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怡 丁宁
摘 要:在“讲好中国故事”策略的推动下,以讲述中国城轨建设为主题的作品《中国城轨》承担着跨文化传播的重要责任。本研究收集Youtube视频网站中《中国城轨》的相关数据,并在外籍友人间展开对比研究,基于SWOT框架探讨此类纪录片实现跨文化传播效果的最优途径。通过分析研究,认为通过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中国文化与国家形象的积极传播,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关键词:《中国城轨》;跨文化传播;SWOT;中国故事;国家形象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1)12-0099-05
《中国城轨》于2019年2月25日在国内播出,Youtube账号“cctv记录”于2月25日同步上线。该纪录片以中国城市轨道的建设与发展为主题,以此为切入点从侧面展现中国城市现代化、智慧化的新面貌与新形象。本研究以《中国城轨》实现跨文化传播的现状为研究方向,根据Youtube视频网站,收集CCTV中国中央电视台官方账号发布的《中国城轨》节目观看量、支持与不支持态度数量、对评论者使用语言、评论者身份、态度进行数据提取;在外籍友人间进行对比研究,为其播放《中国城轨》纪录片,并在播放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中国城轨》的跨文化传播能否推动中国国家形象积极传播。通过上述两种途径获取数据,依照SWOT框架对《中国城轨》实现跨文化传播的现状进行系统分析。
所谓SWOT分析是指,S(Strengths)优势、W(Weaknesses)劣势,O(Opportunities)机会、T(Threats)威胁,即基于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下的传播态势分析。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对《中国城轨》在跨文化传播中所处的情境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中国城轨》这类展现中国面貌的纪录片进行跨文化传播的更优方式。
一、《中国城轨》跨文化传播的优劣势
“《中国城轨》观看前调查问卷”总共回收有效答卷26份,其中,38%为男性,62%为女性。“《中国城轨》观看后调查问卷”共回收23份有效答卷,观看前与观看后问卷最终对比成立23组。此外,Youtube视频网站《中国城轨》总观看量为8.3万次,712支持态度,43不支持态度,获取评论总共98条。可以看到,对于该纪录片,大多数受众并未发表评论和态度,本文根据此次对比研究结果及Youtube数据对《中国城轨》的跨文化传播展开SWOT分析。
(一)《中国城轨》跨文化传播的优势
1.异域受众乐于接受的艺术化传播方式
纪录片作为一种纪实的、探索的艺术,因其以人们生活中的真实片段作为素材,所以不仅呈现着鲜明的现场感,同时也在用世界共通的艺术语言讲述着大众易于理解的故事,这一特点使纪录片更能够拉近异域受众与中国故事的距离,因此,纪录片已然成为各国及各民族隐性宣传各自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最优载体,成为在国际舞台上争夺话语权的工具[1]。
在《中国城轨》纪录片中,创作者在一定程度上将视角聚焦于那些被城轨影响到的人们,通过“讲故事”的方法使观众在“看故事”的过程中,了解到中国城轨建设中创造的极大科技突破与中国城市现代化发展状况,在Youtube视频网站的评论下就有一部分外语评论,观其使用语言及态度可得知这部分外语评论者非华人。可以说,相较于其他宣传方式来说,《中国城轨》借艺术之手冲破国与国、民族与民族间的文化差异,让观众在艺术形式之下自然而然地接受其表达内容。
2.主题紧扣生活,具有接近性
“接近性”主要指地理、心理、利益、年龄及厉害关系等因素与受众的相关度,相关度越高则接近性越高,反之则接近性越低。一般情况下,离观众身边越近、关系越密切的事,就越为他所关注,价值也就越大[2]。
城市轨道的建设无论是在地理位置,还是在与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及生活效率方面都是息息相关的。《中国城轨》以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出行方式为主题,探讨中国城轨的建设发展与城市现代化、科技化、公共设施智慧化之间的关系。纪录片全5集中更是以“开拓 与世界共享”为主题单独展开一集内容,讲述中国城轨建设与世界城轨建设的密切关系,无论是中国观众还是海外受众都有可能会被这一主题吸引。由此可见,将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主题无疑是《中国城轨》的特色与最大吸引力,它将世界人民都在关心的话题——城轨,作为突破文化与地域差异的桥梁,使国内外受众将视角建立在“人”这一层面上,了解着整个世界的发展与变化[3]。
