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国企纪检履行监督职责

2021-01-03 01:54:50陈亚辉
企业文化 2021年33期
关键词:国有企业部门责任

文|陈亚辉

在新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下,对国有企业的要求也不断发生改变。随着党中央对于国有单位内纪检监督工作的重视,国有企业纪委作为党内工作的重要监督体制,其监督责任的有效保证可以提高国有单位内的监督工作效率,对响应党中央的全面从严治党有着重要意义。新时代下要求国有企业始终把纪检监督工作作为企业的重心,在重视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监督的同时,发展好企业的监督体制改革是保证国有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亦可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源泉。

一、国有企业纪委落实监督责任的重要性

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国家越来越重视国企纪委的监督责任,对此国企纪委的监督手段也表现出了多元化落实监督的特征。尤其是相关的监督问责条例出台后,对于国有企业的纪委部门来说,其不仅能使用传统的监督方式展开对国有企业的监督,也能使用新型的监督方式用来全方位地展开工作,具体表现为传统的信访举报制度和案件查询制度作为国有企业的基本监督手段,加上新的约谈检查,派驻监督和接受检举等问责方式一块落实国有企业纪委的监督责任,极大地方便了国企纪委的监督工作,对于提高国有企业的纪委监督责任落实和纪委监督工作发挥都有着重要作用。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落实其纪委监督责任是国有企业工作中较为重要的一环。由此看来,落实好纪委的监督责任,一方面能够监督好国有企业中的所有职能的工作责任,监督好各单位需要履行的责任,有利于贴近党中央对于反腐败廉政工作的开展工作。另一方面,由于国有企业纪委的工作具有极其特殊的意义,所以在搞清楚党中央反腐败政策和国有企业之间的工作关系后,再落实国企纪委的特殊监督职能,有助于让国有企业在响应国家反腐政策的同时,进入飞快健康的发展。

由此可见,为了强化国家对于廉政建设的落实,国有企业的纪委单位需要加强自己监督职能的利用,在强化自身的监督责任意识后,可以更好地履行纪委的监督责任,从而可以有效地将监督工作的价值发挥出来,促使国有企业良性发展。

二、当前国有企业落实监督责任存在的问题

单一的监督机制并不能充分地对国有企业进行监督,个别的国有企业在领导机制上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表现在传统的领导体制为发挥党的核心理念,通常由少数人负责整个国有单位的重大事件的处理,这种集中的负责制度本身就缺乏科学的体制管理,所以说个别国有企业的领导反感监督制度的制约,使监督的工作无法很好地在国有企业中落实。这也是国有企业长期内部腐败形成的原因,为改善国有领导对监督制度的怀疑和抵触,就应该在健全权力监督机制完善的情况下,使国有单位领导接受监督理念的存在,改善其对监督体制不看重的观念。

(一)同级监督受限,高层监督空缺

目前针对国有企业的监督工作来看,虽说国有企业内部设立了党委、纪委和监事会等监督管理部门,专门负责对国有企业的财务,行政等项目进行全方面无死角的监督,但仍然有着重大部门领导出现贪污腐败的现象,这说明国有企业的监督依然存在着问题。从国有单位体制上来说,纪委书记是受到同级别党委和上级纪委的共同领导的,相应地就会在业绩上有着双重的考核项目,部分纪委书记还同时担任着其他国有单位的职务,这就影响了纪委工作的深入开展,难以对高层管理人员进行监督。部分分管的纪检部门工作人员没有人事任免的权利,这直接导致其在监督工作时处处受到限制,不能有效率地全面展开监督工作。纪检部门在履行自己的监督职责时,通常倾向于单一方面的监督和处理,不能较为全面地进行监督,难以有效地根治违法乱纪的行为。多元层级的国有企业模式,导致高层管理人员难以直接有效地对下层部门进行监督管理,同样的下层工作人员也无法实时地掌握高层的政治动向,加上各部门之间的管理错位也导致同级别之间的互相监督变得困难,就导致了不廉洁行为在国有单位的快速蔓延。

(二)监督单位本身存在问题

监督部门的领导干部自身的思想觉悟不够,在面对社会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下的国有企业制度改革时,不能更好地履行自身的监督工作,使得企业管理中的监督责任变得薄弱,不能更好地为企业健康发展和企业正常生产作贡献。在监督单位中,因为监督上层怕被处分,监督下层怕丢选票,在上下都无法做到监督的情况下,导致监督部门的职能变成了空白,无力的监督约束,无法对违法乱纪行为造成约束。

