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金融机构农业贷款风险管理措施

2021-01-03 09:33孙任萍
全国流通经济 2021年6期
关键词:经营者金融机构农户

孙任萍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黑河分行,黑龙江 黑河 164300)

新时代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精准扶贫战略成果的巩固、新型农业集体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投入到农业、农村的资金,除了农户与各家农业企业自筹的资金外,最主要的来源就是金融机构所发放的贷款,农业贷款是支持农业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必不可缺的一项要素。客观而言,相之于其他行业,金融机构发放到农业领域的贷款总量相对较小,造成这种现象的内在原因有多种,如农业发展不均衡、部分农村地区交通不便利、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相对较少、与农业产业经营利润整体较低等,其中另外一项原因就是太多意外因素导致了农业产业收益充满了不确定性,从而增加了农业贷款的发放风险,这就需要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认真分析农业经营中对资金需求所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制定出系统的风险防控与管理措施,免除金融机构的后顾之忧,让更多的贷款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到农业、农村,促进农业发展实现第二次飞跃。

一、金融机构发放农业贷款过程中风险分析

风险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投入到农业产业的金融贷款,在申请、审批、发放与归还过程中都蕴含着大量风险,这些风险有不同的类型,根据程度的轻重就可以采用不同的预防策略。

1.常见风险类型

我国金融机构在审核与发放贷款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信贷政策,遵守商业银行的各项管理规则,而且在发放之前严格做好风险测评工作,尤其是投放到农业产业的贷款,更是慎之又慎,不断提升风险防控意识,制定出详细的风险预防与排除措施。不同于其他行业,农业产业在申请贷款时,一直存在较高的风险信用等级,这些风险也是影响农业贷款资金正常发放的客观因素。根据世界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制定的等级标准,农业风险一般分为这几种:因为气候、恶劣天气、传染性疾病与病虫害导致的产量下降所形成的生产性风险,由于市场供求变化所带来的价格变动而形成的市场风险,由于贷款到期后能否具备偿还能力或者是经营状况出现问题而形成的财务风险,由于客观原因导致经验不善而无法继续经营或计划转向另一项产业所形成的经营风险,由于行业发展政策、农业农村环保工作需求对农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而带来的法律与政策风险,等等。这些不同的风险类型就需要进行分类管理,制定出不同的风险防控措施,加强风险管理,为农业贷款的正常发放做好铺垫。

2.各种风险分析

从上述的风险类型可以看出来,这五种类型的风险中,并不是所有的风险都跟农业贷款的申请与发放直接相关,其中,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也蕴含在其他行业之中,金融机构在对其他行业发放贷款时也常常考虑到这两种风险,故此,这两种风险称之为一般风险。与农业生产、农业发展行业息息相关的风险因素,如市场风险、生产风险,会直接影响了农业贷款的审核与发放,是产生农业贷款风险最直接的因素,所以可以称之为特定风险,比如,极端天气、气候变化或者是突发的不可抗力因素,都会给农业生产带来毁灭性打击,更有甚者导致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故此,这种风险因素就需要重点关注。至于法律与政策风险,这种类型的风险不会太突然,所产生的后果一般不会太严重,只要农业产业经营者、农户与金融机构多多关注政策、法规变化、各种发展政策导向,甚至会趋利避害,变损失为收益,故此,这种风险往往是可以带来利好结果的因素。只有采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对这些风险因素进行认真分析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得出有效风险防控与管理措施,达到满意的效果。

对于一般风险,采用常用的风险防控措施就行,因为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在向农户、农业经营者发放小额惠农贷款时,会遭遇到同其他行业小微企业发放小额信贷时相似的信贷风险。从以往的操作经历来看,我国广大农户、农业经营者都没有通过正规途径进行登记注册,广大农户、小规模的农业经营者对以往交易的账簿没有保管意识,监管机构也无法审查必要的信用资料,也无法上传完整的财务信息资料,这也影响了征信系统建设。一些农业经营者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不会雇佣太多的劳动力,往往使用家庭成员,一些农产品的经营活动与家庭日常生活也混在一起,很难对家庭财产与农场资产进行清晰界定,这就反映出一些农场经营者缺乏必要的金融财务意识,很容易产生信贷风险;同时,绝大多数农户、小型农业经营者缺乏必要的金融贷款抵押物,在申请贷款时也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些因素都增加了农户与农业生产经营者的贷款审批困难,金融机构也很难甄别出各位贷款申请者的真实信用等级,造成了信息不对称的情况,金融机构在审批与发放贷款时慎之又慎,往往贷款发放后也难以进行有效监管,故此一些金融机构在面对一般风险时,会采取谨慎的防控政策,降低了资金发放意愿。

