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菲
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下简称规划)中明确提到要培育新型消费,鼓励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推动汽车等消费品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
购买管理更强调车辆的归属权,而使用管理则泛指出行服务以及融资租赁、车电分离等汽车金融服务领域。
在出行服务领域,共享出行未来还会催生更多商业模式创新,而逐渐发展的车联网也会创造更多应用场景,催化产业变革加速到来。
《规划》指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发展。
在出行服务市场,共享出行早就不是新鲜事,甚至很多车企早就制定了“向出行服务提供商转型”的计划。眼下,国内汽车市场已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很多车企正在加快从传统汽车制造商向出行服务提供商转型,积极布局以共享化为主导的网约车行业。
2020年11月16日,滴滴举办“滴滴开放日”,正式推出全球首款定制网约车D1。这款车由滴滴和比亚迪联合设计研发,针对网约车出行场景,在车内人机交互、司乘体验、车联网等多方面进行了定制化设计。
比如D1在车身右侧后方配置了PSD电动滑门,司机可通过语音或者按键的方式控制电动侧滑门开关,乘客无须手动开关门。单侧电动滑移门既可以保障乘客上下车安全,也可以規避司乘双方因开关门不当发生冲突。
还有滴滴独创的“彩虹接驾灯”也非常具有仪式感,当用户呼叫D1车型的同时,平台会随机派发一个彩虹颜色与迎驾车辆匹配,方便乘客在夜间及雨雪天气更快找到车辆。
此外,D1还通过数据互联,让乘客可以“遥控汽车”。乘客上车前就可以预设车内的温度,以及开启座椅加热功能。
这些都是根据滴滴多年来积累的出行数据分析得出的行业痛点,根据使用场景数据构建而成的行为互联网可以影响到汽车的研发、生产制造等行业前端,催生制造行业的新业态。
有业内人士指出,推动汽车等消费品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实际上是立足点发生了变化,汽车使用管理更多是基于汽车购买以后,如何通过完善相关管理手段、措施,创造更多的使用场景,并通过汽车的使用带动相关消费需求的增长。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汽车及新能源车生产国和消费国,也是全球重要的汽车零部件、原材料生产贸易大国。而汽车产量正从增量市场变为存量市场,汽车后市场将成为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在众多向汽车后市场赋能的新技术中,车联网可能即将迎来爆发性增长。
在《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中 ,针对智能网联汽车制定了 100+项标准,为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标准。并且随着 5G 网络商业化的逐步开展,以及第三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通应用,车联网和自动驾驶技术有望迎来高速发展期。因此,自动驾驶和车联网,将和新能源汽车一样,成为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的关键内核。
车联网,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互联网技术使得车辆动态信息与网络平台形成互通。信息网络平台会有效利用车辆运行状态、出行者驾驶习惯和出行习惯的数据,并且向车厂和车辆所有者、出行者提供最有价值的综合服务。
在这其中,客户体验是车联网发展创新的突破口。以共享出行为例,全新的用户体验正在改变传统的汽车所有权业务模式,将汽车重新定义为多面数字化生态系统。车联网让汽车行业不再是单领域的线性发展,而是跨领域,将联网和混合方式出行与汽车结合在一起。使汽车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交通工具,而是成为人们的智能交通伙伴。
畅想车联网的未来,车联网可以通过人脸识别与情绪判断、驾驶行为分析、智能推荐,不断迭代创新出安全有趣的出行场景。甚至可以做到女性安全出行诊断、利用汽车打击罪犯、评估诊断修复事故损坏、自我升级并向工程师反馈车辆改进建议等。
除了直接对于车主的帮助,车联网生态圈中的相关企业同样可以获益。比如4S店可以及时发现客户事故情况和地点,通过车辆传感器自动捕获信息,4S店马上了解到损坏情况和所需的备件,通过与类似案例对比给客户发出保险理赔及维修报价。甚至车辆在维修车间的所有状态,都能让客户一目了然。
未来,5G技术的迅速推广将带动物联网应用的进一步落地和普及,车联网作为物联网领域成熟度最高且连接数量最多的领域,也将迎来行业快速渗透、行业规模不断扩大的黄金发展期。
在上一个十年,中国市场几乎是移动互联网最大的受益者,未来能否在相关科技领域中实现超前布局,这是中国经济能否保持稳中求进的关键。而以产业互联网为代表的各个行业的信息化、数字化与智能化将在未来5-10年内进入产业化改造的高峰期。
而共享出行与车联网应用场景创新已经成为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新赛道。未来,我国汽车产业将迎来一场至关重要的产业变革。能否抓住机遇,成为全球汽车新经济与新模式的引领者,就在此一举。