(二)《中国城轨》跨文化传播的劣势
1.受众对于高语境文化缺乏耐心
在跨文化传播中存在“文化折扣”这一概念,即“扎根于一種文化的特定的电视节目、电影或录像,在国内市场很具吸引力,因为国内市场的观众拥有相同的常识和生活方式;但在其他地方其吸引力就会减退,因为那儿的观众很难认同这种风格、价值观、信仰、历史、神话、社会制度、自然环境和行为模式[4]。在《中国城轨》中,除了运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叙说城轨的建设与发展之外,片中对于中国城轨建设历史及城轨建设科学技术的叙述内容占据整部纪录片的1/2及以上,对于异域受众来说,历史因素是不容易被理解的,也是更加消耗其耐心的。其次,整部纪录片的风格过于“正统”,叙事口吻仍旧过于刻板。暂且不提异域受众,就算是有着相同文化背景与一定历史背景认知的国内受众,也很难被此刻板的叙事方式所吸引。
在Youtube视频网站上提取的《中国城轨》数据显示,从第1集到第5集的观看量、评论量,以及态度发表量都呈直线下降趋势。
由此可以了解到,在《中国城轨》上线之初,或许受众由于题材、宣传等相关因素开始观看纪录片,但在观看过程中,其耐心被片中的高语境内容所消耗,而形成“头重脚轻”的数据量。《中国城轨》这部作品虽然通过不同的国际平台传播出去,但在跨文化传播中,受众对于艺术作品里所蕴含的高语境内容及观念的接受程度或许会大打折扣,其传播效果也并不会十分理想。
2.内容表达故事性低
《中国城轨》在内容表达上存在大量的历史因素与科技背景内容,人文故事内容相对较少。前两集更多地以推动“城轨建设”的科技、历史与政治政策这样宏大的概念为视角,较少讲述推动城轨发展的人们的故事,以及城轨建设后对人们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的个案故事。例如,第1集“改变 与时代竞速”,以北京地铁为主题,该集中只有第2~9分钟是由新中国第一代地铁设计师贺长俊讲述在参与地铁修建时的趣事,其余的部分虽也有不同人物出现,但都是重点讲解地铁线路的设计思路及工程进度与政治政策;第2集“穿越 与科技共进”,以重庆、南宁城轨为主题,开篇便是介绍盾构机的运作原理以及地铁中的大数据检测流程与隧道技术,从第12分钟才开始以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为视角,讲述人们对城轨的所观、所想、所感,但却在第18分钟时结束了对百姓生活的刻画,转而继续进行了对科学成果与技术运用的单一内容描述,在第2集中“讲故事”的部分也很少。
第3集“魅力与文化同轨”在讲故事的叙事手法上就优秀了许多。该集开篇以绘画青年吴绍鹏和旅行者小鹏为主人公,通过两人的视角介绍了与他们有关的厦门地铁见闻;接着以身在成都的异乡客——法国人大卫为主人公,讲述了成都地铁与他的生活、家庭之间有趣的故事。该集最后聚焦在中铁一局总工程师梁西军的身上,通过他参与地铁建设的动人故事探讨城轨与文化根脉之间的文化自信问题。可以说,第3集将主题聚焦于文化与城轨间的关系,深入地探讨城轨的建设与发展是如何为一个城市增添魅力,让当地的人们更加喜爱自己所处的城市,同时也在探讨由城轨建设所带来文化交融的各种可能性。从该集的主题来看,以文化为主题确实能够将内容以更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故事化表达,但作为制作方,无论是以文化为主题还是以科技为主题,抑或是以历史为主题,都应该具备优秀的讲故事能力,增添表达内容的活力与吸引力,使其脱离刻板枯燥的外衣。
二、《中国城轨》跨文化传播的机遇与挑战
(一)《中国城轨》跨文化传播的机遇
1.“讲好中国故事”,鼓励文化传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与对外话语体系的建构,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5]。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论述,为中国接下来的国际传播提供了清晰明了的指导路线,更为《中国城轨》这类展现中国大国形象与大国面貌的艺术作品开拓了新的创作思路与发展契机。
为了解《中国城轨》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形象建设中的推动作用,笔者在“《中国城轨》观看前问卷”与“《中国城轨》观看后问卷”中分别设置了调查海外受众对中国经济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中国城市现代化程度认知三个问题,以调查外国受众观看《中国城轨》后,是否会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产生转变。
