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沉淀

2021-01-02 10:08朱绘雯
作文通讯·高中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个体事物价值

朱绘雯

凡·高一生潦倒,直到生命陨落多年后才声名鹊起,成了无数人的至爱,其作品也屡屡被拍出天价。这似乎在冥冥中揭示了一个不证自明的道理,即只有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被认识。(用凡·高的例子来说明随着时间的沉淀,价值会随之而来。)

究其原因,其一在于人们对时间的信任。时间是客观且绝对公平的,而价值内涵却相对主观得多。当主观的判断不能令人信服时,人们便倾向于让时间来证明。人们相信,在时间的大浪淘沙后留下的都是有价值的精品,因为优胜劣汰,旧事物若没有价值,必然会被新事物取代。谈及如今的影视行业,人们多是恨铁不成钢的失望。回望过去时恍然感慨,原来早年的作品已经担得起“经典”二字,曾以为的开端竟成了巅峰之作。随着时间的检验,在层出不穷的新作中仍历久弥新、成色不减的,其价值方能凸显。(进一步探讨人们笃信时间沉淀出真金的原因,层次丰富,道理深刻。)

其二则是人的成长、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一段沉淀的时光。这段沉淀的时光是沉默的,是付出了努力却看不到回报的日子,我们称其为扎根。长久的缄默与隐姓埋名之后,“两弹一星”的功勋震动中华;在生活中体会万般沉浮、一遍遍地咀嚼孤独的马尔克斯,最终高举魔幻现实主义的旗帜,迸发出绚烂的天才之光。时间的沉淀意味着深思熟虑,意味着更丰富的经历与更深刻的生命体验,它所带来的价值自然有着更强的竞爭力,终将被人们发现和认识。(从个体的角度肯定时间沉淀的内涵。)

诚然,时间为价值提供了似乎可靠的保障,但二者间的联系也并非必然。时间的沉淀也可能成为劣币膨胀的温床,让良币的生存空间被不断挤压。由于目睹了事物短时间内的蓬勃发展,人们争先恐后追逐“速成”的效益,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认识到的“价值”并非其本来面目,而是被利益裹挟的虚假的价值。换言之,理论上无限长的时间轴的确是价值判断的客观标尺,但由于个体的生命长度有限,对当下事物价值的认识只能局限在一个很小的时间点上,所以难免有失偏颇。(展开驳斥,从时间与价值的关系出发,提出“人们的认识存在偏差”这一观点,引发思考。)

而“价值”本身就是人决定的,价值于人而言才有意义。吾之砒霜,汝之蜜糖。每一个生命体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不要因外界的条条框框而停住脚步,而要成为范·布伊笔下在生活中破墙而出的人。或“玉楼金阙慵归去”,或“论功还欲请长缨”,皆可是自己认定的价值所在。(回归价值本身,立论恳切。)

教师点评

本文思辨性较强,从社会和个体两个方面说明了“时间沉淀”与“事物价值”之间的紧密联系,接下来以“个体价值判断具有局限性”的新思路提出质疑,重新定义了二者之间的关系,颇有新意。不过,若能结合时代背景,挖掘价值选择背后的现实意义,会更显深刻。最后,作者引用范·布伊《爱,始于冬季》中的人物形象,对个体发出坚持自己的价值认定的呼吁,具有号召力。(罗莉)

猜你喜欢
个体事物价值
自我宽恕的心理学研究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单独中的洞见
How Cats See the World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