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美好很多,不想擦肩而过

2021-01-03 07:18豌豆
青年文摘(彩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多动症医生儿子

豌豆

在收到那封联名抗议信时,我对人生产生了深深的绝望。信中罗列的每一条“罪状”,都在指控我养了一个多么“恶劣”的孩子。

“上课坐不住,小动作特别多,还要干扰邻座同学学习。”

“爱说话,总是打断老师和同学,甚至把口水吐到同学脸上。”

“脾气差、容易激动,与同学一起做游戏时,不光破坏游戏规则,还会动手打人。”

这封抗议信由儿子班级里20多名学生家长联名书写,诉求只有一个——这个班级再也容不下我儿子的一张课桌,希望我们可以主动向学校申请退学。自从儿子上小学以来,我在家长群里就陆续收到过其他家长的投诉,本以为这只是调皮的儿子还没有适应小学的学习节奏、尚未培养出遵守纪律的观念所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儿子的表现不但没有长进,反而变得愈发不着调起来。

儿子的班主任在全程围观了这出“抗议”闹剧后主动打电话过来,无奈又真诚地说:“我夹在中间也很为难,之前也跟你提过,你儿子可能患有多动症,我还是建议你带他去医院看看。”

作为一个不愿意相信自己儿子“有病”的妈妈,如果不是受到这封联名抗议信的冲击,可能依旧无法下定决心带孩子去检查。但该面对的问题迟早要面对,我带着儿子来到了当地治疗心理行为疾病最好的省级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做了一次非常详细的测试。

我担心的结果还是出现了——儿子被确诊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多动症。虽然早就做好了儿子可能患病的思想准备,但当厄运真正降临的时候,依旧觉得是生命无法承受之重。医生说儿子年龄尚小,不着急吃药,可以先进行行为治疗。我们所就诊的医院设有专门的家长培训课程,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ADHD,学习正确地管理孩子ADHD行为的方法。

绝望、无助、沮丧……确诊后的日子里,每当负面情绪如潮水般倾泻涌来时,我告诫自己,即便再痛苦,也要为了孩子支棱起来。我定期参加培训课程,将学到的方法付诸实践,为发生在儿子身上的每一点点改变而高兴。

然而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难度的增加,加之孩子爸爸调到外地工作,我也有个项目经常出差,儿子在医生行为矫正帮助下建立的进步出现了倒退,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一年级时,儿子的学习成绩还在班级的中游水平,三年级时,他的成绩已经是班级倒数。上课总是心不在焉、东张西望,回答老师提问时经常答非所问,别人半小时能完成的家庭作业,他居然需要三四个小时。除此之外,他和同学之间的矛盾更加激化,渐渐被周围同学孤立。在家里的情绪问题也越来越频繁。

面对这种状况,医生建议在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上药物治疗。医生说,对大部分ADHD患者来说,服药的效果比较明显。一开始我对药物治疗抱有排斥心理,主要担心药物的副作用,听说吃药会引起孩子食欲下降。但是考虑到ADHD显然已经严重影响了儿子的日常生活和在校表现,不吃药试试的话,又怎么会知道吃药对他来说究竟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呢?

在医生的指导下,儿子接受心理辅导的同时开始吃药治疗,一段时间之后,他整个人都变得沉静和专注了很多。因为注意力变得集中了,儿子在上课时不再像以前那样神游四方,老师讲课的内容他渐渐能听进去也能听得懂了。老师把他的进步看在眼里,告诉我他现在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学习开始“上道”了。除了课堂学习,跟同学一起进行课外活动时,他开始懂得遵循规则和秩序,理解如何与他人合作沟通,不再像以往那样莽莽撞撞。他近来最高兴的一件事,是他们班在低年级足球班级联赛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而他是班级足球队的一员。

回首来时路,我發现儿子的治疗之旅,也是我的成长之旅。我曾跟很多孩子家长一样陷入这样一个恶性循环:因为孩子的病,自己常处在崩溃边缘;打骂完孩子,就会感到后悔;发现打骂根本没用,又觉得非常无力;下次孩子犯错,还是继续打骂……

可事实证明,焦虑和暴力,对解决问题根本于事无补。

想解决孩子的问题,首先要解决自己的问题。收拾好自己的情绪,学会接纳他、认同他、尊重他,他未来的路还有很长很长,世间的美好还有很多很多,鼓励他、发掘他、引导他,不要让他与那些美好擦肩而过。

(本刊原创稿,感谢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保科主任汪鸿医生对本文的支持)

猜你喜欢
多动症医生儿子
最美医生
打儿子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多动症不一定是坏事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房子犯了多动症
换医生
与多动症儿子一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