通过对比观看前后调查问卷的数据可以了解到,在观看《中国城轨》这部作品后,接受调查的受众对于中国的经济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城市现代化程度整体产生了较为积极的认知转变。因此,中国要在国际舞台中传播融通中外的新理念,就更需要《中国城轨》这类纪录片运用艺术化的呈现方式,巧妙地将“中国故事”蕴含其中,如此才能潜移默化地传播“中国智慧”与“中国形象”。
2.互联网技术发展带来传播契机
互联网与新媒体的发展扩大了信息的传播范围,使各种形式的文化作品可以通过更多渠道接触到目标受众。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的数据,2018年全球网民人数超过40亿,移动宽带已经覆盖了全球九成的国家及地区。可见,新媒体传播实现了人群的最大化覆盖,人们获取信息参与讨论的方式越来越简单化,网络技术的发展已将网络传播推向跨文化传播的主角位置,国际传播方式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
在“《中国城轨》观看前问卷”的回收数据中可以看到,有82%的调查者表示平时通过互联网观看纪录片。
《中国城轨》于2019年2月25日在国内播出,Youtube账号“cctv记录”于2月25日同步上线,在通过电视媒体播放的同时,《中国城轨》也在通过国内外的视频网站进行传播,可见其正在利用顺势思维迎合如今的网络时代。
(二)《中国城轨》跨文化传播的挑战
1.娱乐背景之下的强劲冲击力
在娱乐至上的时代背景之下,娱乐元素夺走了受众大部分的注意力,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人们更容易触及到自己想要观看的内容,从抖音的爆火到“抖音式营销”的兴起,反映出短、平、快的内容形式受到极度追捧。在此情况之下,人们对除娱乐外的其他议题变得不感兴趣。在Youtube视频网站上,點开“时下流行”页面,推送视频前10个分别为音乐内容三则、生活视频日记(Vlog)两则、游戏内容一则、篮球内容一则、恶搞内容一则、电影内容一则、美食内容一则。可以看到在“时下流行”页面推送中几乎没有非娱乐内容,而视频的浏览量与评论量是决定视频是否会出现在热度页面的关键因素。
在移动互联网愈加发达的今日,人们对于娱乐内容的关注度无疑对《中国城轨》的跨文化传播带来强劲的冲击力,如何破除娱乐壁垒进行积极有效的跨文化传播是十分值得思考的问题。
2.异域受众对中国形象认知偏差
在跨文化传播中,当外国民众对中国文化没有进行过深入的、实质性的了解时,就很容易对中国及中国的民族文化产生固定的、僵化的、片面的评价,即对中国产生“刻板印象”。据调查,外国民众通常以当地的官方媒体和新媒体,作为了解中国的最主要方式,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在世界各地推广的媒体外国人几乎无人问津,甚至很多人不接触中国媒体的首要原因是“不知道应该看什么中国媒体”和中国媒体“话语表达方式看不明白”。“《中国城轨》观看前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在总样本中仅有8%的外籍人士是通过中国媒体和在中国的见闻了解中国,其余92.31%则全部通过国外媒体获取有关中国的信息。
虽然我国也推出了一系列包括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内的对外传播渠道,但由于长期以来外国人士形成的刻板印象和巨大的文化差异,使我国媒体的对外传播效率并不高。如何突破潜移默化所形成的刻板印象成为《中国城轨》实现跨文化传播效果最大化的坚硬壁垒。
三、中国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启迪
(一)增添多种字幕语言,搭建文化桥梁
《中国城轨》在Youtube视频网站中收获的评论94%为中文,英文评论仅有6%,由此可大致了解到其受众大部分为华人,除此之外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极少的英文评论中高频词汇有“Beautiful”“Love”“China”“English subtitle”等,将其翻译为中文分别是“美丽”“爱”“中国”以及“英文字幕”。由此可见,《中国城轨》在Youtube上的投放是能够引起异域友人的观看并产生积极传播效果的,但单一的中文字幕会造成对该片感兴趣的外国观众在发现英文字幕缺失后停止浏览视频。这就需要创作团队在创作之初及创作过程中都要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传播意识,重视作品字幕语言的重要性,将文化曲解最小化。
(二)运用“低语境”思维,适应海外受众
前文提到《中国城轨》在跨文化传播中出现“文化折扣”现象,对于“文化折扣”我们可以从跨文化传播的“语境”概念作出解释。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提出了“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的概念,历史、文化、民俗传统等背景因素的重合度是决定高低语境成员间沟通与交流方式的关键:高语境文化社会成员拥有较为相同的社会背景,交流中所使用的大部分信息已经储存于系统的语境中,而这一语境早已成为全体成员的共享资源,因此高语境文化社会成员在表达感情上大多羞涩且内敛,擅长用隐晦的方式进行交流;相反,低语境文化社会成员其社会背景较为不同,在交往的过程中,每次都需要介绍详细的背景知识,因此低语境社会成员间的交流需要更直接,更坦率[6]。
