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预算管理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2021-01-03 10:53:05黄燕华
全国流通经济 2021年22期
关键词: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管理工作

黄燕华

(广州天源迪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623)

企业预算管理工作是资金管理和全面管理的重要手段,企业要重视预算管理,结合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对现阶段企业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进行改进,构建起完善的预算管理工作体系,提高预算管理的工作效率。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工作有效性,逐步推进企业内部更加规范、有序的展开各项工作,强化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效率,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拓展更广阔的空间。

一、企业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预算管理在一个企业中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关键,企业预算管理要打破按部就班的局限性限制,创新财务思维,推进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改变被动的财务预算困境问题,积极地探索企业财务预算的优化对策。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的基础上进行预算管理工作,结合企业的战略目标,利用预算管理的机制作用,发挥出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企业内部的资源得到有效的分配和充分的利用,不管是财务资源还是非财务资源,都可以在预算管理工作中协调运用,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更高效,向着企业的发展目标不断探索、企业某一时期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计划,通过预算管理反映出来,实现企业的利润目标,在销售预测的工作基础之上,对现金收支成本和生产等情况进行预测分析,保证财务报表编制的准确性、科学性,将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反映出来。预算管理以市场为中心,与市场相互对接,并且与企业内部各项运营活动相对接,贯穿到企业内部的各个环节中,保证企业预算管理工作落实到实际,发挥其积极意义,推动企业的经营和更进一步发展,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率,还能够控制企业可能面临的经营和发展风险,提高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1]。

1.提高企业资金使用率

预算管理是依据企业各个环节的活动为基础进行的,其本质是通过预算资金,在资金管理的手段下,进行资金管控活动,将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管理目标。这一过程中,企业详细分析企业内部各部门的运行情况,科学、合理的安排和分配企业资金,跟进资金使用的效果,更进一步的明确资金是否按照计划、充分发挥出了资金的应用价值,能否满足预算的需求。由此可见,预算管理可以辅助企业的管理层人员更好地管理资金,将资金价值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强化资金使用率,为企业的发展强化实力[2]。

2.降低企业风险

企业的现代化建设与发展中,为了实现稳定、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要依靠预算管理工作,因为预算管理工作需要详细规划和安排企业各个环节的工作,严格的按照预算编制,执行各项工作内容,促进企业在规划中稳定的发展和运行。通过预算管理工作,及时发现企业运行中可能面临的风险问题,并且分析风险,及时解决风险,维护企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在预算管理工作中,企业的运行风险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降低了企业发展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发生概率,维护企业的稳定运转,是现代化企业运行和管理中必不可少的内容[3]。

3.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企业在资源配置方面的水平和效率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收益和综合效益,通过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施和落实,企业资源配置的效率可以得到逐步提升,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使企业能够强化自身的竞争力,占据市场的主导位置,实施预算管理工作时,将各种资源统筹规划在一起合理分配,在资源配置方面更加合理、有效、详细地做好资源的分类工作。根据企业各部门的实际运行情况,立足于实际进行资源的分配和安排,并采取动态化的调整方式,合理调控资源配置的情况,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更进一步的强化企业的发展竞争力,推动企业更长久的建设与发展[4]。

二、企业预算管理的困境问题

1.财务预算意识不足

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实际执行中,目前仍旧存在一些困境问题有待突破,企业在意识层面缺少对财务预算工作的重视,财务预算意识薄弱,墨守成规,思维惰性难以应对预算变化,执行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忽视了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执行力度不足,形成了错误的认知,将预算工作作为财务部门的任务,其他部门参与性不足,导致财务的预算管理工作难以落实和贯穿到企业运行和管理的全过程当中。落实和执行预算管理工作存在诸多问题,整体的预算管理工作效率不足,财务预算管理人员忽视了预算管理所带来的积极作用,缺少正确认知,过度重视财务管理而忽视了财务预算,导致财务管理工作中针对财务风险中潜在的因素,难以及时的预测和识别,当出现突发事件时应急能力不足,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有限,预算管理工作难以灵活、妥善的展开。企业财务内部存在着预算管理积极性不足的问题,这通常是由于企业财务内部人员组织架构的设置不科学、不合理导致的,使得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着无形的隐患问题,难以将预算管理的工作目标落实到位。企业在设定财务预算管理的工作目标时,忽视了企业的实际情况,对预算管理目标设置的重要性关注不足,导致目标和实际的执行效果之间存在巨大的偏差问题,对于企业财务内部整体的管理效率产生了负面影响与干扰,企业的经济活动和发展受到了制约作用,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价值和作用难以从根本上充分发挥出来[5]。

2.预算管理体系不完善

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面临着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建设不健全的这一困境问题,忽视了预算管理工作,要制定起合理的标准,并且在财务预算的制度内容中落实。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流于形式表面,难以发挥出约束和规范的作用以及对相关人员的行为形成的积极影响,财务预算管理的难度大,面临着重重阻碍。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在开展中,对预算管理的流程和标准定位准确性不足,财务预算结果的真实性和精准性得不到有力的保障,参与到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中的人员专业能力出现了参差不齐的情况,对于财务预算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没有从根本上重视预算管理工作,参与财务预算管理活动不积极,对于预算管理工作的实际执行效果产生了负面影响,限制了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企业在构建财务预算管理体系方面,仍旧存在诸多的不足问题,预算管理体系的建设不完善,在调查、反馈方面效果不明显,导致企业的预算管理体系的系统性和功能性均存在不足,难以发挥出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模糊了预算管理体系的功能,导致财务编制、评估、考核等各个环节工作效率均受到了负面影响。预算管理体系不完善,难以将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主导作用发挥出来,限制了企业对预算管理工作的创新[6]。

