数年来高歌猛进的城镇化建设存在悖逆之处。但与众多扶贫题材的影片相比,该片将“脱贫”从“扶贫”的常规叙事上带了出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以有理想、有信念的创业青年为代表,从返乡村民的内源性动力出发,启迪民众自我前进,确实是这部影片较为深刻的社会意义所在。而与同类题材相比,影片在创作上打破常规,为了推动农村作为家园建设的美好前景和发展方向,并为农村轻喜剧更好地服务于农村文化建设献策,也作出了更积极有益的艺术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