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 告
报与刊,那都是我的深爱。长期订阅与其相伴可以让我耳聪目明和内涵升华。尤其当互联网及其终端日新月异之后,报与刊的生存便有点尴尬了。
然而,邻省有份报纸却很厉害,它的发行量不仅雄踞诸报之上,而且还多次蝉联“ 全国晚报20强”第一,不仅在当地,即使在魔都这样的大城市也常见其身影,特有存在感。
众所周知,新闻是报纸的主体。然而,它不像有些媒体那样无序推送,而是有机挖掘。比如,这份晚报的一版上有夺人眼球的“ 标题”新闻,二版有来自中央和地方的“ 要闻”,三版则有“ 紫牛头条”,号称“ 在这里遇见不同”,四版有令人关注的“ 今日置顶”。当然还有市民喜欢的“ 短新闻”,乐知的“ 天下事”。这些办报人按规律编排的新闻版面,其实就是一种可以意会的东西,在让人看懂报人的匠心后领悟报纸的层次。所以新闻的面世,从采访到编辑,从校对到签样,都得有人把关,真实、准确、无差错,而不是新闻的“ 搬运工”。权威性和公信力才能让高质量的读报有了可能。
再比如,生活中人们都很关注天气,于是“ 丹丹说天气”便将阴晴雨雪、温湿风雾的来龙去脉摆在头版甚至头条,正中读者下怀。还有“ 身边事”,总是切中时弊传递着正能量。前时媒体纷传九旬老人在银行柜员机旁被家人“ 抱拍”以激活医保卡,而此处却对应推出女警“ 跪拍”为弥留老人补办身份证。由于该报长期保持着A 叠与B 叠互补的样式,不仅有心理、成长、声色、悦读、电视等周刊,还有名医、法制、微史、鉴藏、人物、揭秘、文娱、美文等专版,真是老少皆宜、雅俗共赏,同时还有官网、官微、官博和新媒体客户端等全力支撑,终于满足了当下人的偏好。尽管“ 纸”虽远,但“报”犹在,看来“ 用户思维”有时比“ 内容为王”还重要。
办报如此,办刊亦有文章。期刊的英文表示常有四种,Periodical、Journal、Magazine 和Serial,它们据考分别来自希腊文、拉丁文和阿拉伯文,总的意思是“ 记录”“ 定期”“ 连续”和“ 杂志”,通常收录的有论文、杂文、诗歌、图片乃至广告。大家平时都熟知的《自然》《科学》以及抗击新冠疫情中大家知晓的《柳叶刀》《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等,都是这样一些内容各异、形式多样的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它们与我们平时所见的那些专发论文的国内学术杂志迥然不同。
比如,《自然》从1896 年创刊时,就是一本可以发表“ 几乎任何东西”的“ 科普杂志”,直到现在也是一本学术性与非学术性的两栖期刊。它目前18个栏目中刊载学术文本的仅3 个,其余15 个栏目均为非学术文本,比如消息和评论、书籍和艺术、书评、未来(即科幻小说)、瞭望、招聘乃至讣告等。若从SCI 数据库逐年统计的文章篇数看,该期刊学术文本只占总篇数的三分之一左右,《柳叶刀》占四分之一,《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更只占五分之一(江晓原,2016)。这样,我们或许就明白了,按照那个影响因子(IF)公式, 在公式中分子确定的情况下,分母如何设定真是一门很深的“ 学问”了。
去年国内期刊界传来喜讯,《细胞研究》影响因子首破20,还有《分子植物》等均超10。究其原因,除了有支海外背景的精英团队运作、一群国际化的编委支撑外,恐怕最为重要的是“ 借船出海”,即有国际顶尖的出版发行商帮忙。记得大家熟知的诺奖获得者屠呦呦,1979 年在《化学学报》上发过一篇关于青蒿素的研究文章,由于传播不畅,被引仅为167次,且主要限于国内。而1985 年美国一学者在《科学》上发表的关于青蒿素研究的综述,SCOPUS 数据库显示被引竟达1836 次,真是令人唏嘘不已。因此,期刊实质就是个展示的“ 窗口”,交流的“ 平台”,非变味的开放获取(Open Access)才值得期待。
看来办报也好,办刊也罢,各有各的套路,一味地唯其至上,片面地追求某因子,看来没必要。倒不如去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造船出海”,走自己的路才是真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