3.预算管理执行滞后

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中,监管力、执行力均有待强化,面临着这一困境,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成效不理想,特别是在后期监管工作中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导致最终的财务预算结果不准确,形成了预算偏差。另外企业受到了内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及外部市场竞争环境不断变化的影响,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也随之发生改变,预算管理工作需要考虑到其内部的实际情况,立足于实际,分析市场的发展规律,构建起完善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保证预算管理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才能够真正发挥出预算管理的积极作用,根据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销售等生产活动的实际情况,对预算管理的内容进行动态化的调整。但是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在执行方面存在滞后问题,忽视了企业的实际现状和市场发展形势,财务预算管理的内容缺少动态化的调整,评估工作落实不到位,导致了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成效不理想,限制了企业更好的发展,降低了同行业当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水平[7]。

三、企业预算管理的优化对策

1.树立预算管理意识

预算管理视角下,企业要突破预算管理工作目前面临的困境问题,必须要树立起财务预算管理的意识,加大对预算管理工作的关注力,强化工作有效性,发挥预算管理的积极作用。在财务预算结果的基础之上,制定企业的长期战略发展目标,保证企业的战略目标科学、合理,发挥出战略目标的指导和引导作用,使企业能够在生产、经营等各项活动中,向着战略目标不断探索与发展。落实责任制,对财务部门中不同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范围进行详细的划分,推进职能管理向着精细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的内容,真正将个人职责体现出来,督促人员强化自身的责任观念,督促每一名工作人员都能够积极加入到对工作的创新和优化中来,建立起责任追究机制,在考核体系中纳入预算管理的成效、个人的工作业绩、工作态度等相关指标,督促财务工作人员强化预算管理的意识[8]。将奖惩机制落到实际,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采取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方式,对于表现优异的预算管理人员进行鼓励,当出现违反财务管理规定的行为时,针对相关人员要采取批评教育等方式,使每一名工作人员都能够树立起财务预算管理的意识,调动起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参与到落实和执行预算管理的制度中来,夯实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建设基础。将预算编制的作用发挥出来,结合预算执行结果,对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人员进行评价,将预算执行的结果和薪酬相互挂钩,调动起预算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积极参与到预算管理工作中来,创建起良好的预算管理环境,全方位保证将预算管理工作执行到位,促进预算编制准确性和综合效率的提高[9]。

2.建立预算管理体系

企业要突破预算管理目前的困境,建立起健全完善的预算管理新体系,制定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战略目标,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为原则,立足于企业的实际现状,强调系统化、规范化的财务预算管理指导作用,将财务工作中预算管理体系搭建的框架理清,明确具体的预算管理目标,考虑到会对财务预算工作开展产生影响的各项因素,致力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企业生产中的各项要素进行划分,合理配置企业内部资源,提高资源分配的合理性和利用率。对预算报表进行全方位分析,发挥出财务预算报表的驱动作用,使企业搭建起更加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组织架构的建设是保证财务预算管理工作顺利展开的前提,因此有必要结合企业的发展需求,对企业内部组织架构进行调整,优化财务内控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制定规范标准的业务流程,对于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要求要进行明确,并将各项工作规范落到实际。关注市场大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等各项活动进行调整和优化,及时改变预算内容,切实提高预算管理工作水平。不同的部门人员之间要相互协调配合,借助预算管理信息化平台,将有关财务预算的数据信息整合在一起,保证完整、准确的财务信息,共享信息资源,利用财务信息的跟踪反馈机制,将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建设完善,发挥出其有效的作用,将预算管理工作目标落实[10]。

3.强化预算管理执行力

对于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的研究和实践要加强监督执行力,制定完善的监督执行机制,切实督促企业不断的提高预算管理工作水平。企业在建立监督执行机制时,要将全面落实预算管理作为出发点,对于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全方位的重点监督,管控预算管理工作实施情况,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等各个环节,保证财务预算工作有效地落实到企业经营和发展的各环节当中。审核和校验财务预算报表时,尤其要发挥出财务部门监督把控重要性,采取有效的监督和管控措施,避免企业财务部门出现对预算执行方案进行随意修改的现象和问题,保证完整、真实的财务预算内容。加强对预算管理工作落实的监督,在完善的监督执行机制作用下,指导企业各项活动更顺利、更高效的开展,避免发生财务预算误差和偏差问题,财务部门要担负起一定的责任和使命,在评估反馈工作中,要积极地做好信息收集,保证评估工作的准确性和反馈的及时性,在财务报表的审计环节加大投入力度,预测和分析企业的财务风险,并采取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通过落实预算管理工作,控制企业财务风险问题的发生和发展。在监督和执行下切实提高企业财务管理预算管理工作的水平,构建起信用管理体系,在信用管理机制的作用下,对企业资金的动向进行密切动态化的关注,在企业资金管理中,对于应收账款管理工作要强调规范性和及时性,真正发挥出应收账款管理工作的积极作用,督促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目标能够有效落实。站在企业的长期发展视角,将预算监督执行机制的作用发挥出来,由专门的人员进行预算管理的监督和执行,将监督执行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划分开来,保证预算管理体系达到理想中的执行目标,提高执行效果和预算管理的工作效率,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和未来的发展夯实基础,更好的执行预算管理工作[11]。

四、结论

综上所述,预算管理工作对于现代化企业的发展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是提高企业发展效率、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的关键。企业在预算管理工作方面要从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作为重要的切入点,保证精准地进行预算编制,强调规范的落实预算执行和控制工作,有针对性的改进企业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突破困境,在预算管理工作中夯实企业的发展基础,推动企业的发展迈向更高的台阶。

猜你喜欢
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管理工作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活力(2021年4期)2021-07-28 05:35:18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大型公司财务预算与控制措施探讨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医药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38
加强中职学校财务预算管理的探讨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