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波 王琼
【摘要】目的:研究对内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应用胫骨高位截骨联合关节镜治疗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2例内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2020年4月-2021年4月),随机抽签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21例,分别应用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治疗、胫骨高位截骨与关节镜联合治疗,对比两组VAS评分、KSS评分及炎性因子水平。結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VAS评分、IL-17水平、IL-6水平更低,KSS评分更高(P<0.05)。结论:于内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过程中,应用胫骨高位截骨与关节镜联合治疗效果理想,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及炎性反应,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推广可行性较高。
【关键词】胫骨高位截骨;关节镜;内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近期临床效果
内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症状主要为内翻畸形、疼痛等,当前该病临床治疗方式主要有人工单髁置换、括胫骨高位截骨术及膝关节镜等。本次研究对内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应用胫骨高位截骨与关节镜联合治疗的近期临床效果做对比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42例内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2020年4月-2021年4月),随机抽签分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男:女为12:9,年龄44-75(59.76±2.81)岁。观察组男:女为13:8,年龄45-74(59.68±2.87)岁。两组一般资料基本相同(P>0.05),可比较。
1.2方法
1.2.1对照组
应用关节镜下单纯膝关节清理术治疗,于关节镜视域常规清除软骨碎屑、肥大增生滑膜、游离体以及增生骨质,对半月板进行修复。
1.2.2观察组
应用胫骨高位截骨与关节镜联合治疗,具体如下:指导并协助患者取平卧位,麻醉,使用关节镜对细致探查患者关节中大交叉韧带、软骨与半月板状况,利用半月板成形术对关节软骨进行修正,于小腿内侧近段开1个切口(6cm左右),将骨膜分离,将克氏针水平置入胫骨结节,依据斜向上克氏针方向再钻入克氏针,于两枚克氏针下方展开胫骨高位截骨,对外侧1cm左右骨质予以保留,对颈骨位置进行调整,于胫骨截骨部位植入同种的异体股骨头,于C臂机视域下保证翻畸形矫正满意后使用锁定板固定,安置引流管。
1.3观察指标
(1)利用膝关节评分法(美国膝关节协会)、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进行评估。
(2)测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炎性因子水平,包含IL-17(白介素-17)、IL-6(白介素-6)。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4.0统计分析,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VAS评分与KSS评分
相比对照组,观察组VAS评分更低,KSS评分更高,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1。
2.2对比两组术后炎性因子水平
相比对照组炎性因子(IL-17、IL-6)水平,观察组更低(P<0.05)。见表2。
3讨论
内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较为常见,该病会导致患者身体平衡力、姿势控制力降低,跌倒风险较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当前,内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治疗多以保守治疗为主,对于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者需开展手术治疗。胫骨高位截骨联合关节镜治疗可对患者截骨正力线进行矫正冲,并对关节负荷进行重新划分,将大部分负荷转移至正常的外侧平台,从而使患者膝关节寿命得以延长。
本次研究显示,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VAS评分、IL-17水平、IL-6水平更低,KSS评分更高(P<0.05),说明应用胫骨高位截骨与关节镜联合治疗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炎性反应,恢复患者膝关节功能。
综上,于内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期间,应用胫骨高位截骨与关节镜联合治疗发挥理想效果,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炎性反应,恢复患者膝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马亮,蔡余力,刘金豹,等.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J].腹腔镜外科杂志,2020,25(09):708-711.
[2]刘日,谢坤南,杨山辉,等.关节镜下清理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20,35(02):185-187.
[3]李庆奇,翟喜成,秦磊,等.胫骨高位截骨联合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短期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11):17-19+22.
[4]吕欣,孙智文,张爱民,等.胫骨高位截骨联合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7,12(06):454-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