三、国有企业纪检监督责任有效落实策略

(一)建立独立的纪检监督工作制度

想要在反腐工作中取得胜利,国有企业的纪检监督人员就要在现存的法律下,将纪检的监督工作独立于行政的职权工作中,根据新的文件确定,纪检监督工作在党政部门的带领下,进行新的优化创新制度改善。为保证纪检工作在国有单位中顺利执行相关的决策权和执行权,就需要对党政人员和行政事务的具体监督,保证能让纪检监督人员对于财务、采购等信息的具体把控,对企业内部信件直接受理,通过强化纪检监督工作制度,能让独立于党政部门的纪检方式得到有效的发挥,摆脱行政上的干扰,做到真正监督工作。

(二)转变国有企业纪检监管的目标

为保证监管制度的全面落实,需要国有企业监管部门以合理的手段,保障权力的运行,更要求国有单位各级领导明确权利的履行责任和落实职能权利的制度。由之前的关注企业规模效率变为如今的关注质量效益,不仅要保证国有企业经营的合法性,还要国有企业做出有利国家人民的活动。使国有企业明确自身面临的问题,确定自身所需要履行的任务,划清职责的供需边界,按照权责法定的原则,时刻监督责任在具体工作中的落实。纪检监督管理需要根据职能转变的情况,实时地对监督清单进行调整,在优化自身监督机制的同时,明确好纪检监督的监管职责,督促职能部门履行专业管理职责,切实发挥职能监督作用。

(三)加大国有企业纪检监督的惩处力度

在目前激烈的反腐败斗争中,受到党风廉政建设的影响,社会上对于国有企业的纪检监督工作做出了更高的重视,怎么从根本上解决掉腐败问题,仍然是当前纪检监督部门的工作重心。在面对多样化的企业内部行政问题的查办和惩处,针对有关部门的信息收集和群众的集体反映,重点将涉及的问题案件进行查处,做好面对不同级别涉案人员的惩处力度和惩处方案。关注在现代化经济发展下的信息化建设,运用网络资源共享,与地方公检法建立信息协同机制,大数据处理进行收集国有企业内部涉案人员的违法行为,做到第一时间掌握问题线索,严格惩处。

(四)搞好国有企业的廉政教育

一味地利用纪检监督工作来遏制违纪违法的行为,是无法将其彻底根除的,再强大的监督工作可能在一时能让违纪违法行为得到制止,仅靠纪检监督部门无法做到全面监督,这样的情况下国有单位内部必然还会产生违法乱纪的行为。针对这样的现象,第一,需要重视企业领导干部的自身觉悟和思想,在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防线后,能有效地提高整个企业内部的政治觉悟和廉洁从业意识,通过学习相关的政策法规,展开全面的警示教育。在典型的案件分析中,要特别强调违规违纪的危害和拒绝腐败的应变能力。第二,要有目标有重点地对部分党员干部进行约谈,加强教育监督和廉洁警示,在今后的工作中杜绝一切违法乱纪现象的产生。切实巩固好领导干部的拒腐防变意识和行动自觉,对发现的违法乱纪行为进行坚决举报,以增加纪检监督工作的成效。第三,在重大节假日开展有针对性的廉洁教育,聚焦近期典型案例,结合企业的廉洁风险点,对案件进行深入剖析,以案为鉴,警示关键岗位人员。

新时代的发展下需要新的纪检监督工作的介入,在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怎样推入纪检监督工作,怎样通过优化的监管制度和监管方案来对不同的国有企业进行监督,是纪检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国有企业内的多部门多层级的模式,需要国有单位做出先进的融合性改革,在加强各个部门的专业监督下,需要将问责处罚的机制流程共享,发现问题,促进整改,能更好地发挥纪检监督部门的工作成效,减少问题发生。在相应的违法案件中的查处中,必须做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作用,切实提高纪检监督的工作水准,使之更好地推动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推动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持续提升。

猜你喜欢
国有企业部门责任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人大建设(2020年4期)2020-09-21 03:39:24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新民周刊(2020年5期)2020-02-20 14:29:44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5:32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能源(2017年9期)2017-10-18 00:48:28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中国卫生(2016年1期)2016-11-12 13:20:58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7部门
期望嘱托责任
中国火炬(2014年12期)2014-07-25 10:3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