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补充修订建议(针对2019 年修订版)

2021-01-03 08:51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1年2期
关键词:住院医师医学教育全科

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

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临床二级学科,其范围涵盖不同年龄和性别、各个器官与系统、各类疾病及健康问题。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旨在为基层培养具备高尚职业道德和良好素养,掌握全科专业知识、技能及沟通合作技巧,能够在基层独立开展全科医疗工作的合格的全科医生。

2019 年12 月,湖北省武汉市等地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并迅速在我国其他地区蔓延。短时间内疫情累及全球几百个国家和地区,确诊病例增长迅速。我国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务院批准将新冠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但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全国各地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严防严控,全力以赴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阻击战、人民战。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我国近400 万基层医务工作者作为基层联防联控的主力军,在社区防控中发挥了重要的网底作用、中坚力量。基层医务人员筑起了社区的抗疫防线,彰显了居民健康“守门人”的担当,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在抗击疫情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全科医生普遍缺乏流行病学相关知识,调查处置方法、对重大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疫情的应对预案、应对措施、隔离、消毒及医学观察等防控方法存在“短板”。新冠肺炎这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和发展过程的考验,提示在今后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及培养中,应重点和强化培养以全人为中心,以大健康观念和维护人民健康促进为目标,向个人、家庭及社区提供预防为导向、综合性、协调性、连续性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合格全科专业住院医师,特别是全科医生应能承担对各种突发传染病疫情分级诊疗和基层医疗卫生疫情防控的“网底”作用。因此,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对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出了补充修订建议。

1 中国全科医生培养

1.1 全科医生培养的发展历程 我国全科医生培养经历了3 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全科医学引进我国的早期,全科医生培训以传播全科医学概念为主,旨在培训全科学员什么是全科医学、全科医疗及全科医生,该阶段的培训对象为自愿了解全科医学的医生和医学教育工作者。第二阶段是全科医学快速发展阶段,此阶段以原卫生部《关于发展全科医学教育的意见》(卫科教发[2000]第34 号)为指导,先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全科医生岗位培训、全科医生骨干培训、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等,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了一大批全科医生。在此阶段,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区尝试开展了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第三阶段是全科医学培训步入规范化培训阶段,采取以“5+3”全科医生培训为主体、“3+2”助理全科医生培训为补充的培训模式,以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临床医学(全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两种途径,统一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准入标准及学位授予标准,为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合格的全科医生和助理全科医生。

1.2 全科医生的培养模式 我国的全科医生教育和其他专科医生一样,采取三阶段培养模式,即院校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及继续医学教育。①院校医学教育阶段,主要是在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中开展临床医学相关通识教育,包括预防医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及全科医学等相关课程,学时不等,安排社区见习和生产实习。②毕业后医学教育,采取3 年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临床科室轮转训练和基层实践基地训练为主,同时加强相关全科理论课程的学习,实现由一名医学生到全科医生的转变。③继续医学教育,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的终生学习模式,每年需完成一定学分的继续医学教育学习,以参加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习为主。从此次新冠疫情防控中暴露的问题和“短板”不难发现,无论是在哪个医学教育或培训阶段,公共卫生防控知识与技能及相关内容的教育均存在明显不足,基层全科医生缺乏必要的公共卫生疫情防控医学知识和技能。

2 中国全科医生制度

2.1 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011 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23 号)提出,在中国建立全科医生制度。①全科医生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全科医生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患者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被称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是保障和改善城乡居民健康的迫切需要,利于充分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使医疗卫生更好地服务人民健康。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是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客观要求,是促进医疗卫生服务模式转变的重要举措。②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到2020 年,建立起满生机和活力的全科医生制度,实现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和“首诊在基层”的医疗服务模式,全科医生与城乡居民基本建立稳定的服务关系,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 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全科医生服务水平全面提高,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引导临床医学生更多的到基层执业,构建以“5+3”全科医生为主体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立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③建立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及培养方法和内容。全科医生培养尽快规范为“5+3”模式,即先接受5 年的临床医学(含中医学)本科教育,再接受3 年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以提高临床能力和公共卫生实践能力为主,在国家认定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进行,实行导师制和学分制管理。参加培养人员在培养基地临床各科及公共卫生机构(疾控中心)、社区实践平台逐科(平台)轮转。

2.2 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 2014 年教育部等6 部门印发《关于医教协同深化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教研[2014]2 号),提出构建以“5+3”为主体、以“3+2”为补充,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衔接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2016 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等6 部门发布《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实施意见(试行)》(国卫科教发[2016]14 号),提出到2025 年初步形成以“5+3”全科医生为主体、以“3+2”助理全科医生为补充的全科医生队伍,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全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2.3 加强院校全科医学教育和综合医院全科建设,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 2018-01-2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国办发[2018]3 号)指出,高等医学院校要高度重视全科医学学科建设,面向全体医学类专业学生开展全科医学教育,加强全科临床见习和实习。鼓励有条件的高校成立全科教研室、全科医学系或全科医学学院,开设全科医学概论等必修课程。依托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建设一批全科医学实践教学基地。通过改革和完善全科医生薪酬制度,完善全科医生聘用办法,拓展全科医生职业发展前景,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全科诊所,增强全科医生职业荣誉感等方式,全面提高全科医生职业吸引力。

2018 年9 月发布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设置指导标准(试行)》(国卫办科教发[2018]21 号)中提出,认定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综合医院必须承担全科医生培养任务,最迟2019 年12 月底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综合医院)均应独立设置全科医学科。

