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惠敏
【摘 要】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重要平台。针对口语交际中出现的学生胆怯犹豫、交际情境单调、交际平台狭窄的现象,笔者尝试从营造氛围、创设情境、搭建平台三方面入手,打造和谐的交流氛围,创设多元的交际情境,借助校园生活、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融合其他学科和口语训练,进行实际口语交流,以此来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口语交际 策略 情境
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重要平台。但是在口语交际中,普遍存在着这样几种现象:学生胆怯犹豫,不敢开口表达;交际情境单调,不善于交流;交际平台狭窄,缺乏实践机会。针对口语交际中存在的这些现象,教师要努力改变现状,营造氛围、创设情境、搭建平台,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口语交际的实践机会。
一、营造和谐氛围,消除表达障碍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越来越要面子了,怕说错被同学嘲笑、被老师批评导致上课不敢发言。为消除学生这种心理,营造愉快轻松的交际氛围,保护他们的自信心是进行口语交际时十分重要的一点。
首先,要树立民主平等的教学理念。被尊重感,平等的地位,受到肯定的学习和思维方式是民主平等理念的主要体现。学生的尊严、个性特长及思维与说话方式需要受到老师的尊重,同时老师也要让学生感觉到:口语交际课是我们自己的,是轻松的、自主的。因此课堂教学中,老师对学生要多鼓励,少批评,把相信人人能成功的期望传达给每个学生。例如:“你的声音真好听!要是经常听到那该多好啊!”“你一下子就说了这么多,并且老师都沒想到的,真棒呀!”同时老师还应该以听众的角色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营造聊天式的轻松愉快的氛围,促进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使学生主动参与讨论。
其次,要构建轻松积极的口语交流氛围,协调好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口语交际课堂上,老师应及时、正确的引导学生,使他们懂得善意地与人交流自己的观点。尤其低段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较弱,那老师们更要善于抓住学生们表达较好的地方,引导鼓励孩子们学习。如《我是环保小卫士》一课,学生用到“齐心协力”一词,我马上鼓励说;“真棒,我非常同意你的提议里一点,大家注意到了吗?猜猜是哪个?”这时,学生们的信心被教师的适时鼓励激发了起来。
二、创设丰富情境,打破交际模式
口语交际是一种只能在一定的情况下出现的语言活动,若脱离“特定环境”,口语交际就失去了意义。
(一)代入角色,创设表演情境
表演是学生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因此良好的口语交际表演气氛是促进学生们快乐交流的重要因素。
如:《我该怎么办》这堂口语交际课中,我们会引导学生讨论:妈妈为什么不让小明做家务?怎样才能劝说他妈妈,让他做家务呢?将学生们分组,对妈妈、孩子、同学等不同情景角色进行表演。并在说服“妈妈”让小明做家务之后,让“妈妈”说说为何同意“孩子”请求。这样的课堂交流设计环环相扣,调动了学生们讨论问题的积极性,使得他们更加主动地思考说服妈妈的方法,使得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二)化繁为简,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是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改善课堂教学环境的重要方法。因此我们应设计有趣的情景材料来鼓励学生们进行口语交际。
如五下教学《我是小小讲解员》这个口语交际时,我在交流前向生提出了一系列有关的问题:介绍哪个地方?按什么顺序?从哪些方面去介绍?讲解时用什么技巧说明?这样一来,学生很快地明晰了介绍环节,做到了有东西可讲。因此在交流时,他们积极性很高,有很强的交流欲望,讲出了自己精心准备的内容,让同学们增长了知识,开拓了视野,同时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身临其境,营造视听情境
小学生总是乐忠于生动活泼的画面,积极思考一直是他们的形象思维所处的状态,他们总能从任何活动的画面找到无穷无尽的乐趣。因此适当地在口语交际教学时播放部分直观活动的画面、影响资料等能使学生们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还能构建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这样自然而然地学生们就会产生交际欲望。
《夸家乡》这堂课上,家乡图片被加入到课堂教学中,并播放《谁不说咱家乡好》。孩子们对这些资料很感兴趣:奇异、壮美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促使他们感性地认识家乡的美丽景象。
这类口语交际,一般在播放前,先让同学了解任务,明确要求,为的是在观看时能有的放矢,免得交流时不知所云;播放后,再让同学开始讨论交流,在这环节中,要求同学们条理清晰,声音响亮,落落大方。碰到意见不同的时候,要做到有礼有节,可以说:“某某同学,对于你刚才的观点我有不同的意见,我认为怎么样怎么样的。”或者是“对于你刚才的说话我不太认同,我认为是什么什么,这个观点仅供参考,你可以再想想。”
三、搭建多彩平台,提升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的活力源泉是多姿多彩的实际生活。“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起来,马上就会生动活泼起来。”我们常常在课上、课后引导学生们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走进生活,通过与他人交流来学习课堂上没有的知识。日常生活中要留心观察,鼓励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参与实际生活中相关问题的讨论交流,促进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
(一)扎根校园生活,夯实交际内容
1.立足课堂主阵地,巧用教材
实践性强是语文这门母语教育课程的重要特征。语文学习资源和口语交流实践机会隐含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语文各类教学环节是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的绝佳机会。