与西方国家相比,拥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文化便属于高语境文化,对于中国的高语境表达大多数的西方受众因缺乏背景知识,会难以理解,因此,在跨文化传播中具备一定低语境思维的重要性不容小觑。
(三)擅用故事性叙述,吸引海外受众
纪录片内容的故事语境能使观众忽略不同文化圈的差异性与多样性,并达到超越民族、政党的概念而提升一个国家文化内聚力的效果。同样,故事语境也适用于各个国家与文化间交流有关人类共性的故事,因此自然能促使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相互理解。
在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中,一些“非”意识形态化和“非”政治化的内容与话语更能引起受众的关注。因此,我们应将中国形象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相结合,通过讲述“全人类共同的故事”来提高国家话语权,从而在跨文化传播中产生更为积极和正面的效果[7]。
(四)立足中华民族精神与内涵,传播大国形象
优秀的艺术作品应该建立在全人类的背景下,并超越种族、政党与国家等因素,这正呼应了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性号召,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是使其立足于国际世界的核心。任何的艺术作品一旦脱离了“精神内涵”都将是徒有其表的艺术空壳。因此,纪录片在选题制作之前不妨先深入思考,究竟是什么样的精神内核才能使此选题更具有跨文化传播价值。科学技术与经济成就固然值得赞颂,但促成这些成就的内在原因才是纪录片应去挖掘的深层次故事,摄制者应在纪录片中展现中华民族的优良精神内涵。
四、结 语
在跨文化传播中,《中国城轨》的题材选择无疑是优秀的,它具备“讲故事”的概念。但在内容表达上,《中国城轨》“讲故事”的能力却远远不足以吸引异域受众,过多的植根于历史叙述与专业技术的高语境文化内容,消耗了文化差异下受众的耐心。如何利用低语境视角,避免文化折扣,提高“讲故事”的能力是关乎中国纪录片对外传播效果的重要议题。
一部题材优秀的作品,在跨文化传播中却没有取到应有的效果,观此作品本身,虽具备跨文化传播的意识,但并未将其贯穿作品制作始终。通过对比研究,可以清楚地看到,外国受众在观看《中国城轨》后对中国的国家形象认知产生了积极的转变,这证明了《中国城轨》这部纪录片是具备推动中国国家形象积极传播能力的。但Youtube视频网站上相对较少的观看与评论量却在一定程度上宣告了这部作品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不成功。一方面,对比研究证实了《中国城轨》在改变受众态度上的能力;另一方面,Youtube平台上的反响却十分惨淡。因此,在《中国城轨》这类作品的跨文化传播中,最重要的问题其实是“如何吸引海外受众”。
中国纪录片若要实现跨文化传播,首先应从纪录片本身入手,不仅要具备精良的制作水平,更要把握纪录片内容、情节、叙事方式,将主题紧扣人类关心的命题,运用低语境思维,开拓海外受众,提升“讲故事”的能力。这归根结底是传播思维的转换,不再单纯以本国视角去叙事,而是站在世界的角度去创作;不再只单纯地想要达到宣传的效果,而是要将内容作为一种同等的分享,由此促进中国与世界的相互理解。
参考文献:
[1] 高峰,赵建国.中国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障碍与超越[J].现代传播,2009(3):81-84.
[2] 刘瑞生,王井.“讲好中国故事”的国家叙事范式和语境[J].甘肃社会科学,2019(2):151-159.
[3] 刘海贵.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149.
[4] (澳)考林·霍斯金斯等著.刘丰海,张慧宇译.全球电视和电影产业经济学导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45.
[5]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01).
[6] (美)愛德华·霍尔著.何道宽译.无声的语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76.
[7] 刘瑞生.全球网络舆论场与中国形象“巧”传播[J].理论导报,2017(6):27-29.
[责任编辑:武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