对于特定风险,就需要采取特定防控策略,特定风险一般指的是生产风险与经营风险,这两种风险也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也有别于其他行业的风险。不同于其他行业与产业,我国农业生产领域中、农产品种植与成长过程中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了,因而蕴含了大量生产风险,比如,天气、气候、病虫害、传染性病毒以及其他外部自然因素等,农户、农产品经营者几乎难以确定自己的年终产量与最终收益额,同时,对于那些从事单一农作物种植的农户而言,如果他们种植的农作物对天气类的自然因素过于依赖,或者是投入过大,对于收获时机有严格要求,那么就意味着所蕴含的风险较大,而且风险发生的概率也会更大。还有一些因素也会导致农业生产风险的发生,农业生产、农作物种植、农场经营也得依赖于农业科技,也离不开农业种植经验的推广与指导,一些农户由于刚刚尝试种植新的农作物品种,为了单纯追求产量,往往做出了一些不太科学的种植策略,或者是增加高风险投入,但是,农作物种植、培育、收割具有一定的规律,尤其是一些产粮较高的农作物的种植,更是离不开农业科技的指导,如如何科学选中、培育土壤、选择种植时机、科学施肥、防治病虫害、机械收割等,一旦操作不慎,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差错,就会导致减产,甚至是颗粒无收,这就无形之中加大了生产风险。除了生产风险外,农业生产、农产品经营还蕴含着一定的经营风险,在市场环境中,农业生产、农产品经营受市场风险因素的影响更为明显,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供需变化较为明显,除了基本的农产品外,其他农副产品的销售价格波动较为剧烈,原材料的价格也会发生波动,农户与农业经营者很难对预期收益作出准确判断,比如大蒜、生姜、大葱的价格,就发生了过山车式的波动,农户与经营者在作出生产决策时往往显得信心不足,而且由于信息交流不通畅的原因,农户与农产品经营者也很难获取同类农作物的年度种植数量与产量,种植过程就充满了盲目性,往往产量增加了,获得了丰收,但是售价却大为降低,预期收益就会大为降低,损害了农户与经营者的利益。

经营风险中,除了国内因素所导致的风险外,随着我国农业市场同国际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一带一路”经济带的持续推进,以及经济全球化市场环境的影响,我国农产品往往受到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尤其受到国际市场产品供需变动的影响。不同于国内竞争,国内供求关系的变动还可以利用宏观调控来缓解对农户的冲击,但是国际市场过于宽广、涉及的用户数量更多,产品供需关系的变动就会带来更加剧烈的市场波动,会对农产品的终端种植与经营者带来剧烈冲击,加之国际农产品垄断行为的存在,一些大型公司为了垄断某种农产品的价格,就会通过一定的手段来大量收取这种产品,不明真相的农户与经营者就会盲目跟进,一旦产品价格被抬升后,大公司大用户突然降价,就会扰乱农产品市场,损坏中小农户与经营者的利益,增加了国际市场经营风险,

根据对一般风险与特定风险的分析来看,其实同其他行业一样,农业贷款的风险不会低于其他行业,虽然有少量农户由于客观原因,尤其是不可抗力因素,出现了违约,当时并没有出现恶意不偿还贷款的行为,一般出现的违约行为,基本上都是由于经营失误、自然不可抗力因素、暂时周转困难等原因,故此,这些风险因素都是可以控制的,只要金融机构制定出有效的防控措施,就会防患于未然,主要面向特定风险,即经营风险与生产风险,同时预防一般风险,满足农户与农业经营者的资金需求。至于那些因为个人品质问题而出现了恶意不偿还行为,给金融机构造成了违约风险,这就需要金融机构推广征信体系建设,鼓励农户、农业经营者重视个人征信情况,杜绝恶意行为的发生。

二、金融机构农业贷款风险管理常用办法分析

经过多年的探索,尤其是对各种风险因素的分析与归纳,我国各家金融机构原则上都建立了针对农业贷款发放的风险管理办法。这些常用的办法包括:要求相关专家、学者,或者是借助于相关软件,对特定农户与农业经营者的偿债能力进行科学分析,建立起数据库,随时查询他们的信用资料信息,加大对他们的监控力度;推广质押物制度,鼓励借款人事先准备好具有利用价值的抵押物质,一旦发生违约行为,金融机构可以获取抵押物的所有权,来挽回相应的损失;最为重要的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建立起风险准备基金,让风险准备金制度成为金融机构加强贷款风险控制最牢固的防线。但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这些常用的风险管理办法也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环节。

1.偿债能力在科学分析时专业程度不足

不同于其他产业,对农户、农业产业经营者在进行偿债能力分析时,需要分析人具备详实的农业专业知识,金融机构往往聘请金融、会计、财经专业的专业人士、学者与专家,但往往忽视了聘请农业技术专家进行专业指导,这就使得在分析偿债能力时专业程度不足,因为偿债能力与农作物的种植方式、市场供需状况、农产品价格情况息息相关,在进行偿债能力分析时,工作人员必须结合这些信息来进行客观分析,从而得出准确的结论,然后建立起数据库。但是,这种模型化操作又显得过于理论化,侧重于技术指标的应用,农户、农业经营者的情况过于复杂,农作物的品种也过于繁多,这种过于理论化、标准化、科学化的测评方法,对大中型农业经营者比较适用,对于小微农户并不适合。

