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护理配合在急性心梗患者抢救中的价值分析

2021-01-03 05:29:48张海波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10期
关键词:急性心梗抢救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针对急性心梗患者抢救中采取院前急救护理配合的具体方法进行研究,并对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方法:86例患者纳入时间在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之间,应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均分入两组,选用常规急救方法的患者为对照组(n=43),选用院前急救护理配合的患者为分析组(n=43),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分析组急救时间、急救效果以及患者家属总满意度相较于对照组均显著更优(P<0.05)。结论:通过将院内急救护理工作应用在急性心梗患者临床抢救工作中,可以对其急救效果产生积极影响,对于促进诊疗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适合推广普及。

【关键词】院前急救护理;急性心梗;抢救;应用价值

急性心梗在临床中非常多见,为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一种,该疾病在中老年群体中比较常见,其中情绪过于激动、劳累过度、工作压力大、睡眠质量不佳等问题均为常见的致病因素。患者若出现心前区持续疼痛半小时以上且用药无法缓解的情况,同时伴有憋气、胸闷、心率过快、血压降低等症状表现,则需考虑急性心梗发作,此时需要对其采用有效的急救治疗。为进一步促进急救成功率的提升,应当在患者抵达医院以前加强院前急救护理工作,确保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使之生命得以延长。在此次研究中,则将重点针对院前急救护理配合工作产生的临床疗效展开对比分析,并将具体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为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研究对象共计86例,为本院在此阶段收治的急性心梗患者,选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均分为两组,其中分析组患者43例,含有20例男性、23例女性,均值年龄(56.58±3.02)岁;对照组患者同样43例,含有21例男性、22例女性,均值年龄(56.61±2.8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1.2方法

针对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急救手段,针对分析组患者施以院前急救护理手段,其内容如下:①接到急救电话后,需通知急救人员,将相关急救物品准备齐全后出诊,期间需通过电话与患者家属做出沟通,并对患者临床症状加以询问,从而完成患者病情的初步判断。②抵达患者所处位置以后,及时开展院前急救工作,对其呼吸道是否处于顺畅状态进行检查,若存在口腔异物,则需要采取及时的清理手段。确保患者头部向后仰,防止窒息。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包括血氧饱和度、心电、血压等,并若存在ST-T段升高的情况,则需应用药物及时予以施救,并将除颤设备放置在便于拿取的位置。若患者在此过程中发生呼吸停止、心跳停止的情况,则需予以心肺复苏。③完成抢救工作后,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进行相关药物治疗,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予以转运,并在途中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以便出现问题可以及时处理。在此过程中需要同医院相关科室密切联系,并将相关信息予以告知,确保其能够提前做好院内相关急救工作。

1.3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两组急救时间、急救效果以及患者家属满意度情况。①急救时间:含明确诊断时间、实施急救时间、转院时间;②急救效果:含痊愈出院、死亡以及心力衰竭;③患者家属满意度:应用院内自制问卷调查表做出评估,采用十分制,分值为9~10分为十分满意,分值为6~8分为基本满意,分值为0~5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十分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1.4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通过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方式表示,并施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方式表示,并施以χ2检验,P<0.05表明统计学差异存在意义。

2结果

2.1组间急救时间对比结果

分析组各个环节急救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更短(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组间急救效果对比结果

分析组各项急救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更优(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2.3组间患者家属满意度对比结果

分析组患者家属总满意度95.35%与对照组74.42%相比显著更高(P<0.05),统计学差异存在意义,详见表3。

3讨论

急性心梗为心脏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为危重症疾病,该疾病起病急,发展速度快,且患病原因复杂,因此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为降低患者死亡风险,需要通过采用有效的急救措施,而其中院前急救护理工作非常关键,该项内容的实施可以确保患者在入院接受治疗前拥有更多宝贵的急救时间,对于其预后效果同样可以带来诸多积极影响。在实施的过程中,医院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到急救电话后,会第一时间与急救护理人员沟通,并将相关急救药物、急救设备等妥善准备,而在前往患者所处位置的途中,护理人员会同患者家属密切沟通,充分了解患者的患病状态,以便在抵达现场时能够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处理手段。而在患者生命体征处于平稳状态后,转运途中与院内对应科室的沟通,患者生命体征的密切关注同样非常关键,可以進一步确保其整体预后效果的提升。

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分析组明确诊断时间、实施急救时间、转院时间、死亡率、心力衰竭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其治愈出院占比以及患者家属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急性心梗患者通过应用院前急救护理配合的方式可以显著缩短其急救时间,并提升急救效果,患者家属对此更为满意,故而适合推广普及。

参考文献

[1]魏敏.社区医院院前急救护理配合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11):143,145.

[2]晏圆.急性心梗患者院前急救策略探讨[J].世界复合医学,2019,5(6):148-150.

[3]张峥,安世兴,杨坤,等.区域协同救治联合全程无缝链接式护理在心梗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8,25(5):11-14.

[4]张迎利.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8,50(1):100-102.

[5]蔡国英.量化管理护理在急性心梗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9):1411-1412.

作者简介:张海波(1991.07-),男,湖南耒阳人,汉族,大学本科,护师,研究方向:急诊护理学。

猜你喜欢
急性心梗抢救应用价值
急性心肌梗塞运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的疗效观察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16:30
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与应用策略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
企业导报(2016年19期)2016-11-05 17:18:57
科普教育在高中物理学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公共管理在税务行政管理应用中的价值
企业导报(2016年5期)2016-04-05 12:48:38
行为干预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治疗效果研究
医学信息(2015年13期)2015-05-04 13:01:37
急性心梗院前急救及转运的护理
医学信息(2015年12期)2015-04-20 14:5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