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林业工程建设中,病虫害防治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因此在当前林业科学技术推广中,应重点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工作,实现对森林病虫害的有效防治,提升林业工程建设成效,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1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分析
1.1营林技术
1.1.1科学选苗与检疫
林木资源是否具备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是影响其生长的重要因素,树木生长旺盛,则抵抗力强,病虫害发病率低。基于此,为实现我国对森林病虫害的有效防治,应积极做好科学选苗及检疫工作。首先,选苗时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区域气候、温湿度、土壤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合理选苗,确保苗木具备较强的抗逆性、抗病虫害能力。针对气候干旱的沙地区域,选苗时应优选油松、樟子松等苗木,其具备较强的适应性和抗旱能力。其次,要做好检疫工作,通过检疫的方式筛选出品质优良的树种种植,剔除品种不良、患有病虫害的树种,规避病虫害的发生,提高林木成活率。
1.1.2营造混交林
和混交林相比较而言,单一林有着更高的病虫害发病几率,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毁灭性的危害,所以在森林病虫害防治时,应重视对混交林的营造,科学混搭各类树木种植,构造完整生物链,保持生物多样性,提高森林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进而在降低森林病虫害发病率的同时,降低人工治理病虫害成本。即使发生小规模的病虫害,依靠森林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亦可实现对病虫害的遏制,避免造成更大的影响与损失。在营造混交林时,前期应选择具备旺盛生命力的优良树种种植,然后逐渐加入其它多种树种资源,要合理控制好各类树种资源的比例,最大限度的避免出现树种比例失衡的现象,确保各类树种资源相互依存,为森林内的生物提供多样化生存环境,促进生物繁殖,提升森林病虫害防治效果。
1.1.3设置隔离带
森林一旦爆发病虫害,对于单一树种的危害性更大,尤其是多风的单一树种区域,病虫害传播蔓延速度极快,为尽可能的减缓病虫害的传播速度,要重视对隔离带的设置。要结合林地面积科学设置隔离带距离,将病虫害的发生控制在限定范围内,避免造成的大规模、大面积的传播扩散,减缓森林病虫害传播速度,为后期病虫害处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与帮助。
1.2生物技术
1.2.1生物农药防治
生物农药具备绿色、环保、无污染的优势,能够更好的满足新时期生态林业发展建设要求。因此在实际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应重视对生物农药的应用,在有效防治病虫害的同时,减轻林业生态环境污染。如:在防治银杏大蚕蛾等食叶害虫为主的森林病虫害时,可利用无人机喷施菜颗苏云菌新型生物农药,对人、畜基本没有危害,不会造成环境污染,能够有效控制目标害虫,进而维护森林生态系统平衡。再例如,还可利用无人机喷施阿维菌素、春日霉素等农用抗生素,亦可实现对多种林业害虫的有效防治。
1.2.2生物酶防治
在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生物酶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生物酶中,蛋白酶抑制剂常见的一种酶,能够保持生物体正常代谢,将其外来生物酶的影响。现阶段,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专家学者加深了对生物酶技术的研究,并在生物酶杀虫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利用生物酶技术防治森林病虫害,蛋白酶能够抑制昆虫消化道内的消化酶,降低其消化功能,或者造成消化系统紊乱,影响其氨基酸的合成,阻碍其生长发育,促使其丧失生存能力,最终死亡,减少森林中害虫数量,降低病虫害发病率。
1.2.3鸟类防治
利用鸟类防治森林病虫害,不仅效果理想,而且经济环保无污染,最重要的是效果持久。大自然中,各类生物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关系,鸟类主要以捕食害虫为生,在森林内饲养鸟类,则能够实现对森林病虫害的有效防治,维持林业生态平衡。如:啄木鸟、大山雀、杜鹃等等,均以捕食森林害虫为生,进而减少森林害虫数量,减轻虫害影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由于受到非法捕猎、滥用农药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鸟类数量减少,这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要加大鸟类保护与宣传力度,严格监管非法捕猎等行为,为鸟类生存营造安全的环境,实现对森林病虫害的有效防治,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平衡。
1.3物理技术
1.3.1人工捕杀
针对森林中个体较大且捕捉难度较小的昆虫,如发生大面积、大规模的森林虫害,可依靠周边村民的力量进行人工捕捉防治,人工捕杀时配合生物技术,能够起到良好理想的防治效果。
1.3.2辐射处理
辐射处理指是利用该技术导致雄性害虫不育,然后释放人工饲养的雄虫,促使其和雌虫交配但无法实现对后代的繁殖,进而防治林业病虫害的发生。亦可采用微波处理技术,短时间内小规模升高温度,杀灭害虫,减轻危害。
1.4化学技术
化学技术防治森林病虫害,见效快,效果显著,因而其应用非常广泛。但需要注意的是,化学药剂的使用,如:除草剂、杀线虫剂、杀菌剂、杀螨剂等等,极易造成环境污染现象,破坏森林生态系统平衡,长时间使用会导致产生耐药性,影响后期防治工作的展开。因此在应用化学技术时,要科学合理的选用农药,优选低毒、高效、无残留的药剂,同时要严格控制好用药方法和用药量,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及药物依赖现象。目前,喷药时大多采用热烟雾、喷雾、树干注射等形式,相比较而言,树干注射法具备更长的药效期,并且污染小,效果佳。噴药时,可采用精确施药技术、静电喷雾技术、无人机喷药技术等,避免造成药物浪费,实现精准有效喷药,提升森林病虫害防治效果。
2结语
综上所述,林业病虫害高发背景下,我国林业科学技术中应重点做好对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工作,制定完善的林业科学技术推广措施,明确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有效防治森林病虫害的发生,确保林木资源健康生长,提升林业工程建设成效,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郝英,潘晶,张奎颖.浅析生物防治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种子科技,2020(07):63-64.
[2]汪国明.营林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江西农业,2018(10):86.
作者简介:刘芸芸,1982年9月出生,女,辽宁建平,汉族,本科,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林业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