2.金融机构认可的抵押物品种有限

在申请贷款时,我国金融机构往往需要申请方拿出可供抵押、具有抵押价值的抵押物,对于农户与农业经营者来说,可以用作抵押物的、并且可以评定价值的,只有不动产,故此,金融机构往往只认可不动产来作为抵押物,但是,农村的不动产价值较低,加之一些愿意,农村房屋在交易时也存在较大困难,故此,一些农户依然难以拿出可供抵押的抵押物,因而难以获取贷款,这就需要要金融机构适当扩大抵押物的认定范围,让农户拥有的别的物品也可以作为抵押物,来顺利获取贷款。

3.风险准备金制度并不能完全化解信贷风险

实际中,风险准备金制度是把农户与农业经营者的还款压力让渡给了金融机构,这些贷款一旦形成了不良贷款,就需要金融机构花大力气进行解决,动用更多的人力物力来进行追偿,必要时不得不借助于法律手段来进行解决,但这也增加了追偿成本,往往这种不良贷款的数量越多,金融机构所付出的代价更高,更金融机构的正常经营活动带来较大压力。

三、金融机构农业贷款风险管理具体实施过程中的

管理措施

1.加强一般风险管理

一是转变意识,强调做农村金融而非仅仅做农村信贷。目前我国的金融资源主要集中于城市,农村金融机构的分支网点较少,导致部分农村地区出现了金融服务的空白,仅存的部分分支网点也仅提供简单的存款、汇兑等基础性服务,这直接导致金融机构对农民的信息把握不全、缺少关键数据,与农民客户之间缺少互动、缺少黏性,是造成商业银行与小农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重要原因。因此,有必要在农村地区开展更多层次、更多领域、更多类型的金融业务,例如:结算、汇兑、信托、租赁、投资理财、信用卡、金融咨询、保险基金等,充分运用起农户的闲散资金,同时能建立起点多、面广、消息灵通的优势。二是针对农村信贷中缺少抵押物的问题,可以在农村地区建立起连带责任组机制。要求有贷款需求的农户组成非正式的小团体,每个团体10人~15人,为单个的农户贷款提供担保,帮助商业银行进行借款人的筛选与评估,同时帮助商业银行监督借款人按时还款。三是把金融服务嵌入到农业供应链中。商业银行通过将贷款与农产品的销售挂钩来提供额度合适、流向可控的资金,同时能够摸准农民、中介机构、买方之间关联交易,显著改善信息不对称、预防借款人道德风险等问题,降低信贷风险。四是商业银行要建立起高效、标准化、有组织、有程序的小农贷款管理制度。由于小农贷款金额通常较低,同时借款人较为分散,每笔贷款的情况又各不相同,这对金融机构的贷款管理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只有创建合适的小农贷款管理机制,才能将管理成本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否则即使没有贷款不良情况的发生,银行的利润水平也有可能受到负面影响。

2.强化特定风险管理

针对农业贷款的特定风险,金融机构可以依据风险水平、关联度、风险发生概率、损失的大小来建立起风险管理机制针对洪水、海啸、大范围干旱等系统性风险,这些风险很难单纯通过市场机制来防控,原则上需要政府机构出面,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来化解这种金融风险,或者是制定出完善的风险防控机制,从而避免金融机构的损失。具体而言,政府机构可以制定出三层风险管理机制:第一层风险,推广建设基层互助社来防范与化解有分散农户经营所产生的风险;第二层风险,可以使用风险分担或风险转移策略,让农业贷款得以合理分摊,减轻金融机构和农户、农业经营者的压力;第三层风险,这种风险等级一般都较高,需要政府机构或第三方平台来共同防控,彻底免除金融机构的后顾之忧。但是,从源头上来说,金融机构农业贷款风险的防控,还需要金融机构与农户、农业经营者共同努力,金融机构严格遵循各项金融政策、严格按照风险防控工作条例的要求来开展贷款服务,农户与农业经营者也应加强征信体系建设,提升信用等级,遵纪守法,严格履行贷款还款义务,确保农业贷款服务的有序进行。

四、结语

面对农业贷款的特定风险,金融机构应当制定通过压实农户自身吸收第一层风险、通过联合保险转移区域性风险、通过政府缓释系统性风险等一系列风险应对方案,在大力推广农村普惠金融业务的同时,确保金融机构自身的资金安全,促进农村金融健康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经营者金融机构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经营者》征稿启事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经营者集中申报若干问题探析
一季度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
农户如何称取和配制小用量固体农药
计算营业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