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音
摘要:在我们的眼中天真烂漫的小学生没有生活的烦恼、也没有工作的压力,就像是天使一般,带给我们欢声笑语。但是他们也同样是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由于缺乏辨明是非、灵活应对的能力,在危险来临之时,总是毫无察觉,因此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显得十分脆弱。为此,本文以“如何培养小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为题,从小学班主任角度出发,对小学生实施生命教育、教育演练、宣传等活动,强化小学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关键词:班主任;小学生;突发事件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50-
小学班主任工作十分繁杂,但是学生安全问题作为头等大事,应该在工作中占据核心位置。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当小学生面临突发时间时,犹如道光火影之间,很可能会出现生命安全。为此小学班主任应该培养学生保护自我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其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从而远离危险,保护自我安全。
一、实施生命教育,培养学生自我安全保护意识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提高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学生在经过生命教育之后,能够深刻地意识到生命的重要性,意识到生命是其成长的必要条件,从而使学生形成自我安全保护意识。作为小学班主任,深知突发事件对学生生命安全的威胁强度,因此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地向学生渗透生命教育,同时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从心里深刻地意识到自我安全保护的重要性,从而使小学生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开展生命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既可以通过班会的方式,向学生们普及生命的科学知识、生命的重要性,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逆境教育、死亡教育等,让学生在遇到突发事件时不要过于消极,能够勇敢地面对危险,找到安全之路。同时,班主任还应该与学生家长进行密切地沟通,为学生的安全建立全方位的保护罩,同时也让家长在带孩子的时候,能够根据生活环境的变化,及时地向学生渗透生命教育,最终培养学生自我安全护意识,更好地实现对突发事件的应对目标。
二、加强教育演练,强化学生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突发事件分类自然灾难、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小学生遇到这些事件的可能性较高,在不可预料的危险面前,一定要具备逃生、保护自我安全的能力,才能够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为此,班主任应该定期为学生讲解某些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并开展教育演练活动,让学生的头脑中、身体都能够谨记自我保护的方法,从而在突发事件中全身而退。此外,班主任也可以与学校进行沟通,开展全校范围内的安全教育演练,让全体学生都能够参与突发事件的应对演练,切实强化全体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例如,在火灾发生的时候,班主任向学生传递火灾中求生的方法,当在学校发生时,教师对学生进行有序疏散,需要根据消防逃生路线尽快撤离现场,切不可自己躲在屋里不出来。但是当自己深处于火海之中时,首先要找到湿毛巾捂住鼻子,防止被烟熏;其次要避开火势,果然迅速逃离火场,有效地寻找逃生的出路;最后,实在跑不开,就趴在原地等待救援,大声呼救。但是在遇到社会安全问题时,比如有人要拐走自己,一定要谨记不与陌生人交谈,同时保持警惕性,向路人大声地呼救。这些策略与方法,班主任都可以在班级内与学生进行情境演练,使学生铭记于心。
三、關注班级建设,加强宣传突发事件应对策略
小学生的记忆时间较短,即使班主任向学生传递生命教育、开展教育演练,只要时间一长,学生便会将所学内容抛之脑后。为了让学生能够时刻谨记,班主任可以在班级建设中,开设突发事件应对主题的黑板报模块,同时还可以在本班的墙壁上悬挂一些逃生的诀窍,让这些方法始终在学生的视线范围内,从而使学生的记忆力不断地衍生,进而谨记应对突发事件的策略。总之,班主任要加强宣传突发事件应对策略,从学习的学习环境入手,通过班级建设,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增强自己的自我保护能力。例如,班主任将班干部进行划分,每人每个星期在黑板报上定期更新应对突发事件的策略内容,且内容不许重复。由此以来,大家每个星期都能够学到不同的突发事件应对策略,而且使自我保护始终存在学生的意识中。不仅做到了班级建设的宣传工作,还能够强化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培养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一定要做到“耳提面命”,让小学生时刻地意识到保护自我安全,并通过教育演练的方式,形成下意识的自我保护,从而在突发事件来临时,能够临危不乱,根据提前演练方式,进行自我保护。最后,希望每一位小学生都能够在未来的生活中健康成长,安全地达到胜利的彼岸。以上是笔者根据自己的班主任管理实践所总结的经验,希望能够为广大同仁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濮春霞.面对突发事件学校如何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干预[J].新智慧,2020(18):110.
[2]杨秉聪.提高小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对策[J].宁夏教育,2015(12):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