书中各单元都有口语交际课,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每堂口语交际课我们都依照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认真仔细地设计,结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群体互动等多种课堂交流方式来达到目的。
(1)沿用教材
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其中一种有效的办法是口语教材训练。口语交流随意性较强,而学习教材中的语言更加规范且文字更加精准。教材语言的训练方面我们投入了很大的经历,要求交际提示需多读,并从中领悟“法”。锻炼一段时间后,学生们的口语的发音和技巧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2)改编教材
教材是口语交际教学的基本内容,但教学不能被教材所束缚。交际活动设计中,我们常会创新性地采用教材中的一些观点内容。如社会生活、自然生活的载体为设计“学说话”为话题。如《教你学一招》这堂课密切联系学生们的实际生活。教学设计时,将锅盆瓢碗带到课堂中来,以此营造做菜煮饭的生活场景,促进学生们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
(3)开发教材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是我们坚持的教学思想,因此我们编写了部分交互性强、有较大吸引力的话题对学生们进行教学,以此提升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下面是我们自编的口语交际教材:一天,刚刚和明明一起去公园游玩,遇到一个低年级小弟弟在摸奖。明眼人一看就知骗局,可他偏偏迷上了,该怎么劝说才有效呢?将学生们分组,每五个人为一个小组,分别扮演骗子、刚刚、明明、低年级小弟弟,以及旁观者,故事的表演形式为对话形式来解决问题。这个教材的内容属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同时也与他们实际生活密切关联。注意每个角色所说的内容、说话的语言要符合角色的身份。尽量要求人人参与表演活动,在这种积极氛围中,鼓励学生发展自身的魅力和创造性。
2.融合学科百家园,创设情境
我们非常重视通过多种渠道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因此除了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外,我们还为学生提供了很多交流机会。
在《家里来了客人》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日常生活与传统美德相结合,设计了让生演主人“接待客人”的情景:首先是客人(老师扮演)敲门,主人邀进门后互相问候,接着是主人倒水给客人喝,再是礼貌地与客人交谈,最后互相道别。整个接待客人过程都是双向进行的。示范后,让同桌一起表演,建议尽量来自实际生活。发现学生们想要自由交流情绪很高,表达时也很积极流畅。可见轻松愉快的情景表演,使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中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3.走进校园大舞台,组织活动
只要亲身经历过活动,学生就会做到有话可说,因此我的做法是:口语交际依靠校园活动,校园活动提升口语交际。如组织 “拔河比赛”、袋鼠跳”、“罗汉吹灯”等游戏,先对学生指导,然后温馨提示:游戏开始,我们该做什么?过程怎样?结果怎样?你觉得哪部分最有趣?为什么有趣?观众的反应怎样?你的感受是什么?在叙述时还可适当加上动作表演,使学生们从严肃的课堂环境中脱身出来,在轻松愉快的课间活动中打开心门,拓宽思路,从而使他们想要交流、乐于交流,并培养认真倾听的能力。在情景引导下,要注意三点:一是要让每一位学生“动”起来;二是重点关注“开口难”的学生;三是鼓励创新,不人云亦云。
(二)延伸家庭生活,锤炼交际技巧
家庭环境是小学生的主要生活环境,也是他们进行口语交际的主要场所。
在家庭生活中,可以挖掘出很多的口语交际的素材。在这儿主要说说三大类别:①节假日里送祝福。提醒学生写祝福词要因人而异,发自肺腑地去写。②意见不同要沟通。沟通时,需言辞恳切,态度温和,说话有理有据。③客人来访需招待。注意:待人要热情,交流时要大方、真诚、礼貌。
操作模式:布置任务——拍成视频播放——生生点评——课堂上展示优秀作业。
(三)凭借社会实践,参与交际互动
在任何方面,社会大环境为學生们提供口语交际的机会更多。因此我们鼓励学生走进社会生活,细心观察,收集各类信息,寻找交流的话题。如我县的青蟹闻名全国,我们就利用本地品牌资源,设计了很多交流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们的口语交流能力。
(1)实地观察,采访养殖者。 让其了解青蟹的生长环境,品质特征,口感功效。
(2)宣传品牌产品。根据自己的表达方式发挥自己的优势,基于对青蟹的认识,通过团队创作或者个人创作的方式来宣传此产品。主要的做法是:小组先讨论,确定内容和方案;再每组推选一个代表展示小组的宣传方案;然后同学点评,哪个同学讲得好,好在哪里。
除了上述案例之后,我们还可求助类、购物类、调查类……不管是哪种口语交际活动,都应注意事项:要真诚礼貌,口齿要清楚,表达要明确,仪态要大方。
在公众场合没有话说、不敢说话、不想说话是以往学生的主要特点。而现在学生们通过实习实践,与他人交流的渴望逐渐强烈,新的想法也层出不穷。这种交际活动促进学生走出学校、踏入社会、感受社会同时还极大地增强了学生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强化了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心情。
总而言之,耐心抓住生活中值得用来促进学生口语交流的内容,细心体验观察日常生活,以此组织学生脚踏实地地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只有这样才能迅速促进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语文课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
[2]李广凤. 兴趣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J].科技资讯,2010 年
[3]马玲.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11)
[4]颜丽美. 浅谈培养低年级孩子口语交际能力[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2)
[5]梁淑萍.让孩子们敢说乐说——浅谈培养一年级孩子口语交际能力的体会[J].信息教研周刊,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