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杨婷
(晋城大医院 ,山西 晋城 048006)
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医院为更好地解决科室效率较低、医疗成本过高等问题,通过不断优化全成本核算体系,为医院科室健康发展探索全新的途径。因此,加强内部各科室的成本核算与控制,拓宽成本管理的空间,对提升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础设施是医院科室全成本核算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在现行的经济情况下,后勤服务管理存在缺陷、医院工作人员成本核算意识薄弱、信息化建设存在漏洞等均会影响全成本核算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后勤服务管理不到位会影响医院水、电、气等资源的耗用量,工作人员未充分认识全成本核算体系运行的重要性,不仅无法发挥出信息系统的功能与作用,还会影响成本管理的水平与质量,进而影响全成本核算方法以及优化措施的落实,不利于医院科室的健康发展。
一方面,核算制度不完善。核算制度的建立健全与医院工作人员核算意识的加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许多医院科室将成本核算制度建设拖到事后进行,造成医院运营资料的收集不够完整、科学,无法为核算人员提供清晰完整的财务资料。另一方面,实物资产核算不到位。固定资产的核算以及日常维护管理是医院科室的重要财务工作,然而大多数医院折旧计提工作存在一定缺陷,导致有关实物资产的实际价值与账面不相符,造成全成本核算体系优化进程严重滞后。
成本控制与医院科室全成本核算体系的精准落实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当制度建设与监督管理工作存在缺失时,便会严重影响医院工作人员全成本核算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一般情况下,人力成本约占医院总成本的30%左右,此外还包括工作人员的各种福利,以及一些从医经验丰富的教授会到各区的病房坐诊等。如果医院考核制度存在缺陷,则对成本控制具有很大影响。此外,各科室每天会产生大量的运营数据与资料,若得不到有效监管,则会降低成本管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进而影响全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1]。
1.加强成本核算信息化建设
医院科室在按照相关规范标准优化全成本核算体系过程中,应将信息系统的建设作为提高核算效率的重要保障。第一,按照科室以及医院各会计项目内容的实际特点,充分利用信息系统的功能对增减变动内容进行自动编码,以此提升医院科室全成本核算体系的规范性。第二,利用信息系统设置恰当的成本分摊参数,实现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的自动分摊,同时生成科室全成本,并利用系统数据自动校正功能,确保科室各项成本数据的准确性与完整性。第三,定期对硬件设施进行维护与保养,及时更新系统,确保科室财务数据不会丢失,有利于信息化建设水平与质量的提升。第四,切实加强信息化建设管理人员培训,不断增强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知识水平,保障医院科室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避免由于信息系统出现故障而影响全成本核算体系的建设。
2.完善医院科室后勤管理体系建设
对于大型医院的全成本核算体系的建设而言,供应室、手术室、放射科等科室的水电表以及食堂、员工宿舍等日常生活区域的水电表应进行单独妥善管理,明确各科室后勤服务管理内容,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由财务科对后勤保障部门产生的成本进行实地测量,明确科室房屋面积以及每月后勤管理内容的变动情况,以免影响成本核算的有效落实[2]。此外,还应切实加强对后勤服务保障数据的核算,根据科学合理的公摊原则,对登记的各科室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从而为全成本核算体系的优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1.提高医院工作人员成本核算意识
现阶段,医院要想实现全成本核算体系的快速优化,必须从源头加强成本管理。一方面,提高医院工作人员成本核算工作意识,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全成本核算体系运用思维,使得医院全部员工均参与成本核算工作中,将医疗服务成本效益作为各项工作的首要原则,确保员工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全成本核算思维,以此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与水平。同时,要加强专业成本核算人才的引进,新时代背景下的医疗服务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具备医药类专业知识,还要具有较高水平的管理能力。因此,医院需要结合国家政策引进专业的成本核算人才,确保各项成本核算工作得到高质量完成。此外,还要加强医院科室现有工作人员的核算技能与知识水平的提升,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养,不断丰富医院科室人力资源。另一方面,可设立专门的成本核算部门,由财务人员加强科室的成本管理。首先,在医院总务、药剂、供应等部门建立完善的内层成本核算网络;其次,根据各科室工作内容适当延伸成本核算网络;最后,明确各科室独立核算部门的职责与工作要求,并加强人员的互联网操作技能的培训,为加快医院科室全核算体系的优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2.完善医院成本的归集与分摊原则
一方面,完善医院科室成本归集原则。一是明确科室人员经费。对于各科室工作人员的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公积金等需要按照国家规范标准进行分发,同时明确个人与医院的计提部分,将明细反映在科室人员的薪酬分配表中,避免影响成本归集。二是保证财务部门与药剂科成本相一致。定期盘点药品收入与成本,做到成本真实地反映在账面上,避免账实不符情况的发生。同时,严格落实药品库房管理工作,禁止出售过期药品,避免损害身体健康,由财务科每月末核算入库的药品,确保核算措施的精准落实。三是加强科室固定资产管理。由财务科人员进行各科室固定资产的计提工作,仔细盘点全院的固定资产,避免遗漏成本核算项目[3]。同时,将资产的使用、移动、损坏等情况反映在固定资产登记簿中,在负责人员签字后进行调账处理,为提升医院科室医疗服务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完善医院科室分摊原则。成本核算人员需要根据各科室的实际工作情况,遵循“人数+床位数”分配标准进行合理分摊。同时,每个科室应安装独立的水电表,并保障用电功率大的科室用电安全,做好日常运营数据的准确收集,从而为财务人员提供科学完整的成本核算资料与数据,推动全成本核算体系的优化建设。
1.建立健全医院二级库存管理制度
二级库存管理制度是医院落实全成本核算措施的重要保障,医院科室成本经过二级库存管理后,可以为成本核算人员提供明确的资金流动方向,有利于成本控制措施的有效实施。首先,由工程师根据医技、临床服务、医辅科室的工作内容以及成本产生的特点,借助医院HIS系统对独立科室的库房资源领用情况进行精准设定,使得科室物资实际使用情况全面反映在HIS系统中,以此避免影响全成本核算措施的落实。其次,依据实耗实销原则对科室高值耗材进行独立管理,并将资源的实际耗用情况自动转入二级库房,由HIS系统自动统计库存数量。最后,依据医院科室病患每日平均数量,对资源的实际消耗状况进行汇总,并做好二级库房资金流动的追踪工作,确保成本核算人员全面掌握物资成本信息,从而提升全成本核算体系建设的水平与质量。
2.落实全成本控制工作的监督管理
成本核算监督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医院科室成本控制能力。医院财务人员应在遵循实耗实销原则的基础上,开展月初与月末成本核算与控制工作,及时盘点与账目不相符的财务项目,并加强固定资产采购前的成本控制,坚持货比三家,避免购进设备影响医疗服务水平。与此同时,要加强购进设备档案管理,将设备类型、使用途径、型号等信息如实记录在信息系统中,以此加强医院科室固定资产的管理,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此外,还应加强内部预算体系的建设,各科室根据医院预算目标及时上交各类经费支出计划,并由财务部门对其进行全面评估与核算,再由职工代表大会表决通过符合科室实际情况的明细执行计划,以此提升各科室成本管控。
综上所述,全成本核算体系在医院科室的逐渐实施,不仅能满足新医改以及国家相关经济政策的要求,还有利于加强医院科室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在优化全成本核算体系过程中,医院应切实加强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成本归集与分摊原则、收入分配制度、二级库存管理制度等,同时加强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与监督管理工作,促进医院科室健康良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