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君京 肖杨
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农村发展战略,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乡村振兴;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合理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不仅可以减缓能源紧张局面,减轻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的压力,而且还可以满足农民对电、热、水等的需求,改善农民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城乡协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 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意义
1.1 是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的具体实践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弱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的矛盾相对突出。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资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既可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又可以减少能源消费中的温室效应,保护我们惟一的家园。
1.2 可以增加群众的收入,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实现生活富裕,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农民通过出售农作物秸秆,用于造纸、生产建筑材料等;或是种植能源植物,如种植甘薯用于生产乙醇,形成了产业链,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生活富裕。
1.3 最大限度地利用农村的生物质能源
旬阳是一个农业大(县)市,生物质能资源极其丰富。每年农作物秸秆产量约20万吨,其中的一半可作为能源使用,折合4.3万吨标准煤;树木枝桠和林业废弃物可获得量约25.7万吨,1/3作为能源使用,折合5.7万吨标准煤;畜禽养殖和生活废水也可以用来产生沼气。此外,随着退耕还林面积的扩大,每年可利用的生物质能资源潜力巨大。
1.4 减轻薪柴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目前旬阳农村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居民靠传统的薪柴解决用能问题,约50%左右的农民直接燃烧秸秆和薪柴等生物质能。砍伐薪柴不仅导致部分地区植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直接燃烧还污染室内外环境,影响身体健康。
2.利用可再生能源的途径与对策
应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落实在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的全过程,尽可能地利用可再生能源资源,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统筹城乡发展,缩小收入差距,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国的古代建筑物,无论是楼宇还是一般房屋,在设计和建设中都能考虑并充分利用自然光和气流条件,尽可能利用木材等可再生资源,尽可能使房屋经久耐用,其中体现的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理念,仍然值得我们在乡村振兴建设中借鉴。为此结合旬阳实際,提出以下建议。
2.1 统筹规划,系统设计
生态宜居必须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统筹安排,不能追求千篇一律;不能搞“大拆大建”,不能普遍建“中心村”,更不能实施修宽马路、建大广场等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应将美观和实用结合起来,将专业化和多样化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利用光、热自然资源,建设生态宜居家园。
2.2 减少不可再生的资源能源消耗
首先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再生材料作为建筑材料,或在建筑物中增加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量,例如,增加速生林、竹等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其次是在建设中尽可能利用新型建筑材料,如矿渣等制造的新型建材,坚决抵制大量“吃”耕地的实心黏土砖等材料的生产和使用,使建筑材料消耗不可再生能源最小化。
2.3 加强政策引导,加快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国家应增加乡村振兴建设中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资金投入,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既能满足农民对能源的需求,又不增加农民的负担;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乡村振兴中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以保障农民有能力分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2.4 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发可再生能源
大力推广“四位一体”和“五配套”生物质能利用模式。“四位一体”,就是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将种植业和养殖业结合起来,在全封闭条件下将沼气池、猪禽舍、厕所和日光温室等一体化。实施大棚利用太阳能养猪养鸡、种植蔬菜,以人畜粪便作原料发酵生产沼气用于照明,沼渣作肥料又用于种植,既解决农村的能源供应,改善农民卫生状况和生活环境,又可以减少农作物和蔬菜生长中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改善食品品质,保障食品安全。“五配套”模式,则是旬阳烟区解决用水困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具体实现形式是:建一口沼气池、发展五亩烟、一个规模圈舍、一个蓄水窖和一栋住房,实行种、养、沼三结合,圈下建沼,池上养殖,沼气照明做饭,沼液务烟,窖水冲圈的立体种养和多种经营系统。
2.5 提高乡村振兴中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技术水平
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技术研究和开发,依靠技术进步,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降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经济成本,保证农民以较低的经济成本获得必需的能源。
总之,在乡村振兴中,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利用农业、林业废弃物生产建筑材料,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既可以变废为宝,化害为利,也有利于实施生态宜居建设绿水青山。反之,如果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力度不够,我国的能源资源将难以永续利用,环境质量难以改善,农民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难以提高,企业竞争力难以提升,最终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也难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刘志清,陈思羽 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J]科技信息 2010(26-122-02)
[2]钟汉箕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分析
作者简介:南君京 男 生于1984年3月15日 旬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助理农艺师 一直从事农村新能源建设和农村环境治理技术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