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素珍 陈聪聪
摘要: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本节课内容为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的第三部分,要求学生正确理解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并学会利用身边的例子举例说明地形地势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关键词:情景教学 地形地势 气候 岳麓山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50-
(PPT展示前置学习数据数据)教师分析,发现学生对“地形雨”的认知较为准确和清晰,便从此出导入:长沙是一座制造快乐的“山水洲城”,大家想一想这四个字分别指的是什么?
旅程一:地形地势与降水
教师在平板上发布下图并让学生完成任务:根据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补充下图气流的运动方向。学生提交后,教师再要求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迎风坡和背风坡气流运动的差异和对降水等带来的影响。
教师在图上板书讲解:暖湿气流遇到高山后,沿山坡爬升,气温降低,其中的水汽凝结,从而成云致雨。在山坡的另一侧气流下沉,所以降水稀少。那么我们就将向着气流的一侧称之为迎风坡,另外一侧则称之为背风坡。
再提问: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的差异会对植被和聚落产生影响。播放提前制作好的安第斯山脉的迎风坡背风坡讲解微课
学生根据微课和教材84页安第斯山脉南段地形图及两张景观图对比两侧山坡的植被、聚落差异(学生平板上传答案,大屏幕展示大数据,教师点评。)
教师总结:迎风坡降水多,植被繁茂,聚落密集。我们也就可以通过山脉的植被和聚落来粗略推测山脉的坡向。
教师利用平板推送岳麓山的植被和聚落情况的相关资料。学生小组讨论展示学习成果,教师进行指导。教师总结:通过分析我们得出了东坡为迎风坡,但是它只是夏季暖湿气流的迎风坡,而冬季冷湿气流的迎风坡则为西(北)坡。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东侧为迎风坡,故也有“紫气东来”一说。
旅程二:地形地势与气温
PPT展示内蒙古高原某座山,师生共同观察描述两侧山坡的植被差异:一侧植被稀疏,一侧植被茂密。稀疏的以荒漠为主,茂密的以草原为主。提问:这种景观通常出现在我国北方气候比较干旱的地区,为什么呢?
学生受前面学习的影响出现“前摄抑制”,极有可能提到迎风坡背风坡。说明知识经验的不足是的学生的这种“顺向迁移”在遇到复杂问题时出现“负迁移”效果,也就是,此时教师在肯定学生的基础上要勇于打破他们固化的思维:同学们想法很不错,但是这座山比岳麓山还矮,植被差异却比岳麓山更要明显,如果不是迎风坡和背风坡导致的水分差异是影响此处植被差异的主导因素那么还会有什么因素影响水分呢?小组讨论分析它是怎样使得山的两侧植被出现差异?
教师强调阴坡阳坡的气温差异是在同一海拔上进行比较,然后照着PPT箭头方向总结:气温低引起蒸发弱,從而地表保留水分多,植被茂密,另一侧则刚好相反。
旅程三:地形地势与气候的垂直变化
教师播放新闻片段:夏季长沙市居民去往岳麓山纳凉。提问:为什么山顶凉快呢?学生大致能够提到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教师应及时修正学生语言:在同一座山上,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学生阅读教材第84页,找到答案: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
教师给出三张岳麓山的景观图:绿叶为主的枫树、红叶为主的枫叶、有针叶林和大量的爬藤和灌木。学生在平板上将正确的图片与山的位置对应起来,让学生验证海拔越高,气温越低的垂直分布。(教师分析数据)
教师引导拓展思维岳麓山上的植被垂直变化并不太明显,原因是岳麓山不高(海拔只有300.8米),所以植被垂直变化不太明显,接下来分析世界最高山脉的植被垂直变化,播放喜马拉雅山脉的垂直变化微课视频,学生活动 刚才我们在微课视频中看到了山上有积雪,其中雪线是常年积雪的下界,雪线所在处的温度是0℃,目前岳麓山的年平均最高气温为29℃,在只考虑气温条件的情况下,岳麓山至少要长高多少米才有可能出现雪线?(4833米)引导学生理解岳麓山手海拔过渡影响看不到永久性积雪。
结束语
学生对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有感受却没有清晰的地理学认知。本节课通过卫星地图制作的微课视频演示安第斯山脉东西两侧降水区别和喜马拉雅山脉的垂直变化,引用论文相关数据验证岳麓山的迎风坡和背风坡对植被的影响,将山水洲城融入本课,引导学生理解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锻炼学生从多个维度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将已有的相关感知觉到的作为课堂学习研究的情境和材料,将复杂的地理知识融入生活,提升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参考文献
[1]黄芳. 巧设教学情境 妙创高中地理有效课堂——以《农业的区位选择》为例[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1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