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成纤维桩在上前牙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探讨

2021-01-03 08:45:59索瑞璞刘东奇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10期
关键词:牙根管前牙牙体

索瑞璞 刘东奇

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大幅提高,致使临床牙齿修复技术也有明显提高。上前牙缺损属于临床口腔科常见疾病,上前牙的缺损后导致牙冠部硬组织大量缺失,继而出现牙根断裂等详细并直接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正常进食。牙齿修复技术是治疗上前牙缺损的有效措施,而不同的修复材料,所产生的修复效果也有明显差异。为研讨在上前牙缺损修复中应用预成纤维桩的效果和价值,特行此研究。

1、資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方式纳入我院口腔科2020.4-2021.8内130例上前牙缺损患者,其中对照组(63例):男、女为30、33例;年龄17-60(38.66±9.33)岁。观察组(67例):男、女为35、32例;年龄17-61(38.47±8.45)岁。两组患者资料用统计学分析,P>0.05。

纳入标准:1、符合上前牙缺损及修复治疗指征;2、临床资料齐全;3、无认知障碍和精神疾病;4、生命体征稳定;5、无感染征象、中毒症状者;6、患者和家属对此次研究知情且为自愿参加;7、此研究征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1、合并凝血障碍;2、无临床配合能力;3、修复治疗当日体温两次测量数值超过37. 5℃者;4、急性传染病;5、高热伴有严重贫血;6、认知障碍;7、口腔有感染病灶。

1.2方法

对照组:可塑纤维桩:先借助X线片检查患者缺损牙体,重点观察牙周、牙槽组织和患牙具体缺损程度。已损坏的牙体组织充分清除,确保患牙根管充分暴露,根据患牙牙体缺损具体情况选择牙钻进行扩根操作,选择明显长于患牙的可塑纤维桩。在患牙根管中置入可塑纤维桩,后进行光照固化,确保可塑纤维桩表面与牙冠表面形态相同,光照固化维持20 s。从患牙根管中取出可塑纤维桩,再次行光照固化处理,确保可塑纤维桩根部和根管内牙体形态相同,光照固化维持40 s。借助根内处理剂处理可塑纤维桩表面及根面,在患牙根管内涂抹粘结剂,在患牙根管内置入可塑纤维桩,给予光照固化处理,时间维持60 s。桩核树脂完全硬化后制作修复体并为患者试戴。

观察组:预成纤维桩:借助X线片检查缺损牙体以牙周,清除损坏牙体组织,充分暴露牙根管,根据患牙缺损程度选择牙钻扩根,选适合预成纤维桩,在患牙根管内置入预成纤维桩的一端,确保纤维桩距离患牙牙根尖5 mm,后剪断可塑纤维桩。剪切好的纤维桩取出,在患牙根管内、纤维桩均匀涂抹粘接剂,将纤维桩置入患牙根管内,后光照固化处理,时间维持40 s。桩核树脂完全硬化后制作修复体并指导患者试戴。

1.3观察指标

修复成功率:修复成功(修复体和基牙间无间隙,修复体轻度、松紧度适中,不卡探针,没有对咬合产生影响,无严重红肿和出血),修复失败(探针可进入间隙,修复体明显松动,同邻牙连接处会嵌塞食物,卡针且牙龈红肿明显,根尖区存在阴影)。

修复后患者生活质量:借助生活质量综合问卷(GQOLI-74)展开调查,单项分值0-100分,评分高是生活质量好。

1.4统计学资料

此研究数据通过Microsoft Office Excel设计表格,借助SPSS 22.0软件录入数据并分析。数据遵从正态分布原则,以P<0.05视为研究存在统计学显著。

2、结果

2.1修复成功率

观察组(n=67):修复成功65例,修复成功率高达97.0%。对照组(n=63):修复成功54例,成功率为85.7%,两组数据相比,P<0.05(x2=5.3533)。

2.2修复前后牙周指标改善情况

修复前观察组:牙周探诊深度(5.26±0.23)mm,探诊出血率(89.36±5.56)%,前牙覆盖(6.33±1.23)mm;对照组牙周探诊深度(5.22±0.36)mm,探诊出血率(89.56±5.41)%,前牙覆盖(6.56±1.25)mm;两组数据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t=0.3655、0.1141、0.1485)。

修复后观察组:牙周探诊深度(3.22±0.23)mm,探诊出血率(22.23±2.52)%,前牙覆盖(2.12±0.41)mm;对照组牙周探诊深度(3.89±0.66)mm,探诊出血率(35.36±3.33)%,前牙覆盖(3.56±0.66)mm;观察组患者牙周探诊深度、探诊出血率以及前牙覆盖较低,两组数据相比,P<0.05(t=8.6656、9.2012、11.1045)。

2.3修复后患者生活质量

观察组:躯体功能(85.56±5.23)分,心理功能(88.45±2.41)分,社会功能(85.23±5.45)分,物质生活(89.56±6.33)分。对照组分别为(78.56±2.36)分、(75.52±3.33)分、(79.52±4.23)分、(81.03±2.36)分。可见,接受预成纤维桩修复的观察组,患者躯体、心理等各项指标分值较高,两组数据对比,P<0.05(t=7.4156、6.2215、8.5245、6.4178)。

3、讨论

上前牙缺损属于口腔常见和高发疾病,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会影响患者咀嚼功能的同时影响其面部美观度。粘结、充填、冠修复都是临床以往较为常用的牙体缺损修复治疗措施,但对于缺损较为严重的患者,则需桩核修复,继而确保良好的固位和抗力并提升修复效果。

现阶段临床对上前牙缺损患者进行口腔修复,多以金属桩、纤维桩较为常见,其中金属桩易腐蚀,所以临床应用范围受限,而纤维桩生物相容性高且抗腐蚀,因此临床应用范围较广。纤维桩又包括可塑纤维桩和预成纤维桩。此研究中的观察组,修复成功率高达97.0%,对照组为85.7%,且经修复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分值较高,两组数据对比,P<0.05。证实了在上前牙缺损修复中应用预成纤维桩的效果和价值。提示:预成纤维桩属于新型的桩核修复材料,弹性更接近人体牙本质,因此修复后可避免应力集中。加之预成纤维桩耐腐蚀且生物相容性较好,修复后可避免腐蚀和变色,继而提高修复效果的同时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在上前牙缺损修复治疗中应用预成纤维桩中效果显著,可提升治疗效果并提高修复成功率,继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应用价值较为显著并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简介:索瑞璞,女,(1974~12),陕西渭南人,大专,口腔内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口腔

猜你喜欢
牙根管前牙牙体
机用镍钛锉在乳磨牙根管治疗中的应用
昆明地区人群下颌磨牙根管系统的CBCT研究
探讨儿童橡皮障在乳牙根管治疗术中的临床效果
应用龈壁提升术修复牙体缺损的研究进展
CBCT在牙体牙髓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Biodentine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海南医学(2016年8期)2016-06-08 05:43:00
玻璃纤维桩在上颌前磨牙根管治疗后的生物力学影响研究
纤维桩与金属桩在前牙修复中的疗效比较
前牙烤瓷冠美容修复的临床应用
不同正畸方法压低下前牙的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