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
“价值交换”是一个我很早前就听过的词。那时常常有励志鸡汤文说,不要把太多精力放在人际关系上,因为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价值交换,所以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在自我提升上。
但我最近才发现,如果只把它当作一句鸡汤来用,那么我们对这个思维模式的理解实在是太过肤浅。
我经常收到很多读者的留言,有的留言让我看了非常想给他解答疑惑,而有的看了心里就很不舒服。于是我开始思考,这个现象背后的本质是什么?于是,我把那些让我不舒服的留言全部看了一遍,发现了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心中只有自己。
那些留言经常用的语言是:“对我有大的帮助”“对我很重要”“我读不进去,能不能为我做个视频”。这些留言的背后,都有一个大大的“我”字。他们的逻辑都是“这件事对我很重要,所以你务必帮我”。可是对你来说很重要的事,跟我有什么关系呢?每个人都倾向于利己,都希望向他人索取更多价值。那么,他人为什么愿意给你提供价值呢?
我曾经加入过很多优秀社群,但是很少主动发言,只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才在群里说几句。明白“价值交换”这个思维模式之后,我惊出一身冷汗——如果人人都像我一样只会索取价值,那么谁来提供价值呢?没有人会愿意单方面提供价值,除非你也同样提供价值给别人。现在我只要有空,就会在群里踊跃发言,帮了很多人;有的群友为了表达感激,也给我提供了很多有用的帮助。我们必须要给别人提供价值,别人才可能给我们提供价值——这就是价值交换。
你可能会想,万一我给这个人提供了价值,这个人不给我提供价值怎么办呢?这就涉及一个心理学理论,叫作“互惠原理”。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大部分人在心理上都有一种不愿意亏欠别人的感情倾向。我们一旦受惠于人,就会有一种亏欠对方的压力。如果能够及时回报,则会从这种心理重压下得到解放。因此,不用太担心别人不给你回馈。
价值互换的法则几乎无处不在,养成价值互换的思维,你的路才会越走越远。不过,光有价值交换的思维还不够,你还要做一个主动给予的人。
举一个讓我印象深刻的例子。有一次,我在文章里写到希望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穿衣搭配。文章下面大多数留言都是问我如何学习搭配,只有一条留言异常醒目——他分享给我一个男生如何穿衣搭配的14节视频课程。对,他在主动向我提供价值。
但如果你是一个普通人,不能给别人提供太多有用的帮助怎么办?这里也有几点建议。
第一,加入优秀社群,多输出,多服务。比如,在一个学习社群里,每次老师讲完课都有一位小伙伴主动把语音合成在一起,甚至还有小伙伴主动把语音转成文档发给大家。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做法:优秀的圈子本就难得,在这里建立你的人脉,是最划算的提升人脉的方式。
第二,提供财富价值。比如,给作者的文章打赏,去报某个优秀博主的课程……很多人会说,这种行为就不纯粹了,难道人与人之间就不能不谈钱吗?可以呀,你能提供其他价值也可以,问题是你能给对方提供对等的价值吗?不要觉得这很俗,财富价值是最实在的价值,没有人会拒绝。
如果你既无法输出价值,又不想支付金钱,还有一个技巧非常管用。很多牛人到了一定层次已经不缺钱了,这时有一件事他们非常在意,就是自我实现。如果你能给牛人提供这个价值,他也会欣然帮助你。
怎么做呢?千万不要摆出一副“你就应该帮助我”的架势。谦卑一点,夸奖一下对方,然后表达自己的疑惑,这种求教的姿态其实人人都很受用。在我的文章留言里,很多读者就是这样做的。他们首先肯定了这篇文章的价值,然后告诉我这篇文章对他有哪些启发,最后提出自己的一些困惑,含蓄地索取价值。我就会“自我膨胀”,毫无保留地分享我所知道的一切。
著名商业咨询顾问刘润说得好:“顶尖高手都是利他主义者,他们总是想方设法地给,而不是想方设法地拿。”愿你好好思考这一点。
//摘自思维有了模型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