3 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及新冠肺炎疫情实践的启示

3.1 完善全科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标准和细则2011 年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教司和中国医师协会的领导下,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组织编写了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经过1 年专家论证和修改,2012 年由原卫生部和教育部共同颁布实施《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试行)》。在7 年实施过程中,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国内各专科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均步入正轨,极大地推动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的发展和质量的提升。2016 年由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教司牵头开始修订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教司多次指导审核,并于2019 年11 月由中国医师协会颁布实施《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19 年修订版)》。

3.2 新冠肺炎疫情实践对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的启示 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中国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尤其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预检分诊、早期发现患者、重点人员排查、居家隔离管理、防疫技术指导、患者康复指导、健康资询管理、社区网格化管理及患者出院后健康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此次疫情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出现的重大传染性疾病社区防控应对及全科医生健康“守门人”作用的发挥不均衡,明显暴露出相当部分全科医生在公共卫生应管理能力、分层分流救治能力、对签约服务对象健康状况及危险因素的动态掌握能力、居家传染病防控指导能力等方面的“短板”甚至“漏洞”,提示应进一步深化我国全科医生培养问题的研究和实践。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启动《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19 年修订版)》补充修订建议的研究。

4 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补充修订建议

基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实践,旨在完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和培养更多合格的全科医师,对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提出如下补充建议。

4.1 适当延长在基层实践基地培训时间,充实培训内容 全科医生作为重大传染性疾病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承担着与当地政府部门开展社区网格化管理、“地毯式”排查突发疫情传染源的重要任务,肩负着患者和疑似患者的追踪随访、早期识别、疫情宣教、慢性病患者远程管理等重要责任。为保证培训学员有较强的突发疫情防控应对能力,应适当延长在基层实践基地培训时间及充实内容。

4.1.1 适当延长社区全科门诊的轮转时间 以社区全科门诊教学实践为主,加强对急性疾病的判断和处理能力、以发热待查症状学为主的鉴别诊断、慢性病的随访管理能力,为重大疫情期间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远程健康管理及慢性病患者随访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保障。

4.1.2 提高社区传染病相关培训内容的权重 培训内容包括:传染病的监测及报告流程、病例登记和转诊、相关法律法规、预检分诊流程、健康教育工作,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目的和步骤、疫点和疫区消毒处理方案、疫苗接种服务的评估,密切接触、疑似及确诊病例的防控指导,以及社区追踪随访管理等;特别是妇女、儿童、精神疾病患者、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人群的健康管理服务。

4.2 规范传染科的轮转时间,充实培训细则 应加强全科专业住院医师传染病专科医院相关临床科室的轮转学习,不能以感染科代替传染病科的学习安排。轮转时间为1~2 个月,轮转期间,加强培训学员传染科疾病识别和管理、院感防护知识及考勤制度的培训,实行管床制(传染科门诊与病房轮转相结合),定期组织小讲课及出科考核管理。培训要求:掌握常见传染病的防治、院内院外传染性疾病管理,重大传染病的疫情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等,必要时(尤其是当地疫情防控期间)可安排全科规范化培训学员到当地疾控中心轮转学习。

4.2.1 增加传染病种学习要求 我国法定的传染性疾病分甲、乙、丙三类,甲类2 种、乙类26 种、丙类11 种。按传播途径分类,目前较为常见的为:通过呼吸道传播的,如流感、猩红热、水痘、腮腺炎、流行性脑炎、风疹、麻疹、肺结核等;通过血液途径传播的,如乙型病毒性肝炎和丙型病毒性肝炎;通过性接触传播的,如艾滋病、梅毒、淋病等;通过消化道传播的,如伤寒、细菌性痢疾、甲型病毒性肝炎等。应尽可能覆盖不同传播途径的传染病的学习。

4.2.2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增加培训传染病的种类 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新冠肺炎、甲型H1N1流行性感染、手足口病、埃博拉出血性疾病等。

4.2.3 强化轮转目的 ①掌握:常见传染病的传染源致病机制、传播途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及治疗,法定传染病的报告流程和社区管理,医务人员隔离防护要点等。②了解:传染病首诊负责制、职业暴露应急处理机制、传染病爆发事件及聚集性症候群等异常情况处理流程、隔离病房工作制度、死亡病例报告制度等。

4.2.4 考核基本技能 消毒隔离的程序(如手卫生、穿脱隔离衣),各种体液、生活垃圾的消毒处理等,医用垃圾的处理原则。

4.2.5 适当安排疾控中心轮转 熟悉标本采集、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流程和评价,了解疾控中心在疫情联防联控中的工作任务及相互配合等。

4.3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相关内容的学习 公共卫生服务领域包括:环境卫生、劳动卫生、儿少卫生、食品卫生、药品管理、卫生监督、国境检疫、疾病监测和疾病控制、卫生统计信息、健康教育等。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期间,有计划、分阶段制定教学方案,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开展相关内容的培训。如公共卫生的基本理论和卫生检测及防疫工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程序、防疫原则、应急组织管理体系、危机预防机制等,以提高全科医生应对与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更好地在疫情联防联控中发挥作用。

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旨在培养基层能胜任全科工作的复合型人才,能够安全、有效地解决社区居民绝大多数的常见健康问题,还有一定的心理及社会工作能力,特别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及防治融合的健康管理能力。正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和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中指出的,全科医生是居民健康和控制费用支出的“守门人”,在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快培养大批合格的全科医生,对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和增进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住院医师医学教育全科
欢迎订阅《全科护理》杂志
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六个关系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杂志第二届编委会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杂志常用名词要求
美国住院医师招收匹配计划简介与借鉴
欢迎订阅《全科护理》杂志
欢迎订阅《全科护理》杂志
欢迎订阅《全科护理》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