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李柏彦 摄影/袁丽 美术编辑/丁国明 赵霞
从大型国企法务主管,到一家私人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法援律师中的优秀代表,董洋用10年的身体力行扛起了一名党员律师的社会责任。毕业于天津市师范大学法学专业的董洋,是天津市优秀青年律师、天津市首届“律政先锋”青年律师职业风采大赛“十佳青年律师风采奖”获得者、中华全国律师协会“青年律师领军人才训练营”的“演讲之星”,而且还是天津市刑事辩护全覆盖法援律师资源库律师。执业以来,董洋秉承“勤勉认真,将当事人合法利益最大化”理念,铭记入党誓词,牢记初心使命,用行动扛起一名党员律师的社会责任。
已过而立之年的董洋和大多数同龄人比起来,称得上是事业有成。作为天津市知名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天津市优秀青年律师,董洋曾经服务过多家国有企业及大型银行,对企业法务有着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和理论知识。对于很多年轻律师而言,服务于大型企业的法务经历,或许是对他们能力的极大体现,可是董洋却认为,由他经手审结的数百件法援案件,才是对他律师生涯的最大褒奖。
“或许大多数人都认为‘法律无情’,其实我倒是觉得我们国家的律法极具人情味。”董洋说,这里的“人情味”不是社会中所提的人情世故,而是人的情感和情理。比如《婚姻法》中明确保护了婚姻存续期间无过错方的合法利益,比如《税法》保护了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等等,“法律的无情是对犯罪者无情的惩罚,而有情则是对无辜者最大的宽容。”董洋认为,让每一位市民在法律面前都能被公正对待、感受到法的温度,这是律师要扛起的社会责任。
天生桥水库由滇、黔、桂三省区共管,共管水域的水上安全管理,必须协调好各省区海事部门,通过建立健全共管制度和统一的水上事故应急搜救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库区运输船舶的统一建造和检验标准,认真落实好每年三省(区)共管库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联席会议提出意见和措施,真正做到统一思想、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行动,不断促进航运健康、快速、有序发展。
设计师可以使用各种设计手法、自然采光等来实现自然通风,在建筑原有空间的基础上进行空间改造最大限度的减少设计方案造成的通风不足和自然光的减少。使其尽可能保持其原有的优势。同时,太阳能和风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而且无污染在很大程度上将对室内设计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室内设计中,我们应该尝试在设计中加入这些元素,以减少能耗。
“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这是《论语》里的一段话,而这段话在法治语境下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作为一名党员律师,要多站在当事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有时候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不一定非要依靠法庭判决。”董洋说,讼调结合就是他在解决民事诉讼案例,特别是继承、离婚等案例中最常用的方法。
对图像采集分类的标准方法主要是通过区分光谱特性来进行的,而在遥感影像图像采集过程中,对被采集图像的几何内容,如线条、角点、矩形等参数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主要是基于人造物体(比如建筑物)呈现出较为规则的几何结构的假设。根据遥感影像采集到的原始信息来描述地面被采集物体,能够更好地区分真正的人造建筑物和其他类型的土地覆盖物。
通过对我国国有企业组织机构的了解,部分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方面无法与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要求相吻合,特别是在职位的任用上不利于企业内部管理层优势的充分发挥,从而造成限制了企业的全面发展。在人力资源管理上,部分国有企业并未配备专门的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人员,从而造成在人才选拔机制上缺乏有效的晋升机制。另外,作为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管理理念比较滞后,很多国有企业存在“重经营、轻管理” 的理念,造成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系统缺乏必要的认识。
“在执业的10年时间里,我对律师行业的公益与社会责任深有感触,律师在工作中直面社会、经济、生活的各种纠纷,不断尝试着解决各种各样的纷争,化解社会矛盾,其工作本身就承担的公益和社会责任,也必将自始至终伴随着我们律师的执业生涯。”董洋说,此外,保证人民群众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是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明确要求,作为一名党员律师,更应该积极参与法援案件。
自成为天津市刑事辩护全覆盖法援律师资源库律师、河西区法律援助服务中心律师以来,董洋先后办结了数百件法律援助案件,帮助了众多市民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采访董洋的过程中,他不止一次提到律师的社会责任。董洋认为,“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只是律师最基本的执业要求,除此之外,积极参与法律援助案件也是律师体现社会责任的最直接途径。
“继承、离婚案件都是发生在至亲之间,有时候法律的一纸判决,除了作出公正的裁决之外,断掉的还是最难得的亲情。”董洋说,遗产继承官司打完了,兄弟姐妹成了陌路;夫妻离婚官司判了,孩子以后成了“受气包”。在民事案件中,其实一纸判决书或许不是最佳解决方式。在这个时候,适当的释法、讼调结合、以法渡情就非常有必要。“现在,我们很多区法院都设立了‘家事法庭’,就是来解决这些家庭民事纠纷的。这种讼调结合是在保证市民合法权益的同时,充分考虑了当事人的情感需求,既能帮助他们公平公正地解决问题,还尽量维护他们的亲情。”董洋说。
有一年冬天,董洋接到了一件法援案件,一对外地夫妻来天津打工,刚刚到天津,丈夫就遇到了严重交通事故。“那场交通事故让丈夫变成了伤残五级人士,而肇事司机所驾驶的车辆却没有上保险,前期治疗和后续赔偿的执行都成了难题。”董洋说,当时夫妻俩绝望地抱头痛哭。“其实这件交通肇事案件,最难的就是后期的执行。我记得当时,我一趟趟地跑法院沟通、协调、调查,还需配合法院证明被执行人是否有执行能力、是否具有执行条件等,历时数个月,终于帮助这对夫妻拿回了大部分的赔偿款。”董洋说,该案件结束后,这对夫妻拿着赔偿款也是不停地感谢他。“类似的案件还有很多很多,法援案件虽然不能给我带来任何经济利益,可是却让我感受到作为一名律师的社会责任感。”
不久前,天津市委、市政府转发了《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关于在全市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规划》明确了“八五”普法期间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要求天津普法要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统领,深入推进七大部分31 方面工作,推动公民法治素养显著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显著提高,制度完备、实施精准、评价科学、责任落实的全民普法工作体系更加健全。
作为一名执业律师,董洋对普法的意义有着切身体会。“这几年来,我们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一直都在与社区、街道、大学合作进行普法。普法活动对于市民提高法律意识、熟练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董洋说,他目前每个月都会到社区为居民进行普法宣传,普法内容也与当时的社会热点话题相结合。
2020年,《民法典》出台。董洋先后到河西区多个社区及高校进行普法演讲,通过生动的案例,从《民法典》的出台与实施、《民法典》中的热点与变化、如何认识《民法典》三个方面为市民进行了讲解。同时,他还结合关于《民法典》的一些热点话题进行专业解读。比如,《民法典》针对离婚过于草率的社会现实,参考我国以前的做法和国际司法,为保护离婚秩序,给夫妻双方30日为冷静期;针对过去许多“英雄”救人反成被告的寒心事件,对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而使自我受到伤害的情况,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对受益人给予适当补偿,有助于杜绝“英雄流血又流泪”的现象;针对高空坠物现象屡禁不止,为引起民众对安全的重视,规定如果难以查明罪魁祸首,除了能证明与自己无关的人外,责任由其余建筑物使用人共同承担,若后来查到真正的承担人,其他赔偿人可以追偿等等。
“让每一位市民知法、懂法,才能让他们不犯法,及时‘定分止争’。”董洋说,随着近些年国家普法工作的大力推广,市民的法律意识跟早些年已经不可同日而语。而作为一名律师,国家的法律在不断完善,普